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资料]毛概复习.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2966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校资料]毛概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院校资料]毛概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院校资料]毛概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校资料]毛概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校资料]毛概复习.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单选题问题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问题2: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A)A.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全面协调发展 问题3: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 刘少奇 问题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C)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问题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A)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B.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问题6: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联合政府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问题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问题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A.瓦窑堡会议 B.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问题9: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B)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社会主义本质论 问题10: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A)

3、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多选题问题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A、B、C、D、E)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C.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D.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E.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问题1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A、B、C)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4、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E.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 问题13: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关系是(A、B)A.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B.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邓小平理论是怀疑、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物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理论体系E.邓小平理论比毛泽东思想更接近马克思主义 问题14: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反对的主要倾向是(A、B、C)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

5、国经验神圣化 E.把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化 问题15: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D、E)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 E.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标榜马克思主义实则民族主义 判断题 问题1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错)问题17: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关门主义(错)问题1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

6、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民主义(错)问题1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错)问题2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问题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对)问题2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问题2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错)问题24: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否)问题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否)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单选题问题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D) 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

7、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B.一切从实际出发C.排除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干扰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问题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问题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开拓创新问题4:“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B) A.遵义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八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问题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B)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

8、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问题6: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建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 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问题7:党的思想路线亦可称作是(A)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政治路线 问题8:江泽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C)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发展生产力问题9: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D) A.马列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原则 C.“三个有利

9、于” D.实践问题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求真务实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多选题问题1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A、B、C) 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E.违背了改革开放 问题1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具有灵活性 E.具有原则性 问题13:马克思主义是(A、B、C、D) 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B.行动指南 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D.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E

10、.检验真理的标准 问题1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E)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矛盾的 E.解放思想的归宿是实事求是 问题15: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A、B、C、D) A.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B.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C.认识论的基本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观点问题16:“两个凡是”是指(D、E)A.凡是毛主席的话,句句都是真理 B.凡是毛主席的著作,都是正确理论 C.凡是毛主席的观点和结论,都是我们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D.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

11、,我们都坚决拥护 E.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问题17:实事求是是(A、B、C、D、E) A.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D.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E.马列主义的精髓问题18: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其理由是(A、B、C、D) A.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和对外开放的统一C.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

12、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E.走自己的路,可以不顾外界情况 问题19: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确立起来的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C.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E.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问题2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A、B、C、D、E) A.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B.是制定

13、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C.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D.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E.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判断题问题21: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否)问题2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条件。(否)问题23: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实事求是。(是)问题24: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否)问题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否)问题26: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

14、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对)问题2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错)问题28: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对)问题29: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问题30: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对)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单选题问题1: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 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B.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D.根据地建设 问题2: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B) A.统一战线 B

15、.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根据地建设 问题3: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问题4:人民军队建设的宗旨是(C) A.党指挥枪的原则 B.枪指挥党的原则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政治工作三原则 问题5: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A) A.党指挥抢 B.军民一致 C.民主建军 D.官兵一致 问题6: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A)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问题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D)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没收封建地主

16、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问题8: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问题9: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问题10: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C) 十月革命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多选题问题1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E)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问题12:

17、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A、B、D)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E.民粹主义 问题13:官僚资本主义的特点是(C、D、E) A.软弱性 B.民族性 C.买办性 D.封建性 E.垄断性 问题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具有的新内容和特点是(A、B、C、D)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E.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步骤是两步走 问题1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A、B、E)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18、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 “二次革命”论 D. “一次革命”论 E.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 问题16: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是指(B、E)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农民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 E.社会主义革命 问题17: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是(A、B、C、D、E) 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较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E.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问题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形成战胜

19、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C、D)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 E.独立自主 问题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两头小”是指(A、E)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E.地主大资产阶级 问题20: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的两个联盟是(A、B) 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B.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C.工人阶级同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D.农民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E.农民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判断题问题2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的发生(对)问题22:新旧民主主义

20、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对象不同(错)问题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错)问题24: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对)问题25: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形式(错)问题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对)问题2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是)问题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否)问题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否)问题3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形成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否)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选题问题1:三大改

21、造基本完成是在(D)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问题2:1951年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问题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C)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D.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问题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不可调和的 D.针锋相对的 问题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C) A.把国

22、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照着马列本本去做一 问题6: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问题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C)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问题8: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B)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问题9: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是(A) A.计划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23、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问题10: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多选题问题1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问题12: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A、C、D、E) 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集体化和机械化同时并举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发展

24、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E.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问题13: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A、B、C)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家庭承包 E.人民公社 问题1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A、B、C、D)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E.个人所得税 问题1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D、E)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16:过渡时期总

25、路线的“两翼”是指(C、D、E)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一五”计划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17: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在于(A、B、C、D)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于缓慢 问题1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B、C、D)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 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D.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E.资本主义社会 问题1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6、的特点有(A、B、C、D)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E.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实行了专政 问题2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D) 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E.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判断题问题21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错)问题22: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错)问题23: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错)问题2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错误的,因为70年代末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错)问题2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对抗性的矛盾(错)问题26:“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错)问题27:“一体两翼”也是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问题2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否)问题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

28、主义的转变。(否)问题30: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错)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单选题问题1: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D) A.我国还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条件B.我国实践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C.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D.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 问题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A.前提条件 B.主要特征 C.经济实质 D.根本任务 问题3: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D)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问题4: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社会稳定 问题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C)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6: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C) A.能否使被压迫阶级翻身解放 B.能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C.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能否做到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公平 问题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30、A.综合国力是否增强 B.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C.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D.国内生产总值 问题8: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的是(D)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问题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问题10: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多选题问题11:社会主义本质是(A、B、C、D、E)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

31、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问题12: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之所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的问题是(A、B、C、D、E) A.它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它关系到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C.它关系到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D.它关系到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E.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 问题1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B、D、E) A.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

32、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C.提出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唯一正确途径是革命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E.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问题14: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A、B、C、D、E) 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客观根据E.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 问题15: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纠正了(B、C) A.以往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忽视生产关系变革的倾向B

33、.以往忽视发展生产力,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倾向C.以往脱离生产力抽象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倾向D.以往脱离生产关系抽象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倾向 E.以往既忽视生产力又忽视生产关系的倾向 问题16: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B、C、D、E) A.科学技术就是现实生产力 B.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科学是第一生产力D.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变成现实生产力E.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问题17: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B、C、D、E)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发展

34、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问题18: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B、C、E)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 E.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问题19: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A、B、C、D、E) A.建立在社会历史客观运动的基础上 B.以尊重生产力的客观物质运动规律的基础C.建立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上D.同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矛盾的运动结合起来E.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问题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

35、在于没有搞清楚(A、 B)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D.什么是实事求是 E.什么是解放思想 判断题问题21: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错)问题22: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对)问题23: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错)问题24: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问题25: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对)问题26: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难以把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区别开来。(错)问题27: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问题28:社会主义就是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

36、就是搞市场经济。(否)问题2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急剧减少,这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否)问题30: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否)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单选题问题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 A.非对抗性 B.仍然是对抗性C.有时是非对抗性的,有时是对抗性的,但以非对抗性为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 问题2:检验社会主义改革成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D) A.是否能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是否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D.是否有利

37、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问题3: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C) A.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B.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共同富裕为中心 问题4: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是(D) A.前资本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问题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B) A.国家宏观调控 B.市场 C.社会参与 D.竞争 问题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

38、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问题7: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性质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一场阶级革命 问题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 A.改革 B.革命 C.阶级斗争 D.开放 问题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问题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39、党的十三大召开 多选题问题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C)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E.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问题1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A、C、D、E) A.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B.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E.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 问题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个初

40、级阶段(A、B、C、D) A.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B.标志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是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的D.历史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E.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问题1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它(A、B、C、E) A.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B.是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C.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D.是实现高度公有化的所有制结构E.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1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B、D) A.资产

41、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城乡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E.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问题1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D) A.发展是硬道理 B.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C.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D.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E.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问题17: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A、B、C) A.农业 B.能源和交通 C.教育和科学 D.第三产业 E.工业 问题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B、C、D)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保证国民经济

42、持续快速健康发展D.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E.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问题19:实行改革开放是(A、B、C)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问题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A、B、C) A.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确立 B.我国社会主义处在不发达阶段 C.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优越E.社会主义等于资本主义 判断题问题2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错)问题2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 (对) 问题23:贫

43、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错)问题2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急剧减少,这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错)问题25: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社会主义不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错)问题26:在世纪之交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建设目标。(对)问题27:中国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是在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小康。(对)问题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没有本质区别。(错)问题29:初级阶段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错)问题30: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否)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单选题问题1:改革是(D) A.社会主

44、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问题2: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B) A. “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 B. “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C. “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 D. “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 问题3: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B) A.改革开放 B.自己的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问题4:邓小平提出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南方谈话 问题5:解放和

45、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A) A.改革 B.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C.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D.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问题6: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B) A.开放 B.改革 C.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问题7: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A)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根本任务决定的 C.最终目的决定的 D.性质决定的 问题8: 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C)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问题9: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C)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开放

46、问题10: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 A.改革 B.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C.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D.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多选题问题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当(A、B、C、D) A.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协调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E.关键是加快发展 问题12:我国的改革(A、B、C、D、E) A.具有深刻性 B.具有广泛性 C.是全面的改革 D.是一场新的革命 E.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问题13: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有(A、B、C)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公有制比重的不断提高E.是否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 问题14:改革、发展、稳定之间(A、B、C、D、E)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基础/目的 C.稳定是前提D.三者互相协调 E.三者的结合点是人民生活的改善 问题15: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因为(A、B、C、D) A.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