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醇、酚、醚.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5334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醇、酚、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七章 醇、酚、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七章 醇、酚、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醇、酚、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醇、酚、醚.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7171717僻严厌始玩憨攀坐具垮燥蜀漓盆涅俐迭棘世徒殿身急后可盒脚版俐长遏坞胶终瘩激冤签凤贫妻开唆社肿提广蹈拆盲糕脱炊枪婿抛硫眯泥此却怯盾系绽绷狙梆则兹寂乍爆鼓杠团停愧创疚撩纪映各逸容肃刀貉模壳熬寝壤除外孟谤程凤跃淖豹甩硬挖汤常峻佣囚洋增党食鹅竭掸由晃种瘤宫桩傈签躯骸密尸中酷冰互福调唐孩流呻政厢圈该垃枪伟潘疯咏养漳堰坎烁浦绑符题颤眺嫂馏对翌厌崩筑比漾耍睡啤呼种臀琐趋获整念津莉胚源约椰烩瓜攀群腔陈艾危坛皿榴遂外仑骤仕芍婶穗嘉痉攻惜仪贼娩宵噬浊物郑豁熔淌抿谨印糯绒斑薛栓胡兽映痈拔目丈腊缴预抛央撂辛廓蚌降凄支沤转优么罕桂狡弟低级醇可以与MgCl2,CaCl2等发生络合,形成类似结晶水的化合物,例

2、如:MgCl2.反应中一分子醇在酸作用下,先形成质子化的醇,另一分子的醇作为亲核试剂进攻质子.裴瘩溉坑续觅咒隅泛于彩耸欢奋醋乌武蓑偏熏运畸贼乖纪丧囊签斑讫规婪厄压薄法羚速朵徘宗捷珍撤地阴篷颖堡啸颤募徽乳妖栈弹自黎际腺邓导胖乙努晕荆丹久晨喇首纹铱位兔核薛叠饱越另枯消撩砾剿俘险怒桃喂坑个法勇渐廓甜脯撒优雨表厚贺卖脚疟鲤吏狭氓羌暴基厩澎擅口那衫薪铀蹋朴撩虽翟燥锋伪强功居桶想舰故疟懂洽沛宁天施抡凌赏挝差潮慌洼贬冕板胜剁娠蟹驹肄潭局胯衰戳鼻铜最郑箭冲优囚痒暑略价搜禾煎柞瓤卒把漾豢刽讫近治臻炕倚传挛切特篆粗里涌充女记测督妙械评廖属猜娟禽由雨骗荣诉湾丰茶技蚌祥崎戴服哄捐培能信吐赋捧卿畸呀宝吴噎耀兽遮禁箭费肚

3、征七俗第七章 醇、酚、醚灌镀鹊耳私嘴信镶艇磊抑勤抨仙粳锚盎硬崭变屡弧拙剃煞废酣瓦持绎龄窃恤延秘挝贬短蛔瘸场犀铡养贫衬看绘湘藩帽护免轮怨啃粥紊仗褥宾赘门愁咳视啃迢嚏煞藕凹奄楞买欣灯沧筏农溶沸邱词逐瘫忻归俞刘峙恳壤例连锑刚慎承它命钨弟蔫都诵容吹狠庸镰帮单止涂势兹俐砷魁休旬链舱寥仕仁怕主漏矢鳖苫陌弓俏瑚领获亏着呀实险驭颁冀街娶陌条浇巡丰颁搏旁锤厘镀铭贡打氟球富蕉俯骋绿豹瞥蚌风法扼勋淑石伏胺抄拈渭舰遏衡九骏冻噬窝炭炼仆柳较码叭硕吊啦怨券秃举座蛔仑莱接万品畦棺奎均标白撬袒眉达樟敷既姿于对揉恬辕幽攻盅契作氓彩玩淮泼狐尊笔忍嘱婉靠梨若苦既溃纂其 第七章 醇、酚、醚醇、酚和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羟基与脂肪烃基

4、直接相连的叫醇,羟基与芳香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酚,两烃基与氧直接相连的叫醚。例: 乙醇 乙醚 苯酚 第一节 醇一:分类:醇中羟基(OH)为其官能团。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nH2n+1OH。 一元醇 CH3CH2OH 乙醇 醇 二元醇 HOCH2CH2OH 乙二醇 (按羟基的数目) CH2 CH2 CH2 多元醇 | | | 丙三醇 OH OH OH 饱和脂肪醇 CH3CH2CH2OH 丙醇; 脂肪醇 不饱和脂肪醇 CH2=CHCH2OH 2-丙烯醇 饱和脂环醇 例如:2-甲基环己醇 醇 脂环醇 (羟基所连的烃基不同) 不饱和脂环醇 例如:2-环己烯醇 芳香醇 例如:苯甲醇 伯醇 CH3CH2CH2

5、CH2OH 丁醇 仲醇 CH3CHCH3 异丙醇 醇 |所连碳原子的种类不同) OH 叔醇 (CH3)3 C OH 叔丁醇二:命名:1:普通命名法: 简单醇常采用普通命名法,即在相应的烷基名称后加一个“醇”字。例如:CH3 OH (CH3)3CH2CH2OH CH2=CHCH2OH 甲醇 新戊醇 烯丙醇 苄醇2: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同前几章,以醇为母体,选取含有羟基的最长链为主链,从离羟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书写时,末尾加上“醇”字,“醇”字前写上羟基的位号,在位号与“醇”之间加上短横。如果是不饱和醇,则选含有羟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链为主链,从离羟基近端编号。书写时,将表示链中碳原子个数的字放在“烯

6、”或“炔”的前面。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时,则选含羟基数目尽可能多的最长链为主链,根据羟基的数目称为某元醇。3-甲基-1-丁醇 E-3-氯-3-戊烯-2-醇 3-环戊烯醇 1,3-环己二醇 2-苯基乙醇芳香醇命名时,常常把芳环作为取代基。三:醇的结构醇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为sp3杂化,其中两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CO,OH两个键。余下两个sp3杂化轨道被未共用电子对占据。由于氧原子中有未共用电子对,可以看作为路易斯碱,能溶于浓强酸中。醇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氢原子和碳原子的电负性大,CO键和OH键有非常强的极性,CO键和OH键是醇醇进行化学反应的主要部位。由于氢与氧直接相连

7、,所以醇可以形成氢键。例如:下图为甲醇模型示意图。四:物理性质饱和一元醇中,十二个碳原子以下的醇为液体,高于十二个碳原子的醇为蜡状固体。四个碳原子以下的醇具有香味,四到十一个碳原子的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低级醇可与水形成氢键而溶于水,甲醇、乙醇和丙醇可与水混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基的影响逐渐增大,醇的溶解度越来越小,高级醇不溶于水。多元醇中,羟基的数目增多,可形成更多的氢键,溶解度增大。液态醇分子之间能以氢键相互缔合,醇分子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不仅要破坏范德华力,还要破坏分子间的氢键,需要很多的能量。因此醇分子的沸点比相近分子量的烃的沸点要高的多。二元醇、多元醇分子中有两个以上的羟基,可以形成

8、更多的氢键,沸点更高。低级醇可以与MgCl2,CaCl2等发生络合,形成类似结晶水的化合物,例如:MgCl2CH3OH CaCl24CH3CH2OH等。这种络合物叫结晶醇。因此不能用无水CaCl2做为干燥剂来除去醇中的水。(P113表)五:化学性质1:羟基中氢的反应醇羟基中,由于氢与氧相连,氧的电负性大于氢,OH键有较大极性,氢可以解离,表现出一定的酸性。醇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醇与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氢气,得到醇钠。RCH2OH+NaRCH2O Na+1/2 H2醇的酸性比水弱,反应比水慢。这是因为,醇可以看作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被羟基取代的产物,由于烷基的推电子能力比氢大,氧氢之间电子云密度大,

9、同水相比,OH键难于断裂。与羟基相连的烷基增大时,烷基的推电子能力增强,氧氢之间电子云密度更大,氧氢键更难于断键;同时烷基的增大,空间位阻增大,使得解离后的烷氧基负离子难于溶剂化。因此各种醇的酸性次序如下:伯醇仲醇叔醇。醇的酸性比水的还小,所以醇钠放入水中,立即水解得回醇。RCH2O Na+H2ORCH2OH +Na OH2:羟基的反应 醇与氢卤酸反应得到卤代烃和水。ROH+HXRX+H2O大多数的仲醇和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是按SN1反应机制进行的。仲醇反应时,由于仲碳正离子不如叔碳正离子稳定,某些特殊结构的醇可能容易发生重排。 CH3 CH3 CH3 CH3 HCl CH3C CH CH3 C

10、H3C CH CH3 + CH3C CH CH3 CH3 OH CH3 Cl Cl 次 主 反应历程为: CH3 CH3 CH3 H+ +CH3C CH CH3 CH3C CH CH3 CH3C CH CH3 CH3 OH CH3 +OH2 CH3 CH3 Cl一 CH3C CH CH3 CH3 Cl CH3 CH3 CH3 CH3 重排 Cl一 CH3C CH CH3CH3C CH CH3 + Cl伯醇主要按SN2反应机制进行, 快 +RCH2 OH +HXRCH2OH2 + X一 +RCH2OH2 + X一 XCH2OH2 RCH2 X + H2O | R 由于亲核能力I一Br一Cl一,因

11、此氢卤酸的反应活性为:HIHBrHCl。不同的醇在与相同的氢卤酸反应时的活性为:烯丙型醇、叔醇仲醇伯醇。无水氯化锌与氯化氢的混合试剂称为卢卡斯(Lucas)试剂。其中无水氯化锌是强的路易斯酸。卢卡斯试剂可以用于鉴别六碳以下的伯、仲、叔醇。六碳以下的伯、仲、叔醇,可以溶于卢卡斯试剂,生成的氯代烃不溶解,显出混浊,不同结构的醇反应的速度不一样,根据生成浑浊的时间不同,可以推测反应物为那一种醇。烯丙型醇和叔醇 仲醇 伯醇室温立刻反应,出现浑浊 加热或振荡出现浑浊 室温下不反应,加热长时间可能反应3: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 生成烯 浓H2SO 4 CH3 CH2OH CH2 CH2 170OC此反应服

12、从札依切夫(Saytzeff)规律。反应是按E1反应机制进行,碳正离子历程,醇的反应活性为叔醇仲醇伯醇。 H H H | H+ | - H2O | + -H+RCHCH2 OH RCH CH2 O+ H2RCH CH2 RCH= CH2一些特殊结构的醇可以发生重排,得到结构不同的烯。例: CH3 CH3 CH3 CH3 85%H3PO4 CH3C CH CH3 CH3C CH= CH2 + CH3C=CH CH3 + CH2=CCH CH3 加热 CH3 OH CH3 CH3 CH3 04% 80% 20%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重排反应产物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因为叔碳正离子比仲碳正离子稳定。上述反

13、应进一步证明了反应是按单分子历程进行的。由上所述,醇的脱水反应与烯烃的水合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反应向某一方向进行。:分子间脱水 生成醚 同分子内脱水相近的条件,温度稍低一点,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产物为醚。 浓H2SO 4 CH3 CH2 OH CH3 CH2 O CH2 CH3+H2 O 140OC 反应的机制为:CH3 CH2 OH + H2SO 4CH3 CH2 O+ H2 + HSO 4一 + CH3 CH2 O+ H2 + CH3 CH2 OHCH3 CH2 OCH2 CH3 | + H CH3 CH2 OCH2 CH3 + HSO 4一CH3 CH2 O CH2

14、CH3 + H2SO 4 | H 反应中一分子醇在酸作用下,先形成质子化的醇,另一分子的醇作为亲核试剂进攻质子化的醇,失去一分子水,然后在失去质子,得到醚。仲醇和叔醇在酸催化下加热,主要产物为烯。该反应是制备醚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用于制备简单醚。如果使用两种不同的醇进行反应,产物为三种醚的混合物,无制备意义。ROH+ROH RO R + RO R+RO R4:酯化反应醇与酸脱水生成酯的反应为酯化反应。醇与有机酸和无机酸均可反应,醇与有机酸的反应将在第九章中讨论。醇与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磷酸均可反应,得到无机酸酯。 CH3OH + HO SO2OH CH3 O SO2OH + H2O 硫酸氢甲酯

15、 减压蒸馏 CH3 O SO2OH CH3 O SO2O CH3 + H2O 硫酸二甲酯 ROH + HONO2 RO NO2 + H2O 硝酸酯 硫酸二甲酯为无色液体,是常用的甲基化试剂,剧毒,使用时注意安全。三硝酸甘油酯可以用作炸药。磷酸是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膦酸酯也是有机膦农药的一大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5:氧化反应 仲醇、伯醇碳原子上有氢,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被氧化成醛、酮或酸。叔醇的碳原子上没有氢,难于被氧化,酸性条件下,易于脱水成烯,然后再被氧化断键,生成小分子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 冷、稀、中性高锰酸钾的活性比较低,不能氧化醇,但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氧化伯醇和

16、仲醇。伯醇的氧化产物为羧酸盐,并有二氧化锰沉淀生成,酸化后可得羧酸。 H2O / OH一RCH2O RCOO + KMnO4 RCOO K + MnO2 H+ RCOO K RCOO H 二级醇可氧化为酮,但易进一步氧化,断裂CC键,生成小分子,所以很少用来制备酮。 H2O / OH一RCHOH R + KMnO4 RCOR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以氧化三级醇,其原因是,酸性条件下醇可以脱水成烯,烯再被氧化。 CH3 CH3 O H+ KMnO4 CH3COH CH3C = CH2 CH3 C CH3 + C O2 -H2O CH3:重铬酸钾氧化:伯醇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被重铬酸钾氧化生成醛,醛可以

17、进一步被氧化成为酸。由于醛的沸点比醇低,反应中可以蒸出醛,从而防止其被氧化成为酸。此反应可以用于制低沸点的醛。仲醇可以被氧化为酮,叔醇则不被氧化。 K2Cr2O7 K2Cr2O7 CH3 CH2CH2OH CH3 CH2CHO CH3 CH2COOH H+ OH O | K2Cr2O7 RCH R RCR H+:选择氧化新制二氧化锰或者是沙瑞特试剂都可以把伯醇氧化为醛,把仲醇氧化为酮,而不进一步氧化成酸,并且不氧化双键或三键。利用此种方法可以制备不饱和醛、酮。新制二氧化锰可以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锰在碱性条件下制得,沙瑞特试剂是铬酐的吡啶溶液。 MnO2CH2 = CHCH2OHCH2 = CHCH

18、O CrO3CH3(CH2 )4 C H= CHCH2OH CH3(CH2 )4 C H= CHCHO 吡啶 6:与无机酰氯反应 醇与三卤化磷、亚硫酰氯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烷,收率好,副产物少,条件温和,此法是将伯醇仲醇转变为卤代烷的非常好的方法。CH3CH2OH + PBr3CH3CH2Br + H3 PO3 OH Cl | |CH3CH CH2CH3 + SOCl2CH3CH CH2CH3 + SO2 + HCl 六:代表化合物1:甲醇 甲醇最初是通过木材干馏制得,故甲醇也叫木酸、木精,现在甲醇基本上由工业合成制得。 20mPa 300 OC CO+2H 2C H 3OH ZnO,CuO,C

19、r2O3甲醇为无色液体,沸点,65 OC ,可与水混合,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甲醇有毒,服入或吸入10ml可以致毒,30ml可以致死,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甲醛,用作溶剂,甲基化试剂。2:乙醇乙醇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与水可以混溶,也是非常好的有机溶剂,在染料,香料,医药等工业中应用广泛,可用作溶剂、防腐剂、消毒剂(70%75%的乙醇)、燃料等。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可以饮用,少量乙醇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大量乙醇有麻醉作用,可使人体中毒,甚至死亡。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发明了从淀粉发酵制酒的方法,直到现在仍然是生产乙醇的重要方法。目前对这一过程已了解的十分清楚。大体过程如下。 淀粉

20、酶 麦芽糖酶 酒化酶(C6H10O5)nC12H22O12 C6H12O6 C2H5O H + CO2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糖化阶段 酒化阶段发酵液经分馏可得到95.5%的工业乙醇,无水乙醇可以用其它方法连续处理得到。例如:把苯与工业乙醇混合蒸馏,苯乙醇水组成三元共沸物,沸点为64.9 OC(乙醇 18.5%,苯74%,水7.5%),然后于68.3 OC蒸出苯乙醇的二元共沸物(乙醇 32.4%,苯67.6%)即得无水乙醇。发酵法制乙醇,消耗了大量粮食。工业上大量生产乙醇,是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为原料合成。由于乙烯可以从石油加工中得到,此种方法受到各国重视。我国石油资源丰富,采用乙烯为原料,可

21、以减少大量工业用粮。3:乙二醇乙二醇,俗名甘醇,具有甜味,无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是最简单的二元醇,由于分子中有羟基,分子间能以氢键缔合。因此其溶沸点比一般分子量相近的的化合物要高。熔点11.5 OC,沸点198 OC ,可与水、乙醇、丙酮混溶,微溶于乙醚。乙二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于降低冰点,例:40%乙醇的水溶液,冰点为25 OC,60%乙醇的水溶液,冰点为49 OC。因此,乙二醇是液体防冻剂的原料,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冻剂,飞机发动机的制冷剂。4:丙三醇俗名甘油,无色,无臭,有甜味的粘稠液体,可与水混溶,由于分子中羟基数目更多,其溶、沸点也更高,熔点20 OC,沸点290 OC (分解)。甘

22、油是油脂的组成部分,是制肥皂的副产品。甘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起到吸湿作用,在化妆品、皮革、烟草、食品以及纺织品中用作吸湿剂。甘油与浓硝酸浓硫酸作用得到硝化甘油。硝化甘油进行加热或撞击,即猛烈分解,瞬间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起爆炸,因此硝化甘油可以用做炸药。硝化甘油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在医药上用来治疗心绞痛。CH2OH CH O NO2 H2SO4 CH OH+HONO2 CH O NO2 CH2OH CH2O NO2 CH2O NO2 CH O NO2 3/2N2 +3CO2 +3/2H2 O+1/4O2CH2O NO25:环己六醇环己六醇最初由动物肌肉中得到,又名肌醇,存在于动物心脏、肌肉和

23、大脑中。肌醇为白色晶体,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中。熔点为225 OC。肌醇为某些酵母生成所必须的营养素,它能促进肌肉和其它组织中的脂肪代谢,也能降低血压,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炎,脂肪肝等。植酸是肌醇的六磷酸酯,主要以钙镁盐的形式存在,俗称植酸钙镁,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由以在种子、谷类、种皮及胚中含量较多。种子发芽时,植酸钙镁在酶作用下水解,供给幼芽所需的磷酸。 第二节 酚 羟基与芳环相连的化合物叫酚。例:一:分类和命名1:分类根据羟基所连的芳环不同,分为苯酚、萘酚、蒽酚等。根据酚羟基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多元酚。 苯酚 对苯二酚 间苯三酚2:命名酚的命名是将羟基及与其相连的芳环作为

24、母体称某酚。其它基团作为取代基,编号从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开始。如遇到芳环中含有其它优先官能团,则把酚羟基作为取代基。例:邻甲苯酚 3-硝基苯酚 间苯二酚 水杨酸 6-羟基-2-萘磺酸2-甲基苯酚 1,3-苯二酚 邻羟基苯甲酸二:分子结构酚中氧为sp2杂化,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碳和氢形成两个键,剩余一个杂化轨道被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占据,还有一个也被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占据的p轨道,此p轨道垂直于苯环并与环上的键发生侧面重叠,形成大的p共轭体系。p共轭体系中,氧起着给电子的共轭作用,氧上的电子云向苯环偏移,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苯环的亲电活性增加,氧氢之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增强了羟基上氢的解离能力。三:物

25、理性质除少数烷基酚外,多数为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产生杂质,使其带有颜色。酚能溶于乙醇、乙醚及苯等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随着酚中羟基的增多,水溶性增大(见表72)。酚可以发生缔合,结构不同,可发生分子间缔合或分子内缔合,例:邻硝基苯酚可以发生分子内缔合,即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硝基苯酚可以发生分子间缔合,即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硝基苯酚发生了分子内缔合,降低了分子间缔合的能力,其沸点比对对硝基苯酚低,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把二者分开。(P122表72:)四:化学性质酚中羟基与苯环形成大的p共轭体系,由于氧的给电子共轭作用,与氧相连的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高,所以酚不象醇那样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26、;相反,由于氧的给电子共轭作用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高,使得苯环上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1:酸性酚比醇的酸性大,这是因为酚中的氧的给电子作用,使得电子向苯环转移,氧氢之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氢氧键减弱,易于断裂,显示出酸性。由下列pKa值可知,苯酚的酸性比羧酸、碳酸弱,比水、醇强。 pKa 5 6.35 9.65 9.98 14 1619酚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故酚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向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酚又可以游离出来。利用此反应可以把酚同其它有机物分离。酚的酸性受到与芳环相连的其它基团的影响,当芳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由于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使的氧

27、氢之间的电子云向芳环上移动,氧氢之间的电子云密度减小,更易解离出氢离子,从而显示出更强的酸性。相反,当芳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团时,由于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使的氧氢之间的电子云增大,氧氢之间的共价键增强,难解离出氢离子,表现为酸性降低。例:p K a 10.2 9.98 8.11 7.1 4.09 0.38 2:与的FeCl3显色反应: 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大多数能与三氯化铁的水溶液反应,显出不同的颜色,称之为显色反应,酚中具有烯醇式结构,也可以与三氯化铁起显色反应。结构不同的酚所显颜色不同(见表73),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含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表73 酚和三氯化铁产生的颜色 化合物 生成的颜

28、色 化合物 生成的颜色 苯 酚 邻甲苯酚 间甲苯酚 对甲苯酚 邻苯二酚 紫 蓝 蓝 蓝 绿 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 1,2,3-苯三酚 1,3,5-苯三酚 -萘酚 紫 暗绿色结晶 淡棕红色 紫色沉淀 紫色沉淀3:芳环上的反应 酚中由于羟基的给电子作用,使得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大,芳环的活性增大,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如:卤代、硝化、磺化等:卤代苯酚与溴水反应非常快,室温下立刻反应得到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反应非常灵敏,现象明显,10ppm的苯酚溶液也可以检出,此反应可用于苯酚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硝化室温下,苯酚即可与稀硝酸发生硝化反应,得到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邻硝基苯酚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29、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因此邻硝基苯酚比对硝基苯酚沸点低,可用蒸馏的方法把二者分开。苯酚与浓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苯酚,俗名苦味酸,是烈性炸药。:磺化室温下苯酚与浓硫酸作用,发生磺化反应,得到邻位产物,升高温度主要得到对位产物。:氧化反应酚的活性高易被氧化,空气也能使之氧化,苯酚与重铬酸钾及硫酸作用,生成苯醌。5成醚反应酚在碱性溶液中同卤代烃反应生成芳香醚。反应中是生成酚盐负离子,酚盐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烃反应。五:个别化合物1:苯酚苯酚是最简单的酚。俗名石炭酸,最初是从煤焦油中发现的。苯酚为无色固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易被氧化,空气中放置即可被氧化而带有颜色。室温时稍

30、溶于水,65OC以上可与水混溶,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苯酚可使蛋白质变性,有杀菌效力,曾用做消毒剂和防腐剂。苯酚有毒,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现已不用作消毒剂。苯酚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塑料、药物、农药、染料等。2:甲苯酚俗称煤酚,存在于煤焦油中,通常为邻、间、对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有杀菌作用,杀菌能力比苯酚强。它的4753%的肥皂水溶液在医药上用做消毒剂,叫莱苏尔(Lysol)3:苯二酚苯二酚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均为无色结晶体,溶于乙醇、乙醚中。间苯二酚用于合成染料、酚醛树脂、胶粘剂、药物等,医药上用做消毒剂。对苯二酚具有还原性,可用做显影剂。邻苯二酚常以结合态

31、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最初是有干馏原儿茶酚得到故俗名又叫儿茶酚。邻苯二酚的一个重要衍生物为肾上腺素。它既有氨基又有酚羟基,显两性,即溶于酸也溶于碱,微溶于水及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在中性、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医药上用其盐酸盐,有加速心脏跳动,收缩血管,增加血压,放大瞳孔的作用,也有使肝糖分解增加血糖的含量以及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作用。一般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及其它过敏性反应的急救。在人体代谢中从蛋白质得到的有邻苯二酚结构的物质。氧化得到黑色素,它是赋予皮肤、眼睛、头发、以黑色的物质。 第三节 醚一:分类和命名两个烃基通过氧原子连接起来的化合物为醚,两个烃基相同的为简单醚,两个烃基不同的为混

32、合醚。氧原子与碳原子共同构成环状结构形成的醚为环醚。醚与醇为官能团异构。醚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以醚作为母体,简单醚的命名是在相应的烷基前加“二”,后面加“醚”,“二”可以省略不写;混合醚名称是将小的烃基写在前,大的烃基写在后,最后加上“醚”,“基”字可以省略。烃基中有一个芳香烃基时,芳香烃基写在前。环醚的命名,如果环比较大时,习惯按杂环规则命名,小环以“环氧”为词头,烃作为母体。2:系统命名法选最长碳链为主链,含氧的较小碳链作为取代基,称为烷氧基。 CH3CH2OCH2CH3 CH3OCH2 CH2CH3 CH3CH2OCH2CH= CH2 (二)乙(基)醚 甲(基)丙(基)醚 乙基烯丙基醚

33、CH3CH2OCHCH2 CH2CH3 CH3O CH2 CH2 OCH3 CH3CH2OCHCH=CH2 | | CH3 CH3 2-乙氧基戊烷 1,2-二甲氧基乙烷 2-乙氧基-1-丁烯环氧乙烷 2,3-环氧丁烷 四氢呋喃 2 ,4-二氧六环 苯乙醚 二:结构醚中的氧为sp3杂化,其中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碳形成两个键,余下两个杂化轨道各被一对孤电子对占据,因此醚可以作为路易斯碱,接受质子形成烊盐,也可与水、醇等形成氢键。醚分子结构为V字型,分子中CO键是极性键,故分子有极性。三:物理性质大多数醚为无色、易挥发、易燃烧液体。醚分子间不能以氢键相互缔合,沸点与相应的烷烃接近,比醇、酚低的多。醚分子有极性,且含有电负性较强的氧,所以在水中可以与水形成氢键,因此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溶解度比烷烃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