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9272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目 录一、志愿活动的概述 1 (一)志愿活动的概念 1(二)研究意义 1二、研究方法 2(一)调查对象 2(二)调查方法 2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2(一)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男女各自的差异 2(二)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各年级的差异 4(三)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城乡各自的差异 9(四)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各自的差异11四、建议与对策 13(一)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提高志愿者的心理承受力 13(二)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高社会支持力度 14(三)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 14(四)形成志愿者心理疏导系统,时刻监督志愿者心理健康状态15五

2、、结语15参考文献16英文摘要17附录18致谢22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系0903 张凯丽指导教师 杨秀平摘要:志愿者活动是一项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它对我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它对志愿者的心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本文采用心理自评量表(scl-90)从性别、年级、家庭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四个维度上研究参加志愿活动对志愿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促进志愿活动的健康发展,保证志愿活动的长效运行,更好的

3、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源起于西方,之后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不仅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要保持健康的身心,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一、志愿活动的概述(一)志愿活动的概念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对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它作为

4、我国的新生事物,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对于志愿者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仍十分缺乏,国内很少有对志愿者心理健康调查的文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提高,志愿者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关注。(二)研究意义志愿活动的巨大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它帮助了千千万万的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在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罗艳珠等(2011)研究指出,因为有服务社会和自我实现的精神支持和全身心的投入,获得的良好社会效应会使志愿者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持续受到荣誉感的激励,即使经历了许多不良心理体验,也能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控制,但在志愿活动结束后,这些不良心

5、理体验深刻的影响其后续的志愿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罗艳珠,胡昆,许新赞湖南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11(02):21-24.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理可能会受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大学生作为它们中的一个巨大的群体,更应该受到关注这是由他们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大多热情充沛,充满激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社会经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此同时作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二、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分层抽取大一到大四的非志愿者160名,志愿者160名进行测试,回收非志愿者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

6、达91%,志愿者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达96%。(二)调查方法1、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使用心理学家通用的心理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采用无记名方法进行。2、测量内容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该量表有九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3、统计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男女各自的差异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如表1.1),参加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从各个因子上分析女性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差异,从

7、表中可看出参加志愿活动的女大学生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水平(p=0.000)上存在显著差异。就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但是他们接触的社会毕竟相对比较少,对于女生来说在社会活动中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心理上可能会受到各种影响,如果自己无法调节就会表现在躯体上。另一方面,志愿活动是一种无偿服务,在服务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尊重自己的劳动,会觉得付出与得到不能持平,也会产生心理失衡。表1.1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100165.740038.82031.206.229否126159.365139.9789躯体化是1002

8、0.66005.61063.596*.000否12618.22224.5815强迫症状是10020.12006.2073-.127.899否12620.22225.8060人际关系敏感是10017.16004.7027.296.767否12616.96035.2739抑郁是10024.36006.5851.486.628否12623.91277.0948敌对是10011.39003.0181.693.489否12611.02384.5474焦虑是10017.64004.8357.384.701否12617.38894.9217恐怖是10012.27003.7654.979.328否12611.

9、78573.6323偏执是10011.29003.50551.161.247否12610.76983.2128精神病性是10017.60005.00101.374.171否12616.69844.8154生活习惯是10013.25003.84641.750.081否12612.38103.5930注:* p 0.05, * p0.01,* p0.001.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如表1.2),参加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男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从各个因子上分析男性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差异,表中显示参加志愿活动的男大学生和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男大学生在焦虑(p=0.040)、抑郁(p

10、=0.003)、强迫症状(p=0.010)三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情况时,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男性就应该是强大的,他们不能像女生一样向别人述说自己的苦恼,使它们不断累加无法得到释放,因此造成各种不良情绪。表1.2 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55177.127336.7625-1.738.086否20194.400041.5523躯体化是5522.30915.3744-.529.599否2023.05005.3456强迫症状是5520.12734.4140-2.654*.010否2023.50005.9692人际关系敏感是55

11、18.27274.5438-1.491.140否2020.20005.9524抑郁是5525.29095.4114-3.072*.003否2030.20007.7906敌对是5512.27273.6588-.367.715否2012.60002.6036焦虑是5518.80004.0797-2.096*.040否2021.15004.8479恐怖是5513.96364.8608-.907.367否2015.15005.4122偏执是5511.94553.1996-1.690.095否2013.50004.3103精神病性是5520.05455.8702.037.971否2020.00005.0

12、679生活习惯是5514.09093.5604-1.004.319否2015.05003.9266注:* p 0.05, * p0.01(二)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各年级的差异统计发现(如表2.1)参加志愿活动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差异显著,在各个因子上的差异也显著。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个因子在p=0.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习惯在p=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生活阅历都各自不同,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压能力也各不相同,他们虽然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毕竟实践活动比较少,大一学生既是热情最高的志愿者,又是

13、最敏感的志愿者。他们刚刚升入大学实践活动少,又刚刚经历了高三整天生活在题海中的生活,高考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他们专注于在理论知识上超越别表2.1 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39161.000018.3216-7.184*.000否30208.366735.5445躯体化是3919.25641.3901-9.887*.000否3024.90003.1986强迫症状是3919.82055.3991-3.816*.000否3025.06675.9881人际关系敏感是3917.61543.5214-4.438*.000否3022.06674.8

14、133抑郁是3923.89743.3070-6.398*.000否3031.60006.5157敌对是3911.05132.5848-3.801*.000否3013.86673.5693焦虑是3916.97444.8422-5.900*.000否3022.53334.9181恐怖是3911.61542.5610-5.665*.000否3016.10003.9943偏执是3910.41032.3137-6.035*.000否3014.56673.4006精神病性是3917.15382.7676-4.542*.000否3021.73335.4578生活习惯是3913.20512.4190-3.57

15、9*.001否3015.93333.8857注:* p 0.05, * p0.01,* p0.001. 人,缺乏社会实践,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击心理可能会受到伤害,此时对志愿活动中的各种负面的影响他们非常的敏感,并通过身心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统计发现(如表2.2)参加过志愿活动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从各个因子上看,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生活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在经过一年的生活和实践后渐渐习惯于大学的生活,开始慢慢适应各种课娱的实践,参与社会的机会慢慢表2.2 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

16、总分是35197.428632.32033.933*.000否40164.425039.3686躯体化是3526.77144.08079.021*.000否4017.77504.4977强迫症状是3521.71434.0407-.031.976否4021.75005.7945人际关系敏感是3519.45714.84671.171.246否4018.05005.4769抑郁是3528.65716.79502.355*.021否4024.75007.4756敌对是3513.48573.26631.868.066否4011.30006.2067焦虑是3520.40003.25572.525*.014

17、否4018.05004.5850恐怖是3515.34293.31614.204*.000否4011.92503.6751偏执是3513.97143.31203.671*.000否4011.17503.2729精神病性是3521.62865.08214.491*.000否4016.75004.2494生活习惯是3516.00004.62093.307*.001否4012.90003.4774注:* p 0.05, * p0.01,* p0.001.增多,他们已经学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志愿活动中面对不熟悉的情景,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怎样和各种人群相处,但受助群体的处境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各种影响

18、,若处理不善就会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统计发现(如表2.3)参加过志愿活动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从各个因子上看,在各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又是一个全新的时期,经历了两年的生活实践已适应大学生活,经历了表2.3 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41195.561027.96435.912*.000否36152.750035.5008躯体化是4125.02443.09427.642*.000否3618.50004.3589强迫症状是4122.80496.14502.756*.007否3619.30564.80

19、36人际关系敏感是4119.75613.76684.380*.000否3615.55554.6441抑郁是4127.48784.76502.929*.005否3623.63896.7067敌对是4113.53662.67484.349*.000否3610.66673.1167焦虑是4121.17074.74294.404*.000否3616.50004.5261恐怖是4115.65854.54754.582*.000否3611.33333.6015偏执是4113.29272.79504.231*.000否3610.44443.1116精神病性是4121.80495.47825.625*.000

20、否3615.36114.4281生活习惯是4115.02442.41336.158*.000否3611.44442.6880注:* p 0.05, * p0.01,* p0.001. 大二各方面的自我提升,他们开始为毕业之后的就业准备各种考试,有的已经开始实习,初次进入社会,他们的心理又面临新的压力。在志愿活动中他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与在学校接触的人和事有很大的不同,人际、社交、处事方式都是自己需要学习的,无法调试不适感就会在身心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统计发现(如表2.4)参加志愿活动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各个因子上看在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水表2

21、.4 四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40127.725022.3416-2.415*.018否40141.02504.2260躯体化是4014.47501.6639-2.628*.010否4015.82502.7909强迫症状是4016.27504.2786-1.256.213否4017.52504.6131人际关系敏感是4013.57503.7613-1.509.135否4014.92504.2268抑郁是4019.12504.7403-1.423.159否4020.70005.1500敌对是408.90002.0853-1.622.109否40

22、9.72502.4493焦虑是4013.85003.0004-2.244*.028否4015.55003.7344恐怖是409.07502.0303-2.476*.015否4010.50003.0212偏执是408.65002.1429-1.133.261否409.17501.9985精神病性是4013.57502.9947-2.981*.004否4015.72503.4417生活习惯是4010.22502.5164-1.752.084否4011.37503.3025注:* p 0.05, * p0.01, * p0.001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的学生由于学校课程变少,他们大多在社会上实习,处

23、于实习期的他们对于职场生活还不太了解,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工作上非常小心,在志愿活动中遭遇的各种突发事故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心理不健康的志愿者很容易受到影响。(三)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城乡各自的差异统计发现(如表3.1)参加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表3.1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96174.437538.37232.316*.022否97161.494839.2609躯体化是9621.92715.68704.445*.000否9718.5979.6740强迫症状是9621.00006.09051.120.264否972

24、0.04125.8003人际关系敏感是9618.15634.62791.350.179否9717.19595.2353抑郁是9625.11465.9415.490.625否9724.64957.1793敌对是9612.05123.43471.367.173否9711.22684.8293焦虑是9618.30214.57941.264.208否9717.48454.4043恐怖是9613.26044.53811.979*.049否9712.03094.0836偏执是9611.76043.42971.457.147否9711.04123.4275精神病性是9618.91675.50912.642*

25、.009否9717.01034.4663生活习惯是9613.94794.03243.198*.002否9712.21653.47079 注:* p 0.05, * p0.01, * p0.001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各个因子上看,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生活习惯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决定他们接触的社会比较单纯,志愿活动对于他们是比较陌生的,面对和自己原先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心理上受到的冲击更大,人在面临陌生的环境总会产生恐惧和精神病性,长期无法自我调节会表现在躯体上和日常生活中。统计结果显示(如表3.2)参加过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城市大学生的心理表3.2

26、 城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59162.203437.4685-.897.372否49169.449046.4906躯体化是5920.13565.2241.664.508否4919.44905.4926强迫症状是5918.69494.4499-3.199*.002否4921.91846.0063人际关系敏感是5916.57634.5908-1.225.223否4917.81635.9290抑郁是5924.00006.5732-.721.472否4925.02048.1329敌对是5911.13562.9387-.217.829否4911.2653

27、3.2836焦虑是5917.64414.6489-1.050.296否4918.73476.1331恐怖是5912.23733.6828-.586.559否4912.67354.0486偏执是5911.13563.3551-.313.755否4911.34693.6546精神病性是5917.74585.2803.295.768否4917.42865.8701生活习惯是5912.89833.18777-1.286.201否4913.79594.06191 注:* p 0.05, * p0.01健康在总体和各个因子水平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说,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面对各

28、种复杂的环境,心理上已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因此志愿活动可能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志愿活动中遇到的事情可能是他们不能认可或接受的,就会产生强迫的动作。(四)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各自的差异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如表4.1),对于参加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上差异显著。在我国独生子女在各方面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他们被动的接受造成心理上的特殊性,而志愿活动使他们成为主动的一方,主动奉献,主动表4.1 心理健康在独生上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50168.000044.7450-.600.550否20174.800037.3737躯体化是5

29、021.12005.9337.281.779否2020.70004.8242强迫症状是5018.92005.1620-2.059*.043否2021.80005.5969人际关系敏感是5017.28005.3224-1.003.319否2018.70005.4202抑郁是5025.02007.5416-1.254.214否2027.50007.3089敌对是5011.62003.3067.570.571否2011.15002.5603焦虑是5017.60005.2644-1.289.202否2019.35004.7713恐怖是5012.96004.1892.195.846否2012.75003

30、.7116偏执是5011.72004.0810-.312.756否2012.05003.7763精神病性是5018.62006.2168.793.430否2017.40004.6157生活习惯是5013.14003.6361-.281.779否2013.40003.0847注:* p 0.05, * p0.01付出,志愿活动使他们明白责任,完全不同于平常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的生活,志愿活动的责任感使他们心理的不适很容易表现在强迫症状上。非独生子女(如表4.2)在躯体化(p=0.031)和生活习惯上差异显著(p=0.043)。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 他们有的家中有好多孩子,可能使他们觉得自己

31、在家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有时志愿活动的内容可能和他们的生活相似,想要逃离这种表4.2 心理健康在非独生上的差异是否参加志愿活动N均值标准差TSig(双侧)总分是105170.628635.14231.571.117否126162.476242.3907躯体化是10521.30485.41213.974*.000否12618.59524.9399强迫症状是10520.69525.7631.262.794否12620.49215.9675人际关系敏感是10517.68574.3352.740.460否12617.19845.4655抑郁是10524.53335.4685.219.827否1262

32、4.34137.4513敌对是10511.74293.2758.915.361否12611.25404.5885焦虑是10518.26674.2613.947.345否12617.67465.0893恐怖是10512.82864.29771.190.235否12612.16674.1313偏执是10511.42863.0472.992.322否12611.00003.4432精神病性是10518.40005.05281.934.054否12617.11115.0346生活习惯是10513.74293.81552.176*.031否12612.64293.8355注:* p 0.05, * p0

33、.01,* p0.001。生活,因此表现出躯体上的不适感。四、建议及对策通过参加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把自己的才华和爱心贡献给社会,在志愿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通过志愿活动女性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在生活中能够更加积极乐观。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各种意义的志愿活动,使自己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人群,通过活动的交流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不但人际圈变大了,还可以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思想、事物,同时通过志愿活动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加深对社会的了解,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是非常有帮助的,为参加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

34、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习社会知识,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能够学到自己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在志愿活动中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观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这对于我们当代的独生子女影响是非常大的。虽然志愿活动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志愿活动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以及志愿者的服务对象的千差万别;由于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晚保护志愿者权益的法律的不完善;大众对志愿活

35、动的不理解;志愿者服务方法的欠缺等都会对志愿者产生各种消极影响,本文调查说明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有待提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提高志愿者的心理承受力。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不仅体现在个人需求层面,更多地表现为对社会所承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上。志愿服务是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首先,要明确与理解志愿服务的价值。明白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志愿者应明白自己做志愿活动的意义,志愿活动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可能相差很大,在志愿活动中可以

36、了解自己以前所不熟悉的事物,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其次,要正确认识自我,量力而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在活动中才会越来越自信。女大学生可能一直被认为自己是弱势的,一直缺乏自信,但在志愿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帮助自己更加自信的面对人生。第三,要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与转移。男性大学生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男性必须是强者,但其实他们不可能永远都处于强势,在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适当的宣泄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第四,要融入服务团队。各个年级在参加志愿活动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受到一些消极影响,当自己无法解决时,这时就需要寻求支持。大学生一般都离家赴外地求学,在远离自己的父母时,自己所处的团体是自己疗

37、伤最好的港湾,他们和自己有共同的理想,更加能够感同身受。(二)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高社会支持力度。 目前志愿服务在我过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理解,我们要加强宣传和感染力度,努力做到是人人受益,理解志愿者,尊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由于很多人对志愿服务的误解,使例如正处大一的学生志愿者热情受到打击,使他们对志愿活动产生怀疑,变得敏感,偏执。关于志愿服务我们可以建立公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对于经常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和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热线或网站,对需要志愿服务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记录和登记,并让更多的志愿团体了解志愿服务意向和需求。同时,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对志愿者的保障和权利作出相应规定

38、,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可以使志愿服务更加透明化,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影响更加扩大化。(三)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志愿者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环境,可能会感到恐惧,因此政府应做好立法工作,使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维护,消除心理上的不安。我国,宏观上还没有统一完善的志愿服务立法,虽然有些城市己出台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但大多只是对志愿服务有原则性的界定,微观上并没有相应有力的政策措施,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志愿者的法律地位无从确立;民间志愿组织很难获得政府财力的支持,自我筹集资金能力也不足,无法形成长效机制。这些窘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推进力度和发展速度。从美国来看,志愿服务立法是促进志愿服务的重要动力。近三十年来,美国出台的联邦法律就有五部,地方各州、郡、市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不胜其数。这些法律在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权益保障、经费扶持与使用、服务领域与重点以及志愿组织的运作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加快我国志愿服务立法,逐步完善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法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