[经管营销]4321-31综采作业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9267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管营销]4321-31综采作业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经管营销]4321-31综采作业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经管营销]4321-31综采作业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管营销]4321-31综采作业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管营销]4321-31综采作业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目 录- 2 -矿会审意见- 4 -基层会审意见- 5 -第一章 概 况- 6 -第一节 编制依据- 6 -第二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6 -第三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 7 -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 7 -第五节 地质构造- 9 -第六节 水文地质- 10 -第七节 瓦斯情况- 10 -第八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10 -第九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11 -第二章 采煤方法- 11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1 -第二节 采煤工艺及采煤方法- 17 -设 备 配 置- 22 -第三章 顶 板 控 制24第一节 顶板支护设计24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25第三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

2、顶板支护29第四节 矿 压 观 测34第四章 生 产 系 统35第一节 运 输35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37第三节 排 水44第四节 供 电44第五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48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9第一节 劳动组织49第二节 循环作业50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第六章 煤 质 管 理52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53第一节 一般规定53第二节 顶 板57第三节 工作面防煤矸飞窜、人员下滑措施60第四节 爆 破64第五节 防 治 水69第六节 机 电70第七节 运 输80第八节 文明生产84第九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85第十节 其 他89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93矿

3、会审意见基层会审意见同意4321-3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并补:1、 工作面开采期间,必须保证两巷的安全畅通,将两巷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水沟清理畅通,两巷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2、 工作面开采期间,必须将两巷的超前支护打齐,并设好消防尘管路,各转载点喷雾及净化水幕必须上齐,并使用好,不得出现煤层堆积和粉尘飞扬,煤尘较大时每班设置专人进行消尘工作。3、 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支架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俯角控制在3以内。4、 工作面遇断层(落差0.5m),必须另报专项措施。5、 严格瓦斯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8时,方准作业。6、 工作面按要求进行试运转,确认无任何问

4、题后,方准开采。7、工作面机组、支架、溜子、皮带、桥式转载、泵站等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由机电技术员另报专项措施。8、严禁空顶及空顶下作业。参加会审人员: 二 一一年 月 日队 长采煤技术员 生产队长机电技术员安全队长机电队长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二、已批准的攀煤(集团)公司大宝顶煤矿4321-31采煤工作面设计。三、已批准的攀煤(集团)公司大宝顶煤矿4321-31采煤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四、已批准的攀煤(集团)公司大宝顶煤矿4321-31采煤工作面生产接替计划。五、其它依据:根据对4321-31工作面形成实际揭露和赋存条件,在每20 m一个测点,

5、测得数据,结合地测科所提供的回采地质说明书,分析工作面倾角大,地质条件复杂,结合21-3与22-1煤层赋存条件,根据支架适应高度,确定21-3与22-1煤层合采,统称21-3煤层。为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工作面以22-1煤层直接底为底板,以21-3煤层直接顶为顶板,不托伪顶开采,故工作面平均采高确定为2.8m,沿21-3煤层顶板、22-1底板进行回采,如遇地质构造变化小于2.0m时可适当破底进行回采,大于2.8m时,留底煤开采。第2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2-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1-2-1水平名称+1400m水平采区名称三采区地面标高+1760+18

6、60m井下标高+1494.88+1597.81m地面相对位置该工作面所对应的地表在坐标X:29366002937200,Y:3446050034460900.即原烂泥箐工业广场。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该范围内所对应的地表为大宝顶工业广场,沉陷区现已搬迁,无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设施,其覆盖层厚度最薄处为离地表为243m。井下位置与四邻关系该工作面上起回风巷(标高为+1597.81m),东部为我矿+1600m水平三采区已回采完毕,下止运输巷,以西为4321-33工作面正在掘进,北为+1400m二采边界,南止本工作面回撤上山。储量计算走向长(m)倾斜长(m)斜面积(m2)采高(m)容重(t/m3)工业储

7、量(t)回采率(%)可采储量(t)355208744642.81.3527911597270741第三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一、工作面参数该工作面于2011年4月6日开采,截至2011年10月14日,工作面到回撤上山平均走向长剩355 m;工作面倾斜长208m;煤层倾角2036,平均倾角28。 二、煤层情况见表1-3-1 煤层情况表 表1-3-1煤层厚度(m)2.31结构式较 复 杂容重(t/m3)1.35煤 层 硬 度1.5煤 种JM 倾角()28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描述21-3、22-1煤层结构较为简单,21-3煤分两个煤分层、一层夹矸。煤分层分别为:0.23m、1.61m;夹矸为:0.

8、20m。22-1煤分一个煤分层、一层夹矸。煤分层分别为:0.47m;夹矸为:0.50m。其夹矸岩性为高岭粘土岩、泥质粉砂岩。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一、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1-4-1 二、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4-1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1-4-1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 顶粗砂岩6.81灰白色厚层状粗砂岩直接顶粗砂岩含砾8.35灰白色厚状粗砂岩含砾伪 顶粉砂质泥岩0.100.20粉砂质泥岩(局部地段存在)直接底泥质粉砂0.67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老 底工作面综合柱状图(1:100) 附图141第五节 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根据原地质勘探资料和实际揭露的资料

9、综合分析,在该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和切眼遇到十余条断层,所圈定的范围地质构造相对复杂,节理较为发育,工作面有13条断层,其中F1正15818,落差H:0.60m,F2逆16057,落差H:0.40m, F3逆34028,落差H:0.30m,F4正19052,落差H:1.90m,F5正21059,落差H:2.80m, F6正17861,落差H:0.40m,F7正18465,落差H:0.80m,F8逆14588,落差H:4.80m, F9正16037,落差H:0.50m,F10逆2312,落差H:0.60m,F11正3161,落差H:0.30m, F13正28672,落差H:1.20m,F13正3

10、5358,落差H:1.30m,对回采影响不大。在回采过程中必须做好加强地质变化带的现场顶板支护管理工作。 断层构造情况 附表1-4-4断层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F1正正走向158180.60对回采影响不大2逆走向160570.40对回采影响不大3逆走向340280.30对回采影响不大4正走向190521.90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5正走向210592.80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6正走向178610.40对回采影响不大7正走向184650.80对回采影响不大8逆走向145884.80对回采影响9正走向160370.50对回采影响不大10逆走向23420.60对回采影响不大11

11、正走向160370.50对回采影响不大13正走向286721.20对回采影响不大14正走向353581.30对回采影响较大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工作面局部地段顶板破碎,且伪顶存在,希在回采过程中加强构造破碎带的顶板支护管理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无第六节 水文地质一、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上部为我矿+1600m三采区现已回采完毕,预测老空区局部地段有积水,为预防开采后顶板垮落,积水溃入工作面,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做好排水沟和抽排水与排水设备准备工作。二、其它水源:工作面作业时消尘水、冷却电机水等。三、涌水量正常涌水量0. 10m3/min

12、,最大涌水量0.60 m3/min。 第七节 瓦斯情况一、工作面瓦斯情况根据该工作面在施工运输巷、切眼及入风巷考核的瓦斯情况看,绝对瓦斯涌出量在0.54m3/min左右,相对瓦斯涌出量在15.53m3/t左右。本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开采的煤层有21-3、22-1煤层,从瓦斯涌出情况看,瓦斯涌出属于本煤层涌出,在考核时均考核为高瓦斯工作面并实行抽放;因此本工作面初采时按高瓦斯工作面进行管理,做好通风系统的完善和风量调整工作,避免风量不足。第八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见表1-8-1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因素情况表 表1-8-1其它因素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CH4加强工作

13、面、尾巷、上隅角瓦斯管理CO2无煤层爆炸指数20.43%煤层自燃倾向性大于12个月地温危害1820冲击地压危害无冲击地压第九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工作面储量工作面储量平均走向长度平均倾斜长度平均采高比重 3552082.81.35 27.91万吨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回采率=27.9197%=27.1万吨二、服务年限:(一)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 355606.0个月(二)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27.914.66.0个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第一节 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情况该工作面上起4321-31回风巷标高为+1597.81m,下止4321-31运输

14、巷标高为+1494.88m,北为+1400m水平二采边界,南止本工作面回撤上山。二、工作面回风巷、巷道断面规格:回风巷掘进宽度3.6m,掘进中高度2.829m,断面积10.18;净断面:宽3.6m,净中高2.559m,净断面积9.21m2 。 2、支护形式:回风巷顶板采用“菱形”(即:一行3排,二行2排,三行3排,四行2排依次类推)布置锚杆支护,排距0.8m,间距0.8m,三排锚杆距两帮0.5m;两排锚杆距中心线0.8 m。支护顶板的锚杆眼与顶板或岩石层理垂直,其偏差不得大于15。 上帮支护采用三排锚杆加铺金属网、铁托架、木帽后上铁托板支护顶板。锚杆间距为1.6m,排距为1.2m,所用铁托架:

15、长度为4.0m,木帽:长度为0.8m,金属网:1.4m1.7m,金属网必须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用12号铁线拴牢,铁线的端头必须扭成结,铺设平直;上排锚杆距顶板0.3m,下排锚杆距煤层底板线不小于0.2m。上、下排锚杆与上帮煤壁的夹角为75,铁托架必须压在靠上帮第一排锚杆下,金属网超出第一排锚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3、管线敷设:敷设压风管和排水管2英寸、防尘管1英寸。4、巷道用途:用于回风、行人、运料。三、工作面运输巷1、运输巷掘进宽度3.6m,掘进中高度2.83m,断面积10.18m2;净断面:宽3.6m,净中高2.56m,净断面积9.21m2 。2、支护形式:顶板支护:

16、运输巷采用“菱形”(即:一行3排,二行2排,三行3排,四行2排依次类推)布置锚杆支护,排距1.6m,间距0.8m,三排锚杆距两帮0.5m;两排锚杆距中心线0.8 m。支护顶板的锚杆眼与顶板或岩石层理垂直,其误差不得大于15。上帮支护采用三排锚杆加铁托架、木帽后上铁托板并铺金属网支护顶板。锚杆间距为1.6m,排距为1.2m,所用铁托架:长度为4.0m,木帽:长度为0.8m,金属网:1.4m1.7m,金属网必须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用12号铁线拴牢,铁线的端头必须扭成结,铺设平直;上排锚杆距顶板0.3m,下排锚杆距煤层底板线不小于0.2m。上、下排锚杆与上帮煤壁的夹角为75,铁托架

17、必须压在靠上帮第一排锚杆下,金属网超出第一排锚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3、管线敷设:敷设压风管2英寸,防尘管1英寸,高压泵管。运输巷电源线。4、巷道用途:主要用于工作面的通风、运煤、行人、运料。四、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平、剖面图,支护平、剖面图1、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平面图)见图2-1-1。2、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剖面图)见图2-1-2。3、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支护平、剖面图见图2-1-3、2-1-4。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图(1:2000) 图2-1-1 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剖面图) 图2-1-2回风巷断面图 图2-1-3 运输巷断面图 图2-1-4第二节 采煤工艺及采煤方法一、采煤

18、工艺4321-31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1、工艺顺序: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运输机运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推移刮板运输机。在顶板破碎时,及时或提前移架再推移刮板输送机。2、落煤方式:采用MG250/600-AWD型采煤机滚筒落煤,滚筒叶片和刮板运输机铲煤板联合机械装煤。3、装煤方式: 工作面采用滚筒叶片和刮板运输机铲煤板联合机械装煤,SGZ730/2002型刮板运输机运煤。4、运煤方式:工作面采用SGZ-730/2002刮板运输机(1台)桥式转载机、破碎机(1台)DTS1000带式输送机(1部)1#煤仓+1400m三采运输大巷+1400m运输大巷卸载站(皮带)

19、地面。5、工作面支护:(1)机采段:采用ZQY3400/15/35型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2)工作面上、下端头炮采单体支护段:采用DZ25、DZ28、DZ31.5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木板梁3.0m长,换算直径为180220mm的木板梁,在支护不够时采用0.6m长的木帽支护顶板,切顶排为正规柱加双密柱支护顶板。二、采煤方法1、采煤机进刀方式:采取端头斜切进刀、单向割煤的进刀方式。斜切进刀段长度为30m,进刀深度0.63m。具体操作如下:(1)采煤机运行方式:采煤机向下斜切进刀割煤壁后,使得采煤机达到正常截割深度,采煤机向下进入正常割煤状态,及时伸出前梁和护帮板进行护顶、护帮。(2)采煤机滚

20、筒调节:采煤机上、下行割煤时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向下割透端头煤壁,将机组滚筒上下位置调换,采煤机空刀上行清扫浮煤。(3)空刀往上清扫浮煤到进刀的位置,割完三角煤以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采煤机向下返回清扫浮煤到斜切进刀位置,按由下往上推移前部三角煤刮板运输机。采煤机进入下一循环斜切进刀。(4)采煤机从上往下割煤,从下往上清扫浮煤,当机组向上清扫浮煤距下出口2030架时停机,此时从下出口往上开始拉架至机组下滚筒,同时滞后拉架后方15m进行移溜将溜子推至煤壁,直到距机组下滚筒1520米停止作业,这时所有拉架、移溜人员上返至机组上滚筒上方5060号架躲入立柱内(机组下方只准有一个看电缆人

21、员),机组方可上行清扫浮煤5060号架再停机。下方再像前一次作业一样又进行拉架移溜,如此循环直到机组扫完浮煤在上出口停机。最后调整滚筒上、下位置(前顶后底式) 返程下行割煤至溜子弯曲段以下58 m达到截深时停机(端部斜切进刀法),将工作面溜子移直。此时工作面为最小控顶距,此时由上往下进行清扫架间浮煤,从而完成一个循环。(5)拉架、移溜方向:拉架、移溜子由下往上进行,拉架、调架、采煤机割煤时下方严禁有人。采煤机割完煤后,机组停在上出口处,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停在上出口时,必须停在顶板完整的地方。(6)移架要求顶板破碎时要紧跟前滚筒移架或人工操作超前移架,即当发现片帮严重时,未割煤时必须执行提前移架,

22、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工艺为移架割煤移输送机,移架步距为0.63m,跟机移架、推溜,作业人员必须在支架内进行操作。移架质量要求A、移架时必须进行检查,在确认安全后方可移架。B、必须严格按支架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移架,其移架的程序是:降支架立柱以前运输机为支点用移架千斤顶移架0.63m的距离升起支架立柱,并在升柱手把位置保持几秒钟使支架达到额定的初撑力。C、在移架时,必须使工作面支架保持成一条直线,其直线误差在5mm以内。D、为保证拉架时不致将输送机后拉,在移架时,应将邻架的推移千斤顶手把打在推溜位置后,及时将阀片停在关闭位置。E、当煤壁片帮较深( 0.63m)、过断层或顶板破碎时,应超前移架支护。

23、F、移架操作时,应充分利用侧护板、底调梁,以下邻架为辅助依托,防止个体支架下滑或倾斜;移架时要注意升紧支架,升平顶梁,调正调直支架,使支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2、采煤机正常割煤长度为:208m,采煤机以02.5 m/min的速度向下割煤,采煤机以06m/min的速度向上清扫浮煤。3、工作面割煤及采煤机牵引方式:工作面采用单向割煤,往返一刀;采煤机牵引方式为液压无链牵引。4、放炮警戒:放炮距离与警戒距离:执行距爆破点“直线100m,拐弯(90)75m”以外安全处。放炮前,当班班长亲自指派专人担任警戒,警戒人员严禁脱岗;放炮完后,警戒人员由所指派的班组长亲自解除。三、采煤机割煤方式及运行顺序432

24、1-31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下行进刀单向割煤,其工艺过程如下图2-2-1所示。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上端部斜切进刀下行割煤,上部三角煤暂不割通(图2-2-1,a)。将运输机从弯曲段开始由下往上推移至煤壁,保持运输机一条直线,采煤机下行割煤至下出口(图2-2-1,b)。然后采煤机反向上行空刀清煤,至原先端部斜切进刀留设的三角煤时一并割通至上出口(图2-2-1,c)。上行空刀清煤时由下往上推移前部运输机至煤壁,待采煤机割通上端头三角煤后,前部运输机又形成端头斜切进刀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图2-2-1,d)。四、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W=LShrc=2080.602.81.3597%=457.6吨 式中:

25、 W-工作面正规生产能力, t; L-工作面长度,208m; S-工作面循环进度,0.60m; H-工作面采高,2.8;r-煤的容重,1.35 T/m3; c-回采率,97%。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图2-2-1 五、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煤机割不透煤壁时,采用炮采,炮采作业炮眼角度、炮眼布置方式、联线方法等,见爆破说明详见炮眼布置图2-2-2及爆破说明表2-2-1。缺口需要施工炮眼时 1、炮眼布置示意图(平、剖面图) 图2-2-22、连线方式及装药结构:(1)连线方式:只准串联,严禁并联或混联;(2)装药结构:只准正向装药,严禁反向装药。3、火药、雷管消耗量见爆破说明书表2-2-1第 - 21 - 页

26、共 100页爆破说明表 表2-2-1炮眼名称炮眼编号眼深(m)眼距(m)抵抗线(m)封泥长度(m)水炮泥数(个)炮眼角度()装药量雷管段数雷管数量爆破顺序联线方式水 平坚 直眼数(个)眼装药量(g)总装药量(g)总装药量(kg)左右仰零俯顶眼11.11.20.80.511585530015001.5552串联中眼21.11.20.70.51085540020001.5151串联底眼31.11.20.70.511585540020001.5353串联第 - 22 - 页 共 100 页第3节 设 备 配 置一、 设备配备配置见表2-3-1 设备配备配置表 表 2-3-1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数 量电

27、机功率用 途采煤机MG250/600-AWD1台598.5kw割煤刮板运输机SGZ-730/20021台2200kw工作面运煤破碎机PCM1101110KW破碎煤矸石转载机SZZ730/90190KW运煤带式运输机DSJ-100/2751台7524=154kw运煤乳化泵BRW-200/31.51套2125kw供液矿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PBG300/6Y1高压配电矿用移动变电站KBSZGY-800/61采煤机供电矿用移动变电站KBSZGY-800/61刮板运输机、破碎机等供电矿用移动变电站KBSZGY-315/6泵站供电矿用移动变电站KBSZGY-315/61运输设备供电矿用隔爆型低压真空馈电开关

28、KBZ-4001低压配电矿用隔爆信号照明综合保护装置EIP4-42信号及照明四回路组合开关QJZ-4315/1140P1泵站配电四回路组合开关QJZ-4400/1140W1采煤机配电六回路组合开关QJZ-1600/1140(660)/61刮板运输机、破碎机等配电变频器干变KBSG-100/1140WQ1喷雾水变频控制器KBSJZY-160/61打眼调度 绞 车JD-252台25 kw提料二、设备配备配置图见图2-3-1 4321-31工作面设备示意图 图2-3-1第 - 24 - 页 共 100 页第三章 顶 板 控 制第一节 顶板支护设计一、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计1、液压支柱支护密度的确定:(

29、1)机采段支护密度的计算:根据ZQY3400/15/35型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所提供支架主要参数:支护强度为:0.6Mpa,而支架所支护直接顶需要的支护强度为:P=KMR=63.0125=451.5KN/=0.59Mpa(式中:K上覆岩石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取48,根据顶板岩性,取K=6,M采高,取最大值:3.01m,R岩石容量,R=2.510)。经验算支架的支护强度能满足顶板支护所需强度。(2)机采段最大、最小控顶距:根据支架及采煤机滚筒截深计算,支架最大控顶距:4.13m, 最小控顶距:3.5 m,(支架顶梁长度为3.24m,端面距:0.26m,故最小控顶距:3.5 m, 滚筒截深为:0.6

30、3m, 故最大控顶距:4.13m)。(3)上、下端头单体支护段的支护强度计算(按采高8倍岩石柱重计算强度):支护强度的计算(工作面单体支护段采高在2.2m):P=8mr(m采高,r上履岩石平均容重取2.5T/m3)P=82.22.5=44T/m2支护密度计算:h理 =P/(Rt)=44/(0.925)=1.95根/m2(支柱额定工作阻力系数,Rt支柱的额定工作阻力取25t)h实=(LN)/(AZ)=(1.06)/(40.75)=2根/m2(L初步确定排距1.0m,N排数,A最大空顶距,Z初步确定柱距为0.75m)故: h实 h理。 符合要求排距: 1.0米 ; 柱距:0.75米。2、超前缺口及

31、超前支护的说明(1)采煤机割不透端头时,采用煤电钻、手持风煤钻打眼放炮施工,上端头施工宽度1.02.0m,下端头倾斜长度大于2.0m时,施工下端头宽3.05.0m(走向),下端头倾斜长度小于2.0m时不施工超前缺口,煤壁采用单体液压柱配合木帽支护顶板。(2)超前支护范围:根据21-3煤层的回采经验及顶板岩性和支护情况,从工作面煤壁起,回风巷往外20m、运输巷往外至桥转破碎机处为超前支护范围。(3)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回风巷往外20m、运输巷往外至桥转破碎机处为超前支护范围:前10m为双排柱(靠煤壁),后10m为单排;超前支护排距1.4m,柱距1.2m;超前支护为单体支柱配合换算直径为180

32、mm长0.6m的木帽支护顶板。(4)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两巷使用超前支护采用DZ25 、DZ28、DZ3.15液压支柱配合戴帽点柱支护,顶板破碎时采用液压单体柱配合木板梁,两巷超高地段采用DZ3.15液压支柱穿鞋(铁鞋以本矿多年经验设计的模型为准),当两巷穿鞋使用DZ3.15支柱穿鞋支护不够高时,采用4.0m的圆木光头点柱或使用道木搭成“#”字型,用煤矸石填实,再穿鞋进行支护,柱距1.2m,其直径为180200mm的优质新鲜圆木。3、支护形式:上机头处沿走向靠巷道紧挨支架架设一梁两柱走向抬棚,抬棚梁用换算直径为180220mm,长度为3000mm的新鲜半圆木,棚腿为单体支柱。4、特种支护(

33、木垛、戗棚、密集等规格及数量的说明)(1)机采段为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无需特种支护。(2)单体支护段为单体支柱配合木板梁或0.6m长木帽支护顶板。(3)密柱:切顶排两正规柱之间每空加打两颗光头单体支柱作切顶密柱。(4)倾斜抬棚:在工作面两端头顶板周期来压期间及悬顶面积达到25m2时,沿倾斜方向在切顶排内侧打设戗、抬棚来加强支护强度,抬棚为一梁三柱,使用换算直径为180220mm,长度为3000mm的半圆木做棚梁,棚腿为单体支柱,棚腿打在木板梁下方,抬棚间距不得大于500mm;(5)走向密集:在下炮采段切顶排与末前排之间,下排头支架侧护板处,打设好23根走向挡矸密集支柱,柱距不得大于250mm。(

34、6)防倒绳:工作面及两巷的单体支柱用直径为8.0mm的纲绳沿倾斜方向逐根进行联锁捆好。(7)工作面上、下端头单体段必须设好底梁杆,底梁杆采用刹杆铺设。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工作面采用停机移架的方式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在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再移输送机,即下行割煤机组空刀上行清扫浮煤割透上三角煤移架移输送机人工扫架间浮煤;采用带压移架的方式移架。顶板破碎时要紧跟前滚筒移架或人工操作超前移架,即当发现片帮严重时,不等采煤机割煤,就进行移架,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工艺为移架割煤移输送机,移架步距为0.63m。1、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支护质量,确保“三直、

35、两平、一净、二畅通”的质量要求。2、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180KN。3、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防止长时间空顶。4、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将顶接严接实,并升实支架。5、工作面支架严禁歪斜和咬架、挤架;否则要及时调整。二、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方式1、工作面如果顶板破碎、过断层或过地质构造期间,必须采用立即支护,即采煤机后滚筒割煤后,带压及时移架。2、如果工作面片帮达630mm,必须超前支护,即移架在割煤之前进行。三、回柱放顶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单体支柱支护段的回柱方式:1、采用接长卸载手把后远距离人工回柱,人员站在作业点斜上方5.0m远的安全地点进行回

36、收,卸压把上必须拴有不短于5.0m的长绳。2、回出的单体支柱,必须拉至新切顶排内,方可取木板梁(木帽)与单体柱,严禁进入空顶区内取柱。3、回单体支柱顺序:由下往上,逐根进行回柱,一次只准回收一排,严禁两排支柱同时回收。4、在过断层或地质构造边缘时,回收一排柱后,另一排在断层或地质构造的边缘有压埋柱威胁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当个循环可以不进行回收,等下个循环支护完成在一起回收两排,回收时,按三角形由下往上逐根进行回柱,同时必须有队干现场跟班指挥,不安全时放弃回柱。四、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一)工作面初采及初次来压的顶板控制:1、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前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2、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和

37、周期来压期间,必须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3、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180KN ,工作面所有单体柱初撑力不得低于90 KN,超前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50KN,超前柱钻底,不能满足初撑力要求时,采用木帽穿鞋。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两端头支架、单体柱的初撑力及支架状况,确保整体支护强度,预防冒顶。4、加强上、下端头顶板控制,打好关门柱,并拴好防倒绳。5、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控制。(二)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控制及技术安全措施:1、工作面过断层时要加强支架、机组、转载机的维护保养、检修力度,严禁“带病”运转。2、断层上下两盘以不留顶煤、破渣为原则,将断层面附近平整过渡,防止支架脱开。工

38、作面采高不得忽高忽低,并严格控制采高。3、采用带压移架超前支护。4、坚持一步三调,相邻支架错差不大于支架侧护板2/3,不挤不咬不倒,保持良好支护状态。5、工作面过断层期间,为了保证工作面顺利的回采,工作面每班作业前跟班队长、班长、瓦安员必须组织人员严格地对整个工作面,尤其是断层处的顶板、支护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6、每班作业前必须认真进行敲帮问顶,找净帮顶伞檐、浮石,并对工作面所有支柱进行二次注液。任何人在断层处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架情况,确保安全后再作业 。7、机组割煤距断层处20m时,必须停止机组割煤,停止工作面溜子,将断层20m范围内的支护进行加固(对支架、支柱

39、进行二次注液)后,方准动机割煤。8、在断层处作业时,必须派有经验工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护情况,负责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在工作面断层处必须加强支架顶梁的接顶,打开护帮板,机组每割一架支架必须停止机组进行带压拉架,将断层处顶板维护好后,机组方可继续割煤(断层顶板破碎时,必须提前拉架)。9、工作面过断层期间,运输巷、回风巷断层檐口处必须沿檐口架设木板梁进行支护,木板梁必须保证一梁二柱,木板梁上方空顶处必须使用木料接顶,将顶接实接牢,木板梁长度为2.2m,换算直径为0.180.20m的新半圆木。10、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必须在断层檐口处打设好斜撑支柱,并戴好0.6m2.0m长木板梁。长于1.0m木板梁必须

40、打设两颗以上单体支柱。11、在过断层期间,工作面单体段必须架设走向抬棚,抬棚为一梁三柱,使用换算直径为0.180.20m,长度为3000mm的半圆木做棚梁,棚腿为单体支柱,棚腿打在木板梁下方,抬棚间距不得大于500mm。如断层处顶板破碎时,必须铺设金属网,防止出现漏矸现象。12、在过断层期间,采煤机割煤后,必须及时带压拉架,顶板空顶处必须用木料接实,支架顶梁升平,初撑力达到要求。断层处顶板破碎时,跟班队长、班长、采煤机司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煤机每割煤13架就停止采煤机,带压拉架至采煤机前滚筒或采煤机割煤前就进行超前移架,将支护好顶板后,再进行割煤作业。13、过断层期间,断层处作业时上、下方严禁有人,运巷人员必须待在距下出口10m以外(往南)安全的地方。14、工作面严格执行“先支后撤”原则,只有将断层处的支护支好后,才能继续作业。严禁任何人员空顶及空顶下作业。15、过断层期间必须加强工作面的支护,特别是断层处5.0m范围内的支护。严禁缺柱 、缺木帽、木板梁开采。工作面所有支柱必须拴好拴牢防倒绳,工作面内的特种支护必须按规定支设齐全。16、过断层期间,瓦安员必须随时检查工作面,尤其是断层处的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8%时,方准作业人员作业,严禁任何人员在瓦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