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7712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则笑话 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会看病吗?会制药吗?” 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看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一、种群的概念,例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鱼组成;,要点: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幼年、中年、老年;雌性,雄性),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

2、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一).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中的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总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4)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每次产仔数目每年生殖次数性成熟的早晚,(2)表达方式:通常以a或表示 (3)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二、种群的特征,1、出生率,一是老鼠本身的繁殖能力极强,母鼠满6个月就有了生育能力,一窝能产下8至10只小鼠。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一只老鼠一年可受孕数次,这样累计下来,一只母鼠一 年几乎可以繁殖到近200只小鼠。,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

3、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2)、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中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中总个体数的百分比或千分比。,2. 死亡率,(1)、概念,(3)怎样得到?,(4)意义,存活曲线以年龄为横坐标,存活个体数量对数为纵坐标,作图便得到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种群的存活曲线,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凹形、线形和凸形,1.概念,2.绘制 方法,3.类型,存活曲线表明在一定年龄阶段的生存率,存活曲线类型,A(I)型:凸型存活曲线,种群接近生理寿命之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迅速上升。如人类和大型兽类。,C(III)型:凹型存活曲线,早期死亡率高,以

4、 后死亡率很低并稳定。如牡蛎等甲壳类,固 定下来后死亡率很低;鱼类、两栖类、海产 无脊椎动物、寄生虫等都属这一类。,B(II)型:对角线型存活曲线,种群下降速率 (死亡率)各时期相等。如许多鸟类。,2007年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二).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迁入,迁出,(1)、概念,(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迁

5、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徙,洄游,(三).年龄组成,1 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幼年(生殖前期) 成年(生殖期) 老年(生殖后期),2、年龄的三个阶段:,3、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3、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A,C,B,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思考:年龄组成为稳

6、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四)性别比例,1、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2、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004年,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数量下降,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降低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3.应用:,(五).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

7、基本的数量特征.,(2)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34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 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原有总鼠数为 X 39 3415 X 88只 使用范围:动物,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大小,预测,影响,影响,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决定大小,决定大小,三、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

8、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蒲公英,四、种群的分布型,随机分布:分布领域中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在资源分布均匀、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均匀分布:等距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个体之间的竞争。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见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集群分布: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 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

9、合成群。 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1、种群是指。 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一片森林中的 全部蕨类 、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一 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一窝蚂蚁 、一个狼群 、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A C H,A C H I,4、近几

10、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6、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C,A,C,试根据下列我国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 回答: (1)图形的左右两 边大致对称,表明男 女人数基本

11、平衡,出 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 理原因是_。 (2)图中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 特点是_。 (3)图中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是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男性产生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出生率迅速增高,出生率不断下降,推行计划生育取得实效,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老年 中年幼年,A B C,(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被捕捞的鱼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A,C,A,1、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2、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3、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 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4、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5、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6、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