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硕士学位.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6200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硕士学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硕士学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硕士学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硕士学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硕士学位.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 时代背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包括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协调自然的一系列行为,逐渐导致了地球环境危机,人类开始对地球的可居住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强烈的质疑!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以及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祐生研究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下世代居住规格中提到“下世代至西元2025年人类将面临自然环境的变异、地理资源的耗竭、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新能源开发与高科技运用等课题 ”1这有力的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危机感。图1- 1 资源利用方法的改变从单向到循环(资料来源:A.D杂志)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上,一本

2、基础报告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拉开了保护地球环境的序幕;从1976年开始,100位科学家集中于“罗马俱乐部”,他们提出了“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1972年发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布仑特兰(Brundtlan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6月3日至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了联合国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亦称“城市高峰会议”City Summit),“人居”说明了人类对自身栖息地的环境的重视,它的两个主题是:“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住区可持续发展发展”(Adequate

3、 Shelter for me,and Sustainable human settlements in an urbanizing world )21.2 我国现实住区,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体表现,它是与各时期经济发展相互适应,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居住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都在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已成为人们对自身居住空间的追求主题。随着21世纪的的到来,住宅这个受传统束缚大,变化慢的领域,必然产生更大的变革。在人类迈向21世纪之时,达到“人居”两大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中国住宅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住宅建设面积多年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住

4、宅王国。仅仅一个上海,就以每年1000万M2住宅建设量发展住宅建设。1996年,广东投入住宅建设的投资达260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26,已超过发展中国家一般为3的水平;1997年底,广东城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约4.48亿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1.9平方米;中山市近年致力解决广东城镇居民居住这一重大民生问题,1997年底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广州市1996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08平方米,居我国各特大城市前列。1991年,深圳市住宅局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1997年,中山市长获联合国“人居奖”。至1997年底止,广东已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有

5、1000多个。这些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住宅设计的功能性,住宅空间的适应性,周边配套设施和园林绿化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努力体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深圳莲花新村、金地海景花园、番禺的丽江花园、祁福新村、顺德的碧桂园、中山的雅居乐等等。1997年底止,广东有14个住宅小区列入国家和省级试点,建筑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96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竟赛的开展和成功,使我国住居意识进一步加强,住居规划设计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此同时,我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提出了以“改善居住环境”为宗旨的跨世纪目标,体现出示范性,引导性和适度超前性,突出“文明

6、居住环境” 这个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主题。加速“小康住宅”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环境就是效益,这一结论已在城市居民、房地产开发者、城市建设设计者和管理者、城市决策者中得到普遍认同。我国小康住宅标准要求以科技为先导,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倡超前性、先导性和示范性,规划设计既应具有创新意识,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首先,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要为居住社区建设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满足不同职业家庭生活行为活动的需要;其次,小区的规划与住宅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努力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

7、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提倡住户参与的精神,使小康型住宅更加多样化。第三,小康型住宅的建设应积极采用国家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节能、节地和节材的政策。第四,小康型住宅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小汽车停车位的设置应按照不低于住户数的20来设置,在经济发达及东南沿海地区应按照总住户数的30以上的要求设置,并要保证必要的用地和安全停放。最后,小区的绿地应按照不低于50的要求布置,并近可能的增大绿地率。1.3 理论分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有五种主要需求:(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自尊需求;(5)自我实现需

8、求。五种需求由低向高依次排列,在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人们才开始追求下一高层次的需求。图1- 2 人的需求层次图现阶段居民居住形态可归纳为四层次:(1)没住房;(2)有住房,条件较差;(3)有住房,基本各项实际要求满足;(4)有住房,追求室外环境,有绿化种植、游憩场地、交往场所、安全措施等;(5)追求第二居所、度假别墅等。目前珠三角洲地区第(3)层次人占多数,而向第(4)层次靠拢是大部分人的心态和新的追求,同时也是住区质素提高的原动力。在居住方面,人们在基本满足生理需求后,追求心理、艺术、生态等的需求,环境成为人民选择住房的第一考虑因素,这已经被市场证实,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劣质住宅环境成了人们摒弃的

9、空置房,而环境好的优质小区大有一推出就售磬的现象,在市场的作用下,开发商、政府决策者和市民三者取得了共识:高质素,绿化环境好、管理水平高的小区,成为城市居民选择居住地的宠儿,作为建筑师、规划师,则更应主动倡导环境优先这一意识。1.4 研究目的为了推动城市住区发展,有必要研究总结前阶段的发展情况,以此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21世纪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新型居住形态,指导市场发展方向和引导人民对居住环境的审美情趣。珠江三角洲地区住区建设,在经历了摸索、模仿及自我反思提高之后,其住区环境模式很有沉淀定型之势,尤其是外部开放空间的形态。因此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收集并分析研究近年

10、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产开发中居住区开放空间建设的有关资料,并与人民生活水平和实际需求作对比,指出现实原型的居住区环境品味;同时,通过和全国小康示范小区、上海国际竞赛等进行归纳和对比,从更高的范围和更深的角度,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试图描绘出21世纪新的居住形态与居住环境的价值取向,探讨住区规划设计、建设的新趋势,提出住区环境设计的理想方法。第二章 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定义及其发展沿革2.1 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定义2.1.1 城市住区释义城市住区是城市区域内人们居住空间的总和。早年希腊著名建筑师C.A.Doxiadis曾把人类居住科学(The Science

11、 of human settlements)归之为“人类环境生态学”(Ekistics)的范畴,并对此作这样的阐述:“规划师关注一切形态的人类居住,从孤独的茅舍、游牧人的车轮,直到有组织的农舍、村庄、小镇、城市、大城市、由几个城市及郊区组成的大都会,以及未来的巨大城市系统,都是规划师关注的社会对象”。这里他把人类所有形态的定居地,都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居住”这一现象的理解,不只是以住宅做为载体的有限空间活动的展现,而是延伸到定居地一切相关的活动领域。1976年在温哥华召开世界人类住区会议,发表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之后,于1997年联合国成立了人类住区委员会,并通过世界人居中心积极推行人类

12、住区的战略与政策,取得卓越的成效。人类努力从人权、资源、环境、社会政策与科技等各个方面为改善人类居住状况,而进一步扩大了人类居住的内涵。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作为一个培育具有良好素质人群的人类定居基地,它是社会经济再发展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突出了对人类生存权利的尊重。因此,作为可持续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类住区,在其规划与建设中应将住房、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就业、社区管理、环境、资源供配、文化认同、社区保障和社会平等等方面的人居问题纳入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3。 从本质上说,住宅是“个人避难所”,具有“私密性栖居”(Private Dwelling)的性

13、质,居住环境则是有“公共性栖居”(Public Dwelling)的性质,是人与外界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在这里人们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交往方式而形成稳定的居住群体(Group),这就形成了“社区”的概念,城市住区是社区的物质载体,是人与居住环境的整合,它在用地上包括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从建筑空间范畴来划分,包括建筑和非建筑空间,建筑主要为居住建筑住宅,以及配套的公建商业服务设施、托幼小学、辅助设施如垃圾收集站等;非建筑空间指建筑体型之外的空间,包括绿地、道路、水池、硬地、小品、休息桌椅等,本文研究的城市住区限定为城市范围内新开发的住区,不包括旧城区改造和再开发。作为住区这

14、一概念的延伸,目前有学者提出居住园区、居住社区、生态小区、园居等概念,下面简要介绍居住园区和社区的概念,以便于进一步了解住区的发展趋势。居住园区(Residental Park)犹同近年代所出现的“工业园区”、“商业园区”、“科技园区”等那样,是现代城市功能结构和居住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的一种体现。居住园区是以居住为主体功能、且与所在区域的功能结构、社会结构和保障结构相协调的专用地域。居住园区的选址要有良好的区域环境背景和良性的生态位、高质量的绿化环境、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的生态关系,这是居住园区构筑的主题和基础,同时居住园区具有舒适、安全作为人类长住定居家园的品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基础和社区营

15、运机制,居住生活设施供应具有多样性与可选择性,重视社区文化的传统继承与创新,居住园区需有现代化的建设水准与管理水准的定位。研究表明,人类聚居区以1530万人的居住园区或新城市最为理想。这样的规模,既有城市福利,又有乡村型环境,是人类活动最合理的住区。如上海的“金桥居住园区”(面积约3km2) 4。“社区”概念最早源于拉丁语,本意是共有互助的关系。现在一般认为,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域空间,具有共同的社会互助及服务体系的人口为主体的人类生活空间5。综合居住社区规模较大,以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为基础。2.1.2 本文关于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的界定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概念出现大约是以18

16、77年英国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为标记,该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管理。1906年开放空间法(Open Space Act)将开放空间(Open Space)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20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6,这可能是有关开放空间最早的明文规定,它主要给开放空间下了物质意义上的定义。 各国和不同学者对开放空间有各种不同的定义。美国1961年房屋法规定开放空间是“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具有:公园和供娱乐用的价值;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

17、;历史或风景的价值。” 日本学者高原荣重认为开放空间就是由公共绿地和私有绿地两大部分组成 。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乐设施。”C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放空间的定义则是:“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空间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K林奇把开放空间定义为:只要任何人可以在其间活动,就是开放空间。StanleyBTankel指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地区的土地和水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芦原一信把空间定义为:“基本上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空间是人和界定边界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的

18、表现,同时,这一作用反映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宇宙间的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实现人的文明生活的环境工具,所以空间布置是否合理、能否体现环境工具这一意义,是评价住区建设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有学者认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 还有学者从空间的物理特征和使用特征两个角度出发,认为: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院都在其范围内”。开放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着的开敞的空间,是人与人、

19、人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的重要场所,它包括绿地、江湖水体、待建与非待建的敞地、农林地、滩地、山地、城市的广场和道路等空间,泛指城市中与生活游息有关、并有景观视觉意义的非建筑性空间,包括各种公共场所、水域、林地和公园等。以上是各国专家学者对城市开发空间的定义,而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相对与城市住区,基本上等同于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它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城市住区空间可分为住宅内部空间和住宅外部空间两部分,其中后者包括住区内部开放空间和住宅内、外空间交接处的灰空间如阳台、屋顶、开敞楼梯等,本文把研究对象限定为其中的开放空间部分。本文中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是指

20、城市住区内开敞的、住区内建筑体型空间之外的、居民可自由进入的公共空间。关于空间的本质,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卷中有经典阐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描述了建筑体与它形成的空间之间的关系。住区内的开放空间是强调它为建筑外部空间,区别于自然无限伸展空间和住宅建筑的室内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讲是没有顶的“建筑”,开敞性和可被公众自由使用是住区开放空间的实质。2.2 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的沿革“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认识和研究历史文化,能使我们破除一些成见。所以在分析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之前,有必要剖析事物发展的根历史,正如建筑大师路易斯

21、康(Louiskahn)所说:未来要来自于溶化的过去。建筑是一种文化的,是人类文明的沉淀与结晶。各时期的统治阶级,都几乎是倾尽全力,动用当时最高的技术和财力建造有代表性的建筑,反映出当时最高的文化艺术水平,以下分别以国内外两条发展线路分析住区的变化过程。2.2.1 国外住区发展西方的近代史是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开始的,有关居住建筑的实践和理论,集中表现为如下的里程碑。1. 花园城市 霍华德(Ebenezar Howard)在1902年首先提出两个假设的相对磁极:城市有其不利的负面、而乡村有美丽的自然景色但缺乏文化和人类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他提出了第三磁极:乡村中的城市:同时有两者的优势,

22、高薪低租,树木成林和良好、自由、和谐的邻里。这些概念构成了花园城市的基础,他的计划主要有如下:图2- 1 霍华德l 购买一块圆形的农田;l 把城市建成被自然包围的区域;l 提供居住、工业和农业等功能需要;l 限制城市发展于自然带之内;l 开发所带来的地价提高作为城市公共福利之用。1、2- 2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7一百多年过去了,霍华德的理论并没有过时,结合城市与乡村的优势,营造美丽的自然景色,仍是当今住区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高工资,低租金低房价,是大部分城市居民所向往的理想。图2- 3 勒柯布西耶2. 马赛公寓、广亩城 一代大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提出“居住单位”的概念,在提倡

23、工业化大量建造住宅的同时,就注意到居民的不同需要,提出骨架与装修分开两次施工的住宅建设新模式,柯氏的马赛公寓象一个架子,一套住宅就像酒瓶一样插进去8。柯氏1922年设计的300万人口的“明天城市”及1931年设计的“光辉城市”,是采用高层解决城市拥挤问题的先例,集中建设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露天空地。而莱特(Wright)提出的“广亩城”,以超高层建筑和大片开放空间组成。3. 邻里单元理论(Neihbourhood Unit) 1929年代佩里(Clarence Perry)提出的居住邻里构想,道路系统按不同的功能分级并实行人车分流,借助于通行道把居住区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道路、绿化系统,有

24、恰当的服务半径和保护步行者的安全。1929年始建的雷特邦居住区是“邻里单元”理论的实例,由莱特和斯坦(Hemrywright与Clarencestein)设计,体现了步行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的原则。2、图2- 4 美国雷特邦居住区9 (资料来源建筑设计资料3)4.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建协(CIAM)提出雅典宪章,首次明确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城市由居住、工作、游息、交通等功能组成,把居住作为城市第一活动。5. 居住小区、居住区概念 由于道路间隔的加大,邻里单元范围扩大,1956年前后,前苏联形成住宅小区的概念,以此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住宅小区又进一步扩大,形成以城市干

25、道为边界的居住区。6.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中提道“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尊重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进一步强调城市的交往场所要求。7. 斑点理论 近来西方城市规划方面的一种理论,把城市绿地当成城市大背景下的斑点,并对此进行研究分析,以从这一角度揭示城市空间形态的系统性。8. 绿圈理论(Green Belt)。 1943年J.H.Forshaw在Abercrombie协助下完成了大伦敦规划,提出三项规划措施,并提出四个同心园地区的发展方针,即:城市内环、郊区环带、宽16km的绿化带(Green Belt)、农村环带。介于城市和农业区之间

26、的绿地作为城市发展的界线,它是花园城市理论的具体体现和深化1。国外的城市住区越来越重视环境设计,重视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这是70年代基本解决居住问题的情况下,对住宅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结果。1981年华沙宣言认识到人、建筑和环境的密切关系,重视住区的生态环境,研究建筑环境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社会、精神、物质、生理、心理上的要求,城市再开发从卫生政策转移到城市环境的改造,同时引进综合开发的概念,形成功能齐全,利于居民交往的多样化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在规划上摒弃现代主义过于注重功能的城市规划理论,转为建造以城市形态为依托的居住与空间环境多样化的模式。随着后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

27、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下人们呼唤高情感,反映在居住区,人们要求一个富于人情味、接近人的空间环境,对发展提出“弹性”、留有余地的做法,如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提出的“增殖单元”(Growth Unit)概念。在研究方法上,美国主张通过对参与者的观察、社会调查、咨询住户、研究文献与数据,对住户所需要的空间提出一分调查表,内容包括人际交流、活动的设置、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安全、美学与社会心理、交通方便、心理舒适、象征所有权、使用方法和费用等各项,以此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10。2.2.2 国内住区发展中国古代有关最早的居住建筑“宫室、巢”的起源的记载,可上溯至周代的易经系辞,其中写道

28、:“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盖取大壮。”,这被认为是最早关于建筑概念的理论记载,其中“栋”指木构架,“宇”是指一个封闭的有限空间,“盖取大壮”指构造坚固。战国初期的墨子(约476D.C.390D.C.)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发曰:室高足以避,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保霜雪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众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由此看来,居住建筑起源于穴居和巢居。由此分析,我国的居住建筑起源于穴居和巢居。图2- 5 杨鸿勋描

29、绘的穴居和巢居的发展11(引自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院子是中国传统群体建筑的突出特征之一,是传统建筑艺术审美意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着一个中心空间组成的群体模式,一直沿袭了几千年,以建筑围合内部开放空间,与西方外部空间包围房子模式互相图底的拓扑关系。图2- 6 国内外建筑室内外关系比较图考古学家关于六千年前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房屋遗址报告中提到:“居住区由单个的房屋组成,房屋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在小型住宅群的中心有一所供氏族成员公共活动的大房子,各个小屋的门都向着这所中心建筑。”新石器时期的这种向心的住宅布局,其公共活动空间形态,为住宅围绕公共开放空间的住区布局模式提供了最早的原

30、型。图2- 7 石器时期的居住聚落12(引自李允禾:华厦意象)两汉时阴阳五行说对建筑的影响十分强烈,它以五样物品来代表五个方位:东方属木,为青龙;南方属火,为朱雀;北方属水,为玄武;西方属金,为白虎;中央属土。用五行的循环、相生相克关系来概括和解析世界规律。图2- 8 五行图与宅地选择13院子、里弄、冷巷等线性空间是居民生活的核心,是居民洗涤、乘凉、休息、游戏等活动的场所。内向封闭的庭院创造出一种私有、宁静、安全的居住环境,提供交通、日照、通风、遮阳、排水等功能支持,并提供一定的生态空间,使人们可以植树栽花。另一方面,院子还和当时的政治、社会、思想形态有关联,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居住形态是社会

31、历史发展的产物。图2- 9 匠人营国15风水术,又称堪舆、卜宅、相宅、青乌、山水之术,它揉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的哲理学说。虽然搀杂有迷信成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强调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群落与自然环境充分交融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李约瑟称中国的风水术为:“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么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理想: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或者散布于村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的出现一种对宇宙的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意义”。从里坊制街巷(胡同、大街、里弄)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综合居住区是我国居住区组织结构发展的历史纵向轴线,其相应

32、的室外环境相应为:表2- 1 我国居住区室外环境发展图2- 10 建筑与空间的实质14里坊制没有集中室外活动空间及绿化胡同(坊巷)没有集中室外活动空间及绿化邻里单位人车分流,有公共活动中心居住街坊街边绿地,基本的间距空间居住小区设有集中绿地和公共活动中心综合居住区设有集中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配套设施好北京唐代实行了里坊制,强化对居民的管理,夜晚实行宵禁。传统的四合院,带有封建家族的味道,体现一种内向的自成一体并与外界隔绝的居住形态。在宋代,一些公亲贵戚为了既在城市中享受世井的方便,又能够领略山林之野,保持并发展了在住宅旁造园的传统风气,形成所谓“山林城市”,这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所提倡的理论“城

33、市与乡村的结合体”异曲同工。图2- 11 四合院16南方流行三合院。广州的竹筒屋,进深1220米,功能从外至内为厅、房、内巷道、厨房、内天井,也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它是岭南居住文化的组成部分。里弄是上海传统居住形式,是上海近现代居住文化的化身。“里弄”住宅是19世纪上海开埠后才开始出现的一种城市住宅类型,它是中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受到西欧城市联列式住宅(row house)布局的影响演变而成的。由早期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逐渐发展演变到后期的新式花园里弄住宅、公寓里弄住宅。(上海城区共有近4000万M2的新旧里弄住宅)。在这里,里弄是人们交通必经之道,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的交往空间,而且这种交往是从被

34、动交往开始的7。上述的几种住居形式,都有低层高密度,绿化面积较低、人口密度大等特点。同时它们又具有良好的邻里气氛,空间场所充满生机,具有极强的领域感和人情味,利于居民的交往,和马丘比宪章所说的“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相吻合,因此,这几种居住形式都可以说是人类聚居的成熟形态。但从不利角度说,它们又都有着一个共同点:缺乏有现代气色的住区开放空间。受前苏联居住小区、居住区理论的影响,解放后我国城市住区形成了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三层次系统,并以周边式、行列式、点式等基本定式为主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区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居住区理论,强调实体建筑的布置,规划手法上首先关注容积率和

35、路网的设置,环境意识较低,绿化只是建筑布置之后的次要工作,这是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从邻里单元到里弄,强调的都是建筑、交往、交通等,而绿化、环境(室外绿色生态层面)没有被重点提到,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意识处于萌芽状态。2.3 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发展趋势人类住区形式发展呈现为从集中(始前文明)分散(农耕文明)集中(工业文明)分散(后工业文明),并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是一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社会现象。建筑,最初是人类逃避自然影响和便于对付野兽攻击的物质依赖。集中有利于防卫是人类聚集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聚居的形态导致了生活效率的提高,导致了人类的进一步聚集,于是,这种互为因果

36、的相互促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可以说,集中导致了现代的城市文明,社会的发展正是从集中开始。这一理论在居住建筑中得到了体现,人类的居住形态从代表着分散的村落(其本身仍是集中的个体)发展到代表着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集中的城市,具体表现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城市化运动。集中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人类的存在状态必将走到分散的状态,这一现象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郊区化运动和部分市中心区的空城现象得到证实,1998年台湾祐生研究基金会的桑思宣言,提出了聚居和散居并存的下世纪居住规格。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出现规模大幅扩展的势头,大中城市布局结构趋向于多中心体系,部分城市呈现出沿主要公路成指状发展趋势,进一步

37、导致住区向郊区发展,这一“郊区化”的趋势随着私人汽车的发展将会更加突出。同时,在区位价格优势、环境优势的作用下,运离市中心的地带住区空间格局出现多样化,创造余地也更加宽裕,这将带来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及规划控制上的问题。我国当今城市住区有低层高密度的特征,居住的密集性主要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不是为了集中有利于防御和交往,更不是人们心理上的取向。走向更开敞的城市住区,是广大城市居民的心理和实际要求,形态上从密集走向分散,空间上从封闭走向开敞,环境上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环境,这是城市住区的发展必然趋势,而空间分配上总的趋势是私密空间所占比例减少,公共活动空间所占比例增大,人类进一步迈向社会化。

38、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社会关系从氏族血缘家族家族家庭邻里,逐步从血缘关系转向地缘关系,这种发展惯性将进一步延续,也是城市住区开放空间发展的方向17。2.4 本章小结城市是人类聚居地发展的产物,城市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研究资料显示:人一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住区中度过。住区用地占城市用地的大部分,其内部开发空间是城市开发空间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住区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城市发展水平,而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与城市住区发展各阶段有着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本章从城市住区发展的角度研究其开放空间的变化历程,探讨住区的非建筑空间的演进,提出城市住区内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

39、“从无到有,由量而质”。第三章 我国近年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3.1 城市住区内部开放空间的发展日本住居学研究先驱吉阪隆正认为:人的生活是从占据空间和时间开始的。生活的载体是空间,过程的历时性是生活的实质。而城市住区演进历史,同时伴随着住区开放空间发展的过程,这一发展进程至今天,强烈地表现为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层次的安全、社交等需求;社区生态环境日益被重视。当前住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三方面:住区居民的互助性、住区社交气氛创造、生态环境的健康性,这三个方面亦是创造宜人舒适居住环境的先决条件,对这三方面问题地探索和解决,推动着住区开放空间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用地中

40、,由于公建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标准的提高,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呈上升趋势,同时,因对绿化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公共绿地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3.2 新时期人们对住区的期望值居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居而后乐业”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住宅建设高峰之后,人们追求小康型居住素质的愿望越来越强。小康型住宅的具体标准亦在不断提高和变化中。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环境的呼声日益强大,居住区的环境营造成为住宅建设开发的焦点。珠江三角洲地处祖国南方,受港奥的影响较多,居住区环境设计与建设经历了从自我摸索、简单模仿到自我思索等几个阶段,并将逐步形成自己的环境特色与定式。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的经

41、验表明: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地方特色的保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住区环境设计、绿地设计与交通问题是我们目前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新时期人们对住区望值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住宅本身室内方面的要求,住宅应具备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是对住区内室外开放空间的要求,可细分为三个主要层面。1物质形态上的要求。住区要有良好的空间序列,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各级空间划分明确而有条理。公共空间就是住区的集中开放空间,供小区居民共同使用,一般多布置于小区的几何中心,并结合公共建筑、雕塑、小品、绿化景观等形成小区的核心;半公共空间指的是组团开放空间,是供组团内交往、社区活动、休息、防灾

42、避难的有效场所,也是居民接近绿色自然的重要空间;半私密空间主要指院落开放空间,是小范围亲密园,老人、小孩往往在这里能找到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对象。私密性的开放空间则指底层庭院、入口附近、楼梯间等。2在景观环境设计方面,要求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空间丰富、布局灵活,并能形成小区多样统一的景观效果;在生态方面,要求保证住区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这两个指标反映出住区的生态健康程度,而生态的健康又是人生存状态良好的保证,故居民对这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规划手法现为从过去的“先摆建筑后绿化”到“先安排开放空间再搞建筑”,生态小区就是这一要求的产物,也是当今住区发展的趋势;另外,对住区科技合量的要求,使智能小区应

43、运而生,虽然智能小区是一个新生事物,建成的智能化小区廖廖无几,但我们应以超前的意识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住宅的智能化开放空间必将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3精神范畴的要求。住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它的选择,体现出人们的经济状况和心理中的取向。拥有一套环境好的住房,是个人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意义上说,对住区内开放空间的要求是人们高层次的需求。住区的特色,是形成住区社区魅力和住区归属感的关键,要求自己的家园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世界趋同现象和“城市特色危机”在人们心理上产生逆反情绪的体现。3.3 从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和小康示范小区看住区开放空间在世纪之交,人们思想、审美产生着重大变化。

44、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文明,同时,也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了星际级水平,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发展的原则。住区这一人类活动栖息之所,也面临着变革。一方面由于技术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小区成为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出于对生态和物理方面(O2,CO2,水,阳光等等)的平衡考虑,住区模式开始萌生巨变,而这种巨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住区内部开放空间本身和其系统模式的变化上。本节我们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和“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住区开放空间结构模式18。3.3.1 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开放空间模式96上海住宅设计国际交流活动是上海市人

45、民政府为市民未来美好生活而作出不懈努力的重大举措,它旨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城市住宅设计优秀方案,交流探讨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条件下,优化市民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自1996年4月向海内外发出住宅设计国际竞赛邀请信,至1996年10月10日截止报送方案,共收到来自阿根廷、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南非、英国和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142个建筑设计机构、建筑院和个人的有效设计方案503个,其中总体方案131个,住宅单体方案346个,公建方案26个。这些方案在设计中综合了各种居住建筑类型,创造了丰富的开放空间和居住园区环境,并都设置

46、了为整个居住区服务的主体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住区发展的方向。9. 模式一,集中式开放空间与带状开放空间的组合。清华大学的“绿野里弄构想”(最佳方案奖),日本上野井藤井建筑研究院的“浮游公园城市”方案(佳作奖)以及同济大学的“家园”方案(三等奖)属于这一类型。集中开放空间体现了现代人对空间开放性和集中绿地的要求,从视觉景观意义上创造出住区形象。在集中开放空间的具体处理上,以绿化、水体为主要构成要素,处理成住区中的公园性质。带状开放空间,即“绿色里弄”,是对地方传统居住文化上海里弄文化的延续,同时,带状空间表现为集中开放空间的渗透和延伸,它是一种以面带线的空间结构关系。“绿野里弄”主要

47、开放空间归于一侧,在环抱着里弄的同时向外郊敞开,“浮游公园”的“公园”有意无意的点缀在纵横交错的里弄上,而“家园”体现“择中而立” 的思想。图3- 1 “上海竞赛”开放空间结构模式一10. 模式二,集中开放空间与点状院子相结合。华东院的“天人合一”方案(佳作奖)及同济大学的“平台邻里住宅”属于这一模式。小区集中开放空间居中而立,同样以水和绿化构成良好的生态空间,由多幢住宅围合成的院子围绕这一空间布置。图3- 2 “上海竞赛” 开放空间结构模式二 11. 模式三,带状绿轴系统。这是一种较前卫的模式,从构图上说属于几何派,获得二等奖的“7号设计方案”属于这一模式,它试图创造出一种带状的开放空间以符

48、合人们直线行为的方式,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图3- 3 “上海竞赛” 开放空间结构模式三3.3.2 全国小康示范小区开放空间模式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自1994年9月批准实施以来,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小康示范小区,探索了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与住宅道设计的新思路,反映了国家运用新科技成果来改善人们居住生活质量所做的努力,这些小康示范小区为引导我国居民21世纪初居住水准,构建新一代中国住宅产业提供了样板,以下从住区内开放空间的角度对示范小区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纳19 20。1. 模式一,开放空间分为小区组团院落三种层次,以小空间围绕大空间方式组合。这反映出对传统居住小区空间结构形态的回归,北海银湾华苑、株洲市家园小区、西安市大明宫花园小区(一)等示范小区是这一模式的具体体现。图3- 4 “小康示范小区”开放空间结构模式一2. 模式二,住区集中开放空间结合组团开放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