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手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4670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手册.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实践手册上海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实践手册分 校: 开放教育学院 班 级: 11春社工 指导老师: 分组名单及学号 1131001200353 完成日期: 2012.6 课程总体安排:根据中央电大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集中社会实践一学期,6学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实践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估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专业要求的重要依据。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有:1、认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了解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运作;2、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实现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技巧的有机结合;3、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

2、整合能力;4、实现学生专业成长。据此,上海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拟分机构探访和专业实践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机构探访,3学分,要求在教学第8周之前完成。第二阶段专业实践,3学分,要求在教学第16周前完成。社会工作的社会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分为五人左右的实践小组,每位教师最多指导三组学生(亦即不超过15人)。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指导教师按照学生实践中的表现和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成绩。第一阶段 机构探访一、探访前的准备将学生分为五人左右的实践小组,利用文献进行社工专业机构调研,了解各种机构的服务对象、规模、特点等。梳理出对社工专业机构的总体认识。二、社会实践

3、指导老师由社工专业具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每位教师最多指导三组学生(亦即不超过15人)。指导老师根据要求完成机构探访的指导工作。三、社会实践机构督导由社工机构安排有社工背景或社工工作经验者担任,根据要求完成督导工作。四、经费来源1、社会工作实践经费;2、机构提供。五、机构探访程序共分三个阶段,每阶段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机构探访安排阶段要求:(1)完成机构探访安排表;(2)完成学生见面会。 机构探访安排阶段日程表:(由学生填写,填表人姓名: 学号: )时间内容负责人备注周日期第 周 月 日准备1确定探访机构。2公布探访机构名单,学生自由报名,并汇总。3公布机构探访安排和要求,并确认指

4、导教师。4公布确定的机构探访安排表。 学生分组名单填写探访机构安排表并存档 月 日见面会1. 正式公布探访地点2. 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3. 布置具体安排和要求 见面会:时间: 地点: 2、机构探访实施阶段要求:(1)经学校、机构、学生三方协商,完成计划书;(2)接受机构督导的督导;(3)接受指导老师的督导;(4)参加计划书交流会;(5)完成总结报告。机构探访实施阶段日程表:(由学生填写,填表人姓名: 学号: )时间内容负责人备注周日期第 周 机构探访:1. 机构督导进行指导2. 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机构探访3. 了解机构运作机构督导指导老师第 周 1. 机构见习2. 完成见习计划书机构督导指导老师

5、计划书要求 1 指导老师督导:见习计划书2 修正见习计划书指导老师 见习计划书交流会指导老师时间: 地点: 第 周 1. 按见习计划进行见习2. 完成专业见习记录3. 专业督导4. 完成机构报告机构督导指导老师机构报告记录见习日志第 周 1按见习计划进行见习2 完成专业见习记录3专业督导4完成见习总结报告机构督导指导老师见习总结报告3、机构探访总结阶段要求:(1)完成见习总结报告;(2)参加见习总结报告会。机构探访总结阶段日程表:(由学生填写,填表人姓名: 学号: )时间内容负责人备注周日期第 周1.按见习计划进行见习2.完成见习总结报告机构督导姓名指导老师将见习总结报告交给指导老师。见习总结

6、:机构督导与学生分享。机构督导指导老师时间: 地点:见习机构见习总结报告会时间: 地点: 附件一:机构列表机构名称服务方向联系人联系方法1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儿童2上海市各区福利院老人、机构3各区社工站社区综合服务、青少年4各区社会工作事务所老人等专项服务5自强社工服务社社区矫正6阳光社工服务社学校、青少年7新航社工服务社司法8上海市妇女干部管理学院妇女、行政9浦东学校社工学校、青少年10浦东社会工作协会综合服务*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和调整实习机构机构职责:1 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学习机会、环境和氛围;2 为学生提供有关机构的资料和工作导引;3、配备有社工专业背景或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工作者担任机构督

7、导;4、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经济和行政上的支持;5、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对学生的表现及见习工作提供意见。 附件二:对见习指导老师、机构督导的专业要求对见习指导老师的要求1、 见习指导老师由社工专业老师担任;2、 见习开始的第一周内完成机构探访工作;3、 帮助学生制定见习计划书;4、 为见习生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5、 参加各类见习工作会议;6、 完成对见习计划书、机构报告、见习总结报告和专业服务的指导工作。对机构督导的要求1、 机构督导由具有社会工作背景或者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机构工作者担任。2、 在见习的第一周内,机构督导安排见习生了解机构,并开始协商见习计划书;第二周,机构督导协助指导老师

8、、见习生完成见习计划书。3、 为见习生提供必要的专业督导。4、 协助完成见习。5、 完成机构督导评估表、见习时间证明、见习鉴定。附件三:总结报告会时间: 地点: 负责人: 出席人员:指导老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总结报告会流程:1、见习总结交流。2、见习经验分享:专业自我、专业技巧、理念和价值观的运用。3、记录交流内容。4、形成机构探访总结报告(1500字以上)。附件四:实践机构探访报告指引标题:机构探访报告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实践机构* 机构督导* 指导老师二、实践机构报告的内容:1认识单位(机构)的背景和成立目的;2认识实践单位(机构)的服务提供情况;3了解实践单位

9、(机构)的一般运作模式(资金来源,行政架构,服务运作等);4分析实践单位(机构)的优缺点;5分析实践单位(机构)的未来发展及可能的限制。第二阶段 专业实践或模拟专业实践在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学生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为使学生真正掌握社工专业技能,本阶段要求尽量选择专业实践方式;对于不具备条件进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展实践的学生,可选择采用模拟专业实践方式替代。一、专业实践要求在机构探访的基础上,直接参与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或观摩社工机构的小组社工和社区社工实践活动,以做好社工职业准备。二、模拟专业实践要求学生完成模拟社工实践+实验室形式。作为专业实践的替代方式,以实务和工作技巧为导向,进行模拟

10、实践。具体要求详见课程实施方案。特别提示:上海电视大学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已经建成,希望本学期尽量能够使用。各分校请安排活动和时间,提请广大学生踊跃参与。专业实践一、专业服务记录要求1、 学生与指导老师和机构督导一起讨论专业服务的内容和数量。2、 学生的服务设计根据机构和学校社会实践的专业要求进行。3、 在制定整体的实习计划书的同时需要另外制定详细的专业服务计划。4、 学生可以在个案、小组、社区等层面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设计,完成服务计划。个案社会工作服务学生需要独立完成1个个案服务。1、 接案记录2、 预估记录3、 介入计划4、 介入面谈记录5、 评估记录6、 结案记录小组社会工作服务 学生能参与设

11、计、策划或实施小组计划。小组服务设计节数合理即可。1、 小组计划书2、 小组活动记录3、 小组服务评估报告4、 小组服务总结报告(包括照片、摄影等)社区社会工作服务 学生能独立完成设计、策划和实施社区工作计划。1、 社区工作计划书2、 社区工作记录3、 社区工作评估报告4、社区工作总结(包括照片、摄影等)二、专业服务的具体流程和格式个案服务记录要求和服务流程否:转介或终结是:进行正式的个案服务接案/预估:面谈2次左右1、接触的性质与次数2、案主的基本信息收集:/ 个人-案主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工作性质、教育程度、开始个案的工作日期、简单的个人社会历史、身体与精神状态等/ 家庭父

12、母(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工作性质、教育程度、开始个案工作日期等)、生活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与社会支持网络等3、案主呈现的表面问题4、工作员对案主的 初步 评估:罗列案主的问题、服务介入的理论模式、问题介入的先后次序、案主的优势与可利用的解决问题的资源的等。5、服务计划:长期短期目标6、其它重要资料制定服务计划:面谈1次左右1、 案主基本信息2、 确定每次面谈的时间3、 具体的服务计划(按计划书的要求书写)4、 双方共同商讨5、 确定服务计划书(社工、案主和机构各存一份)介入1、 按照服务计划进行服务介入2、 完成每次的面谈记录3、 在不断评估的基础上,介入期

13、间可以调整服务计划,以适应案主新呈现的问题。在介入阶段通过评估,发现案主的问题超出了社工服务的范围,根据机构规定,对案主进行转介。评估/结案1、 完成结案的评估报告2、 在结案前的1-2次面谈时告诉结案的安排。3、 完成结案报告跟进:根据机构的规定或者案主的实际需要进行跟进。 第一次接待的记录(来访人员姓名,社工姓名,接待日期,来访方式,来访原因,面谈过程,下次约见的时间等),同时判断是否成为服务的案主。个案服务面谈记录案主姓名: 小丘 性别年龄: 女,23岁 面谈日期/时间: 4月9日 晚6点 面谈地点: 上海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社工实验室 面谈的次数:第1次社工: 陈蔚琪 个案服务督导建议

14、此次面谈的目标 面谈内容及过程面谈后社工对案主的评估*案主呈现的问题现况 *社工对案主的观察 *社工对案主问题进展与个案的分析对面谈评估*面谈目标程度 *社工的角度、技巧和方法下次面谈计划个案服务结案报告1、案主的基本信息案主姓名性别年龄个案开始日期个案结束日期面谈的次数:第次2、 接触次数与形式*电话接触次数:共次*个别面谈次数:共次*家访次数:共次*其它接触:共次3、案主的问题*案主呈现的表面问题、问题的影响和案主的处理方法*案主的实际问题及其原因分析4、对案主的一般描述 外貌 / 性情 / 情绪表现 / 其它5、案主的社会背景案主的教育与工作背景 / 案主的家庭结构与关系 / 案主的社会

15、支持网络 / 案主的社会背景与呈现和实际问题的关系 / 其它6、案主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 / 案主及其家庭收入与经济情况 / 案主家庭生活起居习惯 / 其它7、社工对案主的评估案主问题的可能起因、影响问题发展的因素及其对案主的影响 8、个案发展的过程从接案到结案的发展过程和目标实现程度9、社工提供的服务社工所提供服务的形式、方法、理论模式及其目标实现程度10、社工对案主的未来发展计划建议11、案主对结案的接受程度12、其它重要资料(附录)个案服务转介报告1、案主的基本信息案主的姓名性别年龄个案开始日期个案结束日期面谈的次数:第次2、 接触次数与形式电话接触次数:共次个别面谈次数:共次家访次数:共

16、次其它接触:共次3、案主的问题案主呈现的表面问题、问题的影响、及案主的处理方法 / 案主的实际问题及其原因分析4、对案主的一般性描述 外貌 / 性情 / 情绪表现 / 其它5、案主社会背景案主的教育与工作背景 / 案主的家庭结构与关系 / 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 / 案主的社会背景与呈现和实际问题的关系 /其它6、案主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 / 案主及其家庭收入与经济情况 / 案主及其家庭的生活起居习惯 / 其它7、社工对案主的评估案主问题的可能起因、影响问题发展的因素及其对案主的影响 / 转介原因 / 机构的相关规定8、个案发展的过程从接案到转介个案时的发展与达成的结果 9、社工提供的服务社工提供的

17、服务形式,以及服务目标的实现程度10、案主对转介接受程度11、其它重要资料(附录)小组服务计划书1、小组名称2、理念:理论架构机构之服务宗旨及内容,工作对象之需要3、小组目的4、服务对象/ / 参加者人数5、小组招募和宣传6、具体服务计划(表格形式)-日期-时间-地点-目标-内容-责任分工-所需资源:人、物质8、预计会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9、财政预算10、评估方法小组服务记录小组名称:小组聚会日期及时间:小组聚会次数:社工姓名: 出席人员:此次聚会的目标服务过程记录督导小组服务的内容和过程记录1、个别组员的表现:参与和表现 / 角色 / 与上次聚会比较有何改变2、小组互动:沟通和交往模式 /

18、小组气氛 / 小组规范 / 小组凝聚力 / 领导模式 / 下定的方式 / 解冲突的方式 / 次小组内容分析:社工介入技巧分析 / 社工感受评估:目标有否达到 / 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 / 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 社工的专业态度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技巧对下次服务的建议和调整方案小组服务的评估总结报告1、 背景资料:小组名称 / 小组性质 / 小组周期 / 小组共聚会次数 / 小组聚会密度 / 每次聚会的时间 / 出席状况2、 小组目标3、评估内容1 小组目标是否达到 2 招募及宣传3 小组结构:所招募的组员,聚会时间,长度,地点,费用等是否合适? 4 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5 个别组员的表现

19、和改变6 小组互动:沟通和交往模式 / 小组气氛 / 小组规范 / 小组凝聚力 / 领导模式 / 解冲突的方式7 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8 社工专业态度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技巧4、财政报告5、遇到的困难6、建议附录:参加者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被转介或自愿参与、透过何渠道参与等 社区工作-大型服务/活动策划书1、活动名称2、理念:理论架构 / 机构之服务宗旨及内容3、社区活动目标4、活动策划安排服务对象 / 活动日期 / 时间 / 地点 / 预计参加人数 / 所需人力及工作分配 /资源 /工作时间表 /活动内容及方式5、招募及宣传6、财政预算7、 预计会出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案8、 评估方法社区工作

20、-大型服务/活动评估总结报告1、 背景资料活动名称 / 活动日期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出席人数 / 所需人力资源2、活动目标3、活动内容的评估4、活动媒介的适切性5、活动参与程度及气氛6、宣传及招募7、活动场地及环境8、人力和资源安排9、财政报告10、 所遇到的困难11、 建议三、社会实践文本提交指引(一)社会实践文本提交清单两阶段实践完成后,需要提交以下文本文件:1、 每组完整地填写一份本手册,并附每个人的实践日志和其它记录,一并提交。2、 每组提交一份机构探访总结报告(第一部分附件四,本手册第九页),要求1500字以上3、 每组的实践总结报告(附件一),要求1500字以上。4、

21、 每人的专业服务记录: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详见手册第二部分)。5、 每人的实践日志(附件二,要求至少四篇,两部分之间都要有,此页可复制)。6、 小组内每人实践时间证明(附件三)。(二)社会实践报告格式1、社会实践提交书面报告(A4纸打印)和电子版本各一份。2、打印要求:标题-黑体,加粗,居中,三号;二级标题-宋体,加粗,四号;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附件一:实践总结报告指引标题:实践总结报告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实践机构* 机构督导* 指导老师* 实践总时间:二、实践总结报告的内容1总结所有在实践机构参与/介入的工作,包括参与/介入的情况、目的、使用社会工作的方法

22、以及参与/介入的结果。2机构或学生本身有利/不利实践的处境或问题。3总工作量。三、自我评估1机构的适应:有关对机构的了解;适应单位机构的工作环境及与工作人员建立关系的能力等;2 实践能力:了解与评定服务对象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运用专业理论、方法、技巧的能力;3对督导时间的运用:与指导老师的联系,与机构督导的联系;4实践态度:采取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专业的认同: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专业守则;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信心和投入程度;6个人优势与弱点:影响个人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优势与弱点;自我反思;7对指导老师及机构督导的评估;8对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发展的感想及建议。附表二:实践日记学生姓名: 日期: 实践时间: 当天实践内容:感受及反思:(本表可根据需要复制)附表三:证 明兹证明_同学自_ 至 _在本机构实践,总实践时间为 。特此证明! 机构盖章: 签 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评语:(对学生两阶段的实践能力、贡献等做评价)初评成绩: 分评阅人: 20 年 月 日分校(工作站、教学点)审核意见审核人(签名) 分校(工作站、教学点)(盖章): 20 年 月 日市电大终审意见:验收人(签名): 教学系(盖章): 20 年 月 日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