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3071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指导公式:页码=(数字是3位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或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浓度问题:钟面追迫问题:,四棱锥的体积为:,球的表面积为:,球的体积为方阵:N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N排N列的方阵最外层有4n-4人,方阵中方阵人数=弧长公式:n是圆心角度数,r是半径,一、数量关系1、7,5,3,10,1,( ),( ),40,A15,-4 B20,-2 C15,-1 D20,0【解析】偶数项5,10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奇数项7、3、1中,后项=(前项-1)/2,故第六项为102=20,第七项为(1-1)/2。2、,( )A B C D【解析】观察题目发现各分数之间无明显数量关系,拆项发现奇数项分子、

2、分母均为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偶数项均为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因此第六项应为。3、2,7,28,63,( ),215A125 B126 C127 D128【解析】。注意是加减1变化,答案容易选错。选B。4、3,23,61,117,( )A.133 B.191 C.211 D.237【解析】方法一:每位数字的组成数字分别相加得3,5,7,9,11的等差数列,也可两两相减两次作差后得等差数列。故选项为191。方法二:观察得每项都与平方数比较接近,故变化,而2,5,8,11是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推得下一项为。5、3,3,6,24,( )A.192 B.168 C.81 D.48【解析】后一项/前一

3、项分别为1,2,4,8的等比数列,故选项为248=192。6、6,12,36,102,( ),3A.24 B.71 C.38 D.175【解析】每位数都能被3整除,故选A。很特殊选自江苏08年行测B类出现。7、3,6,29,62,127,( )A.214 B.315 C.331 D.335【解析】没位数都与乘方数很接近1+2,8-2,27+2,64-2,125+2,216-2,故选项为214。8、42,60,60,48,( )A.72 B.30 C.36 D. 54【解析】因为观察数列知数列无法加减得出规律,故肯定是做变化,而每项的数字又不接近次幂数,所以分别除以各自的项数得421=42,60

4、2=30,603=20,484=12,42,30,20,12再两两作差得12,10,8,6,故选项为56=30。9、,( )A.5/8 B.4/9 C.15/27 D.-3【解析】一眼看见3/15很显眼,故化简的1/5,1/3,3/7,1/2,再变换1/5,2/6,3/7,4/8,5/9,故选项为5/9=15/27。答案选C。10、 -8,15,39, 65,94, 128,170,( )A.180 B.210 C.225 D.256【解析】两次作差后所得数列为1,2,3,5,8,13。一般常数列是分组,但是此处很特殊。答案选C。11、1269,999,900,330,( )A.190 B.2

5、70 C.299 D.1900【解析】各数都能被3整除,故答案为270。12、1,32,81,64, 25,( )A.6 B.10 C.16 D.21【解析】一眼看去都是乘方数,而首项是先变大再变小,故肯定题目肯定为次幂问题,由25可以确定第五项是,所以次幂应该是由大到小,故题目变换为,。13、1,2,2,3,4,( ) A.4 B.5 C.6 D.7【解析】1+2-1=3,2+2-1=3,2+3-1=4,3+4-1=6,故答案为C。14、 ,( )。A、 B、 C、 D、【解析】因为题目为0和分数,故无法加减乘除,而无法变化,将0转变为,原数列可化为,而分子作差出现规律是等差数列1,2,3,

6、4,5,故将两项作适当变化,组成数列,分母5,6,8,12,20为以2为等比的等比数列,故下一项为,答案选C。15、2,3,5,11,46,( )A、520 B、490 C、410 D、97【解析】原数列后一项为前两项的乘积减去1,2,3,4的平方,即5=23-1,11=35-4,46=115-9,( )=1146-16=490,答案选B。16、-2,4,2,16,( )A、32 B、64 C、128 D、256【解析】观察选项数字全是2的次幂数,则在题中寻找突破口,观察得数字间有联系,答案选D。17、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7、解析】观察17513=2275远小于选项数字,猜测是175的平方,而175的平方为30625,正常情况下A项肯定错误,故还有其他关系,代入前面的数字进行验证,13的平方169,而下一项是175所以175=169+6,而13=9+4,进而与前面的数字联系,又可以换为13=3+22,175=13+23,故( )=175+213,尾数5+6=11,故答案选B。18、1.5,4.5,13.5,16.5,( )A、21.5 B、34.5 C、49.5 D、47.5【解析】解释有点迁强,1.5+3=4.5,4.53=13.5,13.5+3=16.5,16.53=49.5,此题规律不严谨,答案选C。19、-

8、26,-6, 2, 4, 6, ( )A11 B12 C13 D14 【解析】因为题中前两项是-26和-6,且数字间的差相差较大并数字依次变大,故判断此为次幂题,要保证一个数的次幂后仍为负数则此次幂数必为奇数,而我们所遇到的奇次幂多以3为主,所以原式转变为-26,-6,2,4,6,故空缺项应为14,选D。20、( )A、 B、 C、 D、【解析】2.52=5,52.5=12.5,12.53=37.5,其中2,2.5,3组成的数列是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故空缺项为37.53.5=,所以应选C。21、2,5,11,23,47,( )A71 B67 C97 D95【解析】观察题目后三项像是平方数,

9、但是推到第二项时推不下去,则立刻转变思路,题目应该是递推数列,故22+1=5,52+1=11,112+1=23,232+1=47,则下一项为( )=472+1=95,答案为D。22、6,24,60,120,( )A186 B200 C210 D220【解析】方法一:观察数列每项都和6有关系,但是除去6并不能得出规律,则每项除以各自的项数得6,12,20,30再作差得6,8,10以2位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下一项为(10+2+30)项数5=425=210。方法二:,故( )=210。23、80,62,45,28,( )A20 B18 C12 D9【解析】次幂的关系81-1,64-2,49-4,36

10、-8,则( )=25-16=9,答案为D。(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B卷)24、2,3,0,-7,-18,( )A、10 B、20 C、-33 D、-45【解析】解法一:两次作差得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答案为C。25、2,4,4,8,16,( )A、48 B、64 C、128 D、256【解析】242=4,442=8,482=16,8162=64,故答案选B。26、23,26,32,53,( ),296A、66 B、87 C、113 D、216【解析】观察得23+26=49是一特殊数字,因此试着作和得49,58,85三个数,再作差得9,27都是3的次幂数,因此猜测下一个可能也是3的次幂数,

11、把81带入题中验证,满足条件,即反推出答案为113,答案为C。27、1,2,6,4,8,( )A、8 B、126 C、16 D、32【解析】因为数列中有个数字6很明显,作差、作和都没法继续推理,且没有明显倍数关系和次幂数,所以肯定是递推数列,(12+6)2=4,(26+4)2=8,(64+8)2=16,故答案为C。28、35.8,57.12 ,( ),1113.24,1317.30,1719.36A、711.18 B、835.43 C、95.24 D、1019.29【解析】观察整数3 5,5 7,( ),11 13,13 17,17 19得规律前一项后位和后一项的前位相同,故( )=7xxx,

12、而又观察发现每位数的整数中数与数的和等于小数,故答案为711.8,选A。29、,( )A、 B、 C、 D、【解析】原式变为观察得前一项的分子分母相乘得下一项的分母,故未知项分母为53480=25440,答案为D。30、102,213,316,4310,518,( )A、6414 B、6314 C、714 D、1019.29【解析】首先排除D选项,由每个数字第一个数字1,2,3,4,5推出下一项第一个数是6,故C也排除。每项的数字之和是后一项的末尾,故5+1+8=14,取10,21,31,43,51,( ),将此数列两两分组作差得11,12,(13)猜测为13(实际这题目不严谨,只有两项是无法

13、推出数列的规律的)求的前面为64,所以答案为6414,故选A。31、-30,-4,( ),24,122,340A、-1 B、-2 C、6 D、13【解析】题目一看340好熟悉像是-3=340,再观察此数列以两负数开头并依次增大,故此题必为次幂题 , , , ,故答案为-2。32、23,57,1113,1317,( ),2331A、1921 B、1715 C、1723 D、2129【解析】答案为C,解析不明。33、7,13,19,29,( ),53A、30 B、39 C、44 D、49【解析】两两相加得20,32,48,再作差得12,16猜测下一项为20,带入题中验证正确,故答案为选B。34、5

14、68,488,408,246,186,( )A、105 B、140 C、156 D、169【解析】56/8=7,48/8=6,40/8=5,24/6=4,18/6=3,故答案为10/5=2,故未知项为105选A。35、5,24,6,20,4,( ),40,3A、28 B、30 C、36 D、42【解析】观察此数列为8项长数列,故猜测是两两分组,而奇、偶的数并无明显的规律,而且最后一项3明显偏小,再观察340=120,620=120,245=120,猜测4( )=120,故答案为30。36、1144,1263,1455,1523,( ),1966A、1763 B、1857 C、1873 D、19

15、84【解析】将各项分解14 14,13 26,15 45,13 52,( ),16 96,那么141=14,132=26,153=45,166=96,故观察选项175=85,即此项数为1857,选B。37、2,2,6,12,27,( )A、42 B、50 C、58.5 D、63.5【解析】观察数列无明显规律,且选项有小数,猜测是倍数关系,后一项是前两项和的1.5倍,故选58.5,答案为C。38、( ),4,18,48,100A、-16 B、-8 C、-4 D、0【解析】( 0 ) 4 18 48 100 01 22 63 124 205 ,故答案为A。39、5,2,17,10,( ),26A、

16、49 B、30 C、35 D、37【解析】各数接近平方数故分别变化为5=4+1,2=1+1,17=16+1,10=9+1,26=25+1,故( )=36+1=37,选D。40、15,26,44,72,112,( )A、144 B、169 C、158 D、160【解析】作差得11,18,28,40,每个数乘以4得第三项,故( )=404=160,选D。 41、( ),75,30,150,170,300,460,600A.25 B.-30 C.-35 D.40【解析】间隔数列,奇数项是二级等差数列,(40) 30 170 460 -10 140 29042、2,6,30,210,2310,( )A

17、.30160 B.30030 C.40300 D. 32160【解析】后一项都是前项的整数倍,故答案选B。43、 2,3,7,25,121,( )A.256 B.512 C.600 D.721【解析】22-1=3,33-2=7,74-3=25,255-4=121,1216-5=721。故选D。44、 1,4,12,32,80,( ),448A.162 B.182 C.192 D.212【解析】方法一:4=12+2,12=42+4,32=122+8,80=322+16,( )=802+32=192,1922+64=448。方法二:(第二项-第一项)4=第三项,以此类推,(80-32)4=(192

18、)。故选C。45、431,325,( ),167,844,639A.321 B.642 C.246 D.123【解析】各项数字和依次是8、10、(12)、14、16、18,观察选项B、C都满足,且奇偶项分别满足下面的规律:奇数项 431 (642) 844 偶数项 325 167 639 4-3=1 (6-4=2) 6+3=9 3+2=5 1+6=7 6+3=946、 3,8,9,0,-25,-72,( )A.-147 B.-144 C.-132 D.-124【解析】三级等差数列,故选A。 3 8 9 0 -25 -72 ( ) 5 1 -9 -25 -47 -4 -10 -16 -22 47

19、、-2,4,0,8,8,24,40,( ) A.104 B.98 C.92 D.88【解析】间隔数列,奇数项-2, 0 , 8, 40 偶数项 4 8 24 (88) 2 8 32 4 16 64二级数列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 二级数列也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48、119,327,545,783,( )A、7161 B、8353 C、9161 D、9355【解析】将原数列拆分成三个数列1,3,5,7;1,2,4,8;9,7,5,3分别求出第五项的数字,答案选C。49、 ( )A、 B、 C、 D、 【解析】观察选项中240有两个估计是240,而,又因为48无法整除5,故猜测可以变成,以此类

20、推原数列可变为,此时分子为1,2,5,10,17作差得1,3,5,7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未知项为,故答案选B。50、339,516,236,729,428,( )A、305 B、331 C、336 D、339【解析】观察数列数列杂乱无章,故不是一般的普通数列,而经观察发现数列有这样的规律,所以未知项必是x+x=x的形式,选项中只有C满足,故选C。51、2,12,45,112,( ),468A、135 B、155 C、185 D、275【解析】各项进行因式分解2=1*1*2,12=2*2*3,45=3*3*5,112=4*4*7=16*7,(275) =5*5*11,468=6*6*13

21、,故答案选D。52.112,144,184,236,302,( A )A、387 B、384 C、464 D、48354.2、3、11、47、246、( B )A、1442 B、1523 C、1614 D、46755.123、139、177、261、463、( D )A、627 B、721 C、833 D、99956.5、13、15、27、29、45、( B )A、56 B、47 C、55 D、6457.-1、-1、-4、-6、-15、( D )A、-18 B、-20 C、-25 D、-2758.10、24、52、78、( D )、164A、106 B、109 C、124 D、12659.16

22、8、183、195、210、( A )A、213 B、222 C、223 D、225二、数学运算1、13112501516的值是( )。A393 B403 C262 D2631【解析】将原题拆成1.31*12.5*4*0.15*4=1.31*50*0.6=1.31*30=39.32、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A至少有10人 B至少有15人C有20人(肯定错误) D至多有30人【解析】反推法:因为外语及格人数为25,所以英语不及格人数为50-25=25,而数学及格人数为40,所以数学

23、不及格人数为50-40=10,因为外语不及格人中要么数学及格要么数学不及格,故其中最多有10人数学不及格,所以数学及格外语不及格最少有15人。3、1998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2002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问甲、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A34,12 B32,8 C36,12 D34,10【解析】注意题目问的是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观察选项有答案32,8是4倍关系,则是1998年的甲乙岁数,不放心可再看36,12是3倍关系,则是2002年甲乙的岁数,则甲乙二人2000年的岁数为32+2=34,8+2=10,答案为D。4、如果一只篮球的重量是10.5盎司加上它本

24、身重量的一半,那么它的重量是( )A17盎司 B21盎司 C16盎司 D18盎司【解析】一只篮球本身重量21盎司,因此本身的一半是10.5盎司,所以应选B。这种题目一般不是本身、就是1/2或者2倍。5、红星中学,在高考前夕进行了四次数学模拟考试,在100人的抽样调查中,第一次得80分以上的学生为70%,第二次是75%,第三次是85%,第四次是90%,那么在四次考试中都得80分以上的学生至少是多少人?( )A10 B20 C30 D40【解析】四次考试全都得80分以上至少有70人,第一次考试中又30人没人得80分以上,而在第一次考试中得80分以上的有25人在第二次中没得80分以上,在第二次考试中

25、得80分以上的有15人在第三次考试中没得80分以上,在第三次考试中得80分以上的有10人在第四次考试中没得80分以上,故70-25-15-1020,故答案选B。6、 =( )【解析】原式可化为上下约分后得1。7、2003年儿童节是星期日,那么到北京奥运会的那一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A、 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解析】2003年儿童节6月1号,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故该年共还有30+31+31+30+31+30+31=214天,2147=30.4,因5月31号是星期六,故2003年12月31号是星期三,则20

26、04年元旦是星期四北京奥运会那年元旦,即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隔一年就是一天,闰年2天),故答案选B。8、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A.11B.12C.13D.14【解析】设每人的淘水速度为1,进水速度为x,需要安排y人,则(10-x)3=(5-x)8,得x=2,故(y-2)2=(5-2)8=24,求得y=14,故选D。9、有a、b、c、d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时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a需2分,b需

27、3分,c需8分,d需10分。走得快的人要等走得慢的人,请问让所有的人都过桥最短要( )分。A.22B.21C.20D.19【解析】最短要21分钟,具体做法是首先a、b先过,用时3分,a回来用时2分,然后c、d一起过,用时10分,b回来时3分,最后b、a一起过去,用时3分,总共21分,故选B。10、牧场有一片青草,每天生成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A.7B.8C.12D.15【解析】因为一头牛每天相当于4只羊每天吃草量,所以原文可变为16头牛吃20天,或者20头牛

28、吃12天,则25头牛可以吃多少天?故设牧场原有草为x,牧场每天生长草量为y。1620=x+20y和2012=x+12y然后求25t=x+ty三个方程三个未知量,故球的x=120,y=10,t=8,故选B。11、某船从上游A港开往下游B港,航速每小时16公里,共花了10小时,已知水的流速为每小时4公里,问从B港返回A港需要多少小时?( )A.12B.15C.18D.20【解析】由题意中说从上游至下游的航速是每小时16公里,故可求得船速为16-4=12(公里/小时),A、B两港的距离为1610=160(公里);从B港返回到A港属于逆流航行,故此时的航速为12-4=8(公里/小时),即从B港返回到A

29、港所用的时间为1608=20(小时),正确答案为D。12、有一只钟,每小时慢3分钟,早晨4点30分的时候,把钟对准了标准时间,则钟走到当天上午10点50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多少?( )A、11点整 B、11点5分 C、11点10分 D、11点15分【解析】设此时的标准时间为y时,得到下表:标准钟慢 钟时刻一44时刻二y10两次时间差y-410 - 4标准比6057根据比例原则:,解得y= 即此时的标准时间是11时10分。13、甲、乙两人同时从400米的环形路跑道的一点A背向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已知甲每秒钟比乙每秒钟多行01米,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 )。A16

30、6米 B176米 C224米 D234米【解析】设乙每秒钟走x米,则甲为X+01。可知公式为:860(x+x+01)4003,解得x12,故8分钟后,甲乙二人相遇时乙走的路程为12608576(米),距离A点的最短距离为576-400176(米)14、一水池装有甲、乙、丙三管,单独开甲管20分钟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30分钟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15分钟可注满水池。现在先将乙、丙两管开放5分钟,再单独开甲管,共需多长时间可注满水池?( )。A10 B15 C20 D5【解析】设池中有水60,故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3、2、4,则3t+(2+4)5=60,得t=10,故共需要10+5=15分钟,

31、答案为B。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共需要多长时间可注满水池,求出甲单独的时间后还要加上乙和丙一起打开的时间。15、小黄家的时钟每小时慢6分钟。每天,小黄起床后早上6点按电台报时将钟与标准时间对准,下午他回到家里,钟正好敲3点。这时的标准时间应该是几点钟?( )。A3 B4 C5 D6【解析一】设此时的标准时间为y时,得到下表:标准钟慢 钟时刻一66时刻二y15两次时间差y-615-6=9标准比6054得到比例式:,求的y=16,故标准钟是下午4点整。【解析二】因为小黄家的时钟每小时都慢6分钟,故10小时后才能慢1小时整,所以小黄下午回家时看见时钟正好慢一个小时,故当时时间为4点整。16、2004(

32、2347+24)(2447-23)的值为( )。A2003 B2004 C2005 D2006【解析】原式=2004(24-01)47+24(2447-23)=2004(2447-47+24)(2447-23)=2004(2447-23)(2447-23)=200417、某汽车尾部有6个信号灯,其中两个是关闭的。则所有尾灯中亮着的灯的概率是( )。A25% B333% C50% D667%【解析】请注意,本题问的是亮的灯。46=667%,故选D。18、和两个数之间大的数是( )。A B C= D无法判断【解析】在314到315之间,而31531510,故选A。19、一项工程原计划450人100

33、天完成,现在需要提前10天,需要增加多少人?( )。A500 B50 C30 D480【解析】本题计算式为。20、已知某数N除以45余12,则N的12倍除以45余数是多少( )A、26 B、19 C、13 D、9【解析】21、甲乙丙三位同学共有图书108本,乙比甲多18本,乙与丙的图书之比是5:4,求甲与乙的图书之比。( )A、5:6 B、4:5 C、3:5 D、6:7【解析】设乙有图书5x本,丙有图书4x本,则甲有5x-18本,5x+4x+5x-18=108,求得x=9,则甲有59-18=27,乙有59=45,甲:乙=27:45=3:5,故答案选C。22、( )A、 B、1 C、 D、无法计

34、算【解析】原式= = = =,故期极限值为。23、已知公差为2的正整数等差数列为,则该数列满足不等式的所有项的和为( )A、12320 B、12430 C、12432 D、12543【解析】不等式可化为,化简得,又因为为正整数所以,因为是公差2的等差数列,=3+2(n-1)=221求得n=110,所以。24、一根200m长的绳子对折三次后从中间剪断,最后绳子的段数( )A、8 B、9 C、11 D、16【解析】对折三次后绳子总共有根,从中间剪断后一个接头有两个头,故总共有82=16个头,又因为原来的2个端点,所以总共有16+2=18个头,每两个头一段,所以18/2=9段。25、甲乙丙三人合修一

35、条公路,甲乙合修6天修好公路的,乙丙合修2天修好余下的,剩余的三人又修了5天才完成。共得收入1800元,如果按工作量计酬,则乙可获得收入为( )A、330 B、910 C、560 D、980【解析】因为以工作量计酬,而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是不变的,所以乙共修了6+2+5=13天,所以所得收入必是13的倍数,把选项分别代入得910是13的倍数,所以选B。26、某企业的净利润y(单位:10万元)与产量x(单位:100万件)之间的关系为,问该企业的净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万元( )A、5 B、50 C、60 D、70【解析】对方程进行求导,设,求得,故y=或5。因为单位是10万元,所以应选B。27、若一直

36、角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且两直角边长之和为14,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0 B、24 C、12 D、6.2【解析】因为两直角边长之和为14所以两边肯定要有一边大于7,而由三角形定义所知斜边大于直角边,所以斜边大于7,所以L14+7=21,所以答案选B。28、甲、乙二人比赛爬楼梯,当甲爬到4层的时候,乙恰好爬到3层。照这样的速度继续,当甲爬到16层的时候,乙爬到几层?( )A、13层 B、10层 C、12层 D、11层【解析】当甲爬到4层的时候实际上他走了三段阶梯,同理乙走了两段阶梯,所以甲、乙的速度比为3:2,故当甲爬到16层的时候,15/3=5,25=10,乙爬到了第11层。2

37、9、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中途相遇后甲火车又经过1小时到达B地,乙火车又经过4小时到达A地,那么甲火车行驶100千米时乙火车行驶的距离为( )千米。A、50 B、25 C、100 D、200【解析】两火车从开始的相遇所用时间相同,故,推出=2,所以甲行驶100千米,乙行驶了50千米。30、某项工作,甲单独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乙丙合作共同完成的2倍。现先由甲乙合作3小时,再由甲单独做2小时,再由甲丙合作3小时,恰好完成。则乙丙共同完成需要多少小时?( )A、9 B、8 C、7 D、6【解析】将时间拆开重组,甲总共用了8小时,乙丙合作用了3小时,而甲和乙丙

38、合作的效率比是1:2,所以相当全部由乙丙共同完成用了82+3=7小时,故答案选C。31、某商店搞店庆,购物满200元可以抽奖一次。一个袋中装有编号为0到9的十个完全相同的球满足抽奖条件的顾客在袋中摸球,一共摸两次每次摸出一个球(球放回),如果第一次摸出球的数字比第二次大,则可获奖,则某抽奖顾客获奖概率是( )A5 B25 C45 D85【解析】第一次比第二次大的可能性共种,总的可能性共 100种。 因此,中奖的概率为45% ,故选C。32、甲乙两家商店购进同种商品,甲店进价比乙店便宜10。甲店按2O的利润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定价,乙店定价比甲店高28元,则甲店进价是( )A320元 B360

39、元 C370元 D400元【解析】若乙的进价为x,则甲的进价为0.9x,故甲的定价中必有9因子,看选项哪个能被9整除,故选B。33、某甲从A地到B地,先步行10分钟以后,再跑步2分钟,恰好到达。有一天,他步行6分钟就开始跑步,结果提早到了2分24秒(2.4),则他跑步速度是步行速度的( )倍。A、0.4 B、2.5 C、2 D、3.5【解析】2分24秒=2.4分钟,则第二次跑步花了10+2-2.4-6=3.6分钟,具题意可知步行10-6=4分钟的路程等于跑步3.6-2=1.6分钟的路程,所以跑步:步行=1.6:4=2.5。34、某轮船往返于A、B之间,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那么,当水的流速

40、增加时,轮船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 )A、 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增加、减少都有可能【解析】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水流速度为m,则顺水为v+m,逆水为v-m,有,v,因此当流水的速度增大时,轮船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增加,故选B。35、某月刊杂志,定价2.5元,劳资处一些人订全年,其余人订半年,共需510元,如果订全年的改订半年,订半年的改订全年,共需300元,劳资处共多少人。( )A.20 B.19 C.18 D.17【解析】如果劳资处所有人都订一年半的话,总计810元;单人订一年半的月刊需2.518=45元;所以共有81045=18人。例:两种报纸全年定价分别为292元、156元,全室人员都订阅这两种报纸中得一种,用去2084元,如果他们都换订另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