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开发策划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3726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6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亲,该文档总共1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开发策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开发策划方案.doc(1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http:/ 总论一.立体高效农业概述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有关立体高效农业的定义如下: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

2、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高效农业的模式和特点。立体高效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林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

3、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和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在中国农村(特别是城市郊区),大力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是解决“三农问题”、促

4、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办法。二00七年六月,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成都经济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自二00六年以来,在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四川大通华实业有限公司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立体高效农业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掌握了相关技术、方法,为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高效农业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项目提要2.1项目名称: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开发项目。2.2建设地点:成都市新都区城西南郊“成都昆山都市农业园区”内。 2.3建设单位:四川大通华实业有限公司。2.4法定代表人:陈少华2.5项目投资额度。分为三期,一期投资1

5、000 万元,进行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开发项目试点;二期投资3000万元,以生态农庄为蓝本,扩大规模;三期投资5000万元以上,形成一定规模,全面推广,稳步发展。2.6项目规划要点2.6.1项目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的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建设一个功能完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 “绿谷”生态农庄立体高效农业开发经营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通过“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组织体制创新,使“绿谷”农副产品种植(蔬菜、食用菌)和养殖、产品加工、产品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农副产品立体高效开发生态圈”,即:种植产品用作人的消费和喂养畜禽和黄粉虫,人群及畜禽粪

6、便用以生产沼气、水生植物和净化回收,黄粉虫、水生植物用以喂养畜禽、鱼类,种植、养殖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用来喂养黄粉虫、畜禽和水产品,环保高效,立体开发,切实可行。在取得成功经验后,进行推广,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本项目“农副产品立体高效开发经营经济圈”见附图。2.7项目主要规划思路。 在成都市新都区“绿谷”生态农庄内,计划租用田地600亩,种植和养殖“绿谷”农副产品、黄粉虫、水产品、水生植物,进行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其中:建设养殖场、生产加工厂、观光休闲卖场和科研、办公、生活、住宿楼占地48亩;建设“绿谷”蔬

7、菜大棚种植基地340亩、食用菌大棚栽培基地180亩及水产品养殖池塘12亩,进行种植和养殖;并计划在成都市区各大卖场开设专柜,取得经验和效益后再逐步向其他城市推广。在项目周边地区,组织农民建设合作种植、养殖基地10000亩,种植、养殖“绿谷”蔬菜和畜禽产品,生产其他农副产品。2.8项目技术创新规划。公司将在立足自主创新开发的基础上,与四川省和成都市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并与其他相关机构、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共享关系,优先在“绿谷”蔬菜种植、畜禽养殖、育种和栽培、遗传和优化、病虫害防治,特别是“绿谷”蔬菜间种、周年轮种、有土无土套种等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专项研究和成果推广,把本项目向纵深推

8、进。2.9项目复合功能规划。公司对基地的规划中,明确了基地建设和自然地形地貌相统一的原则,将种植养殖区、生产加工区、观光休闲卖场、道路、空地以及景观融合布局,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强化农业生态开发休闲美学含义,强化人文服务功能。 2.10项目可持续经营规划。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的经营。本项目地处川西平原,人口高度集中,相关信息和数据非常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公司将从一开始就注意采集关于植被、土壤、生化、大气诸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拟在相关机构的指导下,首先建立起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以资丰富、充实农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研究。2.11项目认证和产销监督链规划。认证机制对提升企业经

9、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环境管理,保证和开拓绿色市场,获取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诸方面都显示着强有力的作用。公司将切实强化项目质量认证、产销监督链(COC)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其他项目的认证工作。 2.12项目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本项目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合作机制,进行立体高效农副产品开发经营等举措,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有序利用,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带动农民走向富裕。 项目在逐渐完善、推广的过程中,将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将对农民工制定系统培训计划,使项目人员成为立体高效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劳动者,成为立体高效经济建设

10、的参与者,成为立体高效经济的受益者。2.13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公司拟组合资源,对项目进行网络化、数字化管理:采用最直接的“点对点”方式,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向更大的地域半经、更丰富的农业产业延伸,力求把资源和市场、生产和消费以立体高效经济的途径联系起来,打破地域、地区、国家的界限和壁垒,在更大的范围内率先实现农业的资源互动;条件成熟时,推行先进的数字化高技术手段,将项目管理纳入多媒体数字信息化高技术管理轨道。 三.项目范围与依据。 3.1项目实施范围及其内容。除搞好“绿谷”农副产品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外,公司将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对项目所在地的农户扶持和服务上,帮助与公司合作的农民解决生产

11、经营中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难题:一是统一培植和采购“绿谷”蔬菜、菌类种籽和种畜、种禽、种鱼等,分发到群众手中;二是整修田地、维修通往基地的道路和水塘,以满足项目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三是利用公司的关系和渠道,为农民种植、养殖的产品搞好销售服务,统一注册产品品牌和商标。3.2项目实施依据3.2.1理论依据3.2.1.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本项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参照价值。邓小平同志于 1992年初在南巡谈话中提

12、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2.1.2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因此,遵循这一原理,就可以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日益枯竭,迫使全人类共同

13、构思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协调环境与发展、生态与生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谋求社会经济生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明确提出“当代的发展不以危及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的观点。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结合国内实际,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个纲领性文件,以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3.2.1.3现代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结构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当社会的制度结构和激励机制有助于鼓励生产性努力时,社会的发展就会加快;相反,当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和激励机制给个体和组织留下太多非生产性努力的空间时,社会的发展就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抑或倒退;

14、当个人的生产性努力和具有社会劳动属性的个别劳动及相应的预期得不到社会和组织的实质性认可时,人们就会降低甚至停止这种劳动努力;当社会的激励机制弱化到个体无法容忍的地步时,人们要么是无所事事,要么离职另就或者远走他乡。3.2.2法律依据。3.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关于新时期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组织建设的重要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也对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与和谐发展,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3.2.2.2国家农业法律法规为

15、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已颁布了多部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给予了本项目法制保障,必将有力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3.2.3政策依据3.2.3.1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给予了本项目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必将有力保障和推进本项目的顺利实施。3.2.3.2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关政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以往中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相当大的区别:设立试验区,并不是就意味着“给钱、给政策”,而是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实践,为区域乃至全国积累好的发展经验;在试点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上,也是由国家、省、市共同商讨制定。 国家发改委已

16、下发了有关通知,要求重庆和成都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3.2.3.3成都市有关规划、政策。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在2007年6月15日发布的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指南指出:主要在近远郊平原地区发展以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为载体的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有关投资扶持政策:对带动农户参与,按照成都市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及相关农业标准新建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制种、良种繁育基地,根据业主申请,可执行成委办2

17、00537号文关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奖励政策,或对业主投入基地内道路、水利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部分给予3040%的补助;对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根据业主意愿,可按投资总额的1030%予以参股扶持(撤股时间合同约定),属于设施农业的项目,除可予以参股扶持外,另予以基地建设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或部分、全额贴息(担保、委托、贴息均不超过三年,担保、委托后不再贴息);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专合组织新建规模化标准化的基地,除予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部分的补助外,可视规模,另予以总投资40%以内35年期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或部分、全额贴息扶持,对林竹产业基地期限可延长至8

18、年;对在上述重点产业和区域新投资农产品加工,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高科技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属自筹资金投资的,根据业主意愿,可按自有资金投入部分的1020%予以参股扶持;项目需贷款的,视项目情况予以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或部分、全额贴息;年度内被确立为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的,优先予以参股扶持或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或贴息;农业产业化项目从建成投产年度起,按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前3年可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技改项目形式全额予以扶持,后2年可减半予以扶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含省级)按国家有关税收政策予以所得税优惠,可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发展农业产业

19、化风险基金或科技开发专用资金,作为对企业和基地生产风险的补偿;市级以上(含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发生的经营性损失,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在税前列支;对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效果显著的,予以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费用3050%的补助;对依托农业生产(含水产、林竹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一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根据业主意愿,可视项目情况予以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或部分、全额贴息。3.2.3.4新都区有关规划、政策农业产业规划总体构想:按照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实施“都市农业”战略;将旅游和农业结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

20、临空农业和创汇农业;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打响特色品牌;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和营销力度,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互动共融,提高综合效益。各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为支撑,实现“农户+企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模式,使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逐步呈现出“协调发展,规划共绘,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发展共融,公共服务共享,生产环境共做,产品品牌共创”的现代农业新局面。农业招商政策。包括资金奖励政策、基础设施配套政策、金融政策和“四荒”开发政策。资金奖励政策:a.单位或个人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其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

21、元),年度实际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在本区税收登记的,对引进该企业单位或个人,按项目注册资本金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位或个人引进业主规模经营农用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对引进该业主的单位或个人,按每亩2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单位或个人引进既从事农产品加工,又规模经营农用地的龙头企业,达上述标准的可重复奖励。b.从2006年起,在我区规模经营农用地面积100亩以上,且租金折合大米在600斤/亩以上的农业业主,每年给予一次奖励:其中,规模在100-500亩(含100亩)的,按租金的8%奖励;规模在500-1000亩(含500亩)的,按租金的10%奖励;规模在1000亩以上(含10

22、00亩)的,按租金的15%奖励。c.凡到我区进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符合环保要求,且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以上,投资强度达到40万元/亩的,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涉及征用土地的,按区域基准地价的10%-20%予以补助;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投资我区农产品深加工的,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用地问题。d.新引进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且推动我区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的,自建成投产年度起,由区财政参照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区级实得部分,前3年内全额补贴企业,用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第4-6年按50%比例给予补贴。e.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按照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重点

23、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成委发200153号)规定,允许重点龙头企业提取销售收入的5%以上作为技术改进费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研究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管理费用。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技改、购买国产设备的投资,可按规定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f.在城市规划区外,进行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在30亩以上的,可按不超过经营面积8%的比例,修建生产管理用房。基础设施配套政策:g.鼓励业主在其承包经营的农业规模经营园区内,自行投资兴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从事种植业且土地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对其基础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其中,规模在100-

24、500亩(含100亩)的,按其建设成本的10%给予补助;规模在500-1000亩(含500亩)的,按15%给予补助;规模在1000亩以上(含1000亩)的,按20%给予补助。园区内主要渠道建设,享受区农发项目中“U”型渠扶持政策。h.农业规模经营园区餐的基础设施,由区、镇按照有关规划,根据业主生产经营需求进行配套建设。i.兴办农业企业、生产基地、试验示范基地,免收区属道路的接口费;5年内减半取地下水资源费;供水、排污的收费标准按照新都区最低标准执行。金融政策:j.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农业项目,积极帮助企业、规模经营业主争取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优

25、先提供融资担保支持。k.凡在我区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或规模开发经营的新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在1000万元以上的,可在13年内按企业在银行实施的固定资产项目专项贷款利率50%-100%贴息予以扶持。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项目的由来 1.1农业问题和技术的前期研究、开发,是我们实施本项目的基础。多年来,在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和“绿谷”蔬菜大棚种植、食用菌大棚栽培、畜禽水产品产业化养殖及其加工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经验教训,掌握了相关技术和方法,为本项目的深入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城乡配

26、套改革试验区,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动力成都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和平台,是项目实施的强大推动力。1.3资金、人才、技术优势,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证本项目充足的前期启动资金,颇具凝聚力的管理、科研、技术团队,丰富的管理经验,一定的科研实力,众多的成熟技术,扎实的基础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信心和可靠的保证。二.建设的必要性2.1“三农”问题的严峻现实,期待科学的农村发展模式2.1.1“三农”问题的本质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合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穷”。农民贫穷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中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是三农问题在农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上的集中反映

27、。穷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合理的制度结构、激励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农民贫穷问题。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累累,但农民普遍贫穷、农村经济落后、农业效率低下等“三农”问题普遍存在,建立合理的制度结构、激励机制和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农民贫穷问题任重而道远。 2.1.2土地问题许多地方的事实表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不想多承包土地,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撂荒。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知识经验、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挖掘农村土地资源的潜力,发挥其最大效能,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 2.1.3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

28、的中心内容和最基本任务。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内容和最基本任务应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为农业微观主体的农业家庭经营组织的运行效率,尤其是要有效节约和降低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不断提高其交易效率。 2.1.4关于未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与政策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产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 加快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培育步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城

29、乡统筹、区域统筹的要求,优化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就业机制和投资机制。 2.1.5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我们认为:立体高效农业开发经营项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能有力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2.2资源和生态问题,呼唤立体高效农业产业莅临资源环境和生态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秉承“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共同的目标,采取工业化途径、企业化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立体高效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2.3成渝城乡配套改革

30、试验区,催促立体高效农业产业诞生。 二00七年六月,成渝两地双双获准入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渝经济试验区以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农、林、渔、药业资源,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客和投资、经商、打工者。可以预言,在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的有力保障下,成渝经济区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 成渝经济试验区的建立,催促立体高效农业产业诞生,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巨大的动力。三.建设区域的基本情况3.1项目建设地新都区及其农业概况3.1.1新都区概况新都区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北部,为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

31、地”之美誉。新都区西邻郫县,北连彭州、广汉市、东南与成都市青白江、龙泉驿、金牛、成华等区接壤,幅员面积486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2002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新都撤县设区,正式成立新都区,现辖13个镇(街办)。新都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属于驰名中外的都江堰自流灌区,河渠密布,水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天府粮仓”之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8.57亿元,同比增长1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 亿元,同比增长6.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 %;第二产业增加值

32、144.63亿元,同比增长2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1%;第三产业增加值66.17亿元,同比增长14.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4%。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7.8:63.3:28.9 ,与上一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人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4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增长23.7。3.1.2新都区农业概况。新都区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区,2008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种植业12.08亿元,同比增长1.8,畜牧业13.88亿元,同比增长9.0。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

33、.98万吨,同比增长2.0%。油菜籽总产量达到1.41万吨,同比增长7.6%。生猪出栏48.74万头,同比增长3.3%;小家禽出栏893.55万只,同比增长5.7%;牛奶产量2.27万吨,同比增长2.7%; 肉类总产量5.08万吨,同比增长4.0%。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3.0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7.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1.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43台;农用载重汽车812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投资2226万元,整治渠道95.1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土1.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口。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着

34、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年新增流转面积4.36万亩,全区累计流转农用地15.73万亩。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31个,总投资34.77亿元。全区现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63家,农业专合组织183个,联结带动农户面73%。农民向城镇集中深入推进。全区已建和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86个,新开工128.96万平方米,主体完工69.92万平方米,新入住5998户、16323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新型社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等功能得到提升。3.2项目建设地成都新都区相关村、社现状(略)3.3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3.3.1公司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

35、。项目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凝聚了一支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创业团队,秉承“诚信创新、发展共赢”的核心理念,以“立足成都、辐射四川、走向全国、进军国际”为战略目标,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已任。公司管理层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胸襟,携全体员工,致力于“绿谷”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争取成为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3.3.2公司的商业模式本公司是一家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其法定经营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研究、生产、应用和经营。公司法定地址: 成都市新都区公司运营模式为:“公司+基地+

36、专业合作社+农户”,即公司通过工厂化基地的试点示范,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提供蔬菜、食用菌、蓄禽、水产品种植养殖技术服务和提供种籽、菌种、种畜、种禽等,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农副产品,进行项目产品加工等,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高品质的项目产品,带动农民共同致富。3.3.3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生态立体高效“绿谷”农副产品经营开发项目,直接与现今的同行企业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展开竞争。但是,项目产品在市场上是有选择性的,我们企业起点高、标准严、卖点新,采用国内外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与同行业产品相比生产成本低、品质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们走立体化、生态化、集约化经营之路,产品进入市

37、场的速度快、力度大。3.3.4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打造学习、创新型的管理团队,形成现代企业改革和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生存的竞争意义和内涵,构建和谐进取的企业文化精神。我们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同时,将加强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的客户群体将得到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五.附件营业执照、银行信用证明、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与项目业主相关的附件等。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分析一.国际、国内、本地及周边市场现状的调查及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1.1“绿谷”蔬菜的市场现状调查及市场供需情况预测。 “绿谷”蔬菜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面积

38、较小的野性、稀少、奇特蔬菜种类。由于具有风味独特、外形新奇、营养丰富以及特殊的药用保健功效等特点,可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全国其他地区的很多菜农已通过种植类似“绿谷”的蔬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营养的蔬菜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十分受宠,价格逐年攀升。消费者是在尝鲜、猎奇的心态下开始购买稀特蔬菜的,这一消费特点决定了稀特蔬菜上市量较小,所以对“绿谷”蔬菜应小批量生产,多品种供应。多品种发展“绿谷”蔬菜种植,一方面可满足消费的不同需求,拓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互为补充,保证种植者效益。由于“绿谷”蔬菜价格较高,主要消费群为城镇中收入相对较高者,以及供应大中型的超市、宾馆和饭店,所以生产区应选在城市郊

39、区,或者蔬菜种植历史较长,有着完善的蔬菜营销渠道的地区,并以销量确定种植面积。“绿谷”蔬菜生产应分期播种,分期收获,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这样可以长期与销售商合作,有利于确定长期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由于“绿谷”蔬菜一般是组织柔嫩、营养丰富的高档蔬菜,因此应对产品进行精细包装,如以礼品包装净菜上市。可以在产品包装上写明其营养成分、烹调方法及药用保健价值,使消费者了解“绿谷”蔬菜的优良特性,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多数“绿谷”蔬菜收获期较集中,而市场消费量少,消费时间长,这一矛盾必须通过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来解决。在收获旺季,可将过剩的产品进行贮藏、保鲜、加工,待淡季上市供应。“绿谷”蔬菜经加工后,容易

40、贮运,并且延长了货架期,有利于销售。目前很多“绿谷”蔬菜加工技术已较为成熟。 只要把握了“绿谷”蔬菜的市场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的作出正确决策,其产业化种植前景必然十分光明。以下是部分产品的介绍:苜蓿苜蓿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全草,有清热解毒和中化湿的作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在草原、山区、平原、沙滩及废弃地种植都表现出强有力的抗逆作用,在盐碱地种植也照样茁壮生长。它不怕严寒酷署,有抗旱抗涝的综合能力,其茎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一次种植多年生长,吃不完踩不烂。既可药用、食用,更是良好的牧草。 苜蓿有四个特殊的价值:1、在春天茎叶30厘米左右时,是上等疏菜,当属典型的绿色食品, 在各地

41、菜市场上年年畅销,岁岁走红,常食其菜,心情舒畅,浑身轻松。2、全草入药,在每年5-6月份割1次,以后每隔1个半月或2个月割一次,晒干备用。3、同时还是良好的牧草,它全株高50厘米至90厘米,牛、马、羊、猪、鸡都喜欢吃,且生长快,不用喂料,不生病,皮毛外观光滑发亮。秋末割后晒干是冬天牲口越冬的上好饲料草,亩产达1500-2000公斤。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10茬30厘米茎叶,每亩出鲜菜15000-2000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35000元/亩以上。4、苜蓿也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屏障,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防沙固沙绿化山区和贫脊地带的优良品种。苜蓿分春、夏、秋三季播种,如果在整好的地里条播,亩用种

42、2公斤,如果在山坡或草原撒播亩用种3-4公斤,5-6天出苗,不需高难技术。蒲公英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全草,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作用。在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药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蒲公英做为保健品不断销往海外诸国。它不仅是常用中药材,鲜嫩时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6-7茬,每亩出鲜菜7200-8000公斤,并能持续3-4年,年产值可达15000元/亩以上。 最新实验表明:小叶蒲公英不如大叶蒲公英,大叶品种株叶高45厘米至60厘米,叶面肥大,生长迅速,深绿

43、色,抗逆性能强,没有病虫害,完全的绿色食品。它分春、夏、秋三季播种,亩用种子0.5公斤,蒲公英种子很细小,做畦时要整平搂细,可条播,也可撒播,宜浅不宜深。 如果按药材出售,亩产干品650公斤,价格是6元/公斤,亩效益为3900元。蒲公英连续生长两年后秋末,挖出根晒干,亩产250公斤,价格是13元/公斤,亩效益为3250元,也就是说第二年的亩收益是7150元。 蕺菜蕺菜,即鱼腥草,又名蕺儿根、侧耳根、鱼鳞草、猪鼻拱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和北美,世界上分布很广,我国西南的四川、贵州甚为普遍。沿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至台湾,在低海拔的田埂、路旁、沟边、山坡、林下及潮湿地,都有分布

44、,河南、陕西南部也有。作为野菜采摘食用,已有2400多年历史,古书齐民要术即有记载。20世纪中后期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已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商品蔬菜。蕺菜以鲜嫩茎叶供食,腥味浓,别具风味。凉拌生食或拌莴笋丝、熟蚕豆、已成佳肴名菜,可炒、炖、做汤或腌渍。其地下茎洁白、粗壮、脆嫩、味浓,也可生食、煮粥、泡茶、炖汤,是一种较好的药膳食品。它营养丰富,每100克嫩茎叶中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8.35克、胡萝卜素2.59毫克、维生素B10.13毫克、维素素B20.17毫克、维生素C56毫克、钙34毫克、磷54毫克、铁40毫克。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等14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不

45、能合成的7种。全草可入药,有抑菌、解毒、清热、利尿、健胃、止咳、祛痰、调压的功用。我国学者研究,它的提取物鱼腥草素,对多种病症有明显治疗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日本对它推崇备至,出版的鱼腥草治百病一书,称鱼腥草为仙药之一。蕺菜植株矮生,地上茎直立,高3060厘米,常带紫色。叶心形或宽卵形,长38厘米、宽46厘米。叶面绿色,叶背多为紫红色。地下茎细长匍匐,白色,粗0.40.6厘米,节间长3.54.5厘米。每节上生须根,节上腋芽向上能抽生地上茎,水平抽生则为地上侧茎。地上嫩茎叶(主要是叶)和地下根茎都是主要食用部分,地下根茎还是繁殖材料。鱼腥草野生较多,少有种植

46、,食用多以野生鱼腥草为主,秋冬季节稀少,价格较高。早春惊蛰节气前后种下鱼腥草,只要抓好肥水和薅锄管理,注重钾肥和有机肥施用,种后20天左右出苗,3个月后即可分批采收,视市场行情,也可种至9月份秋收时一次性采收。在温室大棚内可保持周年生长,为常年供应提供保证,每年每亩可采摘1500021000千克,年产值可达35000元/亩以上。每亩需投入药、肥等成本费约300元。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目前,普通鱼腥草的国内市场价格约2000元/吨,深加工成鱼腥草保健茶后价格约0.75万元/吨,经市场调查,该种保健茶饮料“非典”后在北京、上海、广东、厦门、香港、台湾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蒌蒿概

47、述蒌蒿又名藜蒿、芦蒿、水艾、香艾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湿生植物。原产于亚洲,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及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南低洼潮湿的沟旁、荒滩、湿地、水边都有野生分布。我国以鄱阳湖地区为多。诗经、齐民要术对它的生长习性和利用价值早有记载,历代诗人歌咏也不少,足见它早就为人们所重视。近年已实现人工栽培,并逐渐发展,江苏、江西、安徽、湖北、云南种植较多,成为这些地区的一种特色时令蔬菜。萎蒿以嫩茎和根茎供食,凉拌、炒食都可以,脆嫩清香,风味独特。它营养丰富,每100克鲜嫩茎中含蛋白质3.6克、钙65毫克、磷84毫克、铁2.9毫克、维生素C49毫克。它还具有清凉、平肝火、预防牙痛和喉痛的功效

48、。蒌蒿根系发达,须根密生根毛,吸水吸肥能力强。茎有地上茅和地下茎两种。地下根茎呈紫色,粗壮、质脆,富含淀粉,鲜时柔软多汁,是营养贮藏器官,也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在土层15-25厘米内伸展,粗0.61.2厘米,每条长约3070厘米;节间长11.5厘米,节上有潜伏芽(隐芽)并发生不定根。潜伏芽萌发可形成新的根茎,或伸出地面形成茎杆;发生的不定根形成发达的须根系。地上部茎秆直立,高60120厘米,早春时上部青绿色,下部青白色,常带紫色,成熟后呈褐色。嫩茎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叶片大,较柔嫩;花红色,能结黑色瘦果。大棚种植蒌蒿每年每亩可采摘4000千克以上,目前新鲜蒌蒿市场价格已达6000元/吨。 马齿苋马齿苋又称长命菜、五行草、酸米菜、瓜子菜,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野生植物。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