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概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4648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概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6年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概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6年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概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概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概说.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 概说,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 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考什么?,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的是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通常为一些非指代性的词语或短语。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怎么考?,

2、一般设置三个小题,均为单选题,且都是选错误的一项。 “下列关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怎么做?,一种观念 两种心态 三个步骤,(一)树立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就是:社科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社科文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二)具备两种心理状态。,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心

3、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克服不良的解题习惯: 克服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的浮躁心态。 克服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后到文中找答案。,二是仔细(心细)。科技文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三)明确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勾画要点,吃透主旨。 “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科学文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其一是勾画要点,即关键语句。 其二是要把每一段的中心

4、提炼出来,对文章的轮廓形成大致印象,弄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有待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是、

5、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等)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确定区间的方法,投石探波法 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一圈圈一层层查找。 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在全文。 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借助“标志语”法 借助“角度性标志语”和“结构性标志语”,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

6、下、也、同时等。,温馨提醒,比对过程中发现如下情况: 1、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 2、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 3、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4、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客 定位原文,梳理思路,组织语言 主 1、 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2、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整合”就是把散布在文章各个方面的信息提取出来,并组织成一个观点,需要自己概括。这个考点

7、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次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的能力,这属于现代文阅读中较难的考点。,温馨提醒: 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2)不少选项的叙述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括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为核心的依据。,以偏概全 已然未然 次序颠倒 主次不分 偷换概念 混淆因果 夸大缩小 无中生有 或然必然 张冠李戴 曲解原文 充分必要,选择题常见错误选项设计类型,充分必

8、要,充分条件: 如果有A必有B,无A则可能无B也可能有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一个人如果会生孩子,那就必然是女的;如果不会生孩子,那就可能不是女人但也可能是女人。因此,会生孩子是女人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如果无A必无B,有A可能有B也可能没有B,则A是B的必要条件。 例如,没有电,电灯就不会亮。有电,电灯可能亮也可能不亮,所以,电是电灯亮的必要条件。,温馨提醒,比对过程中发现如下情况: 1、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 2、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 3、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4、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小结: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勾画要点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 (客) 梳理思路,整合语言 (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