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715 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5656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模板]715 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PPT模板]715 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PPT模板]715 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PT模板]715 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模板]715 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礼 仪,第一课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的礼仪流淌着中国千年文化的血液,更加的熠熠生辉。,致福曰礼,成义曰仪。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

2、的程序。,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 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中国古代礼仪的起源,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礼仪,而且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礼仪研究起源于何时?人们一直都在进行种种

3、论述和探讨。,关于礼仪的起源,说法不一。社交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 一是天神生礼仪; 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 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 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 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天神生礼说,这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礼仪的真正起源时的一种信仰说教,是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类图腾崇拜时期对原始礼仪的一种认识。(左传)有言:“礼以顺天,天之道也。”意思说,礼是用来顺乎天意的,而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天神生礼说”虽然不科学,但却反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北京天坛,礼是天地人统一的体现说,这种观点是春秋以后兴起的一股思潮。它认为,天

4、地与人既有制约关系和统一性,又具有高于人事的主宰性。把礼引进到人际关系中来讨论,比单纯的“天神生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原始信仰,所以仍是不科学的。,礼起源于人性说,这是儒家的创见,儒家学派把礼和人性结合起来,以为礼起源于人的天性。孔于以仁释礼,一方面把“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则,另一方面把“仁”当作“礼”的心理依据。克己以爱人,就是“仁”;用仁爱之心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礼”。,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和环境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克己”。人的好恶欲望如不加以节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5、于是圣人制札,节制贪欲。,礼生于理,起于俗说,这是对礼仪起源的更深入地探讨。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和发展,根据面临的生存条件,制定出合乎人类生存发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礼”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事物的礼落到实处,使之与世故习俗相关,所以又有了礼起源于俗的说法。荀于说;“礼以顺民心为本顺人心者皆礼也。”从理和俗上说明礼的起源。,根据上述种种说法,可以认为, “礼”先于“仪”,有了“礼”这个道德规范,才用“仪”这种形式去表现。 “礼”与“仪”常常密不可分。礼仪与部落群居的形成过程同步产生,并随着社会组成形式和国家制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6、起来。,礼仪的发展,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现代礼仪的发展时期(公元1911年后),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 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恭敬的动作。,礼仪的形成

7、时期: 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人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 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 在汉代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

8、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孔子对礼仪非常重视,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作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作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9、 管仲把“礼”看作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中,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这一时期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综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现代礼仪的发展

10、时期(公元1911年后),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善、流传,那些繁文缚节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陆续传人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

11、式都在不断变革,现代礼仪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礼仪书籍相继出版,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讲座、礼仪培训日趋火红,人们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礼仪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第二课 礼仪的含义与特征,有“礼”走遍天下,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现代人随 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发意 识到礼仪在生活、工作和生意场上的重要作用。 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 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 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是一种潜在资本,如果能 够恰当地运用,人们就能

12、取得丰硕的成就。,礼貌,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谦虚、恭敬、友好的表现,它体现着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和素养。,礼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 中表示问候、致意、致谢、祝颂、 慰问、哀悼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 关照的惯用形式,礼仪,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礼仪的三个层次,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

13、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的特征,国际性 民族性 多样性 传承性 时代性 公德的约束性,礼仪的原则,遵守的原则 自律的原则 敬人的原则 宽容的原则,平等的原则 从俗的原则 真诚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第三课 礼仪的作用,礼仪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调节人际关系 教育自己,影响他人 更好地表现个人价值,不文明行为,你中招了么?,一、在课桌上乱刻乱划,在墙壁乱涂鸦,踩脚印。,二、情侣在校园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三、迟到、早退、逃课、考试作弊的现象严重。,四、取饭不排队,就餐先占位,拥挤无序。,五、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看小说,或者睡觉。,六、在图书馆或自习室用自己的物品长期抢占座位,七、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 浏览不健康信息,网络色情聊天。,八、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九、不爱惜学校公共设施,十、浪费水资源,通过我们组的深刻总结 ,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所产生的影响,认真审视自身的不文明行为,继而能严格约束自身的日常行为,积极树立学校主人翁的形象,并能在约束自身的同时能勇于制止各种不文明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共同维持校园的和谐和文明,携手共创美好校园。,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