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感觉器官的功能.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8517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感觉器官的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互联网]感觉器官的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互联网]感觉器官的功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感觉器官的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感觉器官的功能.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感觉器官(sense organ)的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vision) 听觉 平衡觉 嗅觉、味觉及皮肤感受器,第一节 眼的视觉功能,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二、视觉形成 三、与视觉有关的某些现象,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视觉: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受器,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一定波长范围内(370-740nm)的电磁波刺激,经过中枢结构中有关部分的编码加工和分析而获得的主观感觉。 辨认光的强弱、物体或符号的大小和形状、 辨认空间位置、物体的颜色。 视觉系统:视觉器官、视神经、视觉中枢。,折光系统 构成: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 组成与光学特性 4种折光系数不同的传光介质; 4个曲

2、率不同的折射面;主界面为角膜与空气。,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1.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后主焦距不能直接式由下列公式计算. n2R/(n2-n1)=F2 2. 在安静不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后主焦距正好在视网膜上。因此,无限远处(6 m)的物体发出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 3.当光线过弱或像过小时,则不能被看清,折光规律: 经节点的光线直进 经 F1的光线折射后成平行光线 平行光线折射后经F2,F,F,1,2,n,2 眼的成象与简化眼(reduced eye) 简化眼:折光效果与实际眼相同的单球面折光系统。 前后径20mm,折光率1.333,一次折射,曲率半径5mm。,3、近点、视力: 近

3、点:通过最大的视调节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点。由晶状体弹性极限决定。 老年人弹性下降,近点变远,称为老视。 视力:又称视敏度(visual acuity) 指视网膜对物像的分辨力。,折光能力的调节(accommodation) 当我们看6m 以内的物体时,眼要进行调节使折光能力增强,物体仍然成像在视网膜上。 视近物时需增加屈光度看清物体的功能。 视调节反射:完成视调节的反射。 近反射:当物体由近移时,眼的折光能力提高。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近反射和双眼会聚 。,1)晶状体(lenses)调节:变凸 2)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伴随眼球视轴会聚而发生的瞳孔缩小。生理意义:减少眼球的球面差和色象差。 3)眼

4、球会聚:双眼注视近物时,发生的眼球内收和视轴向鼻侧集拢的现象。生理意义:可使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象于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产生立体视觉。,反射过程 感受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枕叶、额叶 光(视近物)视网膜(模糊像)视神经外侧膝状体大脑皮层枕叶额叶中脑正中核 内直肌核内直肌收缩两眼会聚 动眼神经核(副交感神经)睫状神经 节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 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 瞳孔(pupil)和瞳孔对光反应(light response) 1瞳孔的直径变动于 1.5-8.0 mm之间。 2.特点:互感性对光反射 (双侧性) 3. 意义:调节入眼光量,保护视网膜,增加视像清析度(

5、临床意义:协助诊断),折光异常(optical defects) : 近视(myopia) 、远视(hypermetropia) 、 散光(astigmatismus) 。 近视,远视,二、视觉形成,视网膜的结构与视觉二元论学说 1 视网膜结构:有10层结构,主要功能细胞有4层。,黄斑:眼球后极偏外侧的视网膜表面上存在的直径2.25mm的黄棕色区域。 中央凹:黄斑的中央部分,直径0.5mm。在此视网膜很薄,只分布有视锥细胞。 盲点:视乳头,视神经的始端。无感光细胞,无视觉感受。,2 二元论学说:视网膜上有2种感光系统 视杆细胞(rods) 视锥细胞(cones) 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 视锥色素

6、外段形态 杆状 锥状 主要分布 周边部 中心部 功能 暗视觉 明视觉(空间、颜色) 神经联系 多对一 一对一 多少 1.2亿 600万,两种感光换能系统(duplicity theory of vision) - 项 目 视锥细胞系统 视杆细胞系统 分布(人) 愈近中心部愈多 愈近周边部愈多 信息传递 单线或聚合程度低 聚合程度高 感光色素 视锥色素(三种) 视紫红质 光 敏 度 较差(感受强光) 较好(感受暗光) 视 觉 明视觉 暗视觉 视 敏 度 高 低 分辨能力 高 低 色 觉 有 无 动物种系 鸡等 猫头鹰等, 视杆系统的感光换能机制 1 感光色素: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分子量为27-28

7、kd,由一分子 视蛋白(opsin)和一分子视黄醛组成。 光 视蛋白 视紫红质 视蛋白+11-顺型视黄醛全反型视黄醛 11-顺型Vitamin A Vitamin A(夜盲症,雀目)。,2 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机制:由视杆细胞外段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减小引起。 视杆细胞的静息电位为 30-40 mV,因为外段膜Na+ 通道开放使Na+内流,在内段Na+ 由钠泵(sodium pump)移出细胞。 光视蛋白变构激活传递蛋白(transducin) 激活磷酸二脂酶胞浆内c-GMP分解外段膜上的c-GMP分离Na+通道开放减少超级化。 1个视紫红质500个传递蛋白500个磷酸二酯酶降解100 X

8、4000 个cGMP/秒。,3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1)视神经冲动与视觉形成 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部分无长突细胞(amacrine cell) 产生去极化或超级化的局部反应细胞: 感光细胞、双极细胞、水平细胞 和多数无长突细胞 视神经(optic nerve)神经纤维的数量仅为视 锥、视杆细胞总数的1/10。 2)感受野: 一个节细胞所接受的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范 围称为感受野, 视锥系统与色觉形成:三原色学说 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敏感波长分别为440(兰)、535(绿)和700(红)nm。 视锥色素区分为红、绿、蓝三种。也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视黄醛与视紫红质

9、一样,视蛋白与视紫红质结构不同。三种视锥色素之间也有微小差异。 感光机制基本上与视杆细胞相同。 色盲和色弱。,与视觉有关的现象 1 暗适应与明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由亮到暗。 7分钟内视觉阈值明显下降,2530分钟阈值下 降 到最低点,并稳定于此水平。 视紫红质合成增加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 :1分钟。由 暗到亮。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2 视野(Visual field):白黄红绿 3 双眼视觉:产生立体图像,第二节 听觉,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三、内耳的功能,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耳的结构 耳分内耳、中耳和外耳 外耳:耳

10、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 内耳:位于颞骨内,为内耳迷路。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 耳的听阈和听域 1 耳的适宜刺激 耳的适宜刺激为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10-41012Hz, 人耳频率范围为16-20000Hz。 超声波:频率超过2*1045*108Hz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声调 - 频率。 声强 - 声音强度。,2 听阈(auditory threshold)与听域(audible range) 听阈: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 最大可听阈:极限声强,受检者感受到压迫感或疼痛。 听力曲线:由各振动频率的听阈连接成的曲线。 最大可听阈曲线:由各振动频率的最大可听阈连接成

11、的曲线。 听域:听力曲线和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3 声音强度 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声波压力,称声压。达因/cm2。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声波频率的功率数,称声强。瓦特/cm2。 贝尔与分贝: 贝尔:以阈强度为标准声E0,声强度为E, 贝尔= E / E0 ,分贝=1/10贝尔,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外耳(external ear) 1、外耳:收集、传导声波;判别方向。 物理原理: 波长4倍于充气管道管长的声波最大共振作用 生理:外耳道2.5cm, 最佳共振频率3500Hz, 扩音10倍 疾病:外耳道炎症,耵聍栓塞, 中耳(middle ear):由鼓膜和听骨链(ossicles)完成

12、声传导。 增压效应:可达22倍。接受投入能量的60%。 鼓膜:卵圆窗=17.2 听骨链杠杆比=1.3 保护作用:鼓膜张肌收缩,镫骨肌收缩,抑制振动传向卵圆窗。保护感音装置 耳咽管(eustachian tube)作用:内外压力平衡。,声音的传导: 1 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园窗耳蜗。 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2 骨传导:声波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液振动,三、内耳(耳蜗)的功能,耳蜗的作用是感受声音刺激和对声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 耳蜗(cochlea)的结构 由骨质管腔围绕一锥形骨盘转21/223/4周构成。 三个腔: 前庭阶(scala vestibuli) 鼓阶(scala tympa

13、ni) 蜗管 (cochlear duct) 毛细胞的顶部为内淋巴液, 周围为外淋巴液,(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traveling wave)理论 镫骨内移卵圆窗内移基底膜下移圆窗外移 行波理论的特点: 1.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远,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基底膜顶部。 2.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基底膜上形成最大振的部位不同。 3.最大振幅所在部位的毛细胞受到最大刺激这是耳蜗能区分不同声音频率的基础。 耳蜗顶部损伤 影响低频听力 耳蜗底部损伤 影响高频听力,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1、耳蜗内电位 静息状态下,相对于鼓阶:蜗管为80mV,毛细胞内为 -70- -80mV。 毛细胞顶端于内淋巴为150

14、-160mV。 产生机制:血管纹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耳蜗外侧壁血管纹细胞的膜上含大量高活性的ATP酶,具有钠泵作用,将血中K+泵入内淋巴液(多), Na+泵入血液(少),因此,内淋巴电位对缺氧敏感。,毛细胞结构特点: 1)静纤毛和表皮板内存在肌动蛋白,表皮板内存有肌球蛋白 2)短静纤毛和长静纤毛之间有横向的交联结构 毛细胞传导过程:静纤毛弯曲牵引静纤毛之间的横向连接静纤毛离子通道开放K+内流毛细胞去极化释放化学递质听神经兴奋,2.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当耳蜗受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附近结构可记录到微音器电位,是多个毛细胞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 特点:

15、1.一种交流性质的电变化,在一定范围 内,它的频率和振幅与刺激声波完全一致。 2. 该电位的潜伏期很短(0.1 ms) 3. 没有不应期 对缺氧和深麻醉不敏感。 产生:全部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的总和。 机制:毛细胞顶部的阻抗改变。 向外弯曲,去极化。向内弯曲,超极化。,3、听神经的AP: 特征:频率与刺激强度有关; 潜伏期很短,无不应期、无不适应, 但有适应。 听神经传导一般有级神经元,但也有 或级,但均必须经过级神经元:耳蜗神经节和内侧膝状体。 最佳反应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听神经内的某一单根神经纤维最易感受到的某一特定频率,称为该根神经纤维的最佳反应频率。

16、每一条纤维的最佳反应频率取决于该神经纤维末梢在基底膜的分布位置。,第三节 前庭器官,一、前庭器官的位置与结构 二、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功能 三、前庭反应,一、前庭器官的位置与结构,椭圆囊和球囊 半规管,2半规管中的感受细胞,二、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功能,椭圆囊和球囊 向中枢提供与地心引力有关的头部方位信息的装置。 椭圆囊:感受水平变速运动 球囊:感受垂直运动。 半规管 旋转加速运动,三、前庭反应,眼球震颤:躯体旋转引起的眼球往返运动 慢动相 快动相 下肢与颈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反应:呕吐、恶心,晕船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上端的鼻粘膜上,感受细胞为嗅细胞.。,其他感受器,味觉感受器:感受器为味蕾,可感受酸、甜、苦和咸。舌尖-甜;舌两侧的前部-咸;舌根部-苦;舌两侧-酸。,皮肤感受器:机械感受器-触觉和压觉。 温度感受器-热觉和冷觉。 伤害性刺激-痛觉,触压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