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2099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6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doc(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SD 14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SD 14385的通知 (85)水电基字第18号 为了适应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保证管道焊缝的探伤质量,我部对1979年颁 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金属焊缝射线检验篇)DJ6079进行了修 订,修订后定名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 验篇)SD14385,现颁发执行。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若发现 问题,请随时报部,以便补充修订。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一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1.0

2、.1条本规范适用于制作、安装和检修火力发电设备时,各种承压管道单 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X射线或射线透照检验,也可用于容器和联箱单面 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检验。 透照厚度范围为2120mm。 第1.0.2条承重构件及本规范未涉及的条款,按国家标准GB332382钢 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0.3条火力发电厂管道焊缝的分类和抽检率,应执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有关规定。 第1.0.4条检验用的探伤设备和材料应根据检验对象进行选择。透照底片的灵 敏度、黑度、几何不清晰度和检出范围应达到本规范的要求。 第1.0.5条检验人员

3、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 生防护基本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对检验人员的要求 第2.0.1条检验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通过培训和考核,取得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等级资格 证书或水利电力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担负检验工作。 二、按照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合 格。 视力(含校正后的视力)不得低于1.0;对视力校正者,要求在校正前不得低于 0.3。近距视力表见附录七。 三、经现场安全考试合格。 第2.0.2条检验人员必须按资格等级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检验人员必须切实执行本规范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安全规程中

4、的有关规定。 第2.0.3条当工作环境不符合本规范工艺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时,检验人员有 权拒绝透照检验,待条件改善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工作。 第三章 透 照 工 艺 第3.0.1条透照前应根据被透照焊件的规格、位置、焊接方法、工艺特点以及 防护条件做好透照工艺设计。 第3.0.2条透照前,应对焊缝外表面进行检查,确认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 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要求时,方能进行透照。 第3.0.3条对于管径大于76mm的环缝,透照前,应将铅字号码、沟槽测深 计、焊缝边缘标志(如铅箭头)等放在适当部位,除铅箭头外,均应距焊缝边缘5mm。 金属丝透度计固定在焊缝上,细径丝置于胶片端(如图3.0

5、.3,a所示)。对于管径小 于或等于76mm(简称小径管)的环缝,透照前,金属单丝透度计必须放置在焊缝 表面中间,并环绕整个圆周(如图3.0.3,b所示)。 图 3.0.3 底片标志示意图 对较长的焊缝进行分段透照时,应做出明确的分段标记。当一个暗匣不足以覆 盖整条焊缝长度时,暗匣必须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 第3.0.4条进行管道和容器焊缝的透照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图 3.0.4-1 内透法示意图 S射源;N暗匣;G管材;H焊缝 一、内透法 射源置于焊件(管道或容器,下同)的内部,暗匣置于焊件的外表面,使射线穿 过焊件的一层壁(如图3.0.4-1所示)。若射源置于焊件内中心位置,也

6、称圆心透照 法(如图3.0.4-1,a所示)。 二、外透法 射源置于焊件的外部,暗匣置于焊件的内表面(此时射线穿透一层壁透照,如 图3.0.4-2,a所示);或射源和暗匣都置于焊件的外表面(此时射线穿透两层壁,如 图3.0.4-2,b所示)。 图 3.0.4-2 外透法示意图 第3.0.5条对火力发电厂管道对接焊缝透照时,必须透照整条环缝。 图 3.0.6 椭圆透照示意图 第3.0.6条对于管径等于或小于76mm的管子焊缝,可采用一次椭圆透照法 透照(如图3.0.6所示),即将射源置于管子焊缝的一侧适当位置,利用外透法,使焊 缝在胶片上的投影呈椭圆形状。 采用一次椭圆透照时,射线方向与焊缝纵断

7、面夹角的选择,应以焊缝的投影不 重迭为原则,且要求焊缝成像的内侧距离不小于任一侧焊缝宽度。 第3.0.7条当用外透法透照大于76mm的管道焊缝时,一般按管道的周长进 行分段透照,以保证焊缝全长不漏检。 第3.0.8条采用铅箔增感屏时,推荐厚度如表3.0.8。 表3.0.8 铅箔增感屏推荐厚度 第3.0.9条平面焊缝或近似平面焊缝一次透照的范围(胶片的几何长度),在保 证灵敏度和黑度要求的条件下,其最大透照厚度和最小透照厚度的比一般不大于 1.1。 对管排(小径薄壁管)进行一起透照时,胶片长度与焦距的比应小于0.5。 第3.0.10条无论采用哪种透照方法,焦距的选择应满足透照底片成像质量的 要求

8、,最小焦距的计算方法见附录一。对几何不清晰度(Ug值)规定如下: X射线或射线透照时,Ug0.2mm。 小径管椭圆透照时,射源侧焊缝的Ug0.4mm。 第3.0.11条为确保底片成像质量,在透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透照时紧靠暗匣后面应放置一块比暗匣尺寸大的,厚度为23mm的 铅板作屏蔽。严禁用木块等非金属材料作衬垫,以防止散射线的影响。 二、胶片与增感屏必须贴紧。暗匣要紧贴被透焊件的表面,以减小底片影像的 不清晰度。 三、在射线透照中,操作要正确、迅速。操作时应避免射线对胶片先期曝 光,防止增加胶片的灰雾。 四、暗匣要严密,防止漏光,同时应避免折叠、挤压、机械损伤和静电感光。 五、连续使

9、用带有萤光物质的增感屏时要防止余辉影响。有油污和机械损伤的 增感屏不能使用。 六、焊件中存有液体或蒸汽的焊缝或表面温度大于40C的焊缝不能透照。 不允许将暗匣放在焊件的保温层(或其他覆盖层)外进行透照。 第3.0.12条透度计是测定底片质量灵敏度指标的指示标志。应根据透照 厚度选用适当型号的金属丝透度计。 透度计的型式、规格见附录二。 第3.0.13条透度计的材料应与被透焊件的材质相同或相近。 第3.0.14条小径管焊缝采用椭圆透照时,按表4.0.3要求的灵敏度来选择相应 丝径的单丝透度计(见附录二)。 为了便于估算缺陷深度,小径管椭圆透照时,应在距焊缝边缘平行放置专用测 深计,测深计的长度约

10、为管子1/2外圆周长。测深计的型式和规格见附录二。 第3.0.15条胶片应立放在专用储存箱里,且确保阴凉、干燥、屏蔽。胶片本 身的灰雾黑度不大于0.3。 第3.0.16条胶片的冲洗必须严格按胶片说明书规定进行。严禁用增加显影时 间来弥补曝光量的不足。 第四章 底 片 质 量 第4.0.1条底片上应能明显地看到透度计、铅字号码及定位标志。这些标志的 影像位置应正确。 第4.0.2条底片应完整地呈现焊缝影像,在焊缝影像区内不应有乳膜脱落、划 痕、指印等伪缺陷。 第4.0.3条底片的灵敏度可以用相对灵敏度和绝对灵敏度表示。底片的相对灵 敏度必须满足表4.0.3要求。 管道椭圆透照和双壁透照时,厚度为

11、2h;单壁透照时,厚度为h。 其中,为管壁厚度,下同;h为焊缝余高。 底片的绝对灵敏度可参照附录三选取。 凡底片灵敏度未达到表4.0.3规定和没有透度计影像的底片为废片。 表 4.0.3 底片的相对灵敏度 第4.0.4条底片上焊缝区的黑度不得低于1.2,不高于3.0。一般最佳黑度为 1.72.0。黑度达不到要求的底片为废片。 第4.0.5条对小径管一次椭圆透照时,为确保成像质量和扩大检出范围,避免 漏检,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应达到规定的灵敏度、黑度和几何不清晰度。 二、宜用“高能量短时间”透照工艺,并有防止散射线影响的屏蔽措施。 小径管X射线椭圆透照条件见附录四。 三、可评范围一般不低于9

12、0%。 第五章 焊缝质量评级标准 第5.0.1条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焊缝质量,根据底片上反映的缺陷数量、尺寸 和性质分为四级。采用评片标尺进行评定。评片标尺的技术要求见附录五。 第5.0.2条凡在透照底片上发现有裂纹或未熔合的焊缝,均评为级。 第5.0.3条气孔(包括点状夹渣)的评级标准: 一、气孔的评判用评片标尺上的1020计数范围框进行点状缺陷的计数。 二、单个气孔(包括点状夹渣)最大直径不得超过壁厚的1/3。 三、点状缺陷评级标准见表5.0.3-1。 表 5.0.3-1 点状缺陷评级标准 四、不同尺寸的气孔或点状夹渣按表5.0.3-2换算系数计算评判点数。 表 5.0.3-2 点状缺陷计数

13、的换算系数 五、在小径管焊缝透照中,检验人员确认是沿焊缝厚度方向的针孔时,应评为 不允许存在的缺陷。 第5.0.4条条状夹渣群评级标准见表5.0.4。 表 5.0.4 条状夹渣群评判标准 注:L为两相邻夹渣中较大者尺寸;为管壁厚度。 当焊缝长度不足12(级)或6(级)时,条状夹渣群总长可按比例折算, 如折算的夹渣长度小于单个条状夹渣长度时,按单个条状夹渣允许值评级。 注:当夹渣长宽比大于3,或长度大于或等于4mm时,则视为条状夹渣。 第5.0.5条焊缝根部未焊透的评级标准: 一、管径小于或等于76mm,焊缝根部有未焊透时,按表5.0.5-1的规定评 级。 二、管径大于76mm,焊缝根部有未焊透

14、时,按表5.0.5-2的规定评级。 表5.0.5-1 小径管根部未焊透评级标准 表5.0.5-2 根部未焊透评级标准 注:(1)L为未焊透长度:为管壁厚度。 (2)未焊透深度中百分比和极限深度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第5.0.6条焊缝根部内凹的评级标准: 一、管径小于或等于76mm,焊缝根部有内凹时,按表5.0.6-1的规定评级。 二、管径大于76mm,焊缝根部有内凹时,按表5.0.6-2的规定评级。 表 5.0.6-1 小径管内凹评级标准 注:内凹深度中百分数和极限深度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表 5.0.6-2 根部内凹评级标准 第5.0.7条焊缝质量的综合评级: 在12焊缝长度内几种缺陷同

15、时存在时,应先按各类缺陷分别评级,最后综 合评级。 如有两种缺陷,应将其级别数之和减1作为缺陷综合的焊缝质量等级。如有三 种缺陷,应将其级别数之和减2作为缺陷综合的焊缝质量等级。依此类推。 管道、联箱等环形焊缝,应以整个焊缝的周长进行焊缝质量等级的评判。分段 透照的焊缝应将底片搭接部位搭接起来进行评判。 第六章 检验报告及底片的保存 第6.0.1条焊缝透照后,检验人员应及时提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一式三 份,其中一份由检验单位留存,另两份交委托单位。如所检验的焊缝未达到质量 等级规定,而经返修达到等级规定,应在报告上注明缺陷性质和返修次数。 第6.0.2条底片是检验结果最基本的档案资料。为了避

16、免互相混淆,便于查 阅,底片应分别装在特制的底片袋中,放在专用的柜内,妥善保存。 第6.0.3条透照底片保存期为五年以上。一个工程竣工后,按施工验收规范移 交给生产单位保存。 第6.0.4条负责检验的单位,应重视检验记录和有关资料的整理建档工作,并 注意收集和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缺陷底片。 附录一 最小焦距的计算方法(补 充 件) 最小焦距可按下式计算(附图1-1): 附图 1-1 几何不清晰度 式中 f射源焦点至胶片的垂直距离(mm); Ug几何不清晰度(mm); d射源焦点尺寸(mm); 焊件厚度(mm)。 附录二 透度计和测深计的型式和规格 (补 充 件) 一、金属丝透度计 1.金属丝透

17、度计由16根不同直径的钢丝组成,丝的直径按等比系列选取。丝 径及其允许误差和丝的编码列于附表2-1。 附表 2-1 金属丝透度计丝径及编码 2.以7根编号相连续的金属丝为一组,共分3组,各组间互有交叉。透度计的 型式见附图2-1,规格尺寸见附表2-2。 3.本附录中规定的金属丝透度计与国家标准规定的金属丝透度计等效使用。 4.单丝透度计型式见附图2-2。 二、测深计的型式和规格 1.小径管测深计的型式和规格见附图2-3及附表2-3。 2.沟槽式测深计型式和规格见附图2-4和附表2-4。 附表 2-2 透度计规格尺寸 附图 2-1 金属丝透度计 附图 2-2 单丝透度计示意图 附图 2-3 小径

18、管测深计示意图 附图 2-4 沟槽式测深计型式和规格 附表 2-3 小径管测深计选用范围 mm 附表 2-4 沟槽式测深计尺寸 附录三 绝对灵敏度对照表 (参 考 件) 附表 3-1 X 射 线 透 照 附表 3-2 射 线 透 照 附录四 小径管焊缝X射线椭圆成像推荐透照条件 (参 考 件) 小径管焊缝用X射线进行椭圆成像透照时,为获得较高的检出范围,根据被 透管子规格,参照附表4-1选择透照条件。 附表 4-1 透照条件(铅箔增感前后屏均为0.5mm) 附录五 评片标尺的技术要求 (参 考 件) 为了便于评判底片中缺陷尺寸,可采用专用评片标尺。评片标尺应包括下列内 容: (1)以毫米刻度的

19、米格尺。 (2)计算气孔点数范围框。 (3)金属丝透度计观测框。 (4)1mm黑度测量孔。 (5)点状缺陷的评判标准。 (6)条状缺陷的评判标准。 附录六 检验报告的格式 (参 考 件) 附表6-1、附表6-2分别为大径管、小径管射线检验报告的专用格式。 附表 6-1 射线检验报告(大径管) 年月日编号:附表 6-2 射线检验报告(小径管) 年月日编号:附录七 近距视力表 (参 考 件) 说明:请你把视力表放在离眼睛一尺(即0.333m)的地方,试试你的视力好不好。 规范编制组成员 水利电力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常继明副总工程师 水利电力部西安热工研究所刘德荣工程师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毛森祥讲师 华北

20、电业管理局李其清工程师 西北电建二公司钟积中工程师 江苏省电建公司一处徐亚澄工程师 黑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钟国起工程师 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孟传亨工程师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龚为中工程师 湖北省电力工程公司王寰明工程师 水利电力部第五工程局马其弦工程师 水利电力部第十四工程局李克庄工程师 水利电力部基本建设司张佩良工程师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 技 术 规 范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SD 14385 编 制 说 明 第一章 总 则 一、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及与国家标准的关系 国家标准GB332382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以下简称国标) 已于1983年10月正式颁发执行。该标准适用于

21、可透照的所有型式的钢焊缝,是国 内钢焊缝射线检验工作的技术标准。因此,本规范明确规定:承重结构件及本规范 未涉及的条款按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但是,电力系统内火力发电厂存在大量的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管道对接焊缝。 在进行射线透照时,为保证成像质量,真实地评价焊缝质量,在透照工艺及焊缝质 量标准方面,均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此,本规范根据管道焊缝特点,特别是椭圆 透照的特殊要求,作了大幅度的修订,并重新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即“本规 范适用于制作、安装或检修火力发电设备时,各种承压管道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 焊缝的X射线或射线透照检验”。因此可以说,本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标的 补充。 二、本规范与

22、其他规程的关系 劳动人事部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 对锅炉、压力容器焊缝的透照检验工作中的抽检率、灵敏度及焊缝质量等级等方面 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凡涉及这方面的透照检验工作,均应执行该两规程 的规定。 火力发电厂管道对接焊缝的分类和抽检率,应执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建 设及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对检验人员要求 一、检验人员的资格鉴定和考核 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水利电 力部许多检测人员已参加了各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的考核班,并取得了各单项 等级资格证书。 水利电力部从1979年起实行无损检测人

23、员资格鉴定考核制度,已举办多期培 训考核班,为数不少的检测人员取得了资格证书,这些检测人员的素质及其检验工 作的质量是可信的。 鉴于上述情况,本规范规定“通过培训和考核,取得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 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或水利电力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担负检 验工作”。 二、关于视力 目前底片的评定工作主要靠人来进行,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评片的准确性,因 此,本规范参考了国外标准和视力检测的标准对人员的视力提出了要求。具体测法 是:在0.30.5m距离内,采用专用的缩微视力检测表(见附录七)或其他相当的标 准方法进行检测,视力不得低于1.2(含经过光学校正后的视力),对光学校正前的视

24、 力要求不得低于0.3。这是因为实际视力太低,所需光学校正度数太大,对评片工 作不便。 第三章 透 照 工 艺 关于小径管透照中缺陷深度测定: 在对小径管焊缝进行椭圆成像透照中,缺陷深度的确定曾使用通用式的槽式透 度计来对比测定,误差较大。在本规范中采用小径管专用测深计,主要根据是小径 管透照中厚度变化大,一般沟槽式测深计满足不了要求的情况下提出的。 测深计的制作,应简单易行,长度接近所透管子的1/2外圆周长,能紧贴于焊 缝边缘。测深计的主要结构尺寸如附表2-3所示,有两个深度值,即壁厚的10%和 15%(见附图2-3),此值相对于质量标准中允许未焊透或内凹的级极限深度。此法 测定仍有一定误差

25、,可以根据试验给予修正,但对薄壁小径管而言,其 误差值较小,可以不计。 在大径管的透照中,缺陷测深使用阶梯式测深计,或在黑度变化不大时仍可使 用沟槽式测深计。 第四章 底 片 质 量 一、关于黑度 本规范规定的底片黑度范围为1.23.0,这是指焊缝区的平均黑度的最小值 和最大值,根据国内外的试验资料,黑度与灵敏度之间存在一个与灵敏度最高值相 对应的黑度值,此黑度值称最佳黑度。黑度较均匀的底片应该尽量使底片黑度接近 其最佳黑度值(一般推荐1.72.0)。 由于焊缝余高的不均匀,黑度是有差异的。测量黑度时,应选焊缝有代表性的 部位,以垂直焊缝长度方向的直线上,测量焊缝区内3点,取其平均值。对于椭圆

26、 透照一次成像的焊缝,应测定可评范围内最小黑度值(不低于1.2)和最大黑度值(不 低于3.0)。 二、关于小径管的透照工艺 小径管椭圆成像透照,本规范提出了一些透照技术条件和要求,这主要是根据 射线穿透厚度变化大的特点,以及很难转90再透一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是 确保透照质量,尽量减少漏检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在透照技术上采用“高能量、短时间”工艺,从理论上讲就是提高射线能量从 而降低主因反差,使底片上相邻区的黑度差降低,且相应地减少散射线对底片成像 质量的影响,在确保灵敏度的情况下,能扩大检出范围,从而能更好地检出缺陷, 监控焊接质量。 小径管椭圆成像透照时,射线穿透厚度是变化的,如仍采用

27、标准制式的七根不 同直径金属丝制成的透度计,无法测定各个部位的灵敏度和相同灵敏度下的范围。 因此,本规范采用单丝透度计,系根据ISO金属丝透度计标准在小径管透照中的具 体化。使用时,根据实际穿透厚度和灵敏度要求选择金属丝直径。规范中对单丝透 度计放置位置也作了具体规定,目的是为了合理和统一。 在观察单丝透度计时,应从黑度较低的部位用评片尺从管壁断面处的焊缝区向 管中心移动,发现金属丝透度计影像处,此区即非检出范围。在计算可评范围时, 先在底片上测量其长度(两侧之和),进而与管缝的周长之比,若该百分比小于或等 于10%,即认为达到本规范规定的检出范围90%的要求。这一算法简便,而要求又 能满足现

28、场的工艺条件,可保证在最大范围内监督焊缝质量。 第五章 焊 缝 质 量 分 类 一、关于质量评级 焊缝质量的评定是根据缺陷数量、尺寸、性质分为四级,这主要为了与国标一 致,而质量等级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部门或相应的监察规程及专业规范的要求而定。 过去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与JB928区别之处是没有列入标准一级,这是考 虑一级主要用于特殊专用容器。从受力强度上考虑管道应力情况,对质量要求一般 采用二级,故原DJ6079的一级是不包括容器类标准的。这次修改后,原焊规的 评判要求,将由部发文明确,使它在质量要求上与其相当。 二、关于点状缺陷的评定标准 鉴于火电厂锅炉安装和生产检修中大量是管子的对接焊

29、缝,其中小径管所占数 量又极多,由于锅炉小径管曲率大、壁较薄、施焊工艺诸多不同,而且缺陷又有一 定特征,从运行经验和安装中常出现的问题统计资料以及部分实验数据表明,全部 套用国标的质量标准是不适宜的,根据进口工程的调查同样有此问题,因此,必须 制定补充标准。 本规范首先选用小的评判观测框10mm20mm,这样在小径管评判中仍适 用;其次考虑到薄壁管对接焊缝由于密集型缺陷对强度影响较大,也是导致漏泄的 重要因素,因此,0.5mm以下的点状缺陷不容忽视,故仍保留计数;对于厚壁管 道,由于灵敏度的限制,也无过高要求的弊病。 在点状缺陷的计数和换算系数上仍延用了原DJ6079的数值。为了评判上的 方便

30、,将点数范围改成点数的单一绝对值;厚壁的换算系数做了合并,取单一绝对 值。这样,对这部分的上限范围是放宽了,低限偏紧。 经这样调整后,总体上对分散性气孔放宽,对密集性点状缺陷比国标严。为了 控制气孔的单个绝对值不致太松,因此限定1/3壁厚量。 关于径向深孔(也称针孔、柱孔),本规范明确:当检验人员确认,对76以下 的管子发现焊缝中存在针孔,应评为不合格。因为在薄壁管中这是一种极易造成泄 漏的缺陷,在当前焊接中还尚未杜绝,故应加强监督和控制。但评判方法还只能依 靠个人经验和对焊接过程的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三、关于条状夹渣的标准 鉴于国内标准均无明确说明,有时只能从条状夹渣允许的最小长度去理解。

31、为 了统一尺度,经调查和论证提出长宽比和最长值的规定。 四、关于根部缺陷 在管道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中,根部未焊透和内凹是较易出现的两种缺 陷,前者较危险。经上次修改规范时做的持久强度试验结果,提出加强对未焊透的 控制,因此,本规范仍保留原控制量,只是在小径管中经计算结果分析,认为再标 明极限量意义不大,故取消。两种根部缺陷的长度控制,据统计仅深度一个量就能 控制。但为了完善,本规范仍作了规定,待执行中总结经验后再订。 五、关于重叠缺陷 当底片黑度较大时,对重叠缺陷难以评判,容易发生争执,目前也还提不出一 套科学的统一的判断方法,因此,本规范取消了这项规定,而采取国标中综合评级 的办法来解

32、决。这个办法是以缺陷平面投影来评定,但对沿射线方向焊缝断面上的 重叠缺陷尚不能包括,从管道受力对焊缝的应力破坏来看,是不利的。 上文已完。下文为附加公文范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公司责任主题演讲稿铁肩担责任 奉献谱新篇尊敬的领导,朋友们:有一种情感,它情系员工、浇铸出生活的希望:有一种精神,看似朴实无华,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存在,看似无形,却最是令人豪情万丈,它就是:我们为之讴歌、为之骄傲的石油之家,它就是我们荣辱与共的延长石油之家!延长石油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我们每一名石油人的切身利益都和延长石油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以延长石油发展为己任,勇担重任,敢担责

33、任。什么是责任?英国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做的事,这就是责任。什么是奉献?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这个贡献就是奉献。如果说,责任是一种承担,那么奉献就是承担的过程;如果说,责任让我们产生了动力,那么,奉献就提升了我们的境界。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延长石油一肩担着责任,一肩担着奉献,走过了多少艰辛坎坷之路,战胜了多少严峻的考验?正因为有了延长石油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让延长石油有了长足的的发展,才能让延长石油的美跨越一年又一年。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不是甜美的字眼,它有岩石般的冷峻,它让你时时付出,刻刻呵护。因为责任可以让即将沉沦

34、的浪子回头,可以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逐渐承受风吹雨打,可以让一个人坚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那我们要怎样担起自己的责任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一颗尽职尽责的心,认认真真的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折不扣的实现工作目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几年来涌现在我们设备维修部的优秀人物数不胜数:机电维修车间优秀青年女工白春丽;机电车间孩子上小学的单身妈妈赵秀梅;油管维修车间李玮青今年四月份至八月份夺油会战全厂周六加班,我们默默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上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经历了多少次工作与亲情的考验,背负了多少回对家人和亲友的愧疚。但是,我们从不后悔,始终执着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们对

35、父母有情,对儿女有爱,但是我们每一名维修人员都深知: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让电机正常运转,让石油滚滚而出,才能让采油厂稳中求进,降本增效。太多太多的他们,用责任和奉献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团结一心,什么是凝心聚力。站在这里我怎能忘记为延长石油发展殚精竭虑的他。在延长石油的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设备维修职工,如果说在工作中有一些收获,是因为有一位领路人在率先垂范的引领着我,他就是采油厂高厂长。年过半百的他,在2014年搬新建厂期间,几天时间就白了头发。多少次,他那小小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接受任务的职工;多少次,他为了职工的安心,自己却没有睡上安稳觉;又有多少次,他顶风踏露,披星戴月

36、检查设备的安全,繁忙的建厂搬迁工作,让他忘记了的身体健康,忘记了为他热了一次又一次饭菜的老伴,忘记了一遍遍催他注意身体的父母。没有奢华的生活,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却总是忙碌而快乐的工作着,没有一丝抱怨,没有一丝哀叹,有的只是他一句铿锵有力的答言:我是石油人。在责任面前,延长石油人迎难而上;在奉献之中,延长石油人无怨无悔。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延长石油人书写着我们的青春与忠诚,书写着我们的艰辛与进取,书写着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回顾过去,我们为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新形势下的我们任重道远,不敢懈怠。让我们满载着这份责任和这份奉献扬帆起航,再创石油事业的锦绣前程。员工十三

37、五培训规划及2016年培训计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6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卫处的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有效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公司十三五战略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本,结合保卫处工作实际,编制保卫处员工十三五培训规划及2016年培训计划。一、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保卫处年度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强化培训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育形式,夯实培训工

38、作基础,打造一支专业技能精、执行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二、工作目标(一)十三五规划员工培训工作目标切实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全面实现三有一强:一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计划;二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体系;三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机制;四是建强处室自己的培训讲师团。(二)2016年员工培训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强化培训监督考核,大力提升员工队伍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实现培训率四个100%:一是管理岗位员工参培率达100%。二是操作岗位员工培训率达100%。三是安全知识培训覆盖率达100%。四是操作员工持证上岗率达100%。三、工作重点根据公司工作

39、思路与目标,结合保卫处工作实际,下一阶段,保卫处的培训工作重点可概括为四个加强。 (一)加强人才培养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根据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培训效果。一方面,抓好管理岗位人员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及工作效率。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公司各职能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以科室为单位,开展科室负责人与科员之间的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或一对多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员工新闻写作知识、内控体系知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类专项培训等途径,全面拓展管理岗位员工知识面,促使两级机关管理岗位员工业务技能、工作效率双提高。另一方面,抓好操作岗位人员培训,提升操

40、作岗位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抓好应急队员军事技能培训。重点强化队员基本军事科目和防卫手段训练,进一步锻炼队员体质体能,规范警务动作,增强擒敌本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抓好汽车驾驶员技能等级培训,通过强化培训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工技能鉴定参与率和合格率。三是抓好值守人员技能监控设施使用培训,有效提高值守人员日常监控的处置能力,有效避免监控设备只装不用的不良局面。 (二)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安全,是企业开展生产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工作,保卫处将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坚持专题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注重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等方式,全面提高员工

41、队伍的安全意识。一是结合工作热点,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培训。结合工作热点、难点,全面推进全员安全文化教育,促进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和标准实现有效领会与全面掌握。如以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分批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及普通员工参加新两法知识培训,通过对法律知识深入进行深入透彻地阐述解读,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底线和红线思维,营造全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定期开展员工岗位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针对职业、非职业驾驶员,组织开展驾驶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巩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知识,全面增强驾驶员的安全

42、驾驶意识,有效杜绝有责交通事故发生。三是高度重视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针对新员工,特别是新增项目用工,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并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首位,全面推进三级安全教育,有效提升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安全防范技能。 (三)加强讲师团培训,建立健全处室培训体系。积极响应公司让管理者成为培训者培训工程,着眼现有的人力资源,挖掘潜力,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探索建立起保卫处自己的讲师团。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技能的培训。积极组织处室管理人员参加公司针对培训者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授课技能技巧、课件开发等专业培训,把处室管理人员培养成为培训者,打造专属于保卫处的专业讲师团

43、。二是积极推进管理者上讲台活动。利用处室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选拔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管理人员走上讲台,分享经验和知识,为他们走上讲台提供舞台,促使管理者向培训者转型。 (四)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培训管理体制。为了进一步抓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保卫处将进一步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一是坚持培训工作自查与公司考核相结合。参考公司培训相关管理制度,依据年度员工培训工作机会,定期开展处室培训工作自查自纠工作,加大对自身培训项目的评估和考核,营造人人重培训,培训出效果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要严格落实培训经费使用规定,加强培训经费的管理。建立培训办班前进行经费预算制度,严格控制培训经费的申报、审批和核销,确保培训经费合理使用、受控运行。四、工作难点(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