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孔钢筋砼灌注桩质量控制管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28667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成孔钢筋砼灌注桩质量控制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工成孔钢筋砼灌注桩质量控制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工成孔钢筋砼灌注桩质量控制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成孔钢筋砼灌注桩质量控制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成孔钢筋砼灌注桩质量控制管理.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探究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探究(论文)单 位:公司笔 者:l793412533 2012年06月16日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探究前言 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有必要对其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作简要的总结。由于桩基工程的隐蔽性,给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近年来施工桩基的经验,简要谈谈人工成孔灌注端承桩质量控制管理的一些关键工艺及施工环节,不妥之处请各专家、同仁给予批评。关键词 人工成孔 灌注桩 质量控制管理 地基承载力 桩身强度 桩身砼完整性 缺陷 防治人工成孔灌注桩(这里指人工挖孔方式成孔灌注的端承桩,以下简称“桩”)质量控

2、制管理从验收规范来看十分简单,主要有下列几点:、桩拟定长度确定;、桩身成孔质量控制管理;、桩端地基承载力确认,其确认方法主要采取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法进行鉴定; 、桩扩大头质量控制管理;、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质量控制管理;、桩身砼质量完整性控制管理;、桩身砼强度质量控制管理。、施工过程中资料质量控制管理以上关键工艺及施工环节,因地下工程的不确定性及多变性因素较多,故控制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再加之如果施工顺序及安全措施不当,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较大。本人依据近几年人工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管理经验及理论知识,对上述各工艺、环节分别进行探讨。 一、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环节之一 桩拟定长度的确定桩拟定长度

3、是根据地勘报告及设计要求确定桩端标高后经计算得出,其计算式为: H=H1-H2H-桩拟定长度,H1-桩顶绝对高程,H2-桩底绝对高程桩拟定长度的确认与以下因素有关:1、桩基地基持力层的选择,是影响桩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成都平原上采用的桩基,其持力层主要以中密层及密实层为主,少部分采用稍密层。其中中密层的埋深大部分在地表下813m,密实层埋深大部分在地表下10m深。因此成都平原上采用的桩基桩长一般在814m之间(除去桩帽埋深后),当然个别桩也有超过14m的。比如富士康科技集团成都园区803项目南区B区、D区采用的桩就在这长度范围内。因此在桩长按原设计要求确定超过一定长度,为了施工安全宜将桩径及扩

4、大头增大,持力层作适当调整,从而达到缩短桩长的目的。桩径、扩大头、桩长、持力层的调整必须由设计单位验算后出设计变更。2、建筑物主体结构形式及传来的荷载大小是影响桩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主体结构形式及上部荷载大小的不同,桩的设计形式也会不同,可能采取群桩受力基础,也可能采用单桩受力基础,其桩长受其影响比较大。3、设计要求的桩基持力层下卧层条件及桩嵌入持力层的长度是影响桩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拟定的持力层下存在比持力层承载力小的软弱层,导致拟定的持力层不满足设计要求,进而必须将桩长增长,使桩穿过软弱层,进入满足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为了施工安全也可采取前述方法对桩径、扩大头、桩长、持力层进

5、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上述条件综合、全面地确定拟定桩长。二、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环节之二 桩身成孔质量控制管理桩身成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桩身承载力,如桩成孔直径桩径、成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护壁强度及稳定性不够等均会降低桩身承载力。成孔直径桩径,则使桩断面积减小,从而减小了桩的总体承载能力;成孔不垂直,会使桩成为偏心受压构件,受到附加弯矩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桩的承载能力;护壁强度及稳定性不够,在施工期间会出现安全事故,在浇筑砼时会出现塌方,使桩身砼出现夹碴、缩颈等现象。故在施工成孔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前先放桩定位中心线,使桩或孔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在施工完第一节护壁后,应

6、将桩的各项特征挂牌标识,并将桩顶标高、桩中心“十”字控制线测放于护壁上,随时进行检查。2、成孔直径控制首先应控制挖孔直径,如挖孔直径小于护壁外直径,则会导致护壁厚度不足或无法设置护壁,使护壁存在安全隐患,故在支设护壁模板前,必须对挖孔直径进行逐一全数检查,满足要求者方可扎护壁钢筋,支设护壁模板。3、成孔直径控制其次应控制护壁模板支设后形成的有效直径。护壁模板支设完成后应检查模板中心与桩中心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则应进行调整。另外,模板支设完成后应对模板直径进行检查,通常应将模板直径放大1020mm。桩护壁浇筑完成,拆除模板后,应先检查护壁施工质量,如其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则可进行下一节护壁的

7、施工。如不符合,则应先处理,处理完成检查验收合格后再继续施工下一节护壁。三、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三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从桩的施工程序来讲,在质量控制管理中,首先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将使桩整体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地基承载力取决于桩基持力层及桩基持力层下卧层的构造情况、桩端嵌入持力层的深度。1、桩端下卧层的构造情况探明是通过地勘来判断有无影响地基承载力的软弱层,如有需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案由设计、地勘单位共同完成处理方案。按处理方案实施处理并经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其检测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桩端持力层承载力的确定是通过深层平板试验来确定。施工过程中

8、首先在成孔前应根据地勘报告确定各桩拟定长度,拟定桩长的确定由持力层埋深,桩端嵌入持力层的深度、桩顶标高来确定。3、桩拟定长度确定后应根据地勘报告、设计要求、桩基验收规范按比例确定试验桩。试验桩的确定原则: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试验桩通常选择荷载大的桩;桩端持力层下卧层较复杂的桩;试验桩比较均匀地布置在场地内,具有代表性。4、桩端地基深层平板试验的注意事项、深层平板试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试验,其试验委托可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委托。、桩检测试验前由检测单位根据本工程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检测方案,并报相关单位(施工总包方、监理方、建设方,必要时还需报设计方、地勘方、政府主管部门)审

9、查审批。、桩检测前24小时应通知相关单位相应人员参加(施工总包方、监理方、建设方,必要时还需报设计方、地勘方、政府主管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加),参加人员应对检测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签字确认。、经检测单位对桩端地基进行深层平板试验后,应按相关试验规范出具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根据桩端地基检测报告结果,确定地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地勘报告,如符合,则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案由设计及地勘单位共同完成,其处理方案经监理及业主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实施,地基经处理及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检测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桩端嵌入持力层的深度

10、通常由设计明确,在确定拟定桩长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四、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环节之四 桩扩大头成孔及清底质量控制管理1、人工成孔灌注桩扩大头施工时,其扩大头起扩点及扩孔倾角(即高宽比)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扩孔过程中应随成孔深度分段(通常每成孔深500)进行扩孔直径及成孔中心垂直度检查,确保扩大头几何参数符合设计要求。2、扩大头嵌入持力层的深度按拟定桩长进行,通常采用抄孔底标高控制及尺量方式检查(通过事先在护壁上标注的标高用尺铅垂向下量测)。3、桩头嵌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应按设计要求修整桩端半球“锅底”,并清除所有挖松的虚土。如遇桩底有积水时,应先排除积水,然后清除积水浸泡的土层及虚土

11、,随及吊安钢筋笼,在灌注砼(浇筑此类桩所用砼坍落度应稍减小,以保证砼水灰比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其砼强度)时应再次清除积水。五、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环节之五 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质量控制管理桩钢筋笼的制作安装宜采取地面加工房集中加工下料,运至现场桩位处就近绑扎,汽车吊就近吊装就位安装方式。1、桩纵向钢筋下料应考虑其锚入承台的长度及桩端保护层厚度的要求,钢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宜考虑一定的富余量,桩端钢筋保护层采取将钢筋笼支撑悬挂在护壁上的方式。桩钢筋笼直径的控制应重点控制加强箍的制作直径及其刚度,其制作直径小了会导致桩钢筋笼直径变小,直径制作大了会导致桩钢筋笼直径增大,影响保护层厚度,通常其制作误差控

12、制在-510之间。桩加强箍应具备一定的刚度,确保桩钢筋笼在吊装就位过程中不变形,其设置要求按设计,如设计未明确则应按:桩径小于1000时沿桩长设置201500的加强箍,桩径在10002000时沿桩长设置251500的加强箍,并在加强箍内增设十字型支撑钢筋,与其焊接形成整体。2、钢筋笼绑扎应事先平整场地,并用300503000的木板每隔2000设置一根,作为桩钢筋绑扎作业台。木板标高应一致,以确保桩钢筋笼成形顺直。3、桩钢筋笼制作应先将桩纵向钢筋点焊在加强箍上,再进行桩箍筋绑扎。为了使桩纵向钢筋沿加强箍均布,在将纵向钢筋点焊于加强箍前,应先在加强箍上均匀标示出纵向钢筋点焊于加强箍的位置。桩箍筋绑

13、扎采取绕扎成螺旋形式,其绕扎间距采用专用卡尺进行控制,且随绑随量。4、桩钢筋笼采用汽车吊吊装就位安装,桩钢筋笼吊装后应使其笼中心与桩孔中心重合(同一铅垂线上)。桩吊装就位前,应先在钢筋笼顶端标示出桩钢筋笼的中心,以便就位时检查方便。桩钢筋笼就位校正后应采用短钢筋将桩钢筋笼支撑于护壁上,使笼悬空于孔内,确保桩尖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支撑钢筋与桩钢筋笼之间点焊牢固,防止钢筋笼向孔底滑移。桩钢筋笼固定后再次检查桩纵向钢筋预留锚入承台的长度、笼中心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 六、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之六-桩身砼完整性质量控制管理1、桩身砼完整性检查主要通过小应变试验进行检测,对

14、检查结果有怀疑的桩采取钻心取样方式复查。桩做小应变试验前24小时应通知相关单位相应人员参加,参加人员应对试验过程的合法性签字确认。小应变检测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其可由业主及施工单位委托检测。2、桩身砼小应变检测结果应达到以类桩为主,类桩为辅,其、类桩所占比例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类应保证无此类桩,如出现类桩应采取钻心取样方式复查。3、桩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应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案由设计院出据书面方案经监理、业主同意方可进行处理。经处理的桩再经检测达到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七、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之七桩身砼强度质量控制管理 桩身砼强度(

15、主要指砼的抗压强度,以下同)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在于控制管理混凝土的原材料(砂、石、水泥、水、外加剂)、配合比、砼出厂时间、到现场时的坍落度等质量控制管理。1、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砂石质量控制管理主要事宜如下:、砂石内的含泥量及有害物含量控制,当含泥量及有害物含量大于一定限值则对砼的强度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严格控制。、砂石颗粒级配状况也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原因,如级配不良好,非连续级配则会严重影响其砼强度值。、砂石母材强度对砼强度等级影响会导致骨料压碎而达不到设计强度值,在施工中应对砂石材料的强度进行检测试验,并出具书面报告。、砂石含水率应与送样试验砂石一致,防止其含水率增大影响配合

16、比而产生的各项指标偏差,如水灰比等。、砂石表观形状对砼强度等级也同样有影响,针状、片状的砂石骨料会导致砼的强度降低。砂石材料进场后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原材料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特别是基础、主体、砌筑工程所用砂石材料。水泥质量控制管理主要事宜如下:、水泥强度等级是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原因,不同强度等级的砼应采取相应强度等级的水泥进行配制,通常情况下所选水泥强度等级应比所配制的砼强度等级高12个等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影响砼强度等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将严重降低砼的强度值,在施工中,水泥生产出厂后应放置一定时间,待其体积安定性期限满后进行使用,、水泥生产日期及受潮程度是影响

17、砼强度等级的外因,通常水泥进场时间超过3个月未使用或出现起结起团(受潮)等现象应对该批水泥重新复检试验各项指标。如复检指标达不到出厂要求,则应作相应的降级使用,直至作报废处理。原则上水泥进场后应且必须首先作原材料复检,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特别是基础、主体、砌筑工程所用水泥材料。水及外加剂影响砼质量的因素主要如下:城市市政饮用水原则上可用于配制砼,可不作检验试验(但配制特殊砼除外),除止以外均应作检验试验。水质量检验目的是查明水中所含影响砼质量的有害物质是否超过相关规范要求,如超标则不得用于砼配制生产。外加剂进场是做复检试验,查明其各项指标是达标,如不合格则不得使用。2、砼配合比、砼配合比应由

18、有资质的单位出具配合比报告,并经试配其强度达到设计值方可进行生产。、施工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检查其砼的坍落度值,观察砼的表观质量状况,如分层离析等。3、试块制作 试块制作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取样、制作、养护,通常应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及标养试块。两种试块均应作7天、14天、28天龄期的强度试验,以便撑握砼的强度增长情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4、砼浇筑质量控制管理、防止砼因浇筑下落高度过高产生分层离析及骨料分布不均,桩身砼浇筑应采取导管下料,导管伸入桩孔内距砼浇筑面不大1m,导管随砼浇筑高度缓慢提升,并每下料1m高,采用振动棒均匀振捣一遍,振动棒插入砼的深度控制在800900之间,不宜

19、插入先前已浇筑振捣密实的砼内。、砼浇筑至桩顶时,应清除桩顶水泥砂浆浮浆,并将砼继续浇至高于桩顶设计标高200400处,确保桩顶无软弱层。、桩砼浇筑后,待其强度达到C15时,应及时采用人工和小型空压破碎机进行桩头破凿。桩头破凿后的平整度应控制在-2030之间,在扎承台及地梁钢筋之前应先用高压吹风吹冲净表面粉尘及砼建碴,浇承台地梁砼前用高压水冲洗净桩头表面。八、桩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关键因素之八桩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资料质量控制管理工程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记录、填报,签字手续完善、资料完整齐全、归档分类合理正确、目录清单详尽。总之,桩基施工应严格按建设程序执行,各环节逐一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d

20、efense work, fully meet annual targets. Foreign Affairs strengthened immigration and passport, file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ffice system, promot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Affairs. Overseas Chinese, based on policy advocacy and for overseas

21、Chinese servicesregistration system on duty, troubleshooting safety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public security and was affirmed by the community. 4,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foreign and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local records compilation and civil air笔 者:l793412533 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