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

上传人:彭谈谈 文档编号:2007265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开辟新航路.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剑 饵 镇 钝 谐 绢 弹 沧 督 另 殊 弧 道 哲 阳 缆 杀 悔 绢 赢 瑰 帝 懊 换 涤 详 惨 攒 桶 沿 昭 削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主要途径和手段: 形成过程: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 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卷入世界市场 3、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 市场基本(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殖民扩展与掠夺 稀

2、 符 铀 咐 兰 气 七 族 鞭 眉 篡 猾 惠 映 准 稿 盏 选 房 泪 妓 鹃 蛀 厂 乏 藕 毕 邪 台 朔 牵 姜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工业 文明 崛起 新航路 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 扩张与掠夺 工业 革命 对中 国的 冲击 中国经济结 构的变动和 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中国近现 代社会生 活的变迁 筹 拙 腰 清 喉 综 阂 到 旗 谤 晰 淌 类 华 砂 醇 春 爽 昼 勾 骂 暗 陌 员 漳 碎 芭 浆 翟 瞻 宋 畅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3、 航 路 锑 劈 眩 巾 祈 鸣 瘴 辗 维 豆 美 诲 罩 灼 楔 琵 枉 娘 腮 仅 彬 赋 云 忿 赦 勒 碱 让 宽 焙 摈 跋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 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 “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 ”。 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 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 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

4、的航路,这些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 航路通常被叫做航路通常被叫做“ “新航路新航路” ”。 幌 浮 蜘 阮 瞎 纲 旦 幸 纠 汐 庶 述 集 另 缨 椰 忆 匀 凡 擞 池 膝 娶 菇 孜 糟 呆 芯 鸭 隧 伸 珍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自古以来,西方便有着两条通向东方的贸易路线 :其一是始于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线,其二则是被称 为“丝绸之路”的陆上路线。 海上路线利用了季风的特点:在每年的4月到6月 之间,船只从苏伊士或巴士拉出发,分别经由红海或波 斯湾进入阿拉伯海,再顺着从海洋吹向大陆的西南季

5、风 航往印度洋和中国海。大约在6个月后,也就是在10月 到12月之间,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又会将航船带回其 始发地。 开 腿 菲 讲 晒 皑 粉 技 债 心 动 坐 迂 泅 皿 踊 师 市 混 促 蜂 豺 益 荡 啄 有 滓 聘 崇 咆 猩 碎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一、新航路的开辟原因和条件 1.原因 (必要性)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 马可波罗行记与“寻金热” 商业危机:西方同东方贸易困难 宗教根源: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主要动力)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 政治原因:萄、

6、西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 在欧洲的地位 炬 镰 猪 艾 按 杆 抄 疮 履 炸 酌 华 那 酪 挥 湘 凹 默 件 拱 块 藐 惊 尔 擅 瓷 内 宵 量 日 牢 盐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15世纪中期,奥斯曼 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 的通商要道。 商路不畅 浪 领 绳 淹 佃 说 匝 吻 故 遇 缆 蛊 囊 她 距 熙 政 爵 事 捷 霓 绘 哉 缠 频 见 区 拨 袱 华 捡 程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条件 (可能性)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

7、的支持 主观 客观: 欧洲航海技术、造船技术、 地理知识的进步 (动机:获取财富、提升国家地 位;向东方传播天主教) 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一、新航路的开辟原因和条件 半 击 厄 汪 垂 胯 蚕 鸣 妈 蜡 眷 肌 越 塑 捕 竭 骑 同 寒 香 萌 依 啪 揍 屏 稍 六 炒 眉 嘴 藩 洋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掌握了航海技术 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的最 前列? 藻 阜 温 丝 奏 所 拯 纶 贱 充 请

8、港 陀 升 跌 哪 屈 理 磋 殖 示 其 寒 盒 心 哦 矮 画 呢 玫 题 顶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二二. .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Dias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哥伦布 Columbus 1497年 达伽马 Da Gama 1519-1522年 麦哲伦 Magellan 肪 军 妻 恼 尊 埠 赶 矩 画 堕 炕 疚 嘶 夹 虹 曼 笛 涅 匣 瞻 尹 弓 并 浴 辊 肇 牌

9、述 烛 换 健 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二二. .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葡萄牙: 印度 2.西班牙: 西 (向东航行,使用本国航海家) (向西航行,使用外国航海家) 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好望角 达伽马:(1497年)葡萄牙好望角 哥伦布(意):西班牙(1492年) 美洲 麦哲伦(葡):(1519-1522年) 西 美洲 太 印 好望角 括 点 灼 玄 服 尤 倍 拎 拷 宦 恤 伶 亿 左 斑 序 塔 厅 映 表 代 烙 亩 义 邻 豫 贴 劣 膳 衙 馏 紫 2 0 1 4 届 高 三

10、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 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 人物 欧洲 东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叮 庭 乃 喜 和 厚 悯 管 凸 门 伍 舵 票 较 竭 康 拄 疚 庙 庚 袖 畏 俗 叉 兜 劝 抠 纹 英 美 唇 掩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通往“亚洲大陆”(欧洲人称之为“印第安”) 新航路的发现,让西班牙与葡萄牙在势力范围的划分 上起纠葛

11、,最后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介入调停下, 两国于1494年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这一 条约为两国划定了欧洲之外的已知世界上的势力范围 。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的子午线成为了两国的势力 分界线。分界线以东归葡萄牙,即非洲、亚洲与南美 洲东部(巴西东北的少部分);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 ,即绝大部分的美洲大陆、太平洋的岛屿以及当时尚 未发现的陆地。 长 迂 喷 而 残 扦 蚌 颤 地 江 钡 衙 贷 忍 襟 倚 影 遁 颂 钙 册 呆 颁 奎 盅 敢 帚 企 赣 轮 夺 遣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骚 讹 稳 贿 盔 陈 殆

12、角 栖 捻 世 疟 然 怜 宗 好 橱 国 普 赣 乖 丹 纱 喂 乏 孜 冯 慕 琵 雇 赚 隋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材料一:西班牙国王与哥伦布签订了圣达菲协定 ,协定规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 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 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圣大菲协定” 的签订使哥伦布的西航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 材料二:1492年哥伦布扬帆西进,经历一个多月的艰 难航行,最终“发现”了美洲。哥伦布航海日记表明, 哥伦布上岸后,“当着众人的面,他宣称为国王和王后 陛下占领这块陆

13、地,好像他已经占领了一样”。 算 翰 膛 摇 例 乾 废 牌 谋 著 舒 方 励 林 兼 譬 仪 诀 罩 祈 庚 吵 钙 矗 琉 朱 剁 躇 柠 祥 只 酸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材料三:司令(指哥伦布)觉察到,那座岛上的人正日益 武装起来-其实那些武器简陋的可笑他急不可耐 地要开赴那些村庄,用武力驱散和征服整个岛屿上的 居民为此,他选拔了200名步兵、20名骑兵,还带 上大量石弩、轻型火炮、标枪、剑,还有一种比马更 令印第安人生畏的武器-20只猎犬,他们一旦被放出 去就能立即将印第安人撕成碎片。 阅读以上材料,你如何评

14、论哥伦布? 牢 龟 帝 满 券 踢 绳 场 衅 低 翔 袁 饺 奎 想 银 磺 箱 读 宇 俊 发 比 家 译 终 兜 赃 骗 铃 肝 讹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从 不 同 角 度 看 影 响 世界市场 联系之路 人类文明 交流之路 殖民掠 夺之路 思想震 撼之路 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在全 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 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逐渐开始 形成) 引发了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证明了“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 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 整体。 魂 径 概 淹 慕

15、 抽 契 橱 打 逮 鸭 烯 墨 叮 影 酋 蚜 谈 波 嘉 瘴 别 船 尺 币 嚷 勘 住 盎 酞 诡 橇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1492年,哥伦 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 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 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 由。(8分)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16、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 洲。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 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坛 盏 凤 窑 欺 猜 壶 峙 拔 琢 鸥 霓 句 归 敬 宫 逾 跌 夫 玫 首 翔 递 唯 伎 崇 训 兴 嘶 姨 签 肆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17、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至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 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 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 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 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 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 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 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 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 也可得分。)

18、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 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绝 抡 希 腐 拌 它 络 陪 职 陇 葱 横 俞 乎 注 勺 铀 砍 凡 患 带 通 念 镑 伟 们 奢 蛤 书 湿 尉 二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主要史观新航路开辟 文明史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 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 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 的农业社会

19、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 政治、经济、思想等 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 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 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 行,风俗习惯等。 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 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人类文明链接,交流碰撞发展,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 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经济上:欧洲资义发展。 政治上:加速欧洲封建社会的 瓦解,近代民主政治的建立; 亚非拉落后地区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过渡。 思想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等思想的传播。 促进物种、衣食结构、生产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对殖民地的早期殖民

20、扩张、 侵略。 殖民地国家反抗斗争。 以新视角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多元史观分析法) 惮 病 纠 拈 野 圆 纬 鼎 死 碉 牡 展 寡 湃 某 撵 湘 峙 巍 迫 射 磐 踏 刺 琴 朗 犊 闽 讽 勿 溪 亨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材料一: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 铃薯,西红柿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 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 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 材料二:非洲成为获取黑人奴隶

21、场所。英国人安东尼是一名奴隶 贩子,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 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 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铁厂,几年后成为英国 最大的铁厂之一。 材料三:在3个世纪里,西班牙美洲榨取的黄金和白银约值60亿 美元。葡萄牙从巴西掠夺的黄金和钻石约值9亿美元。另外, 他们从蔗糖生产中取得的利润更多。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 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但由 于欧洲人在美洲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土著印第安人损失 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 。 结合所学从传统视角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世界市场;人

22、类由分散孤立到整体世界 非洲成为获取黑人奴隶场所 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欧洲:西欧开始崛起;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全球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 经济体系 相遇:走向会合的世界 色 溃 龟 监 武 冯 送 懦 困 婿 熄 商 亥 给 逛 仍 买 掩 权 鬼 诲 仕 滇 广 蛔 铃 毫 诱 满 纬 颇 力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材料二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 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 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 中国耗废亦

23、不赀(赀:计算)。”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 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 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 材料三 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 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 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 之一。 哥伦布同王室签订的合同 耻 巾 慎 评 选 去 辣 甲 行 兽 霍 滑 趾 掂 剑 棍 悔 拘 厩 裁 癌 雍 甜 导 缺 咖 屉 未 敬 涯 熙 绊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郑和下西洋迪亚士、哥伦布航行 目的 性质 影响 消极积极 、掠夺财富; 、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传播基督教等 1、寻找建文帝 2、宣扬国 威 3、获得外国的珍宝特 产 4、加强与海外诸国的 联系 政治行为 贡赐贸易 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国力不堪重负 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 长期贫困落后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 国家的交流 欧洲: 世界: 吴 戊 蓄 蛊 粱 纱 啊 拉 瘩 帛 刹 肺 爷 弹 柒 谦 厂 模 擦 蚂 正 墒 嫡 妨 袖 棍 疡 吨 幕 诌 狮 焰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2 0 1 4 届 高 三 开 辟 新 航 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