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39707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f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f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f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精品工程工艺手册地面工程施工操作手册往事随风整理135目 录1、总则22、术语23、基本规定34、基层铺设74.1、一般规定74.2、基土84.3、灰土垫层114.4、砂垫层144.5、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164.6、三合土垫层184.8、水泥混凝土垫层224.9、砂浆、混凝土找平层254.10、隔离层284.11、填充层355、整体面层铺设375.1、一般规定375.2、水泥混凝土面层395.3、水泥砂浆面层425.4、水磨石面层475.5、水泥钢(铁)屑面层535.6、防油渗面层565.7、不发火(防爆的)面层616、板块面层铺设656.1、一般规定656.2、砖面层68

2、6.3、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736.4、预制板块面层786.5、料石面层836.6、塑料板面层856.7、活动地板面层906.8、地毯面层947、木、竹面层铺设987.1、一般规定987.2、实木地板面层997.3、实木复合地板面层1137.4、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1237.5、竹地板面层1291、总则1.0.1 为加强本公司所有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统一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操作手册。1.0.2 本操作手册适用于建筑工程地面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验收。1.0.3 本操作手册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并符合地面工程施工质量

3、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1.0.4 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工艺规程的规定。1.0.5 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 建筑地面: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2.0.2 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2.0.3 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结合层亦可作为面层的弹性基层。2.0.4 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2.0.5 填充层: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

4、层。2.0.6 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2.0.7 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2.0.8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2.0.9 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2.0.10 缩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2.0.11 伸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2.0.12 纵向缩缝: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2.0.13 横向缩缝: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5、3、基本规定3.0.1 建筑地面应包括建筑物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并包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等。3.0.2 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表 3-1 执行。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 表 3-1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 地 面整体面层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水泥钢(铁)屑面层、防油渗面层、不发火(防爆的)面层板块面层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

6、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面层:砖面层(陶瓷锦砖、无釉陶瓷地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预制板块面层(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面层)、料石面层(条石、块石面层)、塑料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木、 竹面层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面层:实木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条材面层)、竹地板面层3.0.3 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执行本标准。3.0.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下列技术准备

7、工作:1、进行图纸会审,复核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2、复核结构与建筑标高差是否满足各构造层总厚度及找坡的要求。3、实测楼层结构标高,根据实测调整建筑地面的做法或依实际标高。结构误差较大的应做适当处理,如局部剔凿,局部增加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等;外委加工的各种门框的安装,应以调整后的建筑地面标高为依据。4、对板块面层的排板如设计无要求,应做排板设计。对大理石(花岗岩)面层及楼梯,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和排板设计提加工计划。5、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应先做样板间,经业主(监理)或设计认可后再大面积施工。3.0.5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

8、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其质量标准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4-2003。当要求进场复试时,复试取样方法(数量)、复试项目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4-2003 的规定执行;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按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7-2003 的规定执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3.0.6 建筑

9、地面工程各层所采用拌和料的配合比或强度等级宜由试验确定。3.0.7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必须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01 中有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进场应具有检测报告。3.0.8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的规定。3.0.9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3.0.10 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3.0.11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

10、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3.0.12 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并应做建筑地面工程的基层处理工作。当铺设木(竹)面层、活动地板、塑料地板和地毯面层时,应待室内抹灰工程或暖气试压工程等可能造成建筑地面潮湿的施工工序完成后进行。并应在铺设上述面层之前,使房间干燥,避免在气候潮湿的情况下施工。3.0.13 结合层和板块面层的填缝采用的水泥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制水泥砂浆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2、水泥砂浆采用的砂应符合

11、现行的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的规定。3、配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相应的强度等级和稠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 3-2采用。水泥砂浆的体积比、相应的强度等级和稠度 表 3-2面层种类构造层水泥砂浆体积比相应的强度等级砂浆稠度()条石、无釉陶瓷地砖面层结合层和面层的填缝1:2M152535水泥钢(铁)屑面层结合层1:2M152535整体水磨石面层结合层1:3M103035预制水磨石板、大理石板、花岗石板、陶瓷锦砖、陶瓷地砖面层结合层1:2M152535水泥花砖、预制混凝土板面层结合层1:3M1030353.0.1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

12、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 5;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3、采用砂、石材、碎砖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3.0.15 当低于14条所规定的环境温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冬期措施。水泥类面层的冬期施工措施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4-2003 的有关规定。3.0.16 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3.0.17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层(各

13、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和本标准基层 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3.0.18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散水不宜大于6m);房屋转角处应做 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 处理。上述缝宽度为 1520,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3.0.19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

14、并应与面层齐平。3.0.20 建筑地面镶边。3.0.21 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3.0.22 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时,每增加1000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按1000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3.0.2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l、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

15、层计)作为检验批;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每10延长米为l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l间计算;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3.0.24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方可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

16、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第 5.0.6 条的规定处理。3.0.25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承包(或总承包)单位应组织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 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3.0.26 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

17、、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2m 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和水准仪;2、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3、检查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的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采用泼水或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4、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3.0.27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应对面层采取保护措施。3.0.28 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4、基层铺设4.1、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基层分项工程

18、的施工技术操作和施工质量检验。4.1.2 地面基层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填土或土层结构被扰动的基土,应予分层压(夯)实。淤泥、淤泥质土及杂填土、冲填土等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对基土进行更换或加固,并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和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 79 的有关规定。4.1.3 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及本标准的规定。4.1.4 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4.1.5 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4.1.6 基层的标高、坡

19、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 4.1-1项 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基土垫层找平层填充层隔离层土砂、砂石、碎石、碎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炉渣、水泥木 搁 栅毛地板用 拼 沥 花 青 木 玛 板 、 脂 板 做 块 结 面 合 层 层铺设用 块 水 面 泥 层 砂浆 做 结 合 层 铺 设 板用 木 板 胶 板 、 粘 、 竹 剂 塑 地 做 料 板 结 板 面 合 、 层 层 强铺 化 设 复 拼 合 花 地松 散 材 料板、块材料防水、 防潮、防油渗拼花实木地板、拼花实木复合地板面层其 他 种 类 面 层1

20、表面平整度1212322422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0-4015854646333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 2/1000,且不大于 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 1/10用钢尺检查4.1.7 安全、环保措施1、施工前应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遵照安全技术及劳动保护制度执行。2、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保护。3、线路架设和灯具安装必须由专业持证电工完成。4、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应无破损,漏电保护装置应灵活可靠,机具各部连接应紧固,旋转方向正确。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6、对易燃材料操作点要配备干粉灭火器,防止火

21、灾发生。7、清理基层时,不允许从窗口、阳台、洞口等处向外乱扔杂物,以免伤人。8、注意对机械的噪声控制,白天不应超过85dB,夜间不应超过55dB。9、应注意对粉状材料的覆盖,防止扬尘和运输过程中的遗洒。10、防止机械漏油污染土地。11、加强有毒有害物体的管理,对有毒有害物体要定点排放。4.2、基土4.2.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图纸会审,复核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复核结构与建筑标高差是否满足各构造层总厚度及找坡的要求。、实测楼层结构标高,根据实测调整建筑地面的做法或依实际标高。结构误差较大的应做适当处理,如局部剔凿,局部增加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等;外委加工的各种门框的安装,应

22、以调整后的建筑地面标高为依据。、对板块面层的排板如设计无要求,应做排板设计。对大理石(花岗岩)面层及楼梯,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和排板设计提加工计划。、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应先做样板间,经业主(监理)或设计认可后再大面积施工。、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工程(工业厂房等)或大面积回填,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击实试验方法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2-2003。2、主要机具:人工回填主要机具有:打夯机、手推车、木夯、铁锹、筛子

23、(孔径 4060)、喷壶、耙、锄、2m 靠尺、胶皮管、小线、水准仪等。机械回填主要机具有:推土机、铲运机、机动翻斗车、碾压机械、装载机、手推车、铁锹、水准仪等。3、作业条件、基土已开挖至设计标高,软弱土层已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房心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等管道安装并验收后,再进行。、填土面积水和有机物等已清理干净。、回填前,应做好标高控制线,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水、电已接通。、符合质量要求的填土料已备齐。4.2.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底清理基土夯实(必要时)分层夯填整平验收2、施工要点、基土下土层应均匀密实。填土或土层结构被扰动的基土,应采取机械或人工方法分层压(夯)实。、填

24、土施工应分层摊铺、分层压(夯)实,分层检验其密实度,并做好每层取样点位图。每层压(夯)实后土的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 0.9。填土宜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求出密实度;取样和试验方法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2-2003。取样数量每层按100300取样一组,但每层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应为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3、填土时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应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压(夯)实。填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的有关规定。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常用夯(压)实方法、每层最大铺土

25、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压)实遍数,宜按表 4.2-1 采用。填土每层最大铺土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压)实遍数 表 4.2-1夯(压)实方式每层铺土厚度()每层压实遍数平碾(812t)20030068羊足碾(516t)200300816振动压路机(2t,振动力 98kN)12015010人工回填人工打夯20034打夯机20025034注:、本表适用于选用粉土、粘性土等做土料,对沙土等类做填土时应参照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有关规定执行;、本表适用于填土厚度在2m以内的情况。4、过干的土料在压实前应加以湿润,并相应增加压(夯)实遍数或采用大功率压(夯)实机械;过湿的土应予晾干;含水量

26、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换土、掺入干土等措施降低其含水量。工业厂房填土时,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优含水量和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5、人工回填-打夯机夯实、用手推车或机械运土,人工配合铺土,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虚铺厚度应满足表 4.2-1 的要求。、打夯时要按一定的方向进行,均匀分开,不留间歇。打夯要求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室内回填时,如遇有管道、管沟时,应先用人工在管道、管沟两侧填土夯实,并应从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方可采用打夯机夯实。6、当采用大型机械填土施工时,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2-2003 执

27、行。7、墙、柱基础部位的填土,应分层重叠夯填密实。在填土与墙柱相连处,也可采取设缝进行技术处理。8、软弱层处理、对淤泥、淤泥质土及杂填土、冲填土等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一般采取更换或加固等措施)。、当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其填土为砂土时可随洒水随压(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0。、采用碎石、卵石等作基土表层加强时,应均匀铺成一层。粒径宜为40,并应压(夯)入湿润的土层中。9、冻胀性基土地面的处理、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非采暖房屋或室内温度长期处于 0以下,且在冻深范围内的冻胀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防冻胀处理后方可施工。、防冻胀处理的方法应由设计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采用设置

28、防冻胀层的方法。防冻胀层材料应具有水稳定和非冻胀性,可选用中粗砂、碎卵石、炉渣及灰土等。防冻胀层的厚度应根据当地经验或按表 4.2-2 征得设计同意后确定。防冻胀层厚度() 表 4.2-2土壤标准冻深防冻胀层厚度土壤为冻胀土土壤为强冻胀土600800100150120020030018003504502200500600注:土壤的标准冻深和土壤冻胀性分类,应按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规定确定。、不得在冻土上直接进行填土施工。10、待夯填至设计标高时,应对房间的填土进行平整,然后交接验收。三、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基土施工完后,严禁水浸泡或扰动。2、基土施工完后,应及时施

29、工其上垫层或面层,防止基土被破坏。3、施工时,对标准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填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其是否正确。4.3、灰土垫层4.3.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图纸会审,复核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复核结构与建筑标高差是否满足各构造层总厚度及找坡的要求。、实测楼层结构标高,根据实测调整建筑地面的做法或依实际标高。结构误差较大的应做适当处理,如局部剔凿,局部增加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等;外委加工的各种门框的安装,应以调整后的建筑地面标高为依据。、对板块面层的排板如设计无要求,应做排板设计。对大理石(花岗岩)面层及楼梯,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和排板设计提加工计划。、施工前应编

30、制施工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应先做样板间,经业主(监理)或设计认可后再大面积施工。2、主要机具:打夯机、机动翻斗车、小型振动压路机、筛子(孔径610和1620两种)、计量斗、靠尺、铁耙、铁锹、水桶、喷壶、手推胶轮车等。3、作业条件、基土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上下水管道及地下埋设物已施工完成并办理中间交接验收。、在室内墙面已弹好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基准线或标志。、施工主要机具已备齐,经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4.3.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土清理弹线、设标志灰土拌和分层摊铺夯打密实找平2、施工要点、灰土垫层应按设计比例分层铺设夯实,其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00。

31、、清理基土:铺设灰土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摊铺灰土厚度的标准。、灰土拌和: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 或3:7(灰:土)。通过计量斗控制配合比。拌和时采取土料、石灰边掺和边用铁锹翻拌,至少翻拌两遍。灰土拌和料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现场简易检验方法是,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当采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熟石灰作垫层时,拌合料的体积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分层摊铺灰土与夯实:、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

32、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尤其是管道下部应注意按要求分层填土夯实,避免漏夯或夯填不密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垫层破坏,管道折断,引起渗漏塌陷事故。、灰土拌合料应随铺随夯,不得隔日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一般为150250(夯实后约100150厚),垫层厚度超过150 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夯实采用打夯机或木夯,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夯打遍数一般不少于三遍,碾压遍数不少于六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错。每层夯实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现场试验确定。

33、、接槎处理: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当灰土垫层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接槎不要留在地面荷载较大的部位。、找平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雨期施工灰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刚铺完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清除,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冬期施工灰土垫层不宜冬期施工,当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并不得在基土受冻的状态下铺设灰土,土料不得含有冻块,应覆盖保温,当日拌和的灰土,应当日铺完夯实,夯完的灰土表面应用塑料薄

34、膜和草袋覆盖保温。、灰土的质量检查,每层夯实后宜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容重。取样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每层每一检验批至少有1点。灰土的质量可按压实系数dy鉴定,一般为 0.930.95,也可按表 4.3-1 的规定执行。灰土质量标准 表 4.3-1项次土料种类灰土最小干容重(g/3)1轻亚粘土1.552亚粘土1.503粘土1.454.3.3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垫层铺设完毕,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曝晒。2、做好垫层周围排水措施,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做临时覆盖,不得受雨水浸泡。3、冬期应采取保温措施,防

35、止受冻。4、已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在其上行驶车辆或堆放重物。4.4、砂垫层4.4.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图纸会审,复核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复核结构与建筑标高差是否满足各构造层总厚度及找坡的要求。、实测楼层结构标高,根据实测调整建筑地面的做法或依实际标高。结构误差较大的应做适当处理,如局部剔凿,局部增加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等;外委加工的各种门框的安装,应以调整后的建筑地面标高为依据。、对板块面层的排板如设计无要求,应做排板设计。对大理石(花岗岩)面层及楼梯,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和排板设计提加工计划。、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应先做样板间,经业主(监

36、理)或设计认可后再大面积施工。2、材料准备 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料。3、主要机具:打夯机、振动压路机、平板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钢叉、机动翻斗车、铁锹、铁耙、量斗、水桶、喷壶、手推胶轮车、2m 靠尺等。4、作业条件、基土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上下水管道及地下埋设物已施工完成并办理中间交接验收。、在室内墙面已弹好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基准线或标志。、施工主要机具已备齐,经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4.4.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设标志分层摊铺洒水振捣、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2、施工要点、砂垫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 60,砂石垫层最小厚度

37、不得小于100。、清理基土:铺设灰土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摊铺灰土厚度的标准。、洒水:在摊铺砂或砂石垫层的同时,根据所采用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要求的最佳含水量洒水湿润。、振捣、夯实或碾压、垫层应分层摊铺,摊铺厚度一般控制在压实厚度的1.151.25倍。、砂垫层铺平后,应适当洒水湿润,宜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砂石垫层应摊铺均匀,不允许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如出现砂窝或石子成堆处,应将这一部分挖出后分别掺入适量的石子或砂重新摊铺。、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砂垫层时,每层虚铺厚度宜为200250,

38、最佳含水量为1520。使用平板式振捣器往复振捣至密度合格为止,振捣器移动每行应重叠 1/3,以防搭接处振捣不密实。、采用振捣法捣实砂石垫层时,每层虚铺厚度宜由振捣器插入深度确定,最佳含水量为饱和状。施工时插入间距可根据机械振幅大小而定,振捣时振捣器不应插入基土中。振捣完毕后,所留孔洞要用砂填塞。、采用水撼法捣实砂石垫层时,每层虚铺厚度宜为250,施工时注水高度略超过摊铺表面,用钢叉摇撼捣实,插入间距宜为100。此法适用于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或膨胀土层。、采用夯实法施工砂石垫层时,每层虚铺厚度宜为150200,最佳含水量为812。用打夯机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采用碾压法压实砂石垫层时,每层虚铺厚

39、度宜为250350,最佳含水量为812。用610t压路机或小型振动压路机往复碾压,碾压遍数以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准,一般不少于三遍。此法适用于大面积砂石垫层。、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 0.51.0m,并充分压(夯)实。、当工程量不大以及边缘、转角处,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夯实。、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每层振捣或夯(压)密实后,应取样试验其干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并做好每层取样点位图。最后一层施工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取样数量每层按100500取样一组,不少于一组。、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时每层密实度检验方法如下:、环刀取样测定干密度

40、。在捣实后的砂垫层中用容积不小于2003的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以不小于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该砂料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为合格。(中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一般为1.551.60g/3)。砂石垫层采用碾压或夯实法施工时可在垫层中设置纯砂检查点,在同样施工条件下,按上述方法检验。亦可采用灌砂法、灌水法进行检验(方法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2-2003)。、贯入法测定。在捣实后的垫层中,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大小来检查砂和砂石垫层的密实度。测定时,应先将表面的砂刮去30 左右,以不大于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数值为合格。1)、钢筋贯入测定法:用直径为 20、长125

41、0 的平头钢筋,举离砂面700自由下落,插入深度不大于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数值为合格。2)、钢叉贯入测定法:采用水撼法振实垫层时,其使用的钢叉(钢叉分四齿,齿间距为30,长300,木柄长900,重量为4),举离砂面500自由下落,插入深度不大于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数值为合格。4.4.3 质量通病的防治: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

42、适当增加50。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4.5、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4.5.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图纸会审,复核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复核结构与建筑标高差是否满足各构造层总厚度及找坡的要求。、实测楼层结构标高,根据实测调整建筑地面的做法或依实际标高。结构误差较大的应做适当处理,如局部剔凿,局部增加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等;外委加工的各种门框的安装,应以调整后的建筑地面标高为依据。、对板块面层的排板如设计无要求,应做排板设计。对大理石

43、(花岗岩)面层及楼梯,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和排板设计提加工计划。、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应先做样板间,经业主(监理)或设计认可后再大面积施工。2、材料准备:碎石、碎砖。3、主要机具:打夯机、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铁锹、铁耙、筛子、手推胶轮车、铁锤等。4、作业条件、基土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上下水管道及地下埋设物已施工完成并办理中间交接验收。、在室内墙面已弹好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基准线或标志。、施工主要机具已备齐,经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4.5.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清理基土弹线、设标志分层铺设、夯(压)实验收2、施工要点、碎石垫层和碎砖

44、垫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小于 100。垫层应分层压(夯)实,达到表面坚实、平整。、清理基土:铺设碎石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摊铺灰土厚度的标准。、分层铺设、夯(压)实、碎石铺设时应由一端向另一端铺设,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 的细碎石填补。铺完一段,压实前洒水使表面湿润。小面积房间采用木夯或打夯机夯实,不少于三遍;大面积宜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不少于四遍,均夯(压)至表面平整不松动为止。夯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注意垫层摊铺厚度必须

45、均匀一致,以防厚薄不均、密实度不一致,而造成不均匀变形破坏。、碎砖垫层按碎石的铺设方法铺设,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00,洒水湿润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并达到表面平整、无松动为止,高低差不大于20,夯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基土表面与碎石、碎砖之间应先铺一层525的碎石、粗砂层,以防局部土下陷或软弱土层挤入碎石或碎砖空隙中使垫层破坏。、碎石、碎砖垫层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5.3 质量通病的防治碎石的强度应均匀,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夹有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应大于60。碎石、碎砖垫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6、三合土垫层4.6.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图纸会审,复核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复核结构与建筑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