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0413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方案]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解决方案]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解决方案]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方案]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方案]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规划目 录第一章 规划依据和目的1第二章 基础条件1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6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14第五章 农业重大工程项目19第六章 体制机制创新28第七章 保障措施29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2020年)建设规划第一章 规划依据和目的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26号)精神要求,结合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整合资金,聚拢政策,集中布局,逐步推进,强化管理,服务配套,加快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统筹推进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和平原村庄规划布局,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

2、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第二章 基础条件一、自然条件我县地处东经11257至11312,北纬3502至3521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日照时数2108.5小时,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全县大部分土地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平均有机质17.4g/kg,全氮1.14 g/kg,速效磷18.4mg/kg,速效钾162mg/kg,缓效钾644mg/kg,PH值8.07。全年10的活动积温4632,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16天,年平均

3、降雨量597.4mm。地下水与地表水总量达1.426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全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达2.109亿立方米。二、基础情况全县耕地面积32.25万亩(含博爱农场),其中,高产田面积21.65万亩,中产田面积 8.5万亩,低产田面积2.1万亩。水利条件比较优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2.59%,吨粮田面积达到20.51万亩。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天河水库水质优良,总库容2070万方,年可调控水量1780万方,自流泉组河25条,机井5609眼,硬化渠道945公里,全县基本实现7天普浇一水。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14台,收割机械941台,机动脱粒机3002台,旋耕机718

4、台,深松机162台,播种机1562台,农用运输机械16963台,排灌机械6718台,农业机械总动力37.38万千瓦,小麦机收面积占99%以上,玉米机收面积占85%以上。表一:县基础情况表单位:万亩年份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吨粮田面积2011年32.2529.8620.51三、粮食生产情况博爱县是全国传统的粮食高产县之一,全县粮食面积44.69万亩(含博爱农场),年总产4.6556亿斤,平均单产1041.7斤。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2.01万亩,平均单产1069.5斤;玉米种植面积20.93万亩,平均单产1027.8斤。表二:县粮食生产情况表单位:万亩 亿斤 斤/亩年份粮食作物其中面积总产单产小麦玉米

5、水稻面积单产面积单产面积单产2011年46.694.65561041.722.011069.520.931027.8四、技术及社会化服务情况1、农技体系健全。为充分发挥粮食高产区稳产、高产、优质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技推广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技服务网络,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技专干,初步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技服务网络;二是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科所、原种场为主体的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体系,真正实现农技推广有体系,研究试验有场所,试验示范有基地,良种推广有公司的良好氛围;三是技术力量雄厚,全县(含博爱农场)有专职技术人员33

6、3人,有高级农艺师25人,农艺师57人,初级职称251人,农民技师640余人,农民技术员1700余人。2、植保体系健全。每年使用药械31015台,其中,弥雾机165台,占药械的0.53;电动喷雾器850台、占药械的2.74;手动喷雾器30000台,占药械的96.73 。全县有机防队20个,每个机防队拥有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喷药机械1030台。在小麦生产中,年平均防治面积206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38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3500万公斤。2011年,全县共有乡镇农技站10个,技术人员29名(含博爱农场),植保专业合作社2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51个,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21个,合计农民专业合作社93个

7、。表三:县技术及社会化服务情况表单位: 个年份农技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域服务站乡镇站技术人员总量植保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粮食生产合作社2011年102993215121五、制约当地高标准粮田建设的主要因素1、部分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老化,调控能力差,致使灌溉面积逐年缩减,作物灌溉不能按周期进行,如遇特殊年份,很难满足作物灌溉需求。2、中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机井每年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造成水资源隐患,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增产。3、农作物良种繁育、供应体系不健全。由于种子仓库容量小,储存条件差,加工、精选、

8、检测手段落后,直接影响农业生产。4、农业技术装备缺乏。虽有较健全的技术服务网络,但土壤测试、植保检测、农技推广等缺乏必要的技术设备,不能适应高产开发的需要。5、农民科学技术素质还不高,对粮食高产栽培技术掌握不够,尤其缺乏应变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增产。六、当地粮食高产的潜力1、我县土壤、水质条件良好,特别是经过近三十年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测土配肥技术的应用,土壤肥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具备粮食高产栽培的基础条件。2、我县是传统的粮食高产区和种植优势区,是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适生区。所产粮食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3、农业集成技术综合利用率较高。近年来,我县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开展优

9、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耕地有机质提升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了深耕深松、夏玉米免耕机播、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集成技术综合利用率较高。4、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近年来,我县坚持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生产经营集约化;大力扶持种粮大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5、农技服务网络较为健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可以为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良好的氛围。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在现有农田条件的基础上,按粮食高产标准,进一步配套完善生产基础条件和监测服务设施,实施植

10、保体系、农技体系建设,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农业技术对策研究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二、基本原则按照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农业技术资源配置优化原则,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优势原则,高标准粮田与农业机械化装备整体推进原则,地力建设与长期监测管理相结合原则,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原则,促进高标准粮田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原则。三、总体目标按照“科学规划、综合配套、稳定面积、规模经营、集中投入、主攻单产”的原则,到2020年,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成36个百亩方、26个千亩方和15个万亩方,实现高产稳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

11、施肥配方化,生产标准化,灌溉节水化,监测一体化,管理规范化,确保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100%。(一)总体目标全县计划建设高标准粮田总计20.4708万亩,其中万亩方15个,合计面积16.1135万亩;千亩方26个,合计面积3.2061万亩;百亩方36个,合计面积1.1512万亩。到2020年全部完成。具体情况见下表。表四: 县标准粮田建设百千万方总任务分解表单位:个 万亩项 目乡 镇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合计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寨豁乡100.11620.1162清化镇30.47000.4700孝敬镇33.277040.478030.1

12、4703.9020月山镇20.216010.09700.3130阳庙镇22.33002.3300苏家作乡22.0198121.239130.05103.3099磨头镇22.206740.538040.14602.8907金城乡55.18005.1800许良镇10.2650130.50200.7670县原种场10.04900.0490磨头农场11.100010.04301.1430合计1516.1135263.2061361.151220.4708(二)分阶段目标到2020年,全县共计划建设万亩方15个,千亩方26个,百亩方36个。2012年,完成高标准粮田4.0140万亩。其中万亩方3个,合计

13、面积3.3300万亩;千亩方4个,合计面积0.5380万亩;百亩方4个,合计面积0.1460万亩。2013-2015年,完成高标准粮田5.1440万亩。其中万亩方4个,合计面积4.0000万亩;千亩方7个,合计面积0.9480万亩;百亩方4个,合计面积0.1960万亩。2016-2020年,完成高标准粮田11.3128万亩。其中万亩方8个,合计面积8.7835万亩;千亩方15个,合计面积1.7201万亩;百亩方28个,合计面积0.8092万亩。表五: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年度建设任务进度表单位:个 万亩年度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2012年40.146040.538033

14、.33002015年40.196070.948044.00002020年280.8092151.720188.7835合计361.1512263.20611516.1135四、区域布局1、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规模集约化经营。2、对“百千万”方建档立卡,统一编号。豫代表河南省,H代表焦作市,4代表博爱县,“豫H4W01”代表万亩方1号;“豫H4Q001”,代表博爱县千亩方1号;“豫H4B0001”,代表博爱县百亩方1号。3、绘制全县“百千万”方规划图及推进图,用不同颜色分别标注。全县“百千万”规划图分别用红绿紫三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其中万亩方及其所处位置用紫色标注、千亩方用绿色标注、百亩方

15、用红色标注(全县“百千万”规划图及推进图附后)。4、目标分解金城乡建设5.18万亩,其中:万亩方5个,面积5.18万亩,编号豫H4W01- H4W05。孝敬镇建设3.9020万亩,其中:万亩方3个,面积3.2770万亩,编号豫H4W06-H4W08;千亩方4个,面积0.4780万亩,编号豫H4Q001- H4Q004;百亩方3个,面积0.1470万亩,编号豫H4B0001- H4B0003。磨头镇建设2.8907万亩,其中:万亩方2个,面积2.2067万亩,编号豫H4W09- H4W010;千亩方4个,面积0.5380万亩,编号豫H4Q005- H4Q008;百亩方4个,面积0.1460万亩,

16、编号豫H4B0004- H4B007。苏家作乡建设3.3099万亩,其中:万亩方2个,面积2.0198万亩,编号豫H4W11- H4W12;千亩方12个,面积1.2391万亩,编号豫H4Q009- H4Q020;百亩方3个,面积0.0510万亩,编号豫H4B0008- H4B0010。阳庙镇建设2.3300万亩,其中:万亩方2个,面积2.3300万亩,编号豫H4W13- H4W14。清化镇建设0.4700万亩,其中:千亩方3个,面积0.4700万亩,编号豫H4Q021- H4Q023。县原种场建设0.0490万亩,其中:百亩方1个,面积0.0490万亩,编号豫H4B0011。许良镇建设0.76

17、70万亩,其中:千亩方1个,面积0.2650万亩,编号豫H4Q024;百亩方13个,面积0.5020万亩,编号豫H4B0012- H4B0024。月山镇建设0.3130万亩,其中:千亩方2个,面积0.2160万亩,编号豫H4Q025- H4Q026;百亩方1个,面积0.0970万亩,编号豫H4B0025。寨豁乡建设0.1162万亩,其中:百亩方10个,面积0.1162万亩,编号豫H4B0026- H4B0035。博爱农场建设1.1430万亩,其中:万亩方1个,面积1.1000万亩,编号豫H4W15;百亩方1个,面积0.043万亩,编号豫H4B0036。五、百亩方、千亩方及万亩方建设分布及阶段性

18、目标2012年计划建设万亩方3个,面积3.3300万亩。其中磨头镇1个,面积1.1500万亩;金城乡2个,面积2.1800万亩。在磨头镇建设千亩方4个,面积0.5380万亩,百亩方4个,面积0.1460万亩。2013-2015年计划建设万亩方4个,面积4.0000万亩。其中金城乡3个,面积3.0000万亩;孝敬镇1个,面积1.0000万亩。建设千亩方7个,面积0.9480万亩。其中清化镇3个,面积0.4700万亩;孝敬镇4个,面积0.4780万亩。建设百亩方4个,面积0.1960万亩。其中孝敬镇3个,面积0.1470万亩;县原种场1个,面积0.0490万亩。2016-2017年计划建设万亩方5

19、个,面积5.7070万亩。其中孝敬镇2个,面积2.2770万亩;阳庙镇2个,面积2.3300万亩;博爱农场1个,面积1.10000万亩。在苏家作乡建设千亩方12个,面积1.2391万亩。建设百亩方4个,面积0.0940万亩,其中苏家作乡3个,面积0.0510万亩,博爱农场1个,面积0.0430万亩。2018-2020年计划建设万亩方3个,面积3.0765万亩。其中磨头镇1个,面积1.0567万亩;苏家作乡2个,面积2.0198万亩。计划建设千亩方3个,面积0.4810万亩。其中许良镇1个,面积0.2650万亩;月山镇2个,面积0.2160万亩。建设百亩方24个,面积0.7152万亩。其中许良镇

20、13个,面积0.5020万亩;月山镇1个,面积0.0970万亩;寨豁乡10个,面积0.1162万亩。14表六:博爱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方分布及建设进度表单位:个 万亩项目乡镇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数量面积磨头镇11.150040.538040.146011.0567金城乡22.180033.0000清化镇30.4700孝敬镇11.000040.478030.147022.2770.原种场10

21、.0490苏家作乡121.239130.051022.0198阳庙镇22.3300许良镇10.2650130.5020月山镇20.216010.0970寨豁乡100.1162磨头农场11.100010.0430合 计33.330040.538040.146044.000070.948040.196055.7070121.239140.094033.076530.4810240.715232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一) 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按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装备水平”的工作要求,到2020年把20.47万亩粮田全部建成高标准旱涝保收田,突出安排灌溉工程,辅助建设田间道路、农电线路、农田林网和

22、农机购置。1、田间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主要项目内容包括:新打机井、修复配套机电井、配套电力线路、铺埋地埋管道、衬砌渠道、开挖疏浚排涝河道、新建井房、修建桥涵、整修生产路、标准生产田林带建设等。2、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按照集中连片、万亩开发的原则,每年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2012-2020年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共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总投资9000万元。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井900眼、修复机电井360眼、新修硬化渠20公里、铺设地埋管道650公里、架设桥涵450座、开挖排涝河道135公里、架设电力线路600公里、整修机耕路180公里、植树27万株、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种植面积1万亩,举办技术培训

23、班180期,培训农民15000人次。3、农机项目建设主要项目内容包括:推进农机补贴项目,计划投入资金4770万元;推进农机农艺结合项目,计划投入资金520万元,推广机具3272台;推进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计划补贴面积1.9万亩;推进深松整地项目,计划补贴面积8.3万亩。4、公路项目建设主要项目内容包括:2012年-2020年全县公路建设规划172.947公里,修建桥涵191座。其中2012年建设规划12.439公里,建设桥涵30座;2013-2015年建设规划80.508公里,建设桥涵90座;2016-2017年建设规划40公里,建设桥涵35座;2018-2020年建设规划40公里,建设桥涵3

24、6座。(二) 农业科技创新切实加大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着力解决影响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1、制定种业发展规划,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2、加快集成技术推广,建立亩产125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的技术集成模式,制定主推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种子工程、耕地有机质提升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普及深耕深松、夏玉米免耕机播、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农业适应气候

25、变化、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保障等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提升高标准粮田科技支撑能力。3、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系列培训工程,着力培养种粮大户、种植业能手和农民合作组织领办人,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田能力。(三) 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农业标准化实质上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核心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最终目的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只有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加快我县农业高标准粮田的提档升级。1、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从生产环境、生产过

26、程到产品品质、加工等环节制定相应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使农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2、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针对各责任主体的特殊性,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提高公众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意识,维护我县粮食生产安全。3、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达到广泛推广农业标准化的目的。同时,每建立一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都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强监测管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使示范基地内的每一个产品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标准,把示范基地真正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园。4、

2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个环节监管一是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对生产全过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严防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二是抓好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对每个标准化基地生产的农产品都要进行抽样检测;三是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将标准化生产基地、三农物资生产企业及批发商作为主要监管对象,同时加强各乡镇的市场检查。5、着力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办法,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6、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力度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有效地解决农产品质量

28、安全问题,确保农民朋友种上“放心种”、买上“放心肥”、用上“放心药”,广大市民吃上“放心粮”,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 耕地地力提升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开展耕地质量定向培育,不断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挖掘耕地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1、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区内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100%,秸秆还田在项目区内占100%。2、实行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区内每100亩取样,化验土壤肥力消长变化,项目区外每年每300亩取样,开展测土化验,及时掌握土壤养份含量。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制定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和专用肥配方。根据配方要求,生产优质强筋小麦、优质玉米配方肥。并按照需求量,将配方肥配送到乡村农户,

29、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施肥。3、在项目区内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深耕不少于25厘米,深松不少于35厘米。4、在项目区内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五)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全县现有专职农技人员333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57人,初级职称251人,农民技术员1700人。县有农技中心,各乡(镇)均有农技站,各村均有1-2名农民技术员,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配套健全的农技服务网络,技术力量能够满足项目需要。(六) 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将清化镇、金城乡、磨头镇建成粮食高产示范乡镇,示范带动全县粮食作物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

30、技术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七) 农业防灾减灾建设博爱县生态环境脆弱,因干旱、暴雨、冰雹、大风、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造成损失时有发生,尤其是干旱几乎成为近几年来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以及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提高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农业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全县

31、耕地的防汛抗旱能力;三是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积极防范和化解自然风险;四是加快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及乡镇农作物病虫监测点建设;五是加强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处置突发重大农业灾害的能力;六是扎实开展农情调度,搞好抗灾救灾报灾工作;七是选育储备具有良好抗灾性能的农作物新品种;八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为有效地防灾、抗灾、灾后生产自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五章 农业重大工程项目计划一、 基础设施条件改造项目(一)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按照集中连片、万亩开发的原则,每年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2012-2020年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共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总投资

32、9000万元。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井900眼、修复机电井360眼、新修硬化渠20公里、铺设地埋管道650公里、架设桥涵450座、开挖排涝河道135公里、架设电力线路600公里、整修机耕路180公里、植树27万株、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种植面积1万亩,举办技术培训班180期,培训农民15000人次。2012年,我县计划在磨头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1万余亩,项目涉及磨头镇闪拐、南十字、二仙庙、玉皇庙、西庄、关王庙、北十字、小庄8个行政村1万余亩耕地。建设内容包括:在磨头镇新打机井87眼,修复配套机电井30眼,配套电力线路65千米,衬砌渠道36公里,开挖疏浚排涝河道19公里,修建桥涵30座,新修生产

33、路25公里,植树4万株。2013-2015年,在我县南部乡镇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2016-2017年,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2018-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2012年,我县计划建立3个1万亩以上的高标准粮田万亩方,分别设在金城乡和磨头镇。其中,金城乡2个万亩方,面积为21800亩;磨头镇1个万亩方,面积为11500亩。在高标准粮田万亩方内,要实现“两集六统一”,即集成技术,集中要素;统一设施,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草害,统一技术服务。达到良种良法配套,实现科学管理,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实现单产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工

34、程2012年,我县计划在金城乡、磨头镇、清化镇和孝敬镇实施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工程,项目涉及金城、磨头、清化、孝敬4个乡镇44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井423眼,修复配套机电井155眼,配套电力线路118.44千米,铺设地埋管道134.23公里,衬砌渠道53.91公里,修建桥涵102座,新修生产路120.8公里,植树2.62万株。(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2012年,我县计划在金城乡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涉及金城乡西金城、西马营、东金城等15个行政村28185亩耕地。项目计划投资36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井284眼、配套电力线路113.6千米,铺

35、设地埋管道268公里,开挖疏浚排涝河道20公里,修建桥涵22座。2013年度计划在磨头镇实施小农水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涉及磨头镇大屯、王堡、东张赶、西张赶等14个行政村2.51万亩耕地,其中喷灌0.35万亩,微灌0.76万亩,高标准低压管道输水工程1.40万亩。项目计划投资36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井26眼,维修机电井90眼,配套机电井116眼,新建井房116座,疏浚排水沟渠8公里,修建排水桥涵5座。二、 实施农业机械化项目(一)农机补贴项目为加强对高标准粮田的建设管理,我县将对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内新购置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按照机具总价格的30%的价格进行农机补贴,项目涉及全县10个乡镇和博爱

36、农场,资金总投入4770万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1400万元,市财政补贴资金9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280万元。2012年:计划投入资金670万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200万元,市补贴资金1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60万元),在磨头镇、金城乡、清化镇实施农机补贴项目,补贴内容包括:大型拖拉机30台,农用挖掘机2台,开沟机2台,旋耕机30台,还田机30台,播种机80台,深松机30台,喷雾机150台,潜水泵200台,小麦收割机20台,玉米收获机30台。2013-2015年:计划投入资金1700万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市补贴资金4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160万元),在金城乡、清化镇、孝敬镇实施农

37、机补贴项目,补贴内容包括:大型拖拉机60台,农用挖掘机5台,开沟机5台,旋耕机60台,还田机60台,播种机240台,深松机60台,喷雾机300台,潜水泵400台,小麦收割机50台,玉米收获机50台。2016-2017年:计划投入资金1400万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400万元,市补贴资金2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980万元)在苏家作乡、阳庙镇、博爱农场实施农机补贴项目,补贴内容包括:大型拖拉机50台,农用挖掘机3台,开沟机3台,旋耕机50台,还田机50台,播种机130台,深松机50台,喷雾机200台,潜水泵300台,小麦收割机30台,玉米收获机40台。2018-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其

38、中国家补贴资金300万元,市补贴资金2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680万元),在许良镇、柏山镇、月山镇、寨豁乡实施农机补贴项目,补贴内容包括:大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30台,农用挖掘机2台,旋耕机50台,还田机20台,播种机30台,深松机20台,喷雾机100台,潜水泵150台,小麦收割机10台,玉米收获机50台。(二)推进农机农艺结合项目我县将创新完善农机服务模式,坚持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结合项目、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整地项目。项目涉及全县10个乡镇及博爱农场,计划投入资金520万元,推广机具3272台;争取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按每亩10元的标准对作业面积进行补贴,补贴面积1.9万亩;争取深松

39、整地补贴项目,按每亩10-15元的标准对作业面积进行补贴,补贴面积8.3万亩。2012年,项目计划在磨头镇、金城乡、清化镇实施。实施内容包括:推广先进适用大型农机具634台,保护性耕作面积0.6万亩,深松面积2.5万亩。2013-2015年,项目计划在金城乡、清化镇、孝敬镇实施。实施内容包括:推广先进适用大型农机具1290台,保护性耕作面积0.5万亩,深松面积2万亩。2016-2017年,项目计划在苏家作、阳庙镇、博爱农场实施。实施内容包括:推广先进适用大型农机具906台,保护性耕作面积0.6万亩,深松面积3万亩。2018-2020年,项目计划在许良镇、柏山镇、月山镇、寨豁乡实施。实施内容包括

40、:推广先进适用大型农机具442台,保护性耕作面积0.2万亩,深松面积0.8万亩。三、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一)河南省博爱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博爱县清化镇、金城乡、孝敬镇、磨头镇40余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年限为2013年-2017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综合用房2000平方米,常温库、低温代温库、种子加工房、晒场、农机库、附属用房等土建工程,建立鉴定圃20亩,打井及配套、输水管道等灌溉设施、整个田间道路等田间工程、购置检验及种子加工等仪器设备。投资规模:1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3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50万元。(二)优良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2012-2017年,我县

41、以农科所和原种场为依托建立良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选育和试验示范,加快我县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保证后续优良品种的层出不穷。围绕建设目标,要完善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加大科技投入,以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速度。(三)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建设加快农作物种业体系发展是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12-2017年我县坚持把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作为整合种业资源的重要切入点,扶优扶强,确定1家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种业公司为主体,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提升其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增强种业竞争力,为推动我县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四)耕

42、地有机质提升项目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确定粮食作物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等,达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目的。1、选择适宜的有机肥产品,确定合理的有机肥施用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在确定粮食作物目标产量和需肥总量的基础上,采用同效当量法,确定有机肥与化肥使用量。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对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时需肥量不足部分通过施用化肥进行调节。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项目实施区域小麦每亩底施商品有机肥100公斤,无机肥40-50公斤。在此基础上,按照项目区三年后农田有机与无机肥施用比例达到3:7的目标要求,逐步加大商品有机肥施用量。2、

43、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玉米成熟期,先进行人工或机械收获玉米穗,再用秸秆粉碎机进行处理,按每亩2公斤秸秆腐熟剂用量将腐熟剂与适量潮湿的细砂土混匀后均匀地撒在作物秸秆上,再用机械将秸秆翻入土内,利用雨水或灌溉水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达到快速腐烂的效果。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一)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建设1、博爱县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12年-2020年博爱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以整建制推进为重点,以示范带动为突破口,在金城乡、磨头镇建立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强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进行新打机井、铺设节水管道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组建

44、专家组、农技人员分包高产创建示范田开展生产指导、发放技术资料;举办科技培训班,培植科技示范农户;引进推广小麦、玉米高产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开展小麦、玉米集成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点,引进推广优质肥料、农药、种子等。2、河南省博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2013-2018年,计划进行博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建设。区域站地点在博爱县城北,标准病虫观测场在博爱县原种场。项目区域站规划面积3500平方米,其主要土建工程有:新建检验检测功能及配套用房;实验配套用房;信息、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应急防治药品及施药器械库;传达室以及配套附属工程如室外电气工程、室外道路硬化、室外管道工程、围墙、大门等。项目规划租地5000平方米新建标准病虫观测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检验检测设备;观测及信息处理设备;其他专用设备等。(二)粮食生产安全体系建设粮食生产安全体系建设主要是确保粮食生产面积,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管。我县在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粮食生产安全监管措施,最终切实有效地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提高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