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面临的问题(祝文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7101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城市面临的问题(祝文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城市面临的问题(祝文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城市面临的问题(祝文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城市面临的问题(祝文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城市面临的问题(祝文斌).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主讲人:祝文斌,世界大城市出现了下列问题: 城市用地不断向外蔓延扩张 , 周围绿色空间不断被蚕食、鲸吞; 大量移民集中到城市 , 居住在简陋的贫民窟内; 每天有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到 中心区上班 , 产生了大容量的交通潮 ; 中心区超强度开发 , 密集的高楼遮天蔽日 , 人们缺少阳光与活动空间; 城市中就业困难及犯罪率上升等。所有这些社会问题混合在一起 , 便形成了难以克服的“大城市病”。,前言,大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城市中心区高密度发展严重恶化了城市环境 城市用地无节制的蔓延吞食了周围的大量绿色空间 ,造成了城市生态失衡 污染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城市交通问题

2、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正常生活 豪宅与贫民窟并存、居住紧张、住宅质量低下、居住环境恶劣 , 几乎是所有大城市遇到的难题。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 , 某些城市综合抗灾能力逐渐减弱,2. 1 城市中心区高密度发展严重恶化了城市环境,城市中心区密集的建设导致就业岗位高度集中 , 巴黎、伦敦、纽约等城市都有百万人集中在 25 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心区就业 , 每天都有近百万人口进入市中心区上班。密集的房屋、高密度的居住和就业人口 , 拥塞的交通 , 使城市中心区的环境严重恶化 , 城市运行效率不断下降。,2. 2 城市用地无节制的蔓延吞食了周围的大量绿色空间 ,造成了城市生态失衡,2. 2 城市用地无节

3、制的蔓延吞食了周围的大量绿色空间 ,造成了城市生态失衡,一方面 , 密集的市中心区已无法容纳诸多事业的发展 , 使得市区不断向外膨胀 , 不断地把原来的农村小镇包围进城市地区; 另一方 面 , 富裕阶层逃避市中心区越来越恶劣的居住环进入家庭 , 更加速了城市郊区化的倾向 , 使城市中心区这块“大饼”越摊越大 , 不断吞食周围绿色空间。 例如: 伦敦最早的市中心区 , 不过只有在泰晤士河北的 26. 9 平方公里。从 1880 年至 1910 年 , 城市得到巨大发展 , 形成了内伦敦 , 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303 平方公里。1918 年至 1939年 , 伦敦市区又从内伦敦蔓延到外伦敦 , 形

4、成 1580 平方公里的城市地区,市区又从内伦敦蔓延到外伦敦 , 。虽然规划部门于 1939 年在外伦敦外围划定了绿带圈 , 以限制城市蔓延 , 并在 20 年内始终坚持这个原则 , 但绿带仍然不断遭到吞食。,LOGO,2. 3 污染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 3 污染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将排名,2. 3 污染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 工业不断发展 2. 绿色空间却不断减少。 3. 汽车的普及 , 建筑容积率的提高 , 4. 城市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废气不断增加 , 大量悬浮尘埃在空气中迷漫 ( 内陆城市更甚) , 使

5、大城市上空形成的逆温层 , 尤如一条“大棉被”覆盖在城市上空 , 严重阻碍了废气排散。 5.大量污水未经处理便向河流排放 , 则严重污染了水体 , 特别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 这个矛盾尤为突出。,(1) 伦敦烟雾事件,1952 年 12 月 4 日 , 泰晤士河上空被 60 至 150 米厚的凝滞的冷空气所盘踞 , 其上又笼罩着一层暖空气 , 使得低空的燃煤废气和雾尘加速积累 , 难以向高空四周扩散。5 日 , 伦敦城市昏暗 , 烟雾迷漫 , 大气中每立方米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 1300 毫克 , 高出平时 6 倍。从5 日至 8 日 , 全市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出 4000 人 , 冠心病和呼

6、吸道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增高 , 其中支气管炎患者的死亡率高出平时 8. 3 倍。此外 , 因二氧化硫过高形成的酸雨 , 严重腐蚀了城市建筑和铁、石雕塑制品。,(2) 东京光化学烟雾事件,1970 年冬 , 东京市内氮氧化合物高度积聚 , 在日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了光化学烟雾 , 造成 2 万人患眼痛病。在此期间 , 东京的交通警察被迫带防毒面具上岗 , 下岗后须立即吸氧才能恢复元气。,(3) 日本水俣病事件,水俣是濒临九州水俣湾的海滨城市 , 自 1925 年开始先后建立了数家化学工厂。1949 年 ,这些化学工厂采用水银电解食盐的工艺生产乙醛和氯乙烯 , 并将大量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

7、, 严重污染了水体 , 致使附近各村流行中枢神经性疾病。发病之初 , 患病者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 , 进而耳聋眼瞎、四肢麻木、神经失常以至死亡。后经检测系甲基汞中毒所致。由于此病首发于水俣 , 故称“水俣病”。据日本官方确认 , 水俣病患者达 2000 多人 , 有 200 多人死亡。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环境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 , 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50 年代以后 ,一些发达国家付出很大代价治理环境污染 , 使环境污染问题有所缓解 , 但至今仍没有根本解决。,2. 4 城市交通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正常生活,2. 4 城市交通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

8、居民正常生活,虽然就近工作与居住是市民最理想的生活模式 , 但各大城市几乎无例外地在城市中心区集中了过量的第三产业( 如金融、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等) 和制造业。由于70 %至 80 %的产业集中在仅占城市辖区百分之几的地段内 , 就业岗位集中 , 必然引起上、下班通勤交通拥塞。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大城市每天都有上百万通勤人口 , 其中数十万人甚至远距离上下班 , 在路上要花费几个小时。如此集中的交通高峰 , 城市道路自然难以承受。城市越大 , 矛盾越突出。,2. 4 城市交通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正常生活,城市交通另一个大问题是交通事故频繁。据不完全统 计 , 目前世界上平均

9、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逾 50 万 , 伤 残者 1000 余万人 , 即每天有 1300 多人死于交通事故 , 几 乎每分钟就死亡 1 人。,2. 5 豪宅与贫民窟并存、居住紧张、住宅质量低下、居住环境恶劣 , 几乎是所有大城市遇到的难题。,2. 5 豪宅与贫民窟并存、居住紧张、住宅质量低下、居住环境恶劣 , 几乎是所有大城市遇到的难题。,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 , 城市建筑量的一半是住 宅。如何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 , 实现居者有其屋 , 是世界 上所有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大城市住宅问题是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步积累起来的 , 因此 解决起来非常困难。,2. 5 豪宅与贫民

10、窟并存、居住紧张、住宅质量低下、居住环境恶劣 , 几乎是所有大城市遇到的难题。,随着经济发展 , 富裕阶层不堪忍受恶劣的居住环境 ,纷纷迁到郊区建设花园住宅。这一方面促使城市向郊区蔓 延 , 另一方面使城市中心区出现“空心化”现象。大量废弃的住宅被穷人占领 , 环境恶化 , 市面萧条 , 犯罪增多 ,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 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 , 改善贫民的居住状况 , 避免市中心区衰落 , 已经不仅是住宅建设问题 , 而且是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紧迫问题。,2. 6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 , 某些城市综合抗灾能力逐渐减弱,城市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两方面。自然灾害有地

11、震、洪水、泥石流、台风、干旱、流行病等; 社会灾害有战争、火灾、危险品灾害、放射性灾害、交通灾害、利用高科技发生事故等。,2. 6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 , 某些城市综合抗灾能力逐渐减弱,据不完全统计 , 20 世纪全世界死于各种灾害的人数近500 万 , 有 20 座城市毁于地震。近 20 年来 , 灾害越来越频繁 , 损失愈来愈大。在 19711985 年的 15 年间 , 全世界有 150 万人在 2305 起较大的自然灾害中丧生 , 经济损失达16350 亿美元。在 19861990 年的 5 年间 , 全世界发生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 444 次。1991 年 434 次 , 损失 440 亿美元; 1992 年 509 次 , 损失 602 亿美元; 1993 年约 600 次 ,损失约 500 亿美元。,2. 6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 , 某些城市综合抗灾能力逐渐减弱,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 但局部地区仍战乱不断。由于现代化战争对城市的破坏力更加强大 , 因此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大 , 越要加以设防,丝毫不能松懈。 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 已成为各大城市必须关注又十分困难的任务。,结束,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