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方案174734689.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2412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施工方案17473468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钢筋施工方案17473468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钢筋施工方案17473468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筋施工方案17473468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施工方案174734689.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仁恒滨河水岸钢筋工程施工方案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项目简介1、工程名称:xxxxxx2、工程地点:xx市xxx路、xxx路、xxxx路所围区域3、建设单位:xxxxxx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xxxxx设计院有限公司5、勘察单位:xxxxx勘察院6、监理单位:xxxxxxx监理有限公司7、施工总承包单位: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x市xxx区xxx路,xxx路,xxxx路,xxxx路地块内 。该建筑基底面积为xxxm,总建筑面积为xxxxm,本工程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xxx层,总高度为xxxx米。二、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2、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法制图规则构造(11系列)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上海华东房产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其它相关标准、图集等。三、施工部署一)、钢筋原材准备1、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有原材质、复试报告和出厂合格证。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

3、测值应复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补应大于1.3。3、规范钢筋进场时的质量验收程序,收料员在检验钢筋数量的同时,也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对质保书和钢筋上的出厂铭牌进行核对,以下情况必须退货:出现进场时已严重锈蚀的。镙纹钢外观粗糙,不直的,侧边宽度不均一,太宽的。拉伸试验及抗弯试验不合格的。质保书和铭牌对不上的。4、用大厂钢筋,本地钢筋,对外地小厂钢筋要限制使用,局部框架部位严禁使用外地小厂钢筋。5、钢筋进场后要及时做好原材抗拉及抗弯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二)、施工准备 1、搭好钢筋棚,

4、安放好钢筋配套、加工机械,准备好钢筋原材及成型钢筋堆场,场地采用C15细石混凝土硬化地坪。2、熟悉图纸,核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3、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板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做好相应规格的保护层砼垫块。三)、钢筋下料1、 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 2、 配筋计算的注意事项2.1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未有注明时,一般按设计说明要求及构造要求处理。2.2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5、。2.3配料时,要充分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例如:底板架立筋、墙板双层钢筋网中固定钢筋间距用的钢筋撑脚、柱钢筋骨架增加四面斜撑筋等。2.4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按11G101第53页采用(见下表1):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见下表2)纵向钢筋的搭接接头百分率2550100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1.2labE1.4labE1.6labE注:1)当HRB335、 HRB400钢筋直径25时,上表1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1.1。2)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300mm。3)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

6、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4)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3、 钢筋的切断 3.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统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3.2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积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3在切断过程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必要时做退货处理。4、 质量要求4.1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

7、形或起弯等现象。4.2钢筋的下料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四)、钢筋成型1、 弯钩弯折的有关规定1.1 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2.5 d,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对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3.5 d。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1.2 HRB335、HRB400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 HRB335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4d,HRB400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5d。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1.3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5d。注:根据11G101-1箍筋

8、弯钩构造(第56页),箍筋弯钩平直段应满足10d及75mm中较大值。2、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和不同的弯曲角度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划线扣除弯曲调整值。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五)、钢筋代换1. 代换原则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1) 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2) 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3) 当构件受裂缝

9、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2. 等强代换方法(1)计算法 n2=n1d12fy1d22fy2式中n2代换钢筋根数n1原设计钢筋根数d2代换钢筋直径d1原设计钢筋直径fy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上式有两种特例:l 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 n2=n1d12d22l 直径相同、设计强度不同的钢筋代换: n2=n1fy1fy2 (2)查表法 参见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四版200年月第一次印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 钢筋代换后,有时由于受力钢筋直径加大或根数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数,则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0减小,截

10、面强度降低。通常对这种影响可凭经验增加钢筋面积,然后再作截面强度复核。 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可根据弯矩相等,按下式复核截面强度。 N2(h02-N22fcmb)N1(h01-N12fcmb) 式中 N1原设计的钢筋拉力,等于As1fy1(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2代换钢筋拉力,同上;h01原设计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02代换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m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C20混凝土为11N/mm2,C30混凝土为16.5N/mm2;b构件截面宽度。4. 代换注意事项 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

11、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1) 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钢筋构造规定,如钢筋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2) 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的钢筋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3)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四、构造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构造要求(一)纵向受力的钢筋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另详混凝土保护层要求;(二)钢筋的锚固长度和塔接长度(钢筋的直径25mm)另详钢筋下料说明;(三)钢筋接头;1、钢筋的连接可分

12、为两类: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a、机械连接采用等强直螺纹套筒连接。b、框支转换梁纵筋要求采用机械连接,同一连接区段接头数量少于25%。c、一级抗震框架梁采用机械连接。d、钢筋焊接接头类型可采用电渣压力焊、闪光接触对焊、电弧焊等。e、钢筋接头施工工艺及接头质量均应满足有关规范和规定。2、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构件中相邻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接头中心距小于1.3倍搭接长度视为同一连接区段,当采用焊接接头时,接头中心距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或小于500mm视为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的受力筋面积占钢筋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括号内数字用于柱):接头形式受

13、拉区受压区梁板墙柱绑扎搭接接头()不限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不限3、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要求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直径的0.25倍。b、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并不应小于100mm。、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并不应小于200mm。4、基础钢筋构造:a)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b) 基础主梁的底部贯通筋,可在距柱根1/4范围采用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c) 基础次梁的底部贯通筋,每跨两段应锚入基

14、础主梁内,或在距中间支座(基础主梁)1/4范围内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1、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10d且不小于120mm,当为HPB235级钢筋时,端部另设弯钩;当为HRB335、HRB400级钢筋时,端部不加弯钩;楼梯跑板的钢筋伸入支座10d,且不小于150。2、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负筋)两端设直钩,板的边支座负筋一般应伸至梁外皮留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如已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直钩长度同另一端,如不满足时,此端加垂直段至满足锚固长度。当为HPB235级钢筋时,端部另设弯钩,当边梁较宽时,负筋不必伸至梁皮,按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或图中注明尺寸施工,

15、现梁、浇板底钢筋不得在跨中搭接,板面钢筋不得在支座搭接,板伸入支座情况见下图一。3、板上孔洞一般应预留,避免后凿;一般结构图中仅示出洞口尺寸大于300mm的洞口,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当孔洞尺寸小于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按图三施工,当300d1000mm,且洞边无集中荷载时,应在孔洞每侧配置附加钢筋,其面积不应小于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的一半,并不小于212。楼板开洞构造详见11G101-1图集第101、102页。4、板内分布钢筋包括梯板,除注明者外按如下配置:受力钢筋分布钢筋间距61062006106200注:屋面分布钢筋的间

16、距加密至1505、管井按建筑要求是否封堵,一般水管、电缆井需要封堵,烟道、水道不封堵,图中未注明配筋且需要封堵时,预留出R1020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待管道安装完毕后浇灌管道板混凝土,标号同楼层,板厚100。6、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下排,长跨钢筋置于上排7、当板底于梁底平时,板下部钢筋应放在梁下部主筋之上,做法详见上图二。8、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子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o值在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伸至Ln/4位置,Ln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

17、为支座两边较大跨的净跨值。三)、剪力墙结构1、本工程梁采用平法表示,配筋表示方法及钢筋构造按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执行。2、混凝土墙体配筋均为双层双向,剪力墙钢筋一般竖向筋在内,水平筋在外,除施工图中的配筋详图外,墙体双层钢筋网间设拉结筋,纵横间距均不大于600mm,梅花形布置。3、墙内暗柱纵筋接头位置等要求同框架柱,暗柱未贯通处,纵筋应锚入下部、上部的墙梁或板内,长度L1E。4、墙顶无边梁时,应设封顶暗梁,暗梁高为倍墙厚,配筋为上下各318,箍筋8200,并与墙内暗柱、顶连梁及框架形成整体。5、混凝土墙或柱边砌块墙垛长度200时,可采用混凝土整

18、浇,外侧竖向配置8200双向钢筋。6、填充墙与柱子拉结筋采用后植筋,填充墙拉筋8400。7、当柱为异形柱时,若框架梁的宽度与异形柱的肢厚相等,在梁四角上的纵向受力钢筋应在离柱边小于等于200mm处向柱筋内侧弯折伸入梁柱节点内,框架梁纵筋伸入薄壁柱时,除满足锚固长度外,还应伸至薄壁柱另一边。五、钢筋连接基础底板钢筋、局部框支转换梁纵筋、一级抗震框架梁钢筋机械连接采用等强直螺纹套筒连接。梁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闪光对焊与电弧焊相结合方式。柱纵筋1225范围的焊接连接接头类型采用电渣压力焊、闪光接触对焊、电弧焊等。柱纵筋连接16以下的采用绑扎搭接。板筋采用搭接与电弧焊相结合方式。各工艺要求分述如下:

19、钢筋连接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接头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对抗震结构宜避开梁、柱端头箍筋加密区。2、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避免有多个接头同时对钢筋传力性能造成过多的削弱。3、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绑扎搭接任一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25%,(受压区)50%。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以增加对连接区段的围箍约束,如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或钢筋间距,加强配箍等。一)、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1、套筒的质量要求1)、连接套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2)、牙型规检验合格,用直螺纹塞规检查其尺寸精度。3)、各种型

20、号和规格的连接套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和规格标记。若连接套为异径的则应在两端分别作出相应的钢筋级别和直径。4)、连接套随领随用,以保持孔内部洁净,干燥防锈。2、钢筋螺纹加工 1)、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型,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型、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2)、对于25mm主筋的螺纹加工,丝头大径M24.6mm,螺距t=3mm,螺纹长度L38mm。3)、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4)、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记。5)、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及时戴上保护帽, 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21、待用。3、钢筋连接1)、当受力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时,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D且不小于500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受拉区不超过50%。2)、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钢筋螺纹的形式、螺距、螺纹外径应与连接套匹配。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3)、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4)、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

22、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5)、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4、质量检验1)、螺纹丝头牙形检验:牙形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且与牙形规的牙形吻合,牙形表面光洁的为合格品。2)、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应与钢筋连接套筒的规格相匹配,接头无完整丝扣外露。3)、现场外观质检抽验数量:梁柱构件按接头数的15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数抽验数不得少于一个接头;基础墙板构件按各自接头数,每500个接头作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批3个接头,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一个不合格,则应再检验6个接头,如全部合格,则该批接头合格;若还有

23、一个不合格,则该验收批接头应逐个检查,对查出不合格接头应进行补强,如无法补强应弃置不用。5、钢筋绑扎1)、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B、绑扎双层钢筋时,在上层钢筋网片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C、梁、柱箍筋,除设计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D、墙拉结筋采用梅花型布置,并满足间距要求。E、剪力墙双层竖向钢筋绑扎时,应采用焊制竖向钢筋限位网片或预制砼撑块,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竖向钢筋水平位移,具体制作尺寸按剪力墙相应厚度确定。2)、钢筋绑扎接头应

24、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B、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C、钢筋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D、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E、地下室外墙水平筋位于竖筋内侧,其它部位水平筋位于竖筋外侧。 F、各构件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执行。6、成品保护1)、各种规格和型号的套筒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2)、连接钢筋的钢套筒必须保持内部洁净干燥。3)、钢筋直螺纹加工经检验合格后,应戴上保护帽或拧上套筒,以防碰伤或生锈。4)、已经连接好套筒的钢筋接头不得随意抛砸。5)、承台板钢筋施工完毕后,严禁在板钢筋上行

25、走或压重物,防止变形。二)、钢筋焊接本工程采用的焊接方式有:闪光对焊、电弧焊及电渣压力焊。1、 闪光对焊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见下表):焊机容量(KVA)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150HPB23520HRB33522HRB40020100HPB23520HRB33518HRB4001675HPB23516HRB33514HRB40012钢筋直径较粗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与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对焊注意事项: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 3)焊接参

26、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进行修正。4)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5)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有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6)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此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7)螺丝端杆与钢筋对焊时因两者钢号、强度及直径不同,焊接比较困难,宜事先对螺丝端杆进行预热,或适当减小螺丝端杆的调伸长度。钢筋一侧的电极应调高,保证钢筋与螺丝端杆

27、的轴线一致。8)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闪光对焊缺陷及防止措施:钢筋闪光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项次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防 止 措 施1闪 光 不 稳(1) 清除电极底部及表面的氧化物(2) 提高变压器级数(3) 加快烧化速度2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1) 增加预热程度(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4) 加快顶锻速度(5) 增大顶锻压力3接 头 中 有 缩 孔(1) 降低变压器级数(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4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1) 减小预

28、热程度(2) 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5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1) 降低变压器级数(2) 减慢烧化速度6接 头 区 域 裂 纹(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如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2) 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大预热面积7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1) 清除钢筋被加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4) 夹紧钢筋8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3) 切除或矫正直钢筋的弯头对焊接头的质量检验: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

29、纹;2)电极接触处的钢筋外表面,对于HPB235、HRB335、HRB400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烧伤;对于RRB400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HPB235、HRB335、HRB400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3)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2、 电弧焊2.1 帮条焊与搭接焊帮条焊与搭接焊的焊缝尺寸:单面焊8d(10d);双面焊4d(5d)。不带括号的数值适用HPB235,带括号的数值适用HRB335。2.1.1施焊前,钢

30、筋的装配与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5mm;2)采用搭接焊时,钢筋的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3)帮条和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2.1.2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应熔合良好。2.1.3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0.7d,并不得小于10mm。钢筋与钢板接头采用

31、搭接焊时,焊缝高度h0.35d,并不得小于6mm;焊缝宽度b0.5d,并不得小于8mm。2.2 电弧焊注意事项2.2.1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均应符合规定;2.2.1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2.2.2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垫板或帮条上进行。无垫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部位,防止烧伤主筋。2.2.3根据钢筋的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的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2.2.4焊角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2.3质量检验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时,应在接头清渣后逐

32、个进行目测或量测。钢筋电弧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2.3.1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2.3.2接头处不得有裂纹;2.3.3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电弧焊钢筋接头尺寸和缺陷的允许偏差项次偏差名称单位允许偏差值1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mm0.5d2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折度4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mm0.1d(3)4焊缝高度mm(+0.05d,0)5焊缝宽度mm(+0.10d,0)6焊缝长度mm-0.5d7横向咬肉深度mm0.58焊缝表面上气孔和夹渣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个2mm26注:1. 允许偏差值在同一项目内如有二个数值时,应按

33、其中较严的数值控制;2. d钢筋直径3、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使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内)钢筋的接长,但不宜用于轧后余热处理的钢筋,不得用于梁、板等构件中水平钢筋的连接。 3.1焊接电流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电流宜按钢筋端头面积取0.80.9A/mm2,一般在200450A。 3.2焊接电压 电渣压力焊过程中,焊接电压是变化的。当引弧后,进入电弧稳定燃烧过程时,电压为3545V。当钢筋与焊剂熔化,进入电渣过程时,电压为1822V。如电压过高,易再度产生电弧现象;过低,则易产生夹渣缺陷。 为确保

34、焊接质量,应使焊接电压波动值控制在5V的范围内。 3.3焊接时间 是指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的延续时间。电弧和电渣的时间比为3:1 。 如因引弧不顺利或电压偏低,总的焊接时间必须相应延长;延长的时间只能加到电弧过程之中。 3.4 焊接缺陷及防治措施 在钢筋的电渣压力焊焊接过程中,如发现轴线偏移、接头弯折、结合不良、烧伤夹渣等焊接缺陷,按照下表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时的缺陷性质与防治缺陷性质防治措施过热(焊包薄而大)1.合理选择焊接参数,避免采取大能量焊接法2.减少焊接时间3.缩短电渣过程轴线偏移1.钢筋的焊接端部力求挺直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3.及时修理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钳口4.焊接

35、操作过程避免晃动接头弯折1.钢筋的焊接端部力求挺直2.正确安装钢筋,并在焊接时始终扶持端正3.焊毕,适当延长扶持上钢筋的时间4. 及时修理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或夹具结合不良1.正确调整动夹头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下送到位2.避免下钢筋伸出钳口的长度过短,确保熔池金属受到焊剂正常依托;增大焊接电流;避免焊接时间过短3.防止在焊接时焊剂局部泄露,避免熔池金属局部流失4.避免顶压前过早断电,有效地排除夹渣焊包不匀1.减少钢筋端面的不平整度2.装焊剂时,力求钢筋四周均匀一致3.焊剂回收使用时排除一切杂质4.避免电弧电压过高,减少偏弧现象5. 防止在焊接时焊剂局部泄露,避免熔池金属局部流失气孔、夹渣1.遵守

36、使用焊剂的有关规定2.焊前对钢筋端部的锈斑、杂物清除干净3.缩短电渣过程,使钢筋端面呈微凸状4.及时进行顶压过程;确保接缝在焊剂中合适埋入深度咬 边1减小焊接电流2.缩短焊接时间3.注意上钳口的起点和止点,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焊包下淌1. 彻底封堵旱季筒的漏孔2. 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烧 伤1. 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2. 尽量加紧钢筋3.5电渣压力焊注意事项:1)焊工必须持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操作前检查焊机、工具及防护装置,接头面积百分率等符合要求。2)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焊剂型号为HJ401,应有出厂合格证。3)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如受潮,使

37、用前须经250300烘焙2h。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4)焊接应先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并针对不同直径的钢筋确定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等),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3.6质量检验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逐个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接头焊包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2)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d,同时不得大于2mm;3)接头弯折不得大于3度;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措施。六、钢筋的绑扎与安装1、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2)做好C15混凝土垫块。(3)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

38、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4)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板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2钢筋的现场绑扎(1) 划出钢筋位置线。地下室底板的钢筋在垫层上划线,顶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柱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2)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详见11G101-1第53页。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d。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应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级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搭接长度内应绑扎三点(在中心和两端各一点)。(3)

39、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组织好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少绑扎困难。(4) 底板钢筋绑扎l 钢筋网的绑扎。所有受力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l 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下图所示,每隔1m放置一个。(以保证钢筋位置不位移为准)其直径选用18mm l 下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但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上下层弯钩搭接长度200,上下层弯钩上布筋16200。l 暗柱与底板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

40、一定要固定可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5) 暗柱钢筋绑扎l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见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l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l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l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6) 墙l 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钢筋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于绑扎。l 墙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钢

41、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部。l 对于双层钢筋网,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限位器(见下图),以固定钢筋间距。l 墙的钢筋可在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之后,浇筑混凝土前插入底板内。l 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7) 梁与顶板l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层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的距离。l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筋上,其余同暗柱。l 顶板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单向板)。双向受力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42、双向板)。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l 对于双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下图所示,每隔1m放置一个。(以保证钢筋位置不位移为准)其直径选用8或10mm。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钢筋撑脚1 - 上层钢筋网 2 - 下层钢筋网 3 - 撑脚 4 - 水泥垫块l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如下图)。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见下图: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

43、筋1 板的钢筋 2 次梁钢筋 3 柱梁的钢筋 注: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是在支座两边应有一排纵筋均伸入支座锚固的情况下,为保证相邻纵筋在支座内上下左右彼此之间的净距均满足规范要求和保证接点部位钢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所采取的构造措施。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同样适用于非框架梁。l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于浇筑混凝土。l 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梁的高度较大(1.2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l 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8) 采用

44、钢筋限位器控制钢筋位置 为避免剪力墙竖向钢筋水平位移,预制水平钢筋限位器,在浇筑混凝土前绑扎在混凝土上表面约100150mm处,将钢筋间距限位固定。当混凝土终凝后取出,以重复使用。为避免剪力墙水平钢筋竖向位移,预制竖向钢筋限位器。当剪力墙上升时,将竖向钢筋限位器绑扎在剪力墙两端,控制钢筋水平位置和双层钢筋间距。此限位器作为剪力墙分布筋浇筑在混凝土内,柱钢筋限位在混凝土上表面300500mm绑扎一道钢箍来控制钢筋位置。(见下图)a.竖向钢筋间距 b.双层钢筋间距 c.混凝土墙板厚度,(c-b)/2保护层厚度(9) 钢筋的绑扎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l 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

45、端柱和翼墙。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按11G101-1第73页设置构造边缘构件。l 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的剪力墙)加密区同柱。l 短柱(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柱直径的比值4)箍筋沿柱全高加密。l 底层柱的柱根(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加密区长度应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l 底部加强部位: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