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4525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9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摘要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风力发电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甚至成为风电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尤其是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与检测系统中,控制系统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上的要求是不困难的。往往不是控制系统功能而是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声誉。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功能很强,但由于工作不可靠,经常出故障,而出现故障后对一般用户来说维修又十分困难,于是这样一套控制系统可能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者来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认真加

2、以考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采取必要的手段使我们的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并且在出故障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系统,使之恢复正常工作。关键词 :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风力发电机的基础理论 ;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风轮机的气动特性; 变桨距控制系统。1绪论1.1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特点。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两大紧迫问题使风能的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潜能很大,大力发展风、水电是我国长期的能源政策。而其中风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商业开发价值的能源方式。从2

3、0世纪80年代问世的现代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只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已有近50个国家开发建设了风电场(是前期总数的3倍),2002年底,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31128兆瓦(是前期总数的300倍)。2005年以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3%,新增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6.1%,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能源的地位。2010年全球装机容量达196630MW,新装机容量37642MW,比去年同期增长23.6%。目前,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的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约占到欧洲总量的65%。近年来,在欧洲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国家还有法国、英国、葡萄牙、丹麦、荷兰、奥地利、瑞典、爱尔兰。欧洲之外,发

4、展风电的主要国家有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和日本。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在积极开发和应用风能资源。海上风力资源条件优于陆地,将风电场从陆地向近海发展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有人把风电的发展规划为3步曲,陆上风电技术(当前技术)一近海风电技术(正研发技术)一海上风电技术(未来发展方向)。2010年北美的装机容量有显著下降,美国年度装机容量首度不及中国;多数西欧国家风能发展处于饱和阶段,但风能产业在东欧国家得到显著发展;非洲风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北非。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单机容量为3 -6MW的风电机组已经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行。美国7MW风电机组已经研制成功,正在研制10MW机组;英国1

5、0MW机组也正在进行设计,挪威正在研制 14MW的机组,欧盟正在考虑研制20MW的风电机组,全球各主要风电机组制造厂家都在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做前期开发。1.1.1世界上风力发电的现状近年来,世界风电发展持续升温,速度加快。现主要以德国、西班牙、丹麦和美国的一些公司为代表,大规模地促进了风电产业化和风机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整合,国际上风机制造业大约有十几家比较好的大企业。2003年底,全世界风电是3800万千瓦左右,而2003年一年就增加了400多万千瓦,仅德国到2003年底的装机容量就有1600万千瓦,其次是西班牙、美国、丹麦等国。国外风电的发展趋势,一是发展速度加

6、快,二是风机机组从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厂是下一步发展的主流。全世界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1981年为105万kW,1994年为350万kW,1995年达到490万kW,1996年底为607万kW,1997年升至780万kW,1998年已达到968.9万kW,2000年5月已超过1429万kWa德国风力发电在装机容量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00年5月已达到4635万kW;丹麦是开发风电最早的国家,而且当前在风力发电技术和生产方面等仍处于领先地位,全国装机容量148万kW,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以上。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新世纪的风力发电计划,欧洲风能协会己制定出2020年欧洲风能装机容量

7、1.0X lOSMW的目标,并写入了欧共体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白皮书;欧洲风能委员会CEWER)对I99I年欧洲风能发展目标作了修改,新的EWEA目标是:欧洲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到2000年约为8000MW,2010年为100000MW。欧洲风能协会和丹麦能源与发展论坛的研究报告表明:在20年内风力发电可以满足世界电力需求量的10%。1.1.2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

8、”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80年代初,200千瓦风机的研制开发工作开始实施。从90年代初期在山东容城建设了第一个商业化风力发电厂,到2010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2009年同比大增62%。按照国家电网此前出具的研究报告,到2015年,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吸纳风电上网的规模达1亿千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受国际

9、风电发展大型化趋势的驱使,国内风电机组技术取得了不俗的成果。2005年,中国风电场新安装的MW级风电机组(1MW)仅占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21.5%。随着国内企业MW级风电机组产量的增加,2007年MW级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占到当年新增市场的51%,2008年占到72.8%,2009年占到86.8%。2009年中国在多MW级(2MW)风电机组研制方面取得新的成果,如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2.5MW和3MW的风电机组已在风电场投入试运行;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3MW海上风电机组已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此外,中国华锐、金风、东汽、海

10、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2010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0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风电装机量很可能达到16.6千兆瓦,在2014年达到17千兆瓦,2015年达到18千兆瓦。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中国在2015年末风电并网装机达到1亿千瓦的目标将提前一年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1.1.3论文主要内容的简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11、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风力发电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甚至成为风电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尤其是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与检测系统中,控制系统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上的要求是不困难的。往往不是控制系统功能而是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声誉。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功能很强,但由于工作不可靠,经常出故障,而出现故障后对一般用户来说维修又十分困难,于是这样一套控制系统可能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者来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采取必要的手段使我们的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出故障

12、或少出故障,并且在出故障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系统,使之恢复正常工作。2 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2.1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2.1.1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能具有一定的动能,通过风轮机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拖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器将旋转的速度提高来促使发电机发电的。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3m/s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说起来非常简单,最简单的风力发电机可由叶片和发电机两部分构成如图1-1所示。空气流动的动能作用在叶轮上,将动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推动片叶旋转,如果将叶轮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就会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来。2.1.2 风力发电

13、的特点(1)可再生的洁净能源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不消耗化石资源也不污染环境,这是火力发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2)建设周期短一个十兆瓦级的风电场建设期不到一年。(3)装机规模灵活可根据资金情况决定一次装机规模,有一台资金就可以安装一台投产一台。(4)可靠性高把现代高科技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使其发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从80年代的50%提高到了98%,高于火力发电且机组寿命可达20年。(5)造价低 从国外建成的风电场看,单位千瓦造价和单位千瓦时电价都低于火力发电,和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具有竞争力。我国由于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全部从国外引进,造价和电价相对比火力发电高,但随

14、着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实现国产化、产业化,在不久的将来风力发电的造价和电价都将低于火力发电。(6)运行维护简单现代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的自动化水平很高,完全可以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只需定期进行必要的维护,不存在火力发电的大修问题。(7)实际占地面积小发电机组与监控、变电等建筑仅占火电厂1%的土地,其余场地仍可供农、牧、渔使用。(8)发电方式多样化风力发电既可并网运行,也可以和其他能源如柴油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利发电机组形成互补系统,还可以独立运行,因此对于解决边远地区的用电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行性。(9)单机容量小由于风能密度低决定了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容量不可能很大,与现在的火力发电机组和核电机组

15、无法相比。另外风况是不稳定的,有时无风有时又有破坏性的大风,这都是风力发电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2.2 风资源及风轮机概述2.2.1 风资源概述(1)风的起源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大气的流动也像水流一样,是从压力高处往压力低处流,太阳能正是形成大气压差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围绕太阳的公转轴之间存在665的夹角,因此对地球上不同地点太阳照射角度是不同的,而且对同一地点一年中这个角度也是变化的。地球上某处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与该地点太阳照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风的参数风向和风速是两个描述风的重要参数。风向是

16、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风是从东方吹来就称为东风。风速是表示风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所经过的距离。风速是指某一高度连续10min所测得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一般以草地上空10m高处的10min内风速的平均值为参考。风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3)风能的基本情况1风能的特点风能的特点主要有:能量密度低、不稳定性、分布不均匀、可再生、须在有风地带、无污染、分布广泛、可分散利用、另外不须能源运输、可和其它能源相互转换等。 风能资源的估算风能的大小实际就是气流流过的动能,因此可以推导出气流在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单位截面积的风能,即风功率为 (1-1)式

17、中 为风能(w);为空气密度(kg/m);为风速(m/s)。由于风速是一个随机性很大的量,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测来了解它的平均状况,一个地方风能潜力的多少要视该地常年平均风能密度的大小。因此需要求出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风能密度,这个值可以将风能密度公式对时间积分后平均来求得。在风速V的概率分布p(V)知道后,平均风能密度还可根据下式求得 (1-2)2.2.2 风轮机的理论4风轮机又称为风车,是一种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电能或热能的能量转换装置。风轮机的类型很多通常将其分为水平轴风轮机垂直轴风轮机和特殊风轮机三大类。但应用最广的还是前两种类型的风轮机。2.3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与组成2.3.1 风力发

18、电机的分类5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按其容量分可分为:小型(10kw以下)、中型(10100kw)和大型(100k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按主轴与地面相对位置又可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世界各国风力发电机最为成功的一种形式,主要优点是风轮可以架设到离地面较高的地方,从而减少了由于地面扰动对风轮动态特性的影响。它的主要机械部件都在机舱中,如主轴、齿轮箱、发电机、液压系统及调向装置等。而生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国家很少,主要原因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效率低,需启动设备,同时还有些技术问题尚待解决。在本文中以后不做特殊说明时所指的风力发电机组即为大中

19、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2.3.2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是由叶片、轮毂、主轴、增速齿轮箱、调向机构、发电机、塔架、控制系统及附属部件(机舱机座回转体制动器等)组成的。(1)机舱机舱包含着风力发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等。 (2)风轮叶片安装在轮毂上称作风轮,它包括叶片、轮毂、主轴等。风轮是风力发电机接受风能的部件。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最关键的部件,现代风力发电机上每个转子叶片的测量长度大约为20米叶片数通常为2枚或3枚,大部分转子叶片用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RP)制造。叶片可分为变浆距和定浆距两种叶片,其作用都是为了调速,当风力达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额定风速时,在风轮

20、上就要采取措施,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不会超过允许值。轮毂是连接叶片和主轴的零部件。轮毂一般由铸钢或钢板焊接而成,其中不允许有夹渣、砂眼、裂纹等缺陷,并按桨叶可承受的最大离心力载荷来设计。主轴也称低速轴,将转子轴心与齿轮箱连接在一起,由于承受的扭矩较大,其转速一般小于50r/min,一般由40Cr或其他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图1.2(3)增速器增速器就是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风轮机工作在低转速下,而发电机工作在高转速下,为实现匹配采用增速齿轮箱。使用齿轮箱可以将风电机转子上的较低转速、较高转矩转换为用于发电机上的较高转速、较低转矩。(4)联轴器增速器与发电机之间用联轴器连接,

21、为了减少占地空间,往往联轴器与制动器设计在一起。(5)制动器制动器是使风力发电机停止转动的装置,也称刹车。(6)发电机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关键的部件,是将风能最终转变成电能的设备。发电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机效率和可靠性。大型风电机(100-150千瓦)通常产生690伏特的三相交流电。然后电流通过风电机旁的变压器(或在塔内),电压被提高至1-3万伏,这取决于当地电网的标准。风力发电机上常用的发电机有以下几种: 直流发电机,常用在微、小型风力发电机上。 永磁发电机,常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上。现在我国已经发明了交流电压440/240V的高效永磁交流发电机,可以做成多对极低转速的,特别适合风力发电

22、机。 同步或异步交流发电机,它的电枢磁场与主磁场不同步旋转,其转速比同步转速略低,当并网时转速应提高。 (7)塔架塔架是支撑风力发电机的支架。塔架有型钢架结构的,有圆锥型钢管和钢筋混凝土的等三种形式,风电机塔载有机舱及转子。 (8)调速装置风速是变化的,风轮的转速也会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风轮运转所需要额定转速下的装置称为调速装置,调速装置只在额定风速以上时调速。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调速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可变浆距的调速装置;定浆距叶尖失速控制的调速装置;离心飞球调速装置;空气动力调速装置;扭头、仰头调速装置。(9)调向(偏航)装置调向装置就是使风轮正常运转时一直使风轮对准风向的装置。借助

23、电动机转动机舱以使转子正对着风。偏航装置由电子控制器操作,电子控制器可以通过风向标来感觉风向。通常在风改变其方向时,风电机一次只会偏转几度。 (10)风力发电机微机控制系统11风力发电机的微机控制属于离散型控制,是将风向标、风速计、风轮转速、发电机电压、频率、电流、发电机温升、增速器温升、机舱振动、塔架振动、电缆过缠绕、电网电压、电流、频率等传感器的信号经A/D转换,输送给单片机再按设计程序给出各种指令实现自动启动、自动调向、自动调速、自动并网、自动解列、运行中机组故障的自动停机、自动电缆解绕、过振动停机、过大风停机等的自动控制。自我故障诊断及微机终端故障输出需维修的故障,由维修人员维修后给微

24、机以指令,微机再执行自动控制程序。风电场的机组群可以实现联网管理、互相通信,出现故障的风机会在微机总站的微机终端和显示器上读出、调出程序和修改程序等,使现代风力发电机真正实现了现场无人职守的自动控制。(11)电缆扭缆计数器电缆是用来将电流从风电机运载到塔下的重要装置。但是当风电机偶然沿一个方向偏转太长时间时,电缆将越来越扭曲,导致电缆扭断或出现其他故障。因此风力发电机配备有电缆扭曲计数器,用于提醒操作员应该将电缆解开了。风力发电机还会配备有拉动开关在电缆扭曲太厉害时被激发,断开装置或刹车停机,然后解缆。3 风力发电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风力发电系统能否发挥

25、作用,甚至成为风电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尤其是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与检测系统中,控制系统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上的要求是不困难的。往往不是控制系统功能而是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声誉。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功能很强,但由于工作不可靠,经常出故障,而出现故障后对一般用户来说维修又十分困难,于是这样一套控制系统可能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者来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采取必要的手段使我们的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并且在出故障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

26、度修复系统,使之恢复正常工作。3.1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控制要求3.1.1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控制要求(1) 控制思想3定桨距失速型机组控制风速超过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上时,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不再增加,导致风力发电机组过载,通过空气动力学的失速特性,使叶片发生失速,从而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变桨距失速型机组控制风速超过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上时,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不再增加,导致风力发电机组过载,通过改变桨叶节距角和空气动力学的失速特性,使叶片吸收风功率减少或者发生失速,从而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控制功能和控制参数节距限制、功率限制、风轮转速、电气负荷的连接、起动和

27、停机过程、电网或负荷丢失时的停机、扭缆的限制、机舱对风、运行时电量和温度的限制。保护环节以失效保护为原则进行设计自动执行保护功能:超速、发电机过载和故障、过振动、电网或负载丢失、脱网时的停机失败时。保护环节为多级安全链互锁在控制过程中具有“与”的功能在达到控制目标方面可实现逻辑“或”结果。(2) 自动运动的控制要求开机并网控制:当风速10分内的平均值在系统工作区域内,风力发电机组起动软切入状态机组并入电网。小风和逆功率脱网:机组在待风状态10分平均风速小于脱网风速脱网风速再次上升风机旋转并网。普通故障脱网停机:参数越限、状态异常普通停机刹车软脱网刹机械闸计算机自行恢复。紧急故障脱网停机:紧急故

28、障(飞车、超速、负荷丢失等)紧急停机偏航控制(90度)脱网机械刹车。 安全链动作停机:电控制系统软保护控制失败硬性停机停机。大风脱网控制:10分平均风速大于25m/s时超速、过载脱网停机气动刹车偏航控制(90度)功率下降后脱网刹机械闸安全停机风速回到工作风速区后恢复自动对风转速上升后自动并网运动。对风控制:机组在工作风区根据机舱的灵敏度确定偏航的调整角度。偏转90度对风控制:机组在大风速或超转速工作时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安全停机。当10分平均风速大于25m/s时或超过超速上限时风力发电机组作偏转90度控制气动刹车脱网停机。功率调节:当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并网运行时失速型机组发电机的功率不会超过

29、额定功率的15%过载脱网停机。软切入控制:软切入、软脱网限制导通角控制发电机端的软切入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倍控制发电机端电压。(3)控制保护要求主电路保护:变压器低压侧三相四线进线处设置低压配电低压断路器维护操作安全和短路过载保护。过电压、过电流保护:主电路计算机电源进线端、控制变压器进线和有关伺服电动机的进线端均设置过电压、过电流保护措施。防雷设施及熔丝:控制系统有专门设计的防雷保护装置。过继电保护:运行的所有输出运转机构的过热、过载保护控制装置。接地保护:金属部分均要实现保护接地。3.2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3.2.1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目标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

30、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的装置。风轮系统实现了从风能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则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它们的运行方式,重点实现以下目标:(1)控制系统保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高质量地将不断变化的风能转化为频率、电压恒定的交流电送入电网。(2)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状态监控显示及故障处理完成机组的最佳运行状态管理和控制。(3)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实现机组的功率优化控制定桨距恒速机组主要进行软切入、软切出及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对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进行最佳叶尖速比和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控制。(4)大于开

31、机风速并且转速达到并网转速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能软切入自动并网保证电流冲击小于额定电流。当风速在47m/s之间切入小发电机组(小于300kW)并网运行当风速在730m/s之间切入大发电机组(大于500kW)并网运行。主要完成下列自动控制功能:大风情况下当风速达到停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应叶尖限速脱网抱液压机械闸停机而且在脱网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90。停机后待风速降低到大风开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又可自动并入电网运行。为了避免小风时发行频繁开、停机现象在并网后10分内不能按风速自动停机。同样在小风自动脱网停机后5分内不能软切并网。当风速小于停机风速时为了避免风力发电机组长期逆功率运行造成电网损耗应自

32、动脱网使风力发电机组处于自由转动的待风状态。当风速大于开机风速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机构始终能自动跟风。跟风精度范围15。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机械闸在并网运行、开机和待风状态下应该松开机械闸其余状态下(大风停机、断电和故障等)均应抱闸。风力发电机组的叶尖闸除非在脱网瞬间、超速和断电时释放起平稳刹车作用。其余时间(运行期间、正常和故障停机期间)均处于归位状态。在大风停机和超速停机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除了应该脱网、抱闸和甩叶尖闸停机外还应该自动投入偏航控制使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轴心线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增加风力发电机组脱网的安全度待机舱转约90后机舱保持与风向偏90跟风控制跟风范围15。在电网中断、缺相

33、和过电压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应停止运行此时控制系统不能供电。如果正在运行时风力发电机组遇到这种情况应能自动脱网和抱闸刹车停机此时偏航机构不会动作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部分应能承受考验。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内的悬挂电缆只允许扭转2.5圈系统已设计了正/反向扭缆计数器超过时自动停机解缆达到要求时再自动开机恢复运行发电。风力发电机组应具有手动控制功能(包括远程遥控手操)手动控制时“自动”功能应该解除相反的投入自动控制时有些“手动”功能自动屏蔽。控制系统应该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所有监控参数在正常允许的范围内一旦超过极限并出现危险情况应该自动处理并安全停机。3.2.2 异步发电机基本原理(1)异步发电机基本原

34、理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关键的零部件,是将风能最终转变成电能的设备。发电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机效率和可靠性。使用异步机作为风力发电机与电网并联的优点是:发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并网控制容易,缺点是要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以提供自身的励磁。这一缺点可以通过在发电机端并联电容器来改善。由于风电场的特殊性,它的并网和解列的操作十分频繁,而且由于投资成本的限制以及管理、维修等方面的优点,现在大多数的大型风电场都采用异步发电机作为主力机型。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中使用也是异步发电机,下面我们对异步机做以下的简单介绍。异步电机一般称感应电机即可作为发电机也可作为电动机。异步机作为电动机应用非常广泛异步机作为发电机的

35、情况则比较少。但由于异步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坚固耐用维修方便启动容易并网简单等特点在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异步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同步发电机的一样,也是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异步机的定子与同步机基本相同,其转子可分为绕线式和鼠笼式,绕线式异步机的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相同,鼠笼式异步机的转子绕组是由端部短接的铜条或铸铝制成像鼠笼一样。异步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定子的三相电流产生旋转磁场并与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以进行能量转换。通常异步机的转子转速总是略低于或略高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旋转磁场的转速与转子转速之间的差为转差,转差与同步转速的比值称为转差率用表示 (

36、3-1)转差率是表证异步机运行状态的一个基本变量。若电机用原动机驱动使转子转速高于旋转磁场的转速()则转差率,此时电磁转矩的方向与转子转向和旋转磁场两者的方向相反即电磁转矩为制动转矩。此时转子从原动机吸收机械功率通过电磁感应由定子输出电功率电机处于发电机状态。(2)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参数风轮额定转速风轮额定转速是风轮在额定风速时的转速。风轮额定转速也是风力发电机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由叶尖速比及发电机功率决定的参数。发电机额定功率发电机的额定功率是发电机在额定功率因数下连续运行而输出的功率它是由用户提出或由不同的使用目的而确定的。它是风力发电机设计的最基础数据。单位为KW;也有用视在功率表示的

37、单位为KVA。发电机是交流还是直流微小型风力发电机常用直流发电机中、大型风力发电机常用交流发电机。这要视用户的用途、发电机功率而确定。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和异步交流发电机、异步交流发电机也称感应交流发电机。永磁交流发电机等。发电机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运行时电压为定子或转子输出的电压,单位为V。额定功率因数发电机在额定运行时其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3-2)P为有功功率 KW,S为视在功率KVA,cos与负载性质有关。发电机额定转速发电机在额定功率运行时的转速用表示。额定频率发电机额定运行时其电压变化的频率。中国交流电网电压频率为50Hz。国外也有交流电网60Hz的。发电机额定励磁

38、电流发电机在额定运行时的励磁电流。发电机额定温升发电机在额定功率输出及额定负载下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允许的最高温度与额定入口风温的差值。同步转速对于额定频率为f 的交流发电机其同步转速 (3-3)式中 发电机的极对数;同步转速r/min。风力发电机的全效率风力发电机的全效率为风轮叶片接受风能的效率、增速器的效率、发电机的效率、传动系统效率等的积 (3-4)3.2.3 控制系统主要参数(1)主要技术参数主发电机输出功率(额定) 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工作风速范围 额定风速 切入风速(1min平均值) 切出风速(1min平均值) 风轮转速 发电机并网转速 发电机输出电压 发电机发电频率 并网最大冲击电

39、流(有效值) 电容补偿后功率因数 (2)控制指标及效果方式 专用微控制器过载开关 自动对风偏差范围 风力发电机组自动起、停机时间 系统测量精度 电缆缠绕2.5圈自动解缆 自动解缆时间 55min 手动操作响应时间 (3)保护功能超电压保护范围 连续欠电流保护范围 连续风轮转速极限 发电机转速极限 发电机过功率保护值 连续发电机过电流保护值 连续大风保护风速 连续 系统接地电阻 防雷感应电压 3.2.4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6主开关合上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准备自动运作。首先系统初始化检查控制程序、微控制器硬件和外设、传感器来的脉冲及比较所选的操作参数备份系统工作表,接着就正式起运。起动的第一秒内先

40、检查电网、设置各个计算器、输出机构初始工作状态及晶闸管的开通角。所有这些完成后,风力发电机组开始自动运行于风轮的叶尖本来是90,现在恢复为0,风轮开始转动。计算机开始时监测各个参数、输入,判断是否可以并网,判断参数有否超过极限、执行偏航、相位补偿、机械制动或空气制动。其中相位补偿的作用在于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5至0.99之间。3.2.5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距控制原理(1)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变距系统主要包括两种控制方式,即并网前的速度控制与并网后的功率控制。由于异步发电机的功率与转速是严格对应的,功率控制最终也是通过速度控制来实现的。变桨距风轮的叶片在静止时节距角为90,

41、这时气流对叶片不产生力矩,整个叶片实际上是一块阻尼板。当风速达到起动风速时,叶片向0度方向转动,直到气流对叶片产生一定的功角,风轮开始起运。风轮从起运到额定转速,其叶片的节距角随转速的升高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根据给定的速度参考值调整节距角,进行所谓的速度控制。当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后电机并入电网。这时,电机转速受到电网频率的牵制变化不大,主要取决于电机的转差,电机的转速控制实际上已转为功率控制。为了优化功率曲线,在进行功率控制的同时通过转子电流控制器对电机转差进行调整,从而调整风轮转速。当风速较低时,风轮转差调到很小(1%),转速在同步速附近;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电机转差要调整到很大(10%)

42、,使叶尖速比得到优化,使功率曲线达到理想的状态。(2)变距控制7变桨距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随动系统,变距控制器是一个非线性比例控制器,它可以补偿比例阀的死带和极限。变距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液压系统,节距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经D/A转换后变成电压信号,控制比例阀(或电液伺服阀)驱动油缸活塞推动变距机构,使叶片节距角变化。活塞的位移反馈信号由位移传感器测量,经转换后输入比较器。3.3 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风轮机应在转速极限和功率极限内追求在最佳Cp目标曲线附近运行,应当把动能转换作为设计策略的重点加以规划;当达到转速限值和功率标称值时,要及时准确的进行调节,以使输出功率平稳。必须分

43、清异步发电机和功率变换器的绝对极限和常用上限的差别,尽量减小对电网的污染。下面概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各种控制策略在国内外大中型并网发电的风力发电机中均有应用。3.3.1 风轮机的气动特性8风轮机通过叶片捕获风能,将风能转换为作用在轮毂上的机械转矩。风轮机的特性通常用风能转换效率Cp-尖速比曲线来表示,图2-2是一条典型的曲线。尖速比可表示为 (2-1) 式中 为风轮机的机械转速(rad/s);为叶片半径(m);为来流的线性风速(m/s)。根据风机叶片的空气动力特性,风能转换效率是尖速比和桨矩的函数,即。典型与和的关系可用图2-3来表示。由图中可见,对于同一个值风轮机可能运行在A和B两个点,它们分

44、别对应于风轮机的高风速运行区和低风速运行区,当风速发生变化时风轮机的运行点将要发生变化。在恒频应用中,发电机转速的变化只比同步转速高百分之几,但风速的变化范围可以很宽。按(2-1)式,尖速比便可以在很宽范围内变化(取决于叶片设计),风轮机捕获风力可以写成 (2-2)式中 是气动功率(W);是空气密度(kg/m3);是扫掠面积(m2);是风轮机的功率系数。 由(2-2)式可知,风机整体设计和相应的运行控制策略应在追求最大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调整,便可增加其输出功率。如图2-4所示是理想风轮机的功率曲线。从理论上讲风轮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无限大的,它是风速立方的函数。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却受到了如下的限制

45、:(1)功率限制:由于构成电路的所有电气元件都受到了功率限制;(2)转速限制:由于系统中的齿轮箱、电机都存在转速的上限。因而风轮机的运行存在三个典型区:在低风速段,按恒定途径控制风轮机直到转速达到极限;然后按恒定转速控制风轮机,直到功率最大;功率最大后,风轮机按恒定功率控制。3.3.2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策略传统概念的风力发电机一般都是上风向、三叶片的风轮机,通过齿轮增速箱来驱动异步发电机,并与电网相连来发电的。风轮机的功率调节完全依靠叶片的气动特性的风力发电机组称为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机吸收的功率随风速不停地变化,发电机工作于同步转速附近,而风电机组的设计一般在额定功率时风轮的转换效率在最佳区段。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