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2003235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它课程]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其它课程]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其它课程]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其它课程]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 感悟新课程理念 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 实践新课程教学 关注教学评价 问题与困惑,研 讨 问 题, 感悟新课程理念 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 实践新课程教学 关注教学评价 问题与困惑,研 讨 问 题,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理念,感悟新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区别,1、变化与永恒,全球金融危机 以色列进攻加沙,2、预言,1979年6月,中美两国曾派访问团互访小学教育,考察后: 中国预言 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结论: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美国预言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

2、手端在胸前,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因此,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30后中国科技的发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12人) 2000年由著名数学家、拓扑学领域奠基人吴文俊院士,杂技水稻领域开创者袁隆平院士获得。 2001 年由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明者王选院士获得。 2002年由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获得。 2003年由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刘东生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2004

3、年-空缺 2005年 吴孟超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 叶笃正中国气象学家 2006年 李振声 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2007年 闵恩泽石油炼催化剂制造技术 吴征镒院士著名植物学家,30年后美国科技情况: 在1979年到2007年的近3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2年 6人 2003年 4人 2004年 7人 2005年 5人 2006年 5人 2007年 5人,3、给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在天上了,也许你们会说我很脆弱,也许你们会说我不坚强,那对于我已经不重要了。希望大家不要为我而伤心,你们应该为我笑一笑。我走了,走得很从容。我再不用受考

4、试的压迫,是的再不用。 我从心里祝愿你们考上一个好学校,别让我影响你们,我会在天上保佑你们! 其实是现行的应试教育害了我!我喜欢上学,但讨厌考试。我只是一个考试的牺牲品面已。 班主任是个势利眼。我学习好时,他对我那么好。我的成绩下降了,他脸像一座长白山。就是他逼我走上了绝路。但这似乎不怪他,应试教育是以评分数评价学生和老师的,他也是身不由已。 唉!真舍不得你们,离开这个缤纷的世界。但我已经下决心要走了,到一个没烦恼、没有忧伤的世界去。也许数月你就会忘记我,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希望在我生日-8月22日的时候,大家都考上一个满意的学校。你们在学校里为我唱一唱“Happy Birthday To

5、 You!”我在天堂里谢谢你们了!我永远爱你们!勿忘我!,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之一,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二,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标之三,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

6、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目标之四,目标之五,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学习权力的回归,是学生主体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个转变: 政策层面:实现由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转变,由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向“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的转变; 课程层面:实现由科学中心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的转变; 教学层面:实现由“灌输中心”向“对话中心”的转变。,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转变,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3,中小学计算机

7、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1997,2000,1994,1984,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比较,计算机工具,信息文化,2003,1997,2000,1994,1984,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要求比较,2000年大纲 ()文本的编辑。 ()其他对象的插入。 ()特殊效果的处理。 ()版式设计。,2003年课程标准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

8、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文字处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 感悟新课程理念 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 实践新课程教学 关注教学评价 问题与困惑,研 讨 问 题,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目标定位, 课程结构, 学业认定, 课程安排, 基本特性, 技术领域目标定位,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定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

9、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定位,(一)知识与技能 1 2 3 (二)过程与方法 3 4 5 6 7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10 11,培养目标,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操作并应

10、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目标,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对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

11、; 总结一般规律;进行技术创新,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

12、重视信息需求分析,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多信息来源: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获取第一

13、手资料;强调通过图书、报刊、杂志、光盘、因特网等多信息来源获取资料;辩证分析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优缺点。 对信息来源进行比较分析。,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

14、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有机会根据具体需要,评价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适恰性,选择合适的工具或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

15、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面向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 技术应用过程的规范性、计划性,例如,对软件工程思想的体现。 技术应用和作品制作的规划自主规划。,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16、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根据计划呈现的信息和内容的具体特点,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恰当的信息发布方式。 注意其中的信息伦理和有关规范。,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17、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评价技术优缺点技术创新,学生参与评价:参与制定评价标准;采用高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多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合作讨论评价方式,共同评价作品,共同分析测验结果等。 引导学生归纳有关原理、思想、方法 分析技术缺陷或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鼓励创新。,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

18、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

19、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强调渗透;避免教条式的讲解,1.技术课程的实践特性 2.技术课程的综合特性 3.技术课程的创造特性 4.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特性,技术课程的基本特性,学习领域,科 目,模 块,新课程设立了技术学习领域,形成课程形态的历史突破。,课程结构,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

20、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模块的设置,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数 学,语言与 文学,人文与 社会,科 学,技 术,艺 术,体育与 健康,综合实践 活动,语 文,外 语,数 学,物 理,化 学,生 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政 治,历 史,地 理

21、,美 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音 乐,艺 术,(略),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信息技术基础,选 修 1 :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选 修 2 : 多 媒 体 技 术 应 用,选 修 3 : 网 络 技 术 应 用,选 修 4 : 数 据 管 理 技 术,选 修 5 : 人 工 智 能 初 步, 课程结构,116,信息技术基础,选 修 1 :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选 修 2 : 多 媒 体 技 术 应 用,选 修 3 : 网 络 技 术 应 用,选 修 4 : 数 据 管 理 技 术,选 修 5 : 人 工 智 能 初 步,2学分,2+x学分, 学业认定, 感悟新课程理念 了解

22、新课程标准内容 实践新课程教学 关注教学评价 问题与困惑,研 讨 问 题,新课程教学实践,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习领域,科 目,模 块,主题,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获取 编程加工与智能加工 文本、表格加工 多媒体加工 信息集成 信息资源管理, 教材结构,广东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上(文本、表格、多媒体) 信息加工与表达下(编程、智能)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

23、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

24、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电子管 2、晶体管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25、 1、语言的产生 2、文字的出现 3、印刷术的发明 4、广播、电报、电视电话的发明 和普及 5、以计算机的使用为代表的现代 信息技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5、多媒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个性

26、化、人性化 1、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

27、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主题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 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 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 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8、,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

29、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两个阶段组织

30、教学 1、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阶段 2、作品设计实践活动阶段,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1、基本知识与技能:1节课 2、“电子板报制作”实践活动:2节课,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

31、,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1、参照示例作品讲解基本操作:第1节课 2、提出作品制作基本要求 3、确定主题,利用各种信息源获取信息 4、加工制作电子板报 5、活动讲评 6、优秀作品展示,第2、3节课,课外,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

32、、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学生板报设计作品,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 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 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

33、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 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 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信息资源管理主题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信息技术与社会主题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增

34、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多媒体技术与生活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因特网应用 网络技术基础 网站设计与评价, 必修模块

35、:信息技术基础,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知识及其表达 推理与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感悟新课程理念 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 实践新课程教学 关注教学评价 问题与困惑,研 讨 问 题,教学评价,1 阶段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2 总结性评价-学分认定 出勤情况 (旷课2次不予认定学分) 平时作业(占60%) 结业测试(占40%) 违纪记录(每次扣5分), 课程安排,课标建议 必修模块:高一第一学期 选修模块:高一第二学期或以后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高二第一学期或以后,我校实践 必修模块:高一上学期 2课时 选修模块:高二学年 1课时, 感悟新课程理念 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 实践新课程教学 关注教学评价 问题与困惑,研 讨 问 题,高中与初中衔接问题 学生学习惯性对新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学生爱好兴趣与学习要求之间矛盾 学生技术的层次性与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之间矛盾 信息技术的发展性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之间矛盾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落后之的矛盾,问题与困惑,六字教学方针,坚持一个“严”字; 突出一个“趣”字; 倡导一个“动”字; 重视一个“评”字; 探索一个“少”字; 追求一个“新”字。,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