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安全生产讲座.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6216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模板]安全生产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PPT模板]安全生产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PPT模板]安全生产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PT模板]安全生产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模板]安全生产讲座.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讲座,2009年7月28日,一、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今年初以来,全国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重特大事故减少;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列入调度统计的12个重点行业或领域,除烟花爆竹行业外,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1月至5月,煤矿发生事故589起,死亡939人,同比分别下降18.2%和14.2%。 但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上半年化工行业死亡33人。,1月:山东省武城县合力化工公司在乙腈项目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13名受伤人员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有4名伤者在医院救治过程中死亡。9名伤者中1人重伤,8名轻伤, 淮南电化厂突发爆炸造成3人死

2、亡 。 江苏常熟市海虞镇福山化工园区“赛礼隆化工有限公司”(一说是:新腾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方圆数里的房子都有强烈震感,工厂几乎全部摧毁,伤亡惨重,周围建筑也遭辐射毁坏,附近的居民担心受到辐射影响 。,2月:2月24日上午,位于南京江北大厂的扬子石化一塑料厂因催化剂泄漏,引起爆炸起火,施救人员用了3个小时才将该泄漏点堵住,进入扬子石化公司的主干道被封锁达5个小时,百余辆送原料的车被挡在厂外。,3月:3月24日17时许,安徽广信集团铜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草甘膦车间甲醇反应釜发生爆炸起火,危及与其相距不足20米的光气生产车间,铜陵消防扑救过程中,又发生三次爆炸。64名消防官兵经两个半小时终将大火扑

3、灭,成功避免了厂内众多有毒化工原料的泄漏。 3月24日,云天化(600096)生产厂区的装置是国内最大的单套生产装置, 76万吨合成氨、尿素产能,发生爆炸,又适逢春耕用肥的旺季,因此可能直接导致云南省的尿素供应紧张,可能导致云南省的尿素价格短期内上涨。 3月5日,株洲福尔程化工有限公司“福美钠”生产车间发生爆炸,引发的大火燃烧了足足三个小时,车间所在建筑的第三层在爆炸中垮塌。所幸事发时,车间正在停产检修,只有6名工人,仅其中一人受轻伤。,4月: 4月1日,新都化工厂树脂罐爆炸 两疏通管道工人1死1伤。 4月7日,南京六合一化工厂突发大火,部分化工设备爆炸 4月20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位于沈阳

4、市东陵区马总村的一个叫“沈阳有机制剂厂”的小型化工企业发生爆炸。该厂主要是从外面引进废机油进行二次提炼。该厂去年就曾经发生过火灾,现任的李姓老板昨天刚刚接手这个厂子。 发生爆炸的是该厂一个装有“二甲苯”的金属桶,爆炸是因为该桶内的液体遇明火而发生的。 此次爆炸共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 2009年4月25日凌晨1时许,大渡口区互助村八社,一存放化危品的厂房突发大火,引起化危品多次发生爆炸,厂房屋顶和一楼共两层楼板也在爆炸中垮塌。直到25日下午3时许,大火才被消防官兵完全扑灭,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5月: 5月11日,龙岩市万安镇一冶炼厂爆炸。吴进童和几名工友像往常一样,身穿“特殊工种”制服,戴

5、着头盔、面罩,来到车间,正把1600多度高温的硅水往“抬包”里倒,突然发生爆炸,吴进童及六名工友被炸飞五六米远。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六人轻度、中度、特重度烧伤。 19日,山东东营化工厂爆炸大火 日彭家坪一三无化工厂昨发险情多部门百余人奋战一个半小时降伏火魔 烈火熊熊,黑烟滚滚。【 日时许,四川省眉山市金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合成氨生产车间发生爆炸并起火,,6月:6月14日下午7时许,江苏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引发大火。事故使附近多处民房玻璃被震破,公司有4名工人中毒。据介绍,该公司爆炸起点部位为双乙甲酯车间一只酯化釜,爆炸前酯化釜内装有2吨左右的甲醇。 6月15日益阳赫山区岳家

6、桥镇鸾凤山村发生一起硝药厂爆炸事故。,2009年7月15日凌晨2时左右,河南洛阳偃师市顾县镇的洛染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事故可能系中转罐爆炸所致。,洛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染料中间体对硝基二苯,在职员工余人。 不明原因引发了对硝基二苯爆炸,引起氯苯中转罐着火,又引发氯苯罐爆炸。爆炸发生时,这家企业在岗及值班人员共有名,其中人死亡,人在医院接受治疗,人身体未受影响。名被震碎的玻璃划伤的周边群众仍然在医院接受治疗 。 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措施,调集消防、救护、公安等人员赶往现场,救护伤员,控制火情,同时以企业为圆心,疏散了半径米以内的居民。,骆

7、琳指出,下一步要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工作;二是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治理力度,深化煤矿安全两个“攻坚战”,做好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四是加大安全生产治本力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建设”;五是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力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六是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第17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

8、作规程; (三)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主要负责人”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中起决策作用的领导人或领导层,如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有决策权的经理层人员;个人投资生产经营单位的投资人等,,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内设部门、从业人员的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在单位领导层、承担管理工作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从业人员之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

9、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带头执行,并经常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奖优罚劣,提高全体人员的自觉性。,2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自身生产经营范围、危险程度、工作性质及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根据有关法规、标准,有针对性地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工作运转制度及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操作程序。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越合理、具体、明确,就越能起保障作用。,3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大量事故表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作为决策人,不要重经济不重安全,不要重效益不重安全,要善于找到经济与安全的结合点,保证足够的投入,并确保有效实施。

1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每年至少次带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预案,组织职工演练,熟悉事故特点,事前准备相应物资、器材,面对复杂的事故现场,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指挥、调度,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小时之内报告安监部门和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特殊情况可以越级上报。,二、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

11、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对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范围 目前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此标准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起草,自2000年4月1日实施。标准中对各种危险物品的临界量作了明确规定。 由于标准仅列出了142种危险化学品,并且未包括其他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设施以及矿山生产场所,因此在不违背标准规

12、定的原则下,对重大危险源范围进行了扩充。,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评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因此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为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公正,二级以上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重大危险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由国家认可的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承担。,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参考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送审稿)中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按可能发生事

13、故的最严重后果分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30人以上)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1029人)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39人)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3人以下),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申报登记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14、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报告核销。 生产经营单位每两年至少应当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二级以上或者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特殊要求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有国家认可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和评估结论等。安全评估报告应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

15、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者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获救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生产经

16、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三、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

17、16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这款是关于事故隐患的内涵阐述,有二种情况: 1.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2.其他因素环境、自然、社会、政策法规调整等。 共同构成三种缺陷: 1.物的危险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D3.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

18、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三级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9人,或10人-50人重伤或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5000万元。 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10人-29人,或50-100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 3、一级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D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D6:任何单位和个人

19、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安全生产法D51: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D8: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一是强调责任主体的作用;二是要求建立制度、建立档案;三是落实

20、从法人代表到每位员工的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D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安全生产法D1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D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D12: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

21、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安全生产法D41.2: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D13;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安全生产法D57: 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22、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D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D15: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

23、)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D16: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案例:1988年12月14日,牛路岭水电站工作船“山鹰”号无证无照、非法营运,违章超载,造成特大沉船事故,死亡63人(中小学生55人),船上178人。 D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案例:新疆钻探队因洪水冲刷造成钻井平台地基下沉,钻井设备倒塌,人员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