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3469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研究.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的网络环境的完善,以网上交易为核心内容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是大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电子商务中的企业成本优势的建立和保护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借助因特网,商务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可在瞬间实现,但因特网实现物流的能力十分有限,仅限于数字产品。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功能应该是在准确的时间将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以最低的费用送达准确的地点.因此电子商务需要与其运作相适应的物流系统支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使企业间实现即时信息交流,市场信息即时送达各生

2、产环节,企业与企业间可即时更改定单以适应市场的突变。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因此有必要进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的研究,以促进我国物流管理改革。本文首先论述了物流、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物流的理论框架,接着应用理论及案例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几种典型的物流形式,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模式,指出了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途径。最后总结了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模式比较AbstractIn recent years,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network environment improved to online transactions 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e-commerce developed rapidly.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e-commerce is greatly simplified business processes, reduce business operating costs, and e-commerc

4、e enterprises in the cost advantage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otection must be reli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logistics operation that this is also a modern enterprise in the competition to win the key . With the Internet, business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flow, capital flow and flow

5、 to be realized in an instant, but the logistics of the Internet to achieve very limited capacity, limited to digital products. Adapt to the function of e-commerce logistics system should be accurate in the time to accurately the exact number of products at the lowest cost of service of accurate loc

6、ation. So instead of e-commerce need to adapt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to support. E-commerce logistics management so that enterprises to achieve real-tim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real-time market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enterprises and between enterprises c

7、an immediately change the order of the mutation to adapt to the market. Now,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tensifi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en the key to saving the first profit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rais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the second s

8、ource of profit to establish a highly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in the third profit source. There is a need to conduct e-commerce mode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re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gistics, e-commerce and e-commerce logistics of the the

9、oretical framework, followed by application of theory and case analysis, the current combination of several typical form of logistics, e-commerce environment of the logistics model of development, pointing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logistics model the way. Summed up the

10、 last of Chinas logistics model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Key words:e-commerc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Mode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背景1第2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32.1 现代物流理论32.1.1 物流的由来32.1.2 物流的定义32.1.3 物流的功能要素42.1.4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42.2 电子商务理论52.2.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52.2.2 电子商务的作用:5第3章 电子商务

11、下物流配送模式73.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73.1.1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73.1.2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特点:8第4章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优化问题的研究104.1 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104.1.1 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的保障因素104.1.2 构建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114.2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原因及其优势144.3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撑17第5章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实例分析205.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基本物流模式205.1.1 戴尔模式:(核心企业下的电子商务物流)205.1.2 沃尔玛模式(与电子商务物流相匹配的商业模式)225.1.3 虹鑫模式(

12、第三方物流)24第6章 总结27参考文献28致 谢29附录一:外文资料翻译译文30电子商务之花正在绽放30IV第1章 绪 论1.1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背景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全球物流业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向物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通过互联网的客户可以直接面对销售商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所以传统的物流渠道必须进行企业组织重组,消除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增加网络经济多要求的物流运行机构,其次,网上交易的“零距离”很难被带入流通领域。借助因特网,商务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可在瞬间实现,但因特网实现物流的能力十分有限,物流始终是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之一。在网上交易日趋火爆的今天,知

13、识密集型,可信息化产品的网上交易日益扩张,这些已经数字化的展品,如书报、软件、音乐等,其物流系统在信息业迅速发展中将逐渐与网络系统重合并最终被后者取代。但对于多数产品和服务来说,仍然要经过由商品实体化的流通渠道。因此,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功能,应该是在准确的时间内将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以最低的费用送达准确的地点。因此电子商务需要与其运作相适应的物流系统的支持。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间各自独立,企业各自按本部门的利益开展活动。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因而对市场风险变化的抵抗能力差,同时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低,产品成本高。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间能实现即时信息交流,市场信息即时送达各生产环节,企业与

14、企业间可即时更改定单以适应市场的突变。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己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高效的物流系统基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而一个国家的物流管理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物流一体化的方向和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各国和各大公司关注、探索和实践的热点。在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就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的现代理论,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它们的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美国十几年的经济繁荣期即与该国重视

15、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社会生产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由于物流研究的历史还不长,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还存在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起步,导致投资商对物流的信心不足,抑制了物流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已经建立起来的物流企业,对市场认识不足,加之规模小、经营能力有限,使物流服务水平大大低于期望值,物流产品不对路和服务质量偏低致使需求增长乏力。而物流理论研究滞后,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有必要进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物流管理改革,适应市场竞争大环境。第2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2.1 现代

16、物流理论2.1.1 物流的由来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名词1915年最早由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存在较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企业界为了扩大销售,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着重研究在销售过程中的物流。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为了改善战争中的物资供应状况,研究和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在战争活动中加以实践和应用。战后logistics的理论被应用到企业界,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包括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

17、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它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美国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更加深入,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并从“反向物流”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它特别强调有效流动与存储,强调信息及管理在物流中的作用,它特别关心运输可见性、库存可见性及电子商务在物流中的应用。2

18、.1.2 物流的定义国内外对于物流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2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3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本文则遵从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最新修订后的物流定义,修订后的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它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其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2.1.3 物流的功能要素1.储存:实现物资的时间效益。是物流

19、体系中的静态环节,相当于物流系统中的一个结点。起着缓冲和调节的作用。其主要的载体是仓库。它的内容包括仓存、管理、保养、维护等活动。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往往要在流通领域停留一定时间,这就形成了商品储存。2.运输:实现物质实体由供应方向需求方的移动也是创造空间价值的过程。运输任务是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物资在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问题,从而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最重要的一个功能。3.配送:配送是物流系统中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是短距离的运输。4.辅助性功能要素: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20、信息处理。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组成的。物流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因为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交替损益的关系。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则因其易于破损可能给装卸搬运作业带来麻烦;片面追求装卸作业均衡化,会使运输环节产生困难。各个环节都是物流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过分削弱都会影响到物流系统链的整体强度。重视系统观念,追求综合效益最佳,这是物流学的最基本观点之一。2.1.4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物流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在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

21、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类似的定义还有很多,如“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这类概念被称为传统物流或狭义物流。现代物流概念,是在物流也备受重视、在把物流作为继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背景下,随着物流的现代化、网络化、而形成的。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概括为:现代物流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以现代化的手段与设备,以先进的管理与运作,实现商品与服务的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的经济活动过程。2.2 电子商务理论2.2.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的尚无统一定义

22、,许多国际组织和企业乃至个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高度概括。国际商会于1997年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对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最有权威的阐述:“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IBM公司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将系统和主要商业运作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因特网技术使之变得简单易行的、能够传送不同商业价值的、安全、灵活和完整的商业途径。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虽然差别很大。但有两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活动要有商业背景,二是网络化和数字化。综合来讲,可以这样认为:电子商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高效便捷的实现网上商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有了解商情、商务

23、撮合、收发订单、物流配送、保险、支付等一系列商务活动。2.2.2 电子商务的作用: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务过程中的产品询价、合同签订、供货、发运、通关、结算、库存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处理。电子商务有许多优点,可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为经济、简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改善国民生活质量。1.密切地衔接生产和消费,减少盲目生产和积压,节约社会劳动和资源。电子商务使以销定产更为简便易行,企业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自己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售前售后服务及付款条件等,客户各取所需,发出订单,企业根据网络传递的订购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从而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即时制造交货的理想

24、模式,适应现代消费潮流。2.电子商务易于实现贸易过程标准化,减少销售结算过程中的延搁和错误。电子商务设施不但可以提高交易速度,加快订单处理和货款结算,而且减少人工疏忽,先进应用程序能发现业务人员输入的错误信息而提出警告或自动纠正,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这对严格要求单证一致的信用证结算贸易业务显得尤为重要。3.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电子商务可使企业节省各种纸单证制作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通过设定的电脑程序,可以为客户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连续服务。电子商务伙伴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资源,使企业能更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按时按质按量提供客户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从而

25、加强市场竞争地位。电子商务尤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条件,使这些企业能获得以常规方式无力收集的市场信息,得到较为平等的竞争机会。一些新型网络公司利用Internet提供的机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大企业,Amazon、AOL、eBay、Yahoo都是这样的例子。4.减少投资盲目性,缩短产品开发及投资回收周期。电子商务环境所提供的大量、及时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领导人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减少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盲目性;高效率的电子销售渠道可以缩短企业投资回收周期,推动产品升级换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会使企业投资更为活跃,更为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第3章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3.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3

26、.1.1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其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

27、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1)供应链短路化。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

28、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变化。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1)跨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

29、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如图书),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3.1.2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特点:1.信息

30、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面貌。2.网络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物流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3.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

31、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4.柔性化柔性化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制造资源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

32、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第4章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优化问题的研究4.1 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4.1.1 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的保障因素1.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为保持职能部门能进行有效管理,协调和控制。企业的组织是按等级制构成。企业管理存在层次重叠,冗员多,成

33、本高,浪费大和市场反应迟缓等缺陷。阻碍了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物流管理。因此,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的保障因素之一就是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尽量压缩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式管理组织,提高管理效率。2.重组业务流程18世纪以来,从亚当斯密到福特再到斯隆对汽车公司的精密分工,分工理论一直将中心放在个别作业效率的提高上,而忽视了整个流程的优化。而电子商务系统下的物流要求整体流程必需实现优化。因此,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的另一个保障因素就是重组业务流程。使企业由职能管理转变为面向业务流程的管理。强调整体最优而不是单个环节的最优。3.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为了使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能可以便捷,快速的进行,有必要投入各

34、种先进的电子,运输,机械设备。以下就几种常用的技术进行介绍。(1)EDI(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贸易”。以往世界每年花在制作文件的费用达3000亿美元,所以“无纸化贸易”被誉为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EDI应用获益最大的是零售业、制造业和配送业。在这些行业中的供应链上应用EDI技术使传输发票、订单过程达到了很高的效率,而这些业务代表了他们的核心业务活动采购和销售。EDI在密切贸易伙伴关系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2)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

35、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口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T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作出反应。物流条码是条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不仅在国际范围内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体系,而且为贸易环节提供了通用语言,为EDI和电r商务奠定了基础。因此,物流条码标准化在推动各行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条码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二十多种码制。(3)货物跟踪系统货物跟踪系统是指物流运输企业利用物流条形码和EDI技

36、术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品种、数量、货物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货物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提高物流运输服务的方法。具体说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向货主取货时、在物流中心重新集装运输时、在向顾客配送交货时,利用扫描仪自动读取货物包装或者货物发票上的物流条形码等货物信息,通过公共通信线路、专用通信线路或卫星通信线路把货物的信息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进行汇总整理,这样所有被运送的货物的信息都集中在中心计算机里。货物跟踪系统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4.1.2 构建构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按市场需求来进货生产,减少库存和成本,避免盲

37、目生产。物流通畅的重要前提是信息流流畅,所以在建设物流系统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发展信息流系统,以信息流的发展带动物流系统的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必须具备物流中各主要功能环节,除了运输、储存、搬运外,还需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比如即时管理、信息处理、随时提供可视服务等,这些如果不借助网络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是根本不能实现,物流信息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重中之重。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物流的现代化,物流的现代化更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两者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物流技术现代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前提: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在库房以及设备上应该向立体化、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自动化

38、立体仓库,围绕立体仓库功能配置现代化的设备。物流信息技术是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保障:电子商务物流过程很有必要实现网络化,物流企业既要通过和供需之间的企业外联网,又要通过因特网实现物流流程的网络化,即时、快速而又正确地完成物流配送信息交流。信息社会以信息为对象,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是对各种信息的聚集和扩散。信息社会使物流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现代物流管理的网络化或电子化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传递效率和传递质量。物流系统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根本理念:物流信息化实现各个部分间的网络化、信息化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物流业务各个作业部门之间(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

39、联络着成一系列线的话,而物流各个作业部门就是这些线上的结点,只有通过线的信息化、点的信息化、物流流程才能完成,物流信息化才得以实现,整个物流系统或者说物流网络才得以构成。在物流各个部门即物流系统的物流结点中,不管是传统的仓库,还是现代流行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通中心,信息化管理与流程重组是一切的重中之重。要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物流信息化不仅包括物资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还包括了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顾客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

40、业竞争优势。具体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含处理交易、管理控制、决策分析和制定战略计划的系统功能。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结构如图4-1所示。在这个结构中,包含计划协、协调和作业两大功能,存货配置和存货管理是两者之间关联的接口。 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的计划、协调模块形成了制造商和经销商的信息系统的支柱。这类模块所明确的核心活动是指导企业资源分配,履行从采购到产品交付的职能。在计划、协调中包含了企业内部以及配送渠道成员之间的物料计划活动,主要有战略目标、能力限制、物流需求、制造需求和采购需求等模块。作业包括接收、处理、装运顾客订货和协调采购订货入库所需的各种信息活动,主要有订货管理、订货处理、配送作业、

41、运输装货和采购管理等模块。在图4-6所示的物流信息系统结构中,计划/协调流程是建立在需求信息的基础上,需求信息来源于客户的需求,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生成各类计划,并根据企业内外资源来协调企业的各项计划。计划协调的目的就在于寻找需求与资源的最佳组合,追求综合成本最低。在物流管理中,达到有效减少预测的不一致,降低存货数量的目的。图4-1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结构在电子商务物流作业流程中,企业将更加关注第三方和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并通过各类资源的共享简化作业流程,降低采购和配送的综合成本。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构筑在物流一体化和双赢基础之上的,从而,有效地弥补预测不准确所增加的库存成本。存货配置与管

42、理是计划协调和作业之间联结的纽带,其中预测起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它承担着满足计划需求和指导作业的任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作业的支柱。过去,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结构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启动和控制用于接纳、处理和装运顾客订货的各种活动上。如今,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必须将信息基础结构的作用延伸到包括需求计划、管理控制、决策分析等方面,并巨与配送渠道的其他成员连成体。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根据库存模型、预测模型等管理决策模型,采用ERP的概念实现物流决策支持系统,采集、利用好宏观信息、生产流通及价格信息等,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好企业在物流专业化

43、方面的信息资源。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速度已上升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物流系统要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可得性水平,在仓库等设施布局确定的情况下,要求运输单证的格式标准化和传输电子化,还要实现货运全程的跟踪监控和回程货运的统筹安排,将要求物流系统在相关通讯设施和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进行先期的开发投资。4.2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原因及其优势我们知道,物流配送不是一般企业的特长。一般企业既搞生产,又搞物流,困难很大。因而,一般企业都集中精力加强本企业生产等方面的核心竟争能力的投资和管理,而不将精力放到物流上。同样,如果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也由它自身来解决,困难也很大。因为这样的话,不仅物流配送时的成本很高,而且

44、配送商品时也不及时,效率低。结果是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和对需求反应的灵敏性与物流配送的低效率和对需求反应的迟钝性相结合,使电子商务的优势难以发挥。那么,物流配送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呢?答案是电子商务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配送这一环节外包出去,而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竟争力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过高的物流配送费用,还可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为什么把物流外包出去后就可以节省物流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呢?根据社会分上原理,分上及与其相联系的协作固然不会改变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数量,但分上和协作可以改变生产力中诸要素的结合状况,使其发挥不同的作用。这样,生产力中各要素的结构改良可以

45、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同时,分上后的劳动者对自己的领域比较熟练,有可能推动这个领域里的技术进步或引进先进的技术,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说,这也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当然,分上也引起专业领域数量的增多,这导致交易次数大大增多,交易次数增加使交易成本上升。当劳动分上、专业化和交换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其带来的交易成本时,分上就会产生。用B表示劳动分上、专业化和交换所带来的比以前增加的利益,而用C表示劳动分上、专业化和交换所带来的比以前增加的交易成本,则当 BDC时,就产生分上。另外,分上也使分上后形成的相互依存的专业领域之间发生权力、利益的转移,权力、利益的转移也只有通过权力、利益的调整加以解决,而

46、这种调整是通过市场供求规律发生作用的。例如,当某一领域的权力、利益被削弱在合理水平之下时,这一领域的竟争者就会减少,供给下降,价格就会上升,权力、利益得到恢复;反之亦然。具体到物流配送的问题上来,当电子商务企业把物流环节外包出去,由专门的物流企业经营时,物流也得以从流通中分离出来而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即将各功能要素一体化。具体地说,物流只有由专门物流企业经营时,企业才会把物流业务作为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而才会有更加强烈的降低单位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欲望,并通过追求物流的规模来实现。所以,物流企业必然想方设法去承揽更多的物流业务,物流的规模就因之增大,物流各功能要素也因此集合起来而一体化。最终,

47、专门物流企业经营的物流规模会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同时,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也促使专门物流企业追求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一体化。所以,物流全社会的一体化是时代的呼唤。而物流全社会的一体化也只有由专门物流企业来实现,因为只有专门物流企业才会把物流当作自己的核心能力,并把自己的资源等集中在物流上。所以,专门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也有其可能性。一般,物流规模增加,会产生管理难度增大、企业内部费用增大、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增加等问题,而这些可以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加以解决,从而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具体地说,专门的物流企

48、业可以在现代管理学、现代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流程重组,并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物流,这实际上也就是用电子商务来改造物流。所以,电子商务时代,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等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其具有了可能性。总之,物流通过专门化的发展,规模可以扩大到全社会。规模增大,带来规模效益;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学、现代经济思想的结合,既可以带来效益,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最终使 BDC所以,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问题的解决应走物流外包的途径,也即是采用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方式。那么,什么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呢?所谓第三方物流企业,指独立的、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它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要。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相比,其特点在于依据信息和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