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49654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q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q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q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中大网校.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 浅基础试题总分:183分 及格:0分 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种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时,下述()说法不正确。(3)基底压力相同时,选用()可减少基础的沉降量。(4)下列各项中,属于补偿性基础的是()。(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2004年真题(6)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

2、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7)(8)(9)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12002)对季节性冻土设计冻深的规定,计算设计冻深zd值。在已经确定标准冻深zz的情况下,比较表31所列四种情况,其中,()选项设计冻深zd最深。2005年真题(10)在均质厚层地基土中,每个方形基础的底面积和基底压力均相同,但甲基础的埋置深度比乙基础深。则比较两个基础的沉降时(不考虑相邻基础的影响),下列()选项是正确的。2005年真题(11)控制()成为地基设计的主要原则,其中地基承载力的选定是在地基土的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相应于不超过比例界限点的地基压力值(即承载力特征值)。(12)(

3、13)独立高耸水塔基础采用正方形基础,基底平均压力值为P,偏心距e控制值为e=b12,(b为基础底面宽度),验算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时,下列()选项是正确的。2005年真题(14)下列关于基础埋深的叙述错误的是()。(15)(16)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对于不同建筑结构的地基变形控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17)(18)(19)某土层及其物理指标如图32所示,则砂岩顶面处的自重应力最接近()kPa。(20)地基设计是采用()设计原则,即在满足承载力计算的前提下控制地基变形。(21)设计高层建筑基础时,可以采用()有效地减小地基变形。(22)在抗震

4、设防区,天然地基上建造高度为60m的18层高层建筑,基础为箱形基础,按现行规范,设计基础埋深不宜小于下列()。2004年真题(23)无筋扩展基础所用的材料抗拉抗弯性能较差,为保证基础有足够的刚度,以下( )措施最为有效。2005年真题(24)有效减小砌体承重结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是()。(25)筏形基础的厚度不须考虑()。(26)(27)(28)若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下列()措施是无效的。2004年真题(29)(30)(31)(3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在计算()时,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人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5、33)基坑工程的勘探试验中,基坑勘察的范围在基坑水平方向应达到基坑开挖深度嘲()倍。(34)(35)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不包括的内容为()。 (36)(37)某建筑物地基承受轴心荷载作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比较适宜的是()。(38)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39)(40)(41)(42)(43)(44)下列关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45)()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内外隔墙形成的一个刚度极大的箱体形基础,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46)(47)地基基础设计时,选择基础埋置深度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48)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传

6、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取()。(49)(50)某建筑为框架结构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下列关于该建筑物的说法正确的是()。(51)(52)基础是建筑物中将承受的各种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其形式有多种。通常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础的最小宽度,且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称作()。(53)()具有良好的抗剪能力和抗弯能力,并具有耐久性和抗冻性好、构造形式多样、可满足不同的建筑和结构功能要求、能与上部结构结合成整体共同工作等优点。(54)无筋扩展基础不适用于()情况。(55)瞬时荷载作用下,地基来不及排水,无体积变形。此时发生的变形可取()指标。(56)(57)根据下

7、列材料请回答TSE题:(58)(59)(60)(61)(62)计算土中附加应力采用的是弹性理论中的布辛奈斯克解,未考虑(),而且用于沉降计算的基础下土中附加应力,是基础底面中点下的附加应力。(63)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时,采用的最一般的方法是()。(64)下列各项属于扩展基础的是()。(65)在确定基础高度,计算基础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荷载效应应取()。(66)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 (67)(68)(69)(70)关于地基稳定性验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1)毛石基础采用的毛石形状不规则时,其高度应不小于()cm。(72)(7

8、3)(74)(75)(76)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刚性基础应满足()。(77)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可不考虑()。二、多选题(共56题,每题2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1)根据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三者()。(2)下列关于沉降缝的说法正确的是()。(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在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4)为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可采用的方法有()。(5)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包括()。(6)某基础底面尺寸为4m2m,作用在基底的荷载偏心距e=0.07,为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确定其承载力特征值可

9、采用的方法有()。(7)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是地基基础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关系到()等。(8)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9)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需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的是()。(10)大块式基础适用于()。(11)根据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计算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中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分布规律为()。(12)下列选项中,可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的是()。(13)筏形基础地下室外墙的截面设计时应考虑满足下列()要求。(14)关于扩展式基础的构造,下列各项的要求正

10、确的是()。(15)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地基梁板时,下列()选项正确。(16)计算地基土中附加应力时,假定的近似条件有()。(17)下列基础形式中,属于浅基础的有()。(18)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关于计算地基变形的规定正确的是()。(19)下列各项中,须进行变形验算的是()。(20)在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地基上,可以采用的防冻害措施有()。 (21)对确定地基承载力有影响的因素包括()。(22)影响基础埋深的条件很多,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有()(23)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在()条件下可使用。(24)设有桥式吊车的单层排架结构的工业厂房,地

11、基变形计算中应控制的地基变形特征有()。(25)下列各项中,在选择基础埋深时通常会遇到的情况有()。(26)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土上,下列叙述中()是不正确的。2004年真题(2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从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28)进行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时,满足()条件时可按连续梁计算,地基反力看作直线分布。(29)刚性基础的最大刚性角与()因素有关。(30)对于框架柱下单桩基础,一般需在纵横向设置联系梁,设置联系梁的主要作用是()。(31)确定浅基础埋深的原则有()。(32)若

12、混合结构房屋中部沉降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3)关于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各项符合扩展基础构造要求的是()。(35)对轴心荷载作用或荷载作用偏心距e0.033b(b为基础的宽度)的基础,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公式为:fa=Mbyb+MdYmd+McCk。使用本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的要点有()。(36)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除应满足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等方面的要求。(37)下列关于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38)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的建筑物,

13、其地基基础设计可考虑()。(39)对于基础设计计算中的弹性地基梁板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40)在厚度均匀正常的固结土层上,4个月内建成一栋6层住宅。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含水率30,容重18kNm3,孔隙比0.91,液性指数0.98,三轴不排水指标Cu=40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m处。设条形基础宽度3m,埋置深度1.5m,若经验算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基底平均压力,正确的是()。(41)关于地基设计的基本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各项中应进行稳定性验算的是()。(43)所有建筑在满足承载力要求前提下,甲级和乙

14、级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计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3.0.2所列范围内的丙级建筑物可不做变形验算,但有如下()情况时仍应做变形验算。(44)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45)已知矩形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为三角形,最大边缘压力为Pmax,最小边缘压力为零,基础的宽度为日,长度为L,基础底面积为A,抵抗矩为W,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力为N。下列的表述中符合上述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特征的正确说法()。2004年真题(46)补偿基础通常为具有地下室的()。由于地下室的存在,基础具有大量的空间,可免去大量的回填土,从而可以补偿上部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压力。(47)下列关于墙下

15、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48)关于动力基础设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49)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各项不需验算沉降的有()(5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建筑和地基类型应划为甲级的有()。(5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丙级建筑物中,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有()。(52)关于荷载效应组合的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3)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是()。(54)为减少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下列

16、措施中有效的是()。(55)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可采取()等措施。(56)机器的动力作用形式一般有()。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种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C(2) :D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第2.1.4条,根据冻胀类别只能判断出天然含水量、地下水位与冻深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不能确定容许承载力。(3) :C箱形基础的刚度较大,抗震性能较好,有较好的地下空间可以利用,能承受很大的弯矩,可用于特大荷载且需设地下室的建筑,与其它基础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基础的沉降量。(4) :C箱形基础

17、是指基础由钢筋砼墙相交组成纵横交错的,并且基础高度比较高,形成一个箱子形状的维护结构的基础,它的承重能力要比单独的条形基础高出很多,属于补偿性基础。(5) :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4条规定,计算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及配筋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6) :B基础沉降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的附加应力。附加应力是指的基底压力与基底上层土的自重两者的差值。埋深越大则上覆土的自重越大,在基底压力相同的情况下附加应力就会越小,从而沉降量就会相对较小。乙基础的埋深小,所以乙基础的沉降大。(7) :D(8) :C(9) :B

18、(10) :C当其它条件相同时,甲基础自重应力P0甲大于乙基础自重应力P0乙,因此,在相同应力增量情况下,甲基础压缩层中孔隙比变化小,因此甲基础沉降小。(11) :D(12) :A(13) :B(14) :C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而基坑开挖深度又深于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则开挖基坑会对相邻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因此一般新建筑物不宜开挖过深。(15)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定(GB 500072002)第5.2.4条规定,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时,按3m取值;基础埋置深度应从室外底面标高算起。(16) :B(17) :B(18) :A(19) :C(20) :

19、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地基设计原则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为按满足承载力计算的前提下控制地基变形来进行设计。(21) :B(22) :B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1.3条,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即dH15=6015=4.0m。(23) :B刚性基础沿墙柱边挑出的最大拉应力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宽高比来避免刚性基础高度突变截面处的底面产生弯曲和拉裂破坏。(24) :D(25) :D墙下筏形基础宜采用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平板。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荷载合

20、力点位置与筏基底面形心相重合,筏形基础的厚度与局部受压承载力无关。(26) :D(27) :B(28) :C(29) :A(30) :C(31) :C(32) :B(33) :A基坑勘察范围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并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34) :A(35) :D(36) :B(37) :C(38) :C(39) :B(40) :A(41) :C(42) :A(43) :D(44) :AB项应为除岩石地基外,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小于0.5m,C项应为有铺砌层的小桥涵基础,宜在铺砌层顶面以下不小于0.

21、5m,D项应为必须将基础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45) :C(46) :A(47) :A选择基础埋置深度要考虑的因素有: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荷载性质和大小;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场地环境条件。(48) :B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4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49) :B(50) :DA项基础台阶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B项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C项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5

22、1) :C(52) :A(53) :B(54) :C无筋扩展基础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却不高,不适用于软弱地基。设计时必须保证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否则基础会产生破坏。(55) :A(56) :C(57) :B(58) :C(59) :D(60) :C(61) :C(62) :D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重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力。其计算方法一般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的,即把地基看成是均质的线性变形半空间。(63) :C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通常采用分层总和法,即在地基沉降计算

23、深度范围内划分为若干分层后计算各分层的竖向压缩量,认为基础的平均沉降量s为各分层土竖向压缩量 s之和。(64) :A扩展基础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情况下使用。扩展基础的高度不受台阶宽高比的限制。其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故又称为钢筋混凝土基础。(65) :C(66) :B压缩模量Es是土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得到的,为竖向正应力与相应的正应变的比值,该参数用于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67) :A(68) :D(69) :B(70) :B(71) :B毛石基础采用未加工或仅稍做修整的未风化的硬质岩石时,高度一般不小于20cm。当毛石形状不规则

24、时,其高度应不小于15cm,毛石基础的每阶高度可取4060cm,台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cm。(72) :D(73) :B(74) :B(75) :C(76) :A(77) :D确定浅基础埋深时应考虑的因素有: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符合基础的类型和构造的要求;适应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考虑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不利影响。二、多选题(共56题,每题2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1) :A, B, CD项对于计算简图可以各自计算,没必要作为整体计算。(2) :B, C, D(3) :A, C(4) :A, B, C(5) :A, B, C(

25、6) :A, B, D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试验、工程经验值确定;当偏心距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确定。(7) :B, C, D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工期的长短以及造价的高低等,因此,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是地基基础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8) :A, B, C(9) :A, B,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试验、经验值等方法

26、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修正。(10) :A, D大块式基础具有较大的基础质量和刚度,有利于平衡机器振动,适合于活塞式压缩机、电动机。而汽轮压缩机、汽轮发电机、电动发电机都是旋转式机器,要求主机下有足够的空间,基础形式多选择空间框架式。(11) :A, B, CD项均匀分布的条形荷载在荷载面以下某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引起的应力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的。(12) :A, B, D(13) :A, B, D(14) :A, BC项,扩展式基础的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和小于100mm。基础底板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D项,

27、基底下宜设素混凝土垫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15) :A, C, D(16) :A, B, D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重在土体巾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力。其计算方法一般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的,即把地基看成是均质的线性变形半空间。(17) :A, B, C(18) :B, CA项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D项对于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一般认为砂土已完成80以上。(19) :A, C(20) :A,

28、B, C(21) :A, B, D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是:fa=Mbyb+Mdymd+McCk。从式中可以看出,地基承载力的值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刚度、沉降和基础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无关。(22) :A, C, D基础埋深综合考虑的因素有: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符合基础的类型和构造的要求;适应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地基土膨胀和融陷的影响。(23) :A, B当上层土与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比值大于或等于3时,用均匀的半无限直线变形体理论计算的土中附加应力的误差太大,应该按双层地基理论进行简化计算。另外当基础是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时也可简化计算。(24) :B, D对于带

29、桥式吊车单层排架结构的工业厂房,在地基变形计算中要控制两个方面的地基变形特征:排架结构的柱基的沉降量;吊车轨面的倾斜,即控制相邻基础沉降差。(25) :A, B, C(26) :A, C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3条,中等压缩性土施工期完成的沉降量一般为2050;根据第3.0.1条,12层(高36m)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应为乙级;根据第5.3.4条,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3以内,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0mm内。(27) :B, D(28) :B, D(29) :A, C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8.1.2,刚性基础的刚性角容

30、许值与基底的平均压力值和材料类型及强度有关。(30) :B, C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横梁对竖向荷载的分担不起作用,主要是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受水平力,并分担桩顶处的弯矩,该结论同时可以根据结构力学知识分析得到。(31) :A, B, C(32) :A, C(33) :A, B, CA项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置深度都不应小于0.5m;C项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埋置深度必须大于115建筑物高度;B项当建筑基础地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基础的最小埋深为:dmin=zd-hmax。(34) :B, C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31、500072002)第、8.2.2条,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当有垫层时,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35) :B, C, DA项做深宽修正需符合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的条件。(36) :A, B, D(37) :B, D(38) :B, DBD两项的做法对于抵抗非均匀沉降有较好的效果;A项为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要求;C项为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结构物基础的设计要求。(39) :B, D(40) :A, B(41) :B, C, DA项,局部倾斜是砖石承重结构沿纵墙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42) :B, C根

32、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应进行稳定性验算的情况包括: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工程。(43) :A, B, D(44) :A, B, C对于矩形的柔性基础,当其承受中心均布荷载P时,基础底面上各点的沉降量都不相同,但沿着基底的压力是相等的。所以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柔性基础的底面宽度。(45) :A, B, C(46) :C, D(47) :A, C(48) :A, C在动力基础设计中,动力机器基础不宜与建筑物基础或混凝土地面连接,与机器相连接的管道也不宜直接在建筑物上固定,否则会损

33、坏建筑物。(49) :B, D(50) :C, D(51) :B, C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3.0.2所示的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易知BC两项正确。(52) :A, C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是永久荷载乘以分项系数,可变荷载乘以相应分项系数;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是永久荷载无分项系数,可变荷载乘以可变荷载组合系数。(53) :A, B, D应力扩散是按一定角度几何扩散计算得到的,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修正,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条件,并不是都需要修正。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也需要考虑应力扩散,只是扩散角不变。(54) :A, B, DABD三项措施均可减小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基底附加应力,从而减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C项只增强了基础强度和承载能力,对沉降没有影响。另外,增加基础的刚度也可以有效地减小不均匀沉降。(55) :A, C, D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在开挖时会对原来建筑造成更大的威胁。因为两个建筑距离过近而选择合适的持力层显然是不可能的。(56) :B, C机器的动力作用是由其运动质量的加速度所引起,其形式一般可分为:旋转作用、往复作用;另外基础受机器的动力作用会产生振动。-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