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培训讲.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4585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官培训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村官培训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村官培训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官培训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官培训讲.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面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市委农工办副主任 蔡文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今天非常荣幸和在座的各位一起,了解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一些政策措施,同时,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以及如何立足村居,在新农村建设中展现自我共同进行探讨。今天我主要讲三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从宏观方面,谈一谈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中央的政策脉络;第二部分,从我市这个层面,介绍一下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下步工作重点;第三部分,结合村居工作实际,给大家提几点小的建议。下面我讲第一部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政策脉络2005年10月11日,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2、、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5年的时间。大家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农村,既有宣传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职责,同时,又担负着参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因此,比较全面的掌握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政策脉络就显得非常重要。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1、从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怎么进行新农村建设?3、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独有还是别的国家也开展了,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4、从2005年到今年2010年5年的时间,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脉络和政策导向。(一)、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

3、时代背景。2005年大家有的刚刚开始上大学,有的可能还在读高中,当时,国家为什么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呢?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

4、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1、国家需要巩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当时总体来看,我国工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

5、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2、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支持农业、支持农村成为可能。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有了这个经济基础。 3、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都要从农村找出路。大家都知道2009

6、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国家现在都没从金融危机中摆脱出来,而我们中国不仅受国际金融危机,而且经济率先复苏,国家统计局估计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10%。为什么?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是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一个法宝,扩大内需最大的市场在农村,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这也就是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一个初衷。4、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2005年以前的7年中减

7、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2004年的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 (二)怎么进行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和内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简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有短短20个字,但内涵却十分丰富。要求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

8、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9、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和谐乡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这是中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首席专家,有很大的权威型),他在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上提出要把握“五大的原则“五要五不要” 和“五大机制”。这几个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指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个大的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家设想一想,如果吃饭都吃不饱、吃不好,穿衣都穿不暖,住在一富丽堂皇的新房子里又有什么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也才将新农村建设持之以恒地搞下去。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

10、经营制度。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方针体制,这是宪法规定的,不能因为搞新农村就错误理解为不搞家庭经营了。近几年,不少地方对于引进工商资本经营农业很热衷,认为公司企业大户去了,把农民土地租赁过来,因为它的投资大,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对市场也比较了解,效率肯定高,但问题是大公司不可能把原来种地的农民都雇用过来,剩下的农民怎么办?不小心就会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村的稳定就会成为问题。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把农户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家庭经营当然要走向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就是农民逐步减少,农户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业的服务和支持。

11、只有这样,才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新农村建设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那些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比如有的地方农民道路不通,他非常希望尽快修通道路;有的地方电不通,希望尽快解决电的问题;还有看电视、对外交通、清洁的水等等问题,以及农村普遍关心的教育和卫生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四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一项一项落实,工作逐步推进,而且要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别的地方的经验。五是要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三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首先要动员农民,调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推进农村的建设。二是国家财政要给予农民支持和

12、帮助。三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城市各个方面,城市的企业也好,城市的普通居民也好,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五要五不要”:第一就是要追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第二是明确强调要从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不要盲目攀比。第三是要因地制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各地农村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各个乡镇、各个村也不一样,关键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一条适应自己发展的路子。第四是一定要和农民进行充分的协商,先搞哪些,后搞哪些,而不能靠强迫命令的办法。第五个就是一定要引导和扶持,不要包办代替,有些地方当地政府实力比较强,或者当地有几个企业大老板愿意出钱,帮农民把房子都盖了,当然也好。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

13、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新型农民,要在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这就不能搞包办代替,而是要引导扶持。“五大机制”1、作为政府的投入来说,要建立一个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一个长期的政府对农业农村增加投入的机制,无论是财政的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一个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2、党和政府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并且相互之间协调,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都抓不起来,所有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这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3、还要形成一个调动农民积极

14、性,让他们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而辛勤劳动, 4、要形成一个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5、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三)借鉴外地经验,也就是说要借鉴一下国外的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建设新型农村,不只是我们中国独有,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踏上或经历了这个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我们的邻居,也就是是今年引起中美“黄海军演危机”的始作俑者-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了世界闻名的“新村运动”,日本在20世

15、纪70年代末开始了“造村运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及美国等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农村改革和建设。这些国家的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基本解决了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积累了一些农村建设的经验。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韩国的“新村运动。”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农业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农业后继无人,加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达到濒临崩溃的边缘。因此,韩国政府从1970年开始

16、发起了“新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从新村运动开始到1980年的10年间,韩国政府投资额达到了27571亿韩元(约140韩元等于1元人民币)。在、韩国新村运动是怎么搞的呢?政府先确定若干项目,包括屋顶改造、道路硬化、自来水管道等,由村民讨论选择最急需的项目,并选举一个新村建设指导者。项目获得县级政府的批准后,政府再发水泥、钢筋支持,直接给农民配套。韩国新村运动是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入手、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开始政府向每个村免费提供335包水泥,让各村自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验收好的村加拨水泥和钢筋,以示奖勤罚

17、懒。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向农民普遍发放最长可达3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政府有关支农资金通过农协等农民组织直接发放到户。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为1.191,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2.165:1,应该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差距很大,还可以大有所为。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可以说,没有韩国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韩国国家的现代化。国外有哪些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呢? 一是唤醒和调动农民自主和自强意识是前提。韩国新村运动最重要的

18、经验就是唤醒和调动农民的自主、自强意识,发现和发挥农民的自身潜力,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参与到乡村运动中来争取国家支持而不依赖政府,最终实现由政府支持的“官主导,向农协以及社会推进的“民主导”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日本造村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自立自主、体现民意,政府在政策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一切行动由社区和乡镇把握。二是鼓励和开发农民的首创精神是基础。 开发和调动农民的首创精神是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壮举,政府大力支持,但不包办,让农民自己想事、自己办事、白己管事,注重激发农民在新乡村运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本政府在造村运动中的主要工作是引导群

19、众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并在技术、信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提供服务。三是农民的积极和广泛参与是关键 乡村的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它需要广大村民积极和广泛的参与,只有让村民认定乡村建设是自己的事,才能激发村民推动建设的动力,日本造村运动就是由地方自发性产生的运动,在造村运动的准备和酝酿中,政府引导村民寻找大家所关心的共同事务、公共设施、产业与文化建设的议题,提出建设方案,参与施工建设,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培训并在建设过程中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村民也自然具备了从大家的共同利益出发经营乡村产业与维护其公共设施的愿望与能力。韩国新乡村运动始终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政府与民间的互动来实现。 四是政府和社会的大

20、力支持是推动力 各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大都以财政投资和融资支援为后盾,欧洲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基金会,如德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农民改造和建设,并由农民参与项目决策、设计、监督和实施;韩国新村运动则采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和乡村集资的方式,并建立了有效的财政投人管理体制;日本则建立了由农协负责的完善的融资制度,日本农协信用系统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民存款,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同时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通过各级农协的窗口发放给农户。 五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完善组织形式是保障 日本造村运动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

21、造人”运动,以人才培育来带动村子的持续发展。为同时日本完善的农协组织覆盖了整个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户加人了农协,农协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新技术培训和推广、产品的收购和销售、金融等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丹麦的农民具有很高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素质,任何没有受过农业基础教育和生产实践、未获得有关证书的人都没有资格当专业农民;韩国充分利用农业职业学院、农校等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音像教材和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传媒方式,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培养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为韩国新乡村运动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当然,各国有各国的现实条件,我们中国的不

22、可能照搬外国的经验。但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是在汲取外国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并不断完善的。根据专家分析,我国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存在上热线冷,农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再就是重硬件,轻软件问题,热衷于建房修路,忽视对农民的培训,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这些方面都需要向韩国等国家学习,尽快加以改变。(四)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脉络和政策导向。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到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一以贯之,不断完善的。政策越来越优惠,力度越来越大,改革也越来越深入。这里我们把整个时间线条串一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3、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拉开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序幕。2006年2月,中央1号文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始在全国展开。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7年1月中央1号文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新农村

24、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导向,明确地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建设、把农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再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农村改革序幕,事隔30年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标志着

25、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决定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背景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对今后一段时间农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三句话:一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二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三是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同时,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国务院还

26、专门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迈出了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步伐。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城镇化放在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位置上,通过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以此撬动农村、城镇这个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带动城镇投资、改善进城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继续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毫不松懈地下大力抓好“三农”工作。同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镇化推进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将中小城市

27、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二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从原来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到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到2010年提出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规模经营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五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越来越

28、重视,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同时,农村的改革也越来越深入。(休息)下面我讲第二部分,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下步努力方向第一,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探索我市从2006年开始抓新农村建设,当时从各部门抽调20多人组成一个临时机构叫新农办。2007年,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任成员,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各乡镇为成员单位。成立了一个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协调指导机构,就是我所在的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在近几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29、我市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产业富农,农业农村经济增势强劲。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富农方面主要实现了三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从小到大”。我从2001开始就在农业系统工作,在当时最头疼的一个事就是曲阜在农业方面缺少亮点,上级检查找不到好的产业基地,当时只能让领导多到“三孔”看看,少检查我们的工作。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我们每个乡镇都有拿得出的农业产业基地亮点,特别是去年,南辛西曼村与寿光三元朱村联合建设了总投资1000万元、110个大棚的南辛“乐义蔬菜”基地,这些棚是寿光第五代大棚,棚均收入能达到5万元,是鲁西南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蔬菜基地。今年,总投资3

30、亿元的曲阜乐义果蔬批发市场也在董庄乡开工奠基。另外,全国劳动模范孔庆灿带动发展的董庄屈村的草莓、吴村的林果、书院的大蒜等一批农业产业亮点相继出现。下步曲阜的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就是把这些点连成片,在规模化、标准化上下功夫。第二个突破是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从无到有”。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单家独户的闯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在市场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通过农民合作社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相对便宜,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可以和商家讨价还价,获得更好的利润。我市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从2007年前一家没有,到今年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6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总数达96

31、60个,出资额1.2亿元,带动农户2万户,发展基地1.5万亩,走在了济宁市前列。第三个突破是农业龙头企业“由弱到强”。大家都知道,农产品价格一般较低,只有通过加工,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这就需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9家,其中济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曲阜农业产业化进入一个以科学规划、集约布局、产业带动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带动,与外地高端市场全面对接的新阶段。二是坚持社区促农,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社区建设这是最近两年做的工作。前几年是抓示范村建设,每到7、8月份的时候,市里监督对各乡镇工作进行观摩点评。通过这种方式,

32、打造除了象息陬北元疃等一批示范村。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北元疃等村看一看。近两年按照中央城镇化建设和省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的要求,主要抓了社区建设。目前,启动18个济宁市级示范点,在建楼房150栋,在建面积6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亿元。实施了王庄纸坊社区、息陬终吉社区等9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节余土地133.3公顷。一是强化组织协调。成立了新型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项工作指挥部,坚持将三项工作同步推进。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办公。二是突出规划衔接。市财政拨付资金240万元,先后启动编制了曲阜市城乡一体化规

33、划、时庄镇(开发区)新型乡镇建设规划、时庄镇(开发区)控制性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市域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等4个专项规划、6个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中心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基层村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城乡规划体系。将全市统一规划为67个大社区,并做好与建设、国土等各项规划相衔接,做到社区规划到哪里、部门服务到哪里,土地集中到哪里、资源凝聚到哪里的良好格局。三是实施示范带动。从2009年开始,依据规划要求,集中力量每年建成10-2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全力推进“三个转变、三个集中”,即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推进人口

34、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力建设67个新型农村社区,打造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服务集约的新型农村社区,构建以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的村镇体系建设新格局。四是健全运行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的意见、关于新型农村社区点评观摩办法等文件,制定出台了用地招拍挂收益分配、信贷与投融资、1:0.5补贴等配套扶持政策,实行领导包保和保证金制度。按照“一个重点社区、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办法,精心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落实。建立健全督促检查、考核评比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将三项工作进行责任

35、分解,制定评分细则,严格考核。先后组织有关人员赴青岛、潍坊、汶上等地参观考察,召开各类动员会、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等20余次,在全市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项目兴农,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紧盯国家、省、济宁市的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农业、水利、林业、农机、畜牧、农业开发等项目,以项目带动我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市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008年我市财政投入支农资金7454万元,同2007年相比增长60。农口各部门对上争取资金4200万元,同时兑现市农业产业化奖励资金200多万元。2009年,各级财政投入支农资金1.7亿元,落实惠农“四项补贴”70

36、41万元,兑现农业产业化奖励资金700多万元。这里讲的的农业产业化奖励资金是我市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门设立的,奖励的对象主要是村里的种养殖大户。我们大学生村官一方面可以向村民宣传这些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种养殖,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已经达到奖励标准但不知晓政策的农户争取这一块奖励资金。四是坚持基础强农,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提升。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和课桌凳等设施得到修复和更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900元提高到10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

37、准提高到100元,参合率达到98.8%。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投入1000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99个。一村一警、区域大联防工程综合成效初步显现,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第二,我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城乡一体化进程较为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由于重城市总体规划,忽视城乡统筹规划,导致农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各专业规划与村居规划不配套,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旧村改造进展较慢,尤其是城中村改造困难,存在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的瓶颈制约,上房拆迁难题较大,有的社区没有大的开发商参与,完成三年土地挂钩置

38、换的目标任务难度相当大。社区建设后期管理亟待创新和完善等。二是产业结构总体布局不优,农民增收持续困难。目前我市农业仍为小而散、多而杂的生产经营格局,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模、效益、带动力上与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农产品标准化竞争实力较弱等。三是政策体系不配套,资金不足仍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配套,各部门各自为战、多头管理,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培亮点,整体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乡村财力不足,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是空壳,无力兴办各类社会事业。四是系列化服务滞后,乡村“脏乱差”的现象仍较为突出。与农民需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

39、后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比较落后,农村就学难、就医难、行路难、文化设施建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等。第三,下一步思路和工作重点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和“绿色转身”中做好新农村建设对巩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好势头,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创造条件至关重要。我市新农村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下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提质优结构、增收惠民生、改革活机制、攻坚促社区、强基增后劲”的要求,认真落实“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社区、改善社会民生”三大任务,完善“服务体系、机制创新、项目带动、党建促动”四大保障措施,加快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城镇化“五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

40、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抓产业产品集聚,培植农业产业化这个亮点。农业产业化重在专业化、规模化。一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四大主导产业、七大特色产品和四大产业带”的总体布局,依托南辛大棚蔬菜、书院大蒜、董庄草莓、吴村林果等特色基地,注重连片集中和农业重点项目集约发展,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鼓励民间投资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促进尼山、石门山、九仙山开发。年内蔬菜面积达20万亩,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二是深化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服

41、务和监督管理,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出口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今年新发展济宁市级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家,争取济宁市级龙头企业贴息110万元。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龙头企业产品销售的网络和推销平台,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快曲阜乐义果蔬批发市场等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建设。(二)抓人口居住集中,全力全速推进农村社区化这个重点。转方式,调结构,重在扩大内需,重在推进城镇化、社区化。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农村社区化管理和服务覆盖率力争达100%。一是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在区域上注重突出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镇边村、园中村及塌陷地、重要景区和重

42、点项目周边村,在村居上选择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群众建房积极性高、村级班子较强的村居,加快实施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监管。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作为对乡镇的督查考核体系,并实行保证金制度和领导干部责任跟踪追究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责任跟踪追究制,对规划设计、建设运作、建材选用、楼房分配、旧房拆除、节约后土地分配等问题及时公开,充分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社区建设质量。三是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集基层组织活动办公、社会治安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努力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加强后期管理,积

43、极探索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合作社建设,成立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搞好物业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性机制,做到真管真用真服务。(三)抓改革促开放,解决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率。一是健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切实解决好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快速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用好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政策。开展“两股”改革试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健全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试行承包土地股权化,力促土地快速有序流转;试行集

44、体资产股权化,股随人走,村民变股民,为下步社区体制创新奠定基础。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下乡,努力增加“三农”贷款。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组织,鼓励支持发展镇村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微型金融组织。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抓民主促保障,突出农村社会事业这个普惠点。改善民主是关键,社会事业是基础。主要是落实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 “提高三个标准、扩大四个覆盖面、加快推进五个共享”。提高三个标准:即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农村办学条件,按统一标准发放城乡教师补贴,实施好农村学校“两热(热水热

45、饭)一暖(暖气)一改(改厕)”等工程。即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财政补助部分由80元提高到100元。建立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1300元,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扩大四个覆盖面:即扩大农村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制度化社会保障范围。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使2万农民群众吃上安全卫生水。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乡村道路,进一步提高城乡公交线路覆盖率。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覆盖率和图书利用率。加快推进五个共享:即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引导更多的教师、医生、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更多的文化

46、和科研人员到农村开展服务。全面统筹城乡计生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执法力量,打造城乡一体的计生服务网络。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城乡环境整治管理体系。提前做好社区管理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入托入学、治安计生管理等问题。(五)抓领导促合力,把握机制创新这个关节点。要强化四个机制,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党委政府目标考核、群众评价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按照纵向抓精品、横向抓延伸、整体抓拓展的思路,不断巩固提升建设成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

47、按照统筹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单位帮扶为辅助、社会捐助为补充并辅之以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年初动员部署,半年点评观摩、年终考核奖惩,对行动快、效果好的乡、村给予奖励。进一步完善考评考核办法,科学合理地设置评分标准,真实准确反映新农村建设成效。进一步完善城乡党建互帮互促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开展包村帮扶和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调动城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群众身边的典型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新社区建设主体。三、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农村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在座的各位已

48、经或即将到农村去工作,如何尽快地适应农村工作,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我,为曲阜的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我这里有几点建议和大家共勉。第一,要主动学习,努力融入农村工作。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大家所到的村可能是一个示范村、一个好村,村班子很团结很能干事,村务管理井井有条,工作起来比较舒服,不受难为;但也可能是个差村,村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既要有受磨炼、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又要有解决问题的信心方法。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去做工作,因为“越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越能出成绩”,差村在哪一个方面出现转变和提高,更容易让人看到。同时要主动地学习。学习什么?一是学习与村干部、村民沟通。学听他们的讲

49、话,学说他们怎么讲话,学做群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村干部、村民接受你,才便于你在村里开展工作。二是要学习村级有关事务和管理规定。村级处于农村工作最基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大学生村官对村级各项管理制度要熟悉,不能一问三不知;对上级新的方针政策要会向群众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你的职责;三要学习村干部、村民的工作经验和智慧。我们村官虽然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但对农村工作还不熟悉,在村里,要虚心向村干部学习作农村工作、作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学习村民在种养殖方面的经验。同时,村级处于农村工作最前沿,能当一个村的支部书记特别是一个工作比较出色的支部书记绝大部分都是村里的“人尖子”,也就是有能力的人,很普通的的人一般干不上。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支部书记不仅政治思想过硬,工作很有办法,也很有“掏摸头”。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不仅对我们当前的工作,甚至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成长都很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