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20111113.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9552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278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家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201111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8页
甘家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201111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8页
甘家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201111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8页
亲,该文档总共2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家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201111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家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20111113.doc(2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编制应急预案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在煤矿发生重大事故之后,实现应急救援快速、有序、有效的目的,确保事态的迅速控制,搞好自救、互救和避灾,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煤矿安全规程等。1.3 适用范围甘家沟煤

2、矿发生一般事故,危害可能发展、后果可能扩大,或者发生矿井水、火、瓦斯、煤尘事故时,由矿井主要负责人发布命令,启动本预案。1.4应急预案体系 甘家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主扇停风事故应急预案煤尘事故应急预案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矿井停电事故应急预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地面生产系统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火药库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要立即指挥现场人员迅速撤离灾区,并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调度室接到事故的报告后,要立即按照报告程序向相关矿领导汇报灾情。根据灾难程度启动相应应急处置方案,并按照下述原

3、则进行处置: 1.5.1发生一般事故由值班副矿长、安全矿长、矿长、总工程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应急处置措施。 1.5.2发生严重事故,要立即报告矿主要领导、相关副矿长、总工程师及矿相关部部门负责人,立即启动预案,通知水城县煤炭局矿山救护大队和医疗救治单位赶赴现场,迅速投入救援和救治,同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 1.5.3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处置: (1)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开展自救互救。 (2)通知有关领导及通知灾区附近人员迅速撤离。 (3)如波及面较大要立即通知受影响的邻近社区、农村行政组织,并迅速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 (4)对邻近区域的重大危险源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5)召请矿山救护

4、队和医疗救治单位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和救治。 (6)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必须以遇险人员的安全第一,同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2、危险性分析2.1概况甘家沟煤矿为整合矿井,原设计年产量15万吨,经黔能源煤炭2011151关于对水城县甘家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我矿现变更能力为30万吨/年,于2009年3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930186,有效期10年。地面工业广场已基本形成,三条井筒已形成,计划2012年10月份验收。矿井位置、范围与交通甘家沟煤矿位于水城县蟠龙乡境内蟠龙乡政府以北约2km、水黄公路以西约1km处,距六盘水市50km,距滥坝火车站约35km,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

5、507021050753,北纬252310252339。水黄高等级公路及其并行的S314省道从井田以西通过过,矿区有简易公路与之相连。交通条件较好((详见图1-1-1,甘家沟煤矿交通位置图)。 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井田范围及邻区关系: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03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930186),甘家沟煤矿矿权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井田形状为一L字型,东部L边走向长约1300米,倾向宽约580米,西部L边倾向长约840米,走向宽约260米,矿区面积约0.9707km2。准采标高为+1340-+600m。 贵州省水城县甘家沟煤矿矿权拐点坐标(北京54坐标系)点号X坐标Y坐标

6、点号X坐标Y坐标1291969035512416229198003551297232918483355131264291838135512444529182283551173262918400355117107291872935512502面积0.9707km2。开采标高1340600m。甘家沟煤矿相邻矿井北翼边界以外为水城县喜佳堡煤矿(生产矿井,设计能力9万t/a),南北翼边界以外为水城蟠龙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在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各矿井之间无资源争议和矿权纠纷。通风方式:并列式。供电方帏:本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一、二回路分别引自蟠龙乡10KV及35KV变电站不同母线段,供

7、电距离6km左右,供电电缆选用LGJ70mm2裸铝线。落煤方式:放炮落煤。 支护方式:柔性掩护支架支护。 顶板处理方法:垮落法。 矿井的瓦斯等级: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矿井沼气绝对涌出量为4.08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45m3/min。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8月13日对甘家沟煤矿K14、K16、K19煤层作出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K14、K16、K19煤层(即生产地质报告中的M14、M16、M19煤层)煤尘有爆炸性。其它煤层的煤尘爆炸性未作鉴定。本预案按矿井所可采煤层的煤尘均有爆炸性进行设计和管理。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

8、8月13日对甘家沟煤矿K14、K16、K19煤层作出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K14、K16、K19煤层自燃倾向等级分类为级,为自燃煤层。其它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未作鉴定。本预案认为以上鉴定结果基本可靠,但本矿M10、M25煤层没有鉴定,设计按一类容易自燃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已经鉴定的煤层按鉴定结果进行设计和管理。矿井排水系统构成及能力:建井期间,副井井底水仓临时排水,系统形成后,所有井下水经主平硐自流而出。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甘家沟煤矿所在区域位于黔中高原西部。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区内地形为中山地貌,地形高差较大,内部以沟谷和缓坡为主,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

9、溶丘、洼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区域构造较简单,以褶皱为主,沉积岩为一套以细碎屑岩岩层夹煤相间展布为主,层理清晰,展布稳定。主要由粉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岩石硬度较大,抗风化力较强,为含水量微弱的隔水层,在砂岩中含基岩裂隙水,由于含水微弱,视为区内相对隔水层。碎屑岩含少量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零星分布,微含孔隙水。矿区位置为坡顶及斜坡,区内无河流,仅有些雨源性溪沟,在枯水季节基本处于干枯状态,在丰水季节为间隙性有水,特别大雨刚过,流量较大。水城县降水量较丰沛,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地下水丰期、枯期与雨季、旱季相对应。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

10、,69月为高值期,其间流量、水位出现23次峰值,1012月进入贫水期,随后流量、水位明显衰减,直到第二年3、4月份达到最低值。矿区所处位置主要以斜坡为主,处于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矿区出露地层为龙潭组及飞仙关组碎屑岩,大部分降水形成坡面汇流入溪沟,仅少量降水由碎屑岩岩石中发育的各种裂隙呈面状缓慢深入形成地下水,并以泉水的形式向地表排泄补给临近溪沟,地下水总体由南向北径流,并最终流入区域内沟溪之中,甘家沟煤矿最低开采标高为+60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145m,大部分矿体位于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区内出露的龙潭组及飞仙关组地层岩性均为碎屑岩,长兴组地层以碎屑

11、岩为主,夹有少量碳酸岩,峨眉山玄武岩为火成岩,缓坡地带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层。根据含水层含水介质类型及其组合特征,矿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玄武岩类裂隙水。据调查,矿区范围及周边分布有部分老窑,为当地居民开采自用煤形成,采坑长几十米至200米不等,多为斜坑,由于时间较长,现又进行了封闭,均汇聚了一定的老窑积水,是矿床充水水源之一,对矿坑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145m,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将来沿沟溪一带

12、开采煤层时,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矿床主要充水水源(地下水、老窑积水)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通过裂隙、溶隙、断层破碎带直接进入矿坑,故矿床为直接充水矿床。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南西部矿界5号拐点附近的溪沟交汇处,标高为+1145米,矿山最低开采标高为+600米,矿体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区地形以斜坡为主,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直接充水含水层龙潭组富水性弱,为相对的隔水层;矿山开采历史悠久,老窑积水较严重,对矿山未来开采威胁较大,综上,矿区主要以裂隙充水为主,矿区水文地质类型为直接充水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

13、中等类型。为提高矿井防灾避灾能力,有效防止矿井生产安全事故,避免灾害性事故的发生,我矿结合矿井实际编制了2011年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一项综合应急预案、十五个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专项应急预案包括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矿井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煤尘事故应急预案、主扇停风事故应急预案、火药库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地面生产系统事故应急预案、起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矸石山事故应急预案、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事故发生可能性由大到小的原则分析了矿井可能发

14、生的重大事故,详细分析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及采取的监控、预防措施。各专项应急预案针对施工地点、事故类型,按照由深到浅、由远到近和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了详细、最佳的撤离和避灾路线。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重大危险源分析2.2.1.1矿井存在顶板事故的危险矿井地质条件虽简单,存在局部顶板冒顶事故;大型顶板冒顶事故;顶板压力大造成的支护强度降低或失效、巷道变形造成片帮、漏顶事故;迎头片帮、矸石掉落伤人等事故可能性。2.2.1.2存在着矿井发生停电事故的危险矿井供电系统停电事故,可造成供电中止,矿井用电负荷因突然停电,会造成矿井停风、排水中断,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重要设备损坏,造成重大经济损

15、失。2.2.1.3矿井存在瓦斯爆炸危险我矿属高瓦斯矿井,存在发生瓦斯事故的可能,主要瓦斯事故及危害程度分析:(1)矿井属高瓦斯矿井,在煤巷、半煤岩巷道掘进中,在老空、盲巷、巷道高冒区、回采面上隅角和风速较低的巷道中有可能发生瓦斯积聚和超限,如果人员进入可能会造成窒息事故的发生。(2)在掘进工作面通风距离较长的巷道,由于风筒接头多相应漏风增大,通风阻力大造成迎头风量不足,不能有效稀释瓦斯浓度,使瓦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以内,如再出现放炮火焰、电器设备失爆等高温热源的存在,会造成瓦斯爆炸事故。(3)回采工作面风量过小,上隅角回柱不及时或受上一区段工作面有害气体的影响,有可能瓦斯积聚造成事故;如采煤面回

16、撤期间,由于巷道变形严重,为方便回撤将风筒断面缩小,造成回撤地点风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瓦斯积聚造成事故。(4)在巷道贯通时,由于通风设施不完善,造成风流短路,影响工作面正常供风造成瓦斯积聚。(5)在排放瓦斯时,由于措施落实不到位,回风流中电器设备没有断电或有高温火源的存在,排放出的高瓦斯气体遇到引爆火源后会发生爆炸事故。(6)在掘进工作面停风恢复通风时由于没有执行好措施,造成积聚的高浓度瓦斯气体涌出,遇到引爆火源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7)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会出现瓦斯涌出异常,如果涌出量大时再遇到引爆火源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2.1.4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我矿煤尘具爆炸性,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

17、岩石被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和其他物质的细微颗粒形成粉尘,其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时,一般称之为煤尘。煤矿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煤、掘进、运输、提升、地面煤泥干燥车间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煤尘。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会发生剧烈氧化反应,伴有高温和压力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这就是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时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和巷道的破坏,强大的冲击波会造成风流逆转,通风系统紊乱,可能引起其他地点连续爆炸。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将影响本采区内,当引起连续爆炸时将扩大影响范围,直至影响整个矿井。进风井附近发生煤

18、尘事故时将影响其回风流中的所有工作地点,反风不及时将影响整个矿井。故煤尘爆炸事故一般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2.1.5炸药库雷管、炸药存在爆炸的危险炸药、雷管内部发生化学反映反应、储存不当,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外界静电、电火花的影响,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2.2.1.6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存在水害威胁的可能。我矿可能存在的水害威胁主要为:断层、裂隙导水;采空区积水不进行探查疏放造成老空积水溃水水害;老窑透水水害。2.2.1.7存在矿井火灾的危险我矿煤层自然,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及煤层自燃。2.2.2 脆弱性分析2.2.2.1矿井存在机电、运输事故危险矿井机电、运输,存在

19、触电、机械损伤、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可能性。2.2.2.2存在主扇停风的危险雷雨季节,雷电较多,当雷电落在风井供电线路铁塔上,雷电通过避雷器放电,如果雷电电流极大有可能击穿设备或线路绝缘,造成风井供电线路中断;当暴雨和大风同时发生时,可能造成杆塔倒斜,造成风井架线供电线路中断,从而导致主扇停风。2.2.2.3灾害性天气存在导致矿井发生事故的危险雨季当遇持续大到暴雨,山洪爆发,造成老窑透水,对矿井安全构成威胁。冻雨天气灾害天气停电:由于暴风、冰凌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10kv线路接地、短路、倒架、断线引起10v线路停电会造成全矿井停电;其后果是影响矿井的通风、排水、提升运输、压风和各生产系统,造成井下

20、瓦斯集聚,且需要恢复供电的难度较大,时间也较长,从而危及整个矿井的安全。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1、矿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兼承担预警管理的职责,设在矿调度室。 2、按照国家救援体系方案,实行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水城县矿山救援队为骨干救援队伍,我矿兼职队伍为辅助。 3、现场应急指挥部届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 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发生事故时,现场带班矿长和班组长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的同时,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要按照应急程序和有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矿立即启动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1、,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如下: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安全副矿长。 成员:调度室主任、安全科长、通风科长、兼职矿山救援队负责人。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等工作。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 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

22、急救组、宣传组、专家组。 (1)现场抢救组 组 长:生产矿长 副组长:救援队主要负责人、安全矿长、机电矿长、调度室主任、技术科长、安全科长、通风科长。 成 员:救援队及成员及有关部门成员。 具体职责: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指挥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快速制定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2)现场保卫组 组 长:保卫科长,必要时约请水城县公安、武警负责人参与 副组长:后勤矿长、办公室主任 成 员:矿保卫人员、

23、公安干警、武警、联防队员等 具体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3)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 长:后勤矿长 副组长:财务部主任、后勤部主任、办公室主任 成 员:后勤部等相关部门人员 具体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负责组织拟订保障方案;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等工作。(4)事故善后处理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

24、矿长、后勤部主任、办公室主任、财务部主任 成 员:财务部、县医院等相关部门成员具体职责:负责事故中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处理;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5)医疗救援小组 组 长:后勤矿长 副组长:后勤主任、办公室主任 成 员:矿及地方医护人员等 具体职责: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负责提出特殊职业病危害、防范、救治、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6)宣

25、传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成 员:办公室人员 具体职责: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向上级政府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做好宣传报导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协助现场应急指挥部通报事故抢险进展情况。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7)专家组组 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具有丰富救援经验的救援专家、各专业副总、各专业分管主任 成员:由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或指挥部聘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具体职责: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

26、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3.2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3.2.1、总指挥 总指挥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及其他人员的协助下,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救援指挥部研究批

27、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3.2.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3.2.3、有关副矿长 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控制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3.2.4、矿调度室主任 及时准确的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负责提供事故报告,事故单位有关资料、图纸;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按指挥部命令通知灾区人员撤离;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抢险事

28、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按总指挥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打接警后的初次反响调度命令,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按照报告程序,快速报告事故信息。不断收集和处理事故灾情信息。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调度室结集待命。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 3.2.5、矿山救援队负责人 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制定

29、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具体指挥矿山救援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 3.2.6、矿调度室和值班员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3.2.7、事故区(队)、班(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1)区队长、班(组)长是本单位(区、组)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和应

30、急责任制的制定,承担应急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2)发生灾难事故,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3)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的义务。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4)在灾情发生时,现场的瓦检员或其他现场的安全检查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避险、避灾,查清灾情、判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5)关键岗位和个人:现场瓦斯检查员、爆破员、安检员、井下钻探工、探水工、电气工、各类司机、采煤工、掘进工、支架工、监测监控系

31、统维护人员、井下通信维护人员等都是煤矿井下作业的关键岗位和个人,以上人员必须编制对应的岗位和个人预案。 发生灾害事故,相关的责任岗位和个人,应承担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的义务,判断事故的准确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提出抢救和处理的防线。 根据自身的岗位特点,依靠工作岗位经验,第一时间发现和判断事故预兆,及时报告预警信息,必要时带领人员撤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发挥自己的岗位技能,协助现场指挥者进行自救、互救和避灾,完成灾害内人员的安全撤离。 3.2.8、技术部负责人提供通风系统图及瓦斯、其他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密切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应急通

32、风工程和执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通风部门的专职瓦检员和放炮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要协助现场跟班的生产单位区队长或班(组)长,查清灾情,提出现场避灾建议。要立即向通风部门值班人员汇报事故情况。 3.2.9、保卫组负责人 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 3.2.10、安全科负责人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按总指挥指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与实施,协助事

33、故调查组开展工作;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3.2.11、经管部负责人 负责材料准备、计划到位情况的落实,外协单位协调,外来救助人员安置情况,保障资金投入及时;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2.12、技术部分管机电专业管理人员 协助机电矿长负责事故现场处置,并准备必要的图纸、资料,完成其有关任务。提供灾区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防范措施;负责起草事故原因分析报告;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根据指挥部命令

34、,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保证矿井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3.2.13、技术部分管地测专业管理人员 提供灾区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灾区相关测量工作。 3.2.14、技术部门负责人 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2.15、矿医疗救治小组负责人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之内派出救护队伍;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 组织医疗救治队伍,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实施现场伤员救治,参与相关

35、事故调查工作;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16、调度室负责人 确保指挥部门与各地点电话畅通,并在较短时间内将电话延至距事故点最近的地点,以便调度室同现场随时取得联系;确保现场应急救援通信和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工作。 3.2.17、办公室负责人 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预防与预警是矿应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防范事故发生和扩大的重要关口。各单位要把建立预防、预警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隐患排查,发现事故的预兆或征兆作为预防、预警的基础。4.11矿井顶板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1.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顶板动态观测仪观测。

36、(2)工程质量监测。(3)敲帮问顶。(4)安监员、管理人员巡回检查。4.1.1.2主要预防措施:(1)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2)选用适合的支护方式。(3)按规定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实际修改完善。(4)严格按规程、措施和工程质量标准施工。(5)作业人员掌握自救互救知识。4.1.2矿井机电、运输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2.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自动监测、监控。(2)按规定进行技术测定。(3)巡回检查。4.1.2.2主要预防措施: (1)应用自动化控制设备。(2)坚持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3)禁用淘汰设备。(4)矿山井下设备必须取得煤安标志。(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

37、持证上岗。(6)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7)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8)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置措施。4.1.3瓦斯爆炸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3.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使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实行连续监测。(2)严格落实瓦斯巡回检查和爆破“一炮三检”制度。(3)有关人员按规定佩戴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4.1.3.2主要预防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措施:优化通风系统;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选用11KW以上局部通风机,并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切换,杜绝无计划停风; 及时封闭采空区,防止老空区瓦斯溢出; 及时封堵盲巷;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瓦斯超限自动

38、报警等。(2)消除引爆火源:井口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 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 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 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瓦斯超限自动断电。(3)正确标定避灾路线。(4)现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4.1.4煤尘爆炸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4.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建立并落实测尘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等,及时发现煤尘爆炸隐患。(2)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引爆火源。4.1.

39、4.2主要预防措施:(1)降尘和防止煤尘积聚措施:煤层注水, 湿式钻眼, 爆破使用水炮泥, 爆破前后洒水,掘进爆破远程喷雾,转载点、扬尘点喷雾, 设置净化水幕等; 优化通风系统,完善通风设备设施,加强通风管理,定期冲刷巷帮、清除积尘等。(2)消除引爆火源:井口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抽烟,杜绝井下明火; 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 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 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 装备皮带机防打滑保护,防止摩擦起火; 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3)正确标定避灾路线。(4)现

40、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4.1.5 矿井水害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5.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定期组织水患排查分析。(2)进行水害预测预报。(3)加强监督检查。4.1.5.2主要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2)制定、落实贯通措施,老空水隐患不排除不得生产。(3)建立完善的矿井泄、排水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抗灾能力,落实水平之间、采区之间的隔离措施。(4)正确标定避灾路线。(5)现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4.1.6 矿井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6.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外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管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

41、等火源。(2)内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建立束管自动监测系统,落实密闭定期检查制度。4.1.6.2主要预防措施:(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井口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 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杜绝引火火源;对木材、绵纱、油脂等可燃物加强管理。(2)内因火灾预防措施:合理布置巷道,尽量减少多煤层联合开采,近距离煤层开采或分层开采巷道采用重叠或内错布置;及时封闭采空区,按规定采后清扫干净

42、浮煤,有条件的采用均压通风,防止造成漏风供氧条件。(3)正确标定避灾路线。(4)现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4.1.7 停电电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7.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自动监测、监控。(2)巡回检查。4.1.7.2主要预防措施:(1)保证安全设施、附件齐全可靠。(2)坚持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3)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4)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置措施4.1.8 锅炉、储气罐等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4.1.8.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1)自动监测、监控。(2)巡回检查。4.1.8.2主要预防措施:(1)保证安全设施、附件齐全可靠。(2)坚持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3

43、)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4)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置措施。4.2预警行动对重大危险源可能酿成事故的预兆,现场值班人员要立即上报矿调度室,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按规定立即通知矿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按领导指令安排有关职能部门和队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方案,以消除事故隐患。整改期间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根据事故的情况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必要时,请求行业部门协调增援。根据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预兆,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按程序向相关领导报告; (2)下达预警指令,启动预警行动方案,执行相应预防性处置措施;(3

44、)密切跟踪事态发展,检查措施执行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4)企业应急机构根据现场情况进入应急准备阶段; (5)一旦达到事故标准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报警系统及程序 (1)在矿调度室设立预警报告接警专用电话,将预防与预警的工作职责纳入应急管理系统中,矿调度室为预警管理常设机构。 (2)需要报告预警信息时,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出现事故的征兆具体内容、地点、发现事故征兆的简要经过、预警区域作业内容、人员分布等。 (3)调度员接到预警报告后,立即按照预警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特别紧急的预警信息要

45、直接向主要负责人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4)预警信息包括:事故征兆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事故征兆发现的简要经过;可能发生事故的发生原因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处置情况等,必要时附现场简图。 (5)汇报内容包括: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地点、可能的影响范围、预警区域涉及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瓦斯浓度等。4.3.2 现场预警报告方式4.3.2.1人工现场预警信息报告方式 (1)现场预警信息报告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在最近的地点使用井下调度电话报告预警信息。(2)要根据矿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措施,监督现场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置。 (3)情况紧急时可越级报告。4.3.2.2监测监控系统(1)监测监控系统发出声光告警信号,或采用了系统自动断电措施,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报告调度室核实情况,要征求并听取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意见。(2)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瓦斯检查员要立即落实调度室下达的处置措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继续报告预警信息。 4.3.3 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络方式 4.3.3.1矿相关部门及负责人调度室及主任(副主任)、技术部及负责人、办公室及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经管部及负责人、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矿长、后勤矿长、矿长。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