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5409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期货套期保值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2011-6-3 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是将被套期保值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抵消结果,在同一财务表期间的损益中予以确认。 1.核算方法。套期保值工具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按照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处理。套期会计核算方法一览表项目套期工具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 得( 损失)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 损失 )有效套期部分无效套期部分有效套期部分无效套期部分公允价值损益损益、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现金流量权益损益权益损益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权益损益权益损益注:在现金流量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处理中,预期交易类外,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套期工具利得

2、或损失,应当在被套期预期交易影响利润或损失的同一期间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在现金流量套期中,有效部分金额按以下两项的绝对额较低者确定: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累计变动额。无效部分为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 2.停止套期会计处理的情况。发生一下情况之一时,企业不应再按照原有的规定对套期会计进行处理, 且不追溯调整: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者被行使。套期工具展期或被另一项套期工具替换时,如展期或替换是企业正式书面文件所载明套期策略的组成部分,不作为已到期或合同终止处理。该套期不再符合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企业撤销了套

3、期关系的指定。对预期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预期交易预计不会发生。对于停止套期会计方法的采用,如果原属于公允价值套期的, 改按金融工具计量与确认准则处理。 若原属于现金流量套期的,在套期有效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不应转出,直至预期交易实际发生时, 再按照现金流量套期相关规定处理。 对于现金流量套期中的预期交易类,在套期有效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不应转出, 直至预期交易实际发生或预计不会发生。如预期交易实际发生,按照现金流量套期相关规定处理;如预期交易预计不会发生,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套期工具利得或 损失应当转出,计人当期损益。 3.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

4、及说明。对于套期会计,企业可以据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直接采用有关科目;如果套期业务量较大,也可以采用专门的会计科目。举例如下:“套期工具”科目用以记录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按照套期工具的不同, 可设置“期货”、“ 期权”、“远期合约”、“互换”等明细科目,也可以按照交易对手细分。 “套期工具价值变动”科目用以核算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设置“权益”、“损益”两个明细科目。期末,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损益) 余额转入“本年利得”科目,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 权益 ) 作为资本公积的子项 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示。 “被套期项目衍生工具”科目用以核算确定承诺和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两类被套期项目的公

5、允价值。“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科目用以核算期末按照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价值变动, 设置 “ 权益”和 “ 损益”两个明细科目。 如果被套期项目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则不使用本科目。 对确定承诺外汇风险的套期, 企业可选择作为现金流量套期或公允价值套期处理。 目前国内企业可选择的套期工具较少,套期业务开展并不普遍, 预计对绝大多数企业首次采用本准则而言,并无明显影响。个别行业和企业,如金融业、大宗商品交易企业开展了套期业务,按照原有会计处理,套期工具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未被纳入表内,被套期项 目的浮动盈亏也不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其已经满足套期会计方法的

6、标准,现在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 目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抵销结果,在同一财务报表期间的损益中予以确认并进行处理,两种处理方法的差异可能不会对企业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等经济事项产生明显的影响。 参与套期交易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套期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董事会承担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负责审批市场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可以承受的市场风险水平; 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并定期获得市场风险性质和水平的报 告,监控和评价市场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级管理层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2 高级管理层负责

7、制定 、 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并确保本公司具备足够的人力 、 物力以及适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3.企业应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工作,此部门的职责必须明确,与承担风险的业务经营部门保持相对的独立,并且具备履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责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企业应当制定适用于套期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应与企业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相适应,与其总体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资本实力和能够承担的总体风险水平相致。在开展新产品和开展新业务之前,企业应充分识别和评估其中包含的市场风险,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批和风险管理程序,并获得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门委员会的批准。 5套期市场风险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职能分离。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套期交易职能保持相对独立;交易部门的前台与后台严格分离,前台交易人员不得参与交易的正式确认、对账、重新估值、交易结算和款项收付;内部审计部门每年应独立审查和评价套期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