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6773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潘霞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00摘要:本文根据武汉绿地工程施工实践,对超高层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与探讨,并从施工总平面建筑物布置设计,施工总平面功能设计,生产加工场地、余土堆放,材料堆放及办公区域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布置与设计,为超高层项目施工总平面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施工总平面 布置 设计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n super high-rise projects construc

2、tion general layout, and the layout design of the general layou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construction general layout design,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sites, soil piled up, material stacking and function of office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layout and design, it provides beneficial ex

3、perience for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general layout design.Keywords:super high-rise building ; the general layout of the construction; layout management;design optimization1前言:特大型超高层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工程多、参建单位多、不确定因素多、建设周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技术复杂等特点,因此其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设计是影响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在有限的场地范围内,选

4、定可行、最优、合理的位置布置施工临时建筑、配套设施和道路,以满足施工要求, 对于本项目它还包含给排水、消防管线,电力配电箱变,电缆等的布置,其目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员、材料、机械设施和各种施工服务设施所需的平面和竖向空间作出最合理的分配和安排,并使它们相互间有效地组合和安全地运行,从而获得较高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武汉绿地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设计阐述,从而为其他超高层项目施工总平面设计提供借鉴。2项目概况武汉绿地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6万m2,其中包括一个119层主塔楼,高度606m,建筑面积约30万m2;一栋37层办公楼,建筑面积约6万m2;一栋36层公寓楼,建筑面积约2万m2;裙

5、楼共9层,建筑面积约10万m2;地下室5-6层,建筑面积约17万m2。是武汉市地标性建筑。3施工总平面的设计3.1施工总平面布置总体设计本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分为三个区域,施工生产区、办公区和宿舍区,其中施工生产区分主楼生产区与附楼生产区,生产区占地54760m2,办公区占地4720m2,宿舍区占地14064m2。其中三个区域均采用围墙封闭,分区管理。(详见图1)图1 总平面分区布置图3.2 施工总平面布置各区域详细设计3.2.1 施工区域的布置设计施工区设8个出入口,其中1#、5#大门为10m宽有门楼式大门,2#-4#、6#-8#大门为8m宽无门楼式大门,其中6#、7#大门为主要人行入口,

6、设滚闸刷卡门禁。(详见图1 总平面分区布置图)施工区内设一条10m宽环形道路,沿施工区域设排水管网及电缆沟。场内主要车辆出入口,1#-4#大门内设洗车槽。场内还设计有钢筋房、水泥仓库、配电室及标养室以地磅房。3.2.2 办公区域的布置设计办公区域建设一栋5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房屋,总建筑面积约6000m2,配以淡黄色外观,简朴大方,干净整洁。办公区域设有停车场、电子显示宣传屏、入口有门禁系统,安保系统等。办公楼主要功能及办公会议为一体,中心为小花园。办公楼有大型会议室1个,能容纳近200人、中型会议室2个、小型会议室6个和贵宾接待室、书画展览室等能够接待较大型的会议。办公区内布置有监理单位办公室、

7、设计院现场施工代表办公室、检测单位办公室及施工单位办公室。3.2.3 宿舍生活区域的布置设计宿舍区共有16栋二层彩钢板活动房修建的宿舍,分管理人员与工人宿舍,其中管理人员宿舍72间,工人宿舍180间。另生活区还设有食堂、医务室和招待所,洗衣房、厕所和浴室。宿舍生活区并有绿化及篮球场,有热水供应,洗漱池等设施。3.2.4 生产加工场地、余土堆放,材料堆放区的布置设计生产加工场地布置原则是尽量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连续作业的金属加工厂及设备组合优先考虑布置在使用地点附近或垂直运输机械附近。土建钢筋加工厂宜设置在混凝土构件预制位置及主要施工对象附近。由于开挖面积大,加上武汉雨季基坑泥水多,为了将

8、基坑淤泥清走,我们采用了租用临边空地的思路,分别采用两种办法进行淤泥清理。一种办法是添加淤泥固化剂,先排出坑表面明水,然后加入固化剂,让淤泥快速凝固,然后由拉土车拉出施工现场,堆在旁边临时租用的场地内。另一种办法是从场外拉来黄土,现场淤泥加干土搅拌成稠糊状,由抓斗机抓入渣土车,运输至场外租用的临时堆放场地。第一种办法造价较高,效果快,节约时间。第二种办法周期长,造价较低,渣土车的泥水容易污染施工路面,路面需要人工经常清理。生产加工等场地随着施工阶段的不同,布置设计也有变化,在支撑施工至地下二层时,在堆土旁租用了临时钢筋加工场地及钢结构堆放场地,现场原有加工厂部分让给展示区,施工设备存放区等。在

9、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机电风管、水管等现场材料可堆放在地下室作为材料加工及半成品临时堆放地。总之可根据绿地项目总体建设计划,合理安排临时设施交接和转换工作,在整体临时设施布置和调度过程中,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和各单位人力投入情况统筹布置。4.施工总平面功能系统设计为了满足使用功能,总平面设计中还有功能设计,包括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智能系统等。(详见图2 总平面系统布置图)图2 总平面系统布置图4.1 施工总平面内给水及消防设计 生活与生产及消防采用市政给水及水箱、水池联合供水方式。给水前期由本场地北面原有引入DN50给水管,现主要是供办公楼区域及生活区用水。为达到消

10、防要求又南面1#门口引入市政给水DN100。消防设计为环状管网,并设计有室外消火栓及挂墙的消火箱。在施工地下室阶段,消防供水主要采用市政供水,在施工主楼地上阶段建消防水池及加压泵房. 4.2 施工总平面内排水的设计 由于本工程地处武汉长江边上,地下水位很高,排水系统的建立成了施工开始的头等大事。加之武汉降雨丰富,在雨季来临时,挖开的基础容易被雨水浸泡。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我们在排水系统设计上很花了功夫。排水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4.2.1混凝土排水管网设计在生活区及总平面西部靠近生产区设DN300混凝土管网,主要用来排生活污水。排生活污水的系统还设计有厨房隔油池、沉淀池、提升池以及

11、化粪池等构筑物。在总平面的西南面和东北面以1#门及5#门分别为出口设计了DN1000的混凝土管网,保证整个场地的总体排水排入市政管网。(详见图2 总平面系统布置图)4.2.2排水管沟设计沿生产区域布置宽400mm的排水沟,并设计有钢板制的格栅盖板。排水沟从总平面的中心向两边排水,坡度为3%0坡向水流方向,由于排水沟比较长,单边就有150m,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集水井。最后在水沟出水端设置沉淀池,用来沉淀泥砂。4.2.3 钢管排水系统设计主要用来排地下水。由于本工程地下6层,约-30m,采用边支撑边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施工,地下采取打井排水的方式,排水沟离中心排水位置远不能达到基坑中心深处排水的要求,

12、本项目设计了钢管排水系统,钢管系统做为有压排水系统,能够满足地下水的排放。(详见图3钢管排水系统设计图)图3钢管排水系统设计图4.2.4 塑料管排水系统设计主要用来满足高处的水有组织的向地处排。由于基坑深度大,中心栈桥上的雨水如果任其自流的话,势能较大,为了避免下部人员及物品受到伤害,进行栈桥有组织排水,在中心栈桥边上每隔20m设一排水斗,设计DN100的塑料雨水管进行有组织的排水。4.3 施工动力及照明系统的设计现场经过设计复核,需要有2个1000KVA及2个800KVA的电源容量能满足施工的需要。现场实际采用1#4#四个变电箱,1#,2#变电箱分别为1000KVA,3#,4#变电箱分别为8

13、00KVA。其中3#变电箱主要供生活区及办公区用电,期于配电箱主要供生产用电。电缆沿道路施工在电缆沟内,由于道路布置要求,避免排水沟及电缆沟占用交通路面宽度,采用电缆及排水组合沟,总宽700mm,并留排水孔(见附图4排水及电缆沟断面图)。部分电缆采用支架悬挂在挡墙等办法,使电缆得到保护。本设计电缆采用橡皮绝缘电缆。照明系统按照分级配电箱进行细化设计,并得到良好的实施。附图4排水及电缆沟断面图4.4 智能系统的设计本工程总平面系统智能设计主要包括视屏监视系统,门禁系统,管理人员出入打卡系统,工人出入打卡系统,办公有线网络系统等。利于人员及材料设备的进出场管理。5结束语在超高层建设中,施工项目的总

14、平面设计逐步成为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只要在大型项目中本着适用、经济、可靠的布置原则,并按照前期设计规划进行分阶段的实施,就能符合安全文明的现场要求。经过本项目总平面的布置设计的实施,项目目前达到了运行良好的效果,为项目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连荔、孟庆华,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总平面布置的设计要点.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第6期2尚大伟,浅谈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 年 4 月第4 期。3王进逆,浅谈火电工程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定置化管理.建筑施工4李天群,火电工程施工总平面设计及优化,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9月第3期。作者简介:潘霞,女,高级工程师,给排水专业,单位:中建三局武汉绿地总包项目部,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区和平大道840号(原武昌车辆厂) 邮编430062,电话13986106078,邮箱:第三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年会论文征集登记表姓名潘霞性别女职称高级工程师职务协调经理工作单位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邮编430062电子信箱QQ334635211传真电话027-86602263手机13986106078论文题目武汉绿地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