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0887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doc(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一、规划背景1二、规划成果3三、规划依据4四、规划指导思想5五、规划原则5六、规划期限6七、规划对象、内容及范围7第二章 邛崃市概况7一、基本概况7二、相关规划解读9第三章 区域环境分析16一、邛崃市在成都市的发展战略地位分析16二、邛崃市在成都市的地位分析20三、邛崃市与周边县市社会发展条件比较25四、成都市相关规划要求27第四章 邛崃市商业发展沿革及现状分析30一、邛崃市商业发展沿革30二、邛崃市商业网点现状分析31第五章 邛崃市商业发展SWOT分析41一、“S”优势分析41二、“W”发展劣势42三、“O”外部机遇43

2、四、“T”外部挑战44第六章 商业发展策略46一、中心城市与重点城镇商业定位46二、规划思路47三、发展目标51四、发展战略57五、规划层次57第七章 商业网点总体布局规划58一、总体布局原则58二、零售业态分类58三、城乡商业统筹发展体系63四、市级商业中心65五、片区商业中心69六、社区商业中心72七、重点镇商业发展规划74八、新市镇商业发展规划79九、一般镇商业发展引导86十、市域农村商业发展引导92十一、市域旅游商业发展引导95第八章 商业街规划104一、定义104二、商业街的类型划分105三、商业街现状106四、布置原则107五、商业街规划导向108六、商业街设置109第九章 市场规

3、划116一、定义116二、市场现状116三、市场的设置原则118四、市场的设置方法118五、商品交易市场规划119六、菜市场规划127第十章 交通支撑系统及物流配送等规划128一、道路交通支撑系统128二、物流配送发展规划131三、停车场规划135四、电子商务发展规划136五、商业网点消防规划138第十一章 近期建设规划139一、近期建设策略139二、近期建设指标139三、近期建设项目140四、近期主要拆迁项目141第十二章 规划管理与实施建议1421邛崃市商务局四川省新视野城乡规划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2008.07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说明书第一章 前 言一、规划背景商业

4、网点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 也是城市风貌的代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城市商业设施已成为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缩影。自我国加入WTO以后, 外商将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商业领域的投资。按照加入WTO的承诺, 我国于2004年12月就取消了外商投资在商业领域的地域、数量、股份比例的限制, 商业领域开始全面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因而, 在商业设施发展方面, 若不加以引导和规范, 有可能会出现的新一轮重复建设; 此外, 也是加强宏观调控, 引导外资有序进入, 保证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一提的是, 2007年6月, 成渝经济区

5、被批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市赢得了能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框架方面大胆突破、改革试验的权利。邛崃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建城历史已有2300余年。秦汉时期邛崃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工商兴盛, 曾有“舟船争路, 车马塞道, 商旅敛财”的记载描述。尤其是近年来, 邛崃市委市政府开拓奋进, 在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深化商务领域各项改革等方面,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 还提出了以营建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 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富市”的战略, 打造“三区一基地”(工业集中发展区、城区和重点镇、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6、, 强力推进工业集约化、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农民城市化 。而今, “国家级生态示范市”、“省级卫生城市”、“成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市)”、“国家级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和四川省唯一以“食品饮料”命名的生产基地和成都市规划重点发展的食品饮料工业基地等众多殊荣, 正是“临邛自古称繁庶”的现实写照。因此, 为了实现商贸流通领域的协调发展, 减少重复建设, 降低恶性竞争, 必须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这就要求本次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 合理控制总量, 突出发展重点, 逐步建立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得,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

7、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另外“全域成都”、“成温邛走廊”、“成新走廊”的发展规划, 以及新编制的邛崃市域总体规划, 都是邛崃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2007年10月中旬, 四川省新视野城乡规划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受邛崃市商务局委托, 承担了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与此同时, 项目组于第一时间进驻现场, 进行了实地踏勘。为了全面彻底的了解邛崃市的商业网点现状, 项目组采用了民意调查、现场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调查方法, 在充分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 并对邛崃的商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编制了本次规划成果。该规划于2007年12月26日通过了邛崃市政府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

8、, 现根据“评审会议纪要”修改完成了全套正式成果, 报邛崃市人民政府审批。二、规划成果(一)文字成果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文本附件一: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附件二: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基础资料汇编附件三: 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图则(二)图纸成果01、成都市域城市经济地位分析图02、城市现状人口分布图03、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图04、城市功能结构分析图05、商业网点现状分析图06、商业街现状分析图07、城镇商业体系规划图08、城市商业网点体系规划图09、城市大中型商业网点布局图10、城市商业街规划布局图11、城市市场规划图12、城市道路交通与物流基地规划图13、近期规划建设图14、羊安

9、镇商业网点现状图15、羊安镇商业网点规划图16、平乐镇商业网点现状图17、平乐镇商业网点规划图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3、商务部文件关于尽快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52号)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易2001789号)5、国家经贸委办公厅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贸易200244号)6、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成都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规划。7、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8、邛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0、纲要9、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四、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现代商贸和服务理念为支撑, 深化 “工业强市”、“开放兴市”的发展思路, 加快推进“商旅活市”的战略实施。2、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新契机下, 优化网点布局, 完善流通服务功能;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建立并完善与中等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商务体系。3、有效引导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 全面提升邛崃的城市形象, 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实现与成都的协调发展, 促成旅游、商贸、工业经济的全面繁荣。五、规划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性化特征和需求, 优化功能设计, 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

11、费需求,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与食品工业、医药及医药包装、化工建材等优势产业相结合, 积极发展特色专业市场, 推进物流与批发市场的创新发展; 与优势农业基地建设相结合, 积极发展畜禽产品、蔬菜、粮油、茶叶和竹类等专业批发市场, 形成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零售网络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3、旅游、文化与商业互动发展的原则。深度挖掘邛崃的邛窑文化、文君文化等文化内涵, 依托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旅游资源的强势影响, 大力发展旅游商业和新型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4、改造

12、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商业, 大力发展新型业态, 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优化结构与布局, 使得新旧商业互补, 大小、集散、综合与专门配置得当, 生产、批发、零售、物流联动, 大半径商圈和社区化服务功能兼具。5、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放宽市场准入,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方面的基础作用, 最大限度地引进各种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源, 激发创业激情; 体现政府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 体现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和科学适度的政府调节, 促进规模化、特色化商业圈、商贸基地、商业企业的形成。6、符合上层次规划, 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并和本市的经济和社会

13、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原则。六、规划期限邛崃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期限与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即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20年。其中: 近期为20082010年; 远期为20112020年。七、规划对象、内容及范围1、规划对象: 主要为从事商品流通的批发、零售、服务经营场所等商业网点。主要包括零售业、专业批发市场、现代物流业、宾馆餐饮业、文化娱乐业及其它服务业的布局和发展。2、规划内容: 本次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邛崃市商业体系总体布局规划。即通过空间布局, 进行分层次规划, 还包括专业(特色)商业街、重点镇商业、新市镇商业、一般镇商业、农村商业(包括新型社区商业和村级商业等

14、)。第二部分是邛崃市各商业业态布局规划。通过对邛崃市商业的现状分析, 对主要零售业态和专业、批发市场进行规划。3、规划范围: 本规划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与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为邛崃市域1384.43平方公里。第二章 邛崃市概况一、基本概况(一)区位及交通邛崃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 东连新津、彭山, 南与眉山、蒲江、名山、雅安接壤, 西接芦山, 北临大邑。东西长68.5公里, 南北宽35.5公里, 幅员面积1384.43平方公里。邛崃市距成都市区74公里, 目前的对外交通方式只有公路。成温邛高速公路和成雅高速公路分别在市域北部和东部进入, 318国道经邛崃市区往南至雅安

15、、西昌、攀枝花等地; 107省道(邛新公路)从东向西穿过, 106省道南北向穿越邛崃。(二)行政区划和人口邛崃市城区位于临邛镇, 下辖羊安、桑园、夹关、火井、水口、固驿、冉义、回龙、高埂、前进、高何、牟礼、卧龙、平乐、宝林、天台山、临济十七个镇和道佐、大同、茶园、油榨、南宝、孔明六个乡。2006年末, 全市总人口65.1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8.3万人(邛崃市区城镇人口约15万人), 城市化水平为28.1%。(三)社会经济状况2006年末, 邛崃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4.2亿元, 比2005年增加11.7%。第一产业产值为14.58亿元; 第二产业产值为24.66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为19.82

16、亿元; 第三产业产值为24.95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 22.7: 38.4: 3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5.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8亿元, 比上年增加13.9%。2006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463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359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5.05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0%, 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邛崃全市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村村建立放心店工程, 方便了群众, 刺激了消费。二、相关规划解读(一)邛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介1、总体目标到2010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

17、0美元以上, 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建成全省资源利用强市、现代农业强市、文化生态强市, 力争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成都市级文明城市、“四川省综合经济评价十强县(市)”。2、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以上, 到2010年达到100亿元以上, 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6434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 到2010年达到4亿元以上。3、社会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9%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9.5%以上。社

18、会保障综合覆盖率达90%。4、“十一五”规划对商贸业发展的要求巩固和发展城区商业中心地位, 发展大型综合商场, 打造特色商贸街区和特色市场, 进一步提高城区商业向全市及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快建设面向农村的各具特色的商业网点, 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商品质检、计量、消费者投诉处理等行政执法及行业自律工作, 严格商贸信息管理, 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商贸市场经营环境。(二)邛崃市市域总体规划简介1、城乡等级结构市域城乡体系分为三个等级: (1)市域中心城市; (2)镇, 包括重点镇、新市镇和一般镇; (3)农村新型社区。城镇等级结构具体情况如下表: 城镇等级结构一览表序号城镇等级城镇数量

19、名称1市域中心城市1邛崃市区2镇重点镇2羊安镇、平乐镇新市镇6固驿镇、高埂镇、回龙镇、夹关镇、火井镇、水口镇一般镇15宝林镇、卧龙镇、桑园镇、高何镇、前进镇、牟礼镇、冉义镇、临济镇、天台山镇、孔明乡、道佐乡、油榨乡、南宝乡、大同乡和茶园乡3农村新型社区62略2、规模结构2020年各级城镇规划规模汇总表序号城镇等级城镇名称本次规划人口规模(万人)本次规划用地规模(平方公里)5年弹性用地(平方公里)1市域中心城市邛崃市区3436142镇重点镇羊安镇1216.512.182.82平乐镇4.54.55.5新市镇固驿镇2.68.352.64.18高埂镇1.21.22回龙镇11夹关镇1.51.1火井镇1.

20、21.15水口镇0.850.57一般镇桑园镇0.89.81前进镇0.80.6冉义镇0.80.6牟礼镇0.80.8宝林镇0.81卧龙镇10.5临济镇0.80.3天台山镇0.50.25高何镇0.50.6孔明乡0.50.15大同乡0.50.65茶园乡0.51南宝乡0.50.3油榨乡0.50.5道佐乡0.50.3362个农村新型社区略11.638.74散居农户5.72合计8677.5726.53、职能分区(1)城镇中心职能按城乡等级划分原则确定: 邛崃市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重点镇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羊安是市域东部平坝区域的中心, 辐射冉义镇、高埂镇、回龙镇及周边农村新型社区;

21、平乐镇是市域西部丘区、山区中心, 辐射了夹关镇、火井镇和水口镇, 以及周边农村新型社区。新市镇片区中心。辐射周边的一般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一般镇镇域中心。辐射镇域范围内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散居农户。(2)城镇经济职能邛崃市各城镇的经济职能一览表序号城镇经济职能城镇数量名 称1综合型1邛崃市区2工贸型城镇4羊安镇、高埂镇、固驿镇、回龙镇3旅游型城镇4平乐古镇、夹关镇、火井镇、水口镇4农贸型城镇15宝林镇、卧龙镇、桑园镇、高何镇、前进镇、牟礼镇、冉义镇、临济镇、天台山镇、孔明乡、道佐乡、油榨乡、南宝乡、大同乡和茶园乡4、空间布局邛崃市城镇空间布局总体呈现“一带、一环、三个板块”的结构, 布局中心城区、镇

22、和农村新型社区。(1)“一带”为邛崃市城市密集带, 即已形成的“一点、两翼”格局, 以平乐临邛固驿高埂羊安串联起来共同形成邛崃中心城市带状形态, 共同构建人口规模达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羊安和平乐分别承担发展化工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城市职能, 固驿、高埂发展新型农副产品加工业, 临邛承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各司其职, 发挥规模效益, 共同构建邛崃新的组团式大城市的格局。新的邛崃中心城市由平乐、临邛、固驿、高埂和羊安四个功能组团构成。(2)“一环”是指邛崃市域西部旅游环线, 该环线上串联分布了三个新市镇和其它一般乡镇, 沿交通环线对外联系, 并沿镇乡道路辐射和服务于农村地区。(3)“三个

23、板块”是指邛崃的山区、丘区和东部坝区分布的农村新型社区。山区板块的农村新型社区基本沿旅游西线带状布局, 仅留下金山社区在海拔较高的山上, 方便农民就近生产生活。大多数农民应实现生态移民, 从山上搬迁下来, 沿旅游西线聚集, 享受交通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丘区板块的农村新型社区呈网络状均匀布局, 因为邛崃丘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该板块农村新型社区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坝区板块位于邛崃市东部平坝地区。该板块由于带状中心城市的带动, 经济最发达、交通最便利, 是邛崃市最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区域。该片区农村新型社区达到100%的聚集度, 沿南河和县道聚集, 以发

24、展现代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为主。本次商业网点规划应根据邛崃市域城乡空间发展形态, 结合“一带、一环”, 合理引导城乡商业网点统筹布局, 构建完善的城乡商业网络结构体系。(三)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邛崃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图邛崃市城市功能结构分析图1、城市性质根据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将邛崃的城市性质定位为: 成都市域西南边缘的门户, 片区中心城市,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以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包装为主导的山水旅游城市。2、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近期(至2010年)为20万人; 远期(至2020年)为29万人, 达到中等城市规模。3、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规模远期(2020年)约为31平

25、方公里,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m2。4、城市布局(1)布局结构与形态规划形成 “一带一环两轴六区”的“L”城市布局形态, 各片区间以城市干道、河流水系为界, 利用大型带状公共绿地将其有机联系。(2)功能分区与组织城市分为六个功能区, 即古城商贸旅游区、新城居住区、城东工业园区、城北居住区、白莲寺居住区及城南居住区。5、城市总体规划对商业发展的要求根据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对邛崃市的商业用地布局作了如下布置: 现状商业金融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旧城区内, 与办公、居住等混杂, 规模较小, 缺乏大规模、高档次、功能全的商业设施, 基本为一些沿街小店铺。因此, 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

26、要求商业金融业用地主要沿南街向北向南延伸, 东西向沿东街、西街形成旧城“十”字型商业中心, 主要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旅馆业为主。沿318国道结合现有市场, 规划一市场区, 主要是大型批发、综合市场、工业品销售及维修市场等。新城商贸综合区临鹤鸣大道以北规划一物流配送中心, 服务于市区物流配送。城北居住区、白莲池居住区、城南新城二期则结合各区独立配置商业金融业设施, 形成各区相对独立的商贸服务中心。第三章 区域环境分析一、邛崃市在成都市的发展战略地位分析(一)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1、城市发展战略打造成渝经济区, 形成成渝城镇密集区。强化成德绵城市带建设,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

27、 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依据区域发展条件, 将资源重点配置给中心城及外围各组团、县市域中心城和重点镇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 打破区域平均发展状况, 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2、市域人口与建设用地发展规模近期(2010年): 总人口为1100130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700万人。远期(2020年): 总人口为1300150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1035万人, 城镇建设用地为1029.6平方公里。3、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依托放射加网状的基础设施体系, 形成网络状城市群; 以“一区多心, 一带三轴”的城镇空间格局为基础, 推进城镇体系的优化

28、。“一区”: 指都市区, 是市域城镇体系的主体。“多心”: 指规划区外的四市、四县和30个重点镇“一带”: 指南北向的城市发展地带, 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脊梁。“三轴”: 指由都市区沿三条放射道路(成彭高速公路、成灌高速公路、成温邛高速公路)形成的串珠状发展轴。4、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市域规划特大城市1个: 成都市都市区; 规划中等城市4个: 都江堰、崇州、邛崃、彭州; 规划小城市4个: 新津、大邑、蒲江、金堂; 规划30个重点小城镇及一批一般镇。(1)特大城市(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区及外围六组团, 2020年用地规模673.09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76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480万

29、人, 用地规模400平方公里; 规划六个周边组团人口规模280万人, 用地规模273.09平方公里。(2)四个中等城市2020年总人口规模128万人, 总用地规模123.49平方公里。(3)四个小城市2020年总人口规模66万人, 总用地规模67.67平方公里。三圈层各城区规划居住人口规模(2020年)市区名称崇州都江堰彭州邛崃金堂大邑新津蒲江总计人口(万人)3043322923202212211三圈层各城区规划用地规模(2020年)市区名称崇州都江堰彭州邛崃金堂大邑新津蒲江总计用地(平方公里)28.343303121.621.0920.3211206.31注: 以上四表数据采用各城区的分区规

30、划或总体规划所规划的2020年数据。5、小结: 邛崃市属于三圈层中的中等城市, 人口规模29万人, 用地规模31平方公里。(二)成都市“136”体系规划1、体系规划在该规划中, 成都市城乡体系确立为: 成都市城乡体系规划一览表序号城镇等级数量人口总规模01中心城市11500万人02区(市)县中心城市8300万人03重点镇30300万人04新市镇6060万人05农村新型社区600200万人1个中心城市包括绕城高速路以内部分和二圈层的华阳、东升、新青、龙泉、温江和郫县6个组团城市, 作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是成都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部地区最具有活力

31、和竞争力的城市; 8个区(市)县中心城市包括都江堰、崇州、邛崃、彭州、金堂、新津、大邑、蒲江8个县城, 平均规模30至50万人, 人口容量300万人, 是各区(市)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0个重点镇平均规模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 人口容量300万人; 60个新市镇平均规模1万人左右的小城市, 人口容量60万人; 600个农村新型社区作为远景约200万农业人口的聚居地。2、走廊规划根据分析, 成都需在现有基础上, 加强六条走廊支撑系统的建设和资源的控制, 积极完善和预留道路系统和市政系统建设的空间, 促进城镇建设向走廊地区集中发展, 改变城市发展形态, 形成“一城六走廊”的城镇发展结构。“

32、一城”为中心城, 即四环路以内地区; “六走廊”包括南部走廊、成温邛走廊、成青走廊、成灌走廊、成龙走廊和成新走廊。(1)成温邛走廊: 从四环路到邛崃南河, 西北至成温邛高速公路、东南至规划快速路, 包括温江、永宁、万春、羊马、崇州、大邑、王泗、邛崃等地, 控制总用地面积约416.58平方公里, 走廊长度61公里, 平均宽度9.3公里。(2)成新走廊: 从四环路到新津, 西至规划快速路、东至成雅高速, 包括东升、航空港、牧马山、新津、花源等地, 控制总用地面积约435.61平方公里, 走廊长度33公里, 平均宽度10公里。3、走廊功能定位(1)成温邛走廊: 成温邛走廊位于成都市自然景区相对集中的

33、西部,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因崇州、大邑和邛崃人口较多, 经济相对较弱, 该走廊的功能定位为以发展居住、休闲旅游、高新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2)成新走廊: 成新走廊依托中国成都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双流航空港、川藏路、大件路以及成雅高速公路, 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仓储物流业、生物医药为主的工业。4、小结: 邛崃因兼受成温邛走廊和成新走廊的影响, 在产业定位上应包括如下内容: 居住、休闲旅游、高新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仓储物流业、生物医药等。(三)邛崃市的发展地位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确立邛崃市为成都的中等城市之一。邛崃市处于“成温

34、邛走廊”和“成新走廊”的交汇处, 是成都西南部的重要门户城市, 在商业方面也应发展成为成都西南部的重要商贸支点。二、邛崃市在成都市的地位分析(一)经济地位2006年, 邛崃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成都市19个县市区中的第16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8位, 第三产业位居第14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第15位。近年来邛崃市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第三产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为突出, 但是与飞速发展的成都全市的社会经济增长相比, 发展规模、经济总量, 人均水平和发展速度都相对滞后, 见下表。邛崃市在成都市内经济地位比较(2006)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位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万元位次第

35、三产业产值(亿元)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位次全市存款余额(亿元)全 市2750.482.491343.741155.262411.4市 区锦江区260.3126.511165.523192.631青羊区252.734.932181.572176.312金牛区311.9314.863194.041170.483武侯区250.2444.434161.294165.154成华区210.7563.425111.51570.775龙泉驿区114.1382.021141.6921.3711青白江区94.19122.35824.991316.217新都区150.3772.31947.8836.248

36、温江区96.71112.85630.981119.7312县 (市)593.86金堂县64.42150.721924.111618.41434.2双流县230.0352.47797.06655.316159.07郫 县100.1692.071034.931023.891079.56大邑县54.54181.061621.11713.31836.92蒲江县29.2191.19148.92197.681915.92新津县58.12171.941220.51816.021628.38都江堰市96.53101.581348.87743.53778.24彭州市89.48131.151529.511223.

37、41957.44邛崃市64.2160.991824.961418.381545.05崇州市66.13140.991724.141519.021359.08(二)交通地位成都是一个内陆城市,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 成都迫切需要有自己的铁路和公路等出海通道来与国内外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而邛崃作为成都市域内西南部门户城市, 也迫切需要与外界交流。1、公路方面规划在“环形+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的基础上(成温邛高速、成彭高速、成雅高速、成仁高速等), 实现县县通高速, 促进成都与周边经济圈的交通融合。快速公路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形成组团与中心城“半小时交通圈”, 市域远郊与中心城“一小

38、时公路交通圈”, 以及成都平原城镇群最远城市与成都市的“两小时交通圈”。(1)半小时交通圈提高放射路的等级, 将半小时交通圈由四环路放射向外延伸。半小时交通圈主要由以下快速路组成: 新都、青白江方向由成绵高速、川陕公路、新青快速路(规划)、蜀龙大道组成。龙泉驿方向由成南高速、成渝高速、成洛快速路、成龙快速路组成。华阳、东升方向由成仁快速路、人民南路延长线、大件路南段、川藏公路等组成。温江方向由成温邛高速和光华大道组成。郫县方向由成灌快速路、成灌高速组成。东一环线和东二环线快速路, 将城市发展架构沿龙泉山南北展开, 是城市空间不均衡发展的主要快速路, 也是成南高速路、成渝高速路、成雅高速路进入城

39、市东部地区的主要道路。(2)一小时交通圈东南向的快速交通系统由成渝高速路、成龙公路、老成渝公路、成洛公路、成南高速路组成, 辐射范围可到资阳市。西南向的快速交通系统由成雅高速路、成温邛高速路、成仁高速路、川藏路、大件路南段组成。辐射范围包括大邑、邛崃、蒲江、眉山、仁寿。西北向的快速交通系统主要由成灌高速路、成彭高速路、成灌公路、成彭公路组成, 辐射范围可到都江堰和彭州。东北向的快速交通系统主要由成绵高速公路、川陕公路组成, 辐射范围可到德阳、什邡和金堂。成都市现状交通时距示意图成都市规划交通时距示意图2、轻轨方面2007年, 成都市开展了加快构建“全域成都”现代交通体系的宏伟目标, 提出了“三

40、轨九路”为重点的新一轮城乡一体交通网建设, 从而大大缩短了中心城区与二、三圈层的郊区(市)县之间的穿行时间。其中“三轨”包括: (1)成郫灌线: 起于地铁2号线成灌客运站, 止于都江堰城区, 全长40公里, 与今后规划的龙门山轨道交通线连接。(2)成龙线: 起于地铁2号线经干院站, 止于龙泉驿城区, 全长10公里。(3)成温大线: 起于地铁4号线江安河站, 止于大邑城区, 全长55公里, 规划延伸至邛崃城区。邛崃市区域交通规划图3、结论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成都西南片区(即成温邛高速公路和成雅高速公路之间的扇形区域)是邛崃人流、物流最主要的方向, 流量也较大。人流以休闲旅游、购房居住、读书求学、

41、会展公务等为主, 对餐饮娱乐、旅游休闲、房地产、会展交易、交通行业拉动作用较大; 物流以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等批发零售为主, 特别是酒类、水果和蔬菜等批发零售。邛崃地处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内, 随着城际轻轨(规划)、邛名高速路(规划)、光华大道延长线(规划)、草金路延长线(规划)的建成贯通, 受都市区辐射强烈; 尤其是邛名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将打通邛崃市与四川西部城市之间的通道, 邛崃市将恢复对四川西部城市的辐射作用。部分大宗、高档商品和工业产品开始通过邛崃流向四川西部城市, 而四川西部城市大量的农副产品等商品将会通过邛崃流向成都。邛崃市“天府南来第一州”的地位将会更加明显, 门户地位将会

42、更加突出, 其商贸发展势必更加繁荣。与此同时, 便利的交通也制约了邛崃市的商贸业发展, 大宗、高档产品(如汽车、家电和高档服饰等)的消费都会受到成都吸引, 大型商业设施的发展和批发市场也将受到成都市辐射发展的制约。三、邛崃市与周边县市社会发展条件比较(一)与大邑比较大邑县与邛崃市接壤, 素有“山川灵秀之乡”的美称。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景观类型齐全,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其中“雪山温泉,道源古佛,庄园文博”旅游精品享誉中外。大邑是“中国生态食品建设基地”、“全国农业生态建设示范区”, 全县耕地面积26312公顷, 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中药材种植加工、蘑菇种植、果梅、蚕桑等发展势头良好。200

43、6年, 大邑全县总人口51.4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为54.5亿元, 旅游收入4.3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大邑的旅游资源较邛崃有一定的优势, 但商贸发展、城市规模和整体经济实力等均不如邛崃市。(二)与新津比较新津位于邛崃的东部, 距成都市区28公里, 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新津商贾云集, 货如轮转, 是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全县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80以上, 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财政税收的主体、农民增收的主体和就业创业的主体。2006年, 新津全县总人口29.9万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2亿元。新津紧

44、邻双流、成都南部地区, 受成都都市区辐射较大, 其区位和交通条件明显优于邛崃, 工业发展高于邛崃市, 但商贸发展受成都和双流制约较大, 难以形成独立完善的商业体系。(三)与蒲江比较蒲江与邛崃南部毗邻, 位于成都的南部边缘, 距成都68公里。蒲江是成都唯一首批命名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蒲江县旅游资源丰富, 并打造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业。蒲江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与邛崃相比, 蒲江产业没有形成多元化发展, 其区位、交通条件和经济实力也稍逊一筹。(四)与名山比较邛崃西南与雅安名山县接壤, 自古以来两县往来交流频繁, 邛崃天台山古称“东蒙山”与雅安蒙顶山同属伏牛山脉东西两坡, 渊源深厚。名山县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