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交叉口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67689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交叉口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交叉口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交叉口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交叉口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交叉口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 工程概况受德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工程施工图设计任务。本次设计共包括四处道路交叉口: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1.1. 工程范围及规模1.1.1. 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位于现状德州老城区南部,交叉口东南侧约380m处为跨越漳卫新河的于官屯大桥,交叉口西侧约400m处为京沪铁路。湖滨南路为德州市南北向重要交通干道,在本交叉口处折向西,湖滨南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在交叉口以东为50m,交叉口以

2、西为40m,三幅路道路断面型式;向阳路为德州市靠近京沪铁路的另外一条南北向交通干道,向阳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在交叉口以南为50m,交叉口以北为40m,也为三幅路道路断面型式。除湖滨南路在交叉口西侧现状为一条宽8m道路,未按规划实施外,湖滨南路其余路段、向阳路及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均已经按道路规划红线控制的用地实施完毕。本次设计是在已经实施的交叉口基础上进行改建,以满足交叉口交通运行的需求。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2004年5月24日“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交通规划设计”方案讨论会会议纪要的精神,交叉口处道路维持原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不动,道路设施改建在交叉口内部进行。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设计范围:湖滨

3、南路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1+660K1+820,全长160m;向阳路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1+620K1+900,全长280m。1.1.2. 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位于德州新区,东方红路为德州新区东西向重要交通干道,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60m,三幅路断面型式;杏园路为德州新区南北向重要交通干道,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也为60m,道路路幅断面型式与东方红路相同。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设计范围:东方红路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0+920K1+380,全长460m;杏园路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0+530K0+990,全长为460m。1.1.3. 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位于德州新区,

4、东风路即104国道现状为德州市东西向一条重要对外放射公路,东风路中间道路断面为三幅路型式,已按规划实施,中间道路总宽度为60m。两侧各布置50m宽绿化带,绿化带外侧各有9m宽道路(未实施),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78m。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2004年5月24日“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交通规划设计”方案讨论会会议纪要精神,东风路维持原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不动,道路设施改建在交叉口内部进行。河东大街为德州新区一条南北向交通干道,同时也是景观性道路,河东大街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70m,四幅路道路断面型式。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设计范围:东风路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0230K0+230(以交叉口道路中线交点为K

5、0+000重新排定桩号),全长460m;河东大街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1+370K1+880,全长510m。1.1.4. 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位于德州新区,新河东路为德州新区东西向重要交通干道,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00m,三幅路断面型式;河东大街为德州新区一条南北向交通干道,同时也是景观性道路,河东大街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70m,四幅路道路断面型式。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设计范围:新河东路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3+880K4+380,全长500m;河东大街对应道路中线桩号为K0240K0+240(以交叉口道路中线交点为K0+000重新排定桩号),全长为480m。1.2. 工程

6、建设的意义本工程是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在部分道路交叉口交通规划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原有交叉口交通功能的不足进行完善设计,使交叉口与路段道路通行能力协调均衡;设施的建设能够给交叉口车辆运行有序、顺畅提供便利条件,以便不同交通方式车流分离,使自行车和行人交通安全、便利;同时在满足交叉口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兼顾交叉口景观设计等。2. 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交通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合同“德州部分道路交叉口交通规划设计”方案讨论会会议纪要德州市建委规划局提供的规划图、地形图软盘德州市建委规划局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2.2. 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城市道路设

7、计规范(CJJ379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城市道路设计手册3. 设计原则及设计技术指标3.1. 设计原则交叉口道路设计原则:布局力求简单、紧凑;道路设施工程量尽可能减少;应采取相关交通管理措施配合进行交通管理;交叉口应考虑信号灯、交通标志等与道路设施改建一次统一实施,避免路面多次翻挖。3.2. 主要技术指标湖滨南路、向阳路均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50km/h,三幅路断面型式。交叉口由于湖滨南路弯道、交叉口内古树等条件限制,湖滨南路路口直行车辆计算行车速度为20km/h。向阳路路口直行车辆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东方红路

8、、杏园路均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50 km/h,三幅路断面型式,交叉口直行车辆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东风路、河东大街、新河东路均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60 km/h,东风路为五幅路断面型式,河东大街为四幅路断面型式,新河东路为三幅路断面型式,交叉口直行车辆计算行车速度均为30km/h。车行道宽度:路段及出口道每车道宽3.5m,进口道每车道宽3.25m,摩托车进口道总宽4.0m。其中湖滨南路弯道处由于转弯半径小,车道宽度按规范要求进行加宽,进口道每车道宽度为4.0m,出口道每车道宽度为4.25m。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均根据其转弯半径大小按照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分别进行加宽。道路路面结

9、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道路路拱横坡与原设计取得一致,展宽的路段按路面原横坡形式顺延。4. 道路工程设计4.1. 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4.1.1. 平面设计交叉口道路中线根据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德州市湖滨南路(新河路于官屯大桥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中所定的坐标而定,其中湖滨南路在交叉口范围内有一处折点,圆曲线半径为100m;向阳路在交叉口南侧设置一处折点,圆曲线半径为480m,有部分圆曲线位于本次设计交叉口工程范围内。由于交叉口现状古树的影响,加上交叉口交通渠化段设计的考虑,湖滨南路在交叉口范围设置两条道路定测线,交叉口东侧道

10、路设一处折点,圆曲线半径为60m;交叉口西侧道路设置一处折点,圆曲线半径为200m。平面图设计图上均给出道路定测线坐标及相关曲线要素,详见“湖滨南路向阳路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图号为03。交叉口处道路平面设计维持原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不动,交叉口内部交通岛立沿石边线一部分是以道路中线为基准进行放线,另一部分是以道路定测线为基准进行放线,交叉口平面设计图上均有详细标注,施工时需特别注意,以免混淆。交叉口内交通岛中人行道铺装位置亦给出相应定位坐标,详见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上同时给出了交叉口信号灯电缆线预埋的建议位置,以及信号灯电源井的建议位置,信号灯及其附属设施的详细设计由德州交管部门相

11、关单位负责,施工时请事先与之取得联系。由于交叉口古树及现状弯道的影响,湖滨南路道路方向交叉口计算车速要低于向阳路方向,必须增设“前方弯道”和“限速20km”两种标志牌,加强交通管理措施,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利用防护墩分隔的道路,防护墩的位置在交叉口交通设计中确定,防护墩施工时可根据交管部门的意见进行调整。4.1.2. 竖向设计由于交叉口设计是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大部分道路路面维持现状,故交叉口高程以原路面高程为准。局部展宽或变动的道路路面,沿原道路横坡度进行顺延,以此来控制新建道路路面高程,立沿石的外露高度与现状道路取得一致。交叉口处道路平面设计维持原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不动,该处设置的

12、雨水口均予以保留。原交通岛处的雨水口应根据交通岛平面设计情况进行调整,在新设的道路立沿石边重建雨水口,并埋设雨水支管与原来的雨水支管连接,接入现有排水沟。新设雨水口、雨水支管的等级与原设施等级取得一致。4.1.3. 横断面设计向阳路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4.75m,车道布置为:0.5+33.25+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12.0m,车道布置为:0.5+23.5+4.0(摩托车道)+0.5。道路中央设置宽为3.0m的交通标线分隔带,道路路幅总宽度为29.75m。湖滨南路西侧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1.5m,车道布置为:0.5+23.25+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12

13、.0m,车道布置为:0.5+23.5+4.0(摩托车道)+0.5。道路中央设置防护墩。湖滨南路东侧进口、出口车道由于位于道路圆曲线段,考虑进行车道加宽,东侧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7.0m,车道布置为0.5+34.0+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9.0m,车道布置为0.5+4.0+4.0(摩托车道)+0.5。道路中央设置防护墩。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宽度东北角由于右转弯车道半径比较小,总宽度设置为12.5m外(机动车道宽度为5.0m,含车道加宽),其余三处右转专用车道宽度均为11.5m(机动车道宽度为4.0m,含车道加宽)。右转专用车道均为机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混行,其中非机动车与摩托

14、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道路路面设计横坡维持现状,局部展宽或变动的道路路面,沿原道路横坡度进行顺延。交通岛内人行道宽度为7.0m,考虑非机动车(采取推行而不是骑行方式)与行人一同利用人行道横穿交叉口。该处人行道横坡为2%,以人行道中线为基准坡向两侧,人行道纵坡可按原交叉口道路路面横坡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4.1.4.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与原道路结构相同。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计算。交叉口新建(展宽)道路路面结构均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新建(展宽)路面结构组合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15、 I型) 6cm 二灰碎石 30cm 3:7灰土基础 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59cm。面层施工时应在二灰碎石层表面洒乳化沥青封层油(1.0kg/m2)。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建议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碎石3:5:17:75(重量比)。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最后确定,应与原道路施工时选取的配合比取得一致。交通岛内人行道结构为:彩色人行道砖,1:3水泥砂浆卧底2cm,C20细石砼5cm,石灰土基础20cm。人行道结构亦需与原人行道结构取得一致。4.1.5. 道路附属设施道路立沿石采用锯解花岗岩加工制作,人行道铺装时设置盲道及无障碍路口,人行道外侧边线采用花岗岩镶边石。道路附属设施均需与原道路设计取得

16、一致,以免影响道路整体景观。施工时,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原道路附属设施相关设计图纸。4.1.6. 其它交叉口占地面积比较大,建议采用高杆灯照明。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预埋信号灯电缆线,信号灯检查井设置在路口交通岛中绿化内,详见平面设计图。交叉口信号机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交通岛内的绿化中或者设置在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外侧的人行道上,由交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设置位置。交叉口处除指定的人行过街设施及交通岛内人行道外,建议增设人行护栏,防止行人随意穿行,由交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4.2. 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4.2.1. 平面设计交叉口道路中线由德州市规划局提供,道路桩号根据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东方

17、红路、杏园路道路施工图设计中所定的桩号进行排桩,其中东方红路在交叉口范围内有一处折点,偏角仅为0019.1”,不设圆曲线;杏园路在交叉口工程范围内为一直线。交叉口范围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增设交通岛及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具体长度、宽度尺寸详见“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图号为06。交叉口处道路平面设计维持原设计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位置不动,路口右转弯道部分及交叉口内部进行渠化调整,设置交通岛及中央、两侧分隔带,道路立沿石边线位置均以道路中线为基准进行放线。交叉口两条道路中线相交点坐标,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交叉口内交通岛中人行道铺装尺寸详见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上同时给出了交叉

18、口信号灯电缆线预埋的建议位置,以及信号灯电源井的建议位置,信号灯及其附属设施的详细设计由德州交管部门相关单位负责,施工时请事先与之取得联系。利用防护墩分隔的道路,防护墩的位置在交叉口交通设计中确定,防护墩施工时可根据交管部门的意见进行调整。4.2.2. 竖向设计由于交叉口增设交通岛及中央、两侧分隔带,路口道路排水受到阻隔,需要在新设交通岛处增设雨水口。道路中线处高程与原道路设计高程相同,若路口已经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则交通岛处的高程需按照原道路横坡进行顺延,新设雨水口位置按“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图”,图号为07施做,雨水口做法与原设计取得一致,埋设雨水支管就近接入原设计雨水井。若路口未

19、按照原设计施工,则路口高程按竖向设计图所示高程进行施工。4.2.3. 横断面设计东方红路、杏园路两条道路断面布置型式相同,道路规划红线均为60m。交叉口处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4.75m,车道布置为:0.5+33.25+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11.0m,车道布置为:0.5+23.5+3.0(摩托车道)+0.5。道路中间设置宽为2.5m的中央绿化分隔带,道路路幅总宽度为28.25m。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宽度:相交道路锐角区域由于右转弯车道半径比较小,总宽度设置为12.0m外(机动车道宽度为4.5m,含车道加宽),相交道路钝角区域右转专用车道宽度均为11.5m(机动车道宽度为4.0

20、m,含车道加宽)。右转专用车道均为机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混行,其中非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交叉口各进口车道停车待驶区外围设置道路两侧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外为交织车道,交织车道总宽度为12.0m。该交织车道均为机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混行,其中非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此处道路横断面设计详见“东方红路杏园路交叉口横断面设计图”,图号为08。道路路面设计横坡维持原设计,局部展宽或变动的道路路面,沿原道路横坡度进行顺延。交通岛内人行道宽度为7.0m,考虑非机动车(采取推行而不是骑行方式)与行人一同利用人行道

21、横穿交叉口。该处人行道横坡为2%,以人行道中线为基准坡向两侧,人行道纵坡可按原交叉口道路路面横坡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4.2.4.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与原道路结构相同。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计算。除交叉口右转弯道部分外侧非机动车道局部变动的地方,新做结构采用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外,其余交叉口新建(展宽)道路路面结构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平面设计图中给出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分界线,交织车道采用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型) 6cm 二灰碎石 32cm 石灰土基础

22、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61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型) 5cm 二灰碎石 18cm 石灰土基础 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46cm。面层施工时应在二灰碎石层表面洒乳化沥青封层油(1.0kg/m2)。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建议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7:13:80(重量比),外加2%的水泥。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最后确定,应与原杏园路道路施工时选取的配合比取得一致。交通岛内人行道结构为:彩色人行道砖,1:3水泥砂浆卧底2cm,C20细石砼5cm,石灰土基础20cm。人行道结构亦需与原人行道结构取得一致。4.2.5. 道路

23、附属设施道路立沿石采用锯解花岗岩加工制作,人行道铺装时设置盲道及无障碍路口,人行道外侧边线采用花岗岩镶边石。道路附属设施均需与原道路设计取得一致,以免影响道路整体景观。施工时,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原道路附属设施相关设计图纸。4.2.6. 其它交叉口占地面积比较大,建议采用高杆灯照明。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预埋信号灯电缆线,信号灯检查井设置在路口交通岛中绿化内,详见平面设计图。交叉口信号机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交通岛内的绿化中或者设置在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外侧的人行道上,由交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设置位置。交叉口处除指定的人行过街设施及交通岛内人行道外,建议增设人行护栏,防止行人随意穿行,由交管部门根据

24、实际需要确定。4.3. 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4.3.1. 平面设计交叉口道路中线由德州市规划局提供,河东大街道路桩号根据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道路施工图设计中所定的桩号进行排桩,东风路以交叉口道路中线交点为K0+000重新排定桩号;东风路、河东大街在交叉口工程范围内均为直线。交叉口范围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增设交通岛及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具体长度、宽度尺寸详见“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图号为11。交叉口处道路平面设计维持原设计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位置不动,路口右转弯道部分及交叉口内部进行渠化调整,设置交通岛及中央、两侧分隔带,道路立沿石边线位置均以道路中线为基准进行放线。交叉口

25、两条道路中线相交点坐标,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交叉口内交通岛中人行道铺装尺寸详见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上同时给出了交叉口信号灯电缆线预埋的建议位置,以及信号灯电源井的建议位置,信号灯及其附属设施的详细设计由德州交管部门相关单位负责,施工时请事先与之取得联系。利用防护墩分隔的道路,防护墩的位置在交叉口交通设计中确定,防护墩施工时可根据交管部门的意见进行调整。4.3.2. 竖向设计由于交叉口设计是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大部分道路路面维持现状,故交叉口高程以原路面高程为准。局部展宽或变动的道路路面,沿原道路横坡度进行顺延,以此来控制新建道路路面高程,立沿石的外露高度与现状道路取得一致。交叉口处

26、道路平面设计维持原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不动的范围,该处相应设置的雨水口均予以保留。由于交叉口增设交通岛及中央、两侧分隔带,路口道路排水受到阻隔,需要在新设交通岛处增设雨水口。原交叉口处的雨水口应根据交叉口交通岛平面设计情况进行调整,在新设的道路立沿石边重建雨水口,并埋设雨水支管与原来的雨水支管连接,接入现有排水沟。新设雨水口、雨水支管的等级与原设施等级取得一致。4.3.3. 横断面设计东风路为五幅路断面型式,中间设置60m宽三幅路,两侧各设50m宽绿化带,绿化带外侧各设宽9m道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78m;河东大街为四幅路断面型式,道路中间设置12m宽绿化带,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70m。交

27、叉口处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8.0m,车道布置为:0.5+43.25+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15.0m,车道布置为:0.5+33.5+3.5(摩托车道)+0.5。道路中间设置宽为2.5m的中央绿化分隔带,道路路幅总宽度为35. 5m。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宽度:相交道路锐角区域由于右转弯车道半径比较小,总宽度设置为12.0m外(机动车道宽度为4.5m,含车道加宽),相交道路钝角区域右转专用车道宽度均为11.0m(机动车道宽度为4.0m,含车道加宽)。右转专用车道均为机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混行,其中非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交叉口各进

28、口车道停车待驶区外围设置道路两侧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外为交织车道,交织车道总宽度为10.0m。该交织车道均为机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混行,其中非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此处道路横断面设计详见“东风路河东大街交叉口横断面设计图”,图号为12。道路路面设计横坡维持现状,局部展宽或变动的道路路面,沿原道路横坡度进行顺延。交通岛内人行道宽度为7.0m,考虑非机动车(采取推行而不是骑行方式)与行人一同利用人行道横穿交叉口。该处人行道横坡为2%,以人行道中线为基准坡向两侧,人行道纵坡可按原交叉口道路路面横坡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4.3.4.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

29、结构与原道路结构相同。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计算。除交叉口右转弯道部分外侧非机动车道局部变动的地方,新做结构采用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外,其余交叉口新建(展宽)道路路面结构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平面设计图中给出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分界线,交织车道采用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型) 6cm 二灰碎石 32cm 石灰土基础 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61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型) 5cm 二

30、灰碎石 18cm 石灰土基础 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46cm。面层施工时应在二灰碎石层表面洒乳化沥青封层油(1.2kg/m2)。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建议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7:13:80(重量比),外加2%的水泥。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最后确定,应与原河东大街道路施工时选取的配合比取得一致。交通岛内人行道结构为:彩色人行道砖,1:3水泥砂浆卧底2cm,C20细石砼5cm,石灰土基础20cm。人行道结构亦需与原人行道结构取得一致。4.3.5. 道路附属设施道路立沿石采用锯解花岗岩加工制作,人行道铺装时设置盲道及无障碍路口,人行道外侧边线采用花岗岩镶边石。道路附属设施均需与原道路设计取得一致,以免

31、影响道路整体景观。施工时,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原道路附属设施相关设计图纸。4.3.6. 其它交叉口占地面积比较大,建议采用高杆灯照明。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预埋信号灯电缆线,信号灯检查井设置在路口交通岛中绿化内,详见平面设计图。交叉口信号机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交通岛内的绿化中或者设置在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外侧的人行道上,由交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设置位置。交叉口处除指定的人行过街设施及交通岛内人行道外,建议增设人行护栏,防止行人随意穿行,由交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4.4. 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4.4.1. 平面设计交叉口道路中线由德州市规划局提供,新河东路道路桩号根据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道路

32、施工图设计中所定的桩号进行排桩,河东大街以交叉口道路中线交点为K0+000重新排定桩号;新河东路、河东大街在交叉口工程范围内均为直线。交叉口范围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增设交通岛及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具体长度、宽度尺寸详见“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图号为15。交叉口处道路平面设计维持原设计非机动车道外侧立沿石边线位置不动,路口右转弯道部分及交叉口内部进行渠化调整,设置交通岛及中央、两侧分隔带,道路立沿石边线位置均以道路中线为基准进行放线。交叉口两条道路中线相交点坐标,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交叉口内交通岛中人行道铺装尺寸详见交叉口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上同时给出了交叉口信号灯电缆线预埋的

33、建议位置,以及信号灯电源井的建议位置,信号灯及其附属设施的详细设计由德州交管部门相关单位负责,施工时请事先与之取得联系。利用防护墩分隔的道路,防护墩的位置在交叉口交通设计中确定,防护墩施工时可根据交管部门的意见进行调整。4.4.2. 竖向设计由于交叉口增设交通岛及中央、两侧分隔带,路口道路排水受到阻隔,需要在新设交通岛处增设雨水口。道路中线处高程与原道路设计高程相同,若路口已经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则交通岛处的高程需按照原道路横坡进行顺延,新设雨水口位置按“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竖向设计图”,图号为16施做,雨水口做法与原设计取得一致,埋设雨水支管就近接入原设计雨水井。若路口未按照原设计施工,则

34、路口高程按竖向设计图所示高程进行施工。4.4.3. 横断面设计新河东路为三幅路断面型式,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00m;河东大街为四幅路断面型式,道路中间设置12m宽绿化带,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70m。交叉口处新河东路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4.75m,车道布置为:0.5+33.25+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11.0m,车道布置为:0.5+23.5+3.0(摩托车道)+0.5。道路中间设置宽为2.5m的中央绿化分隔带,道路路幅总宽度为28.25m。河东大街进口车道总宽度为18.0m,车道布置为:0.5+43.25+4.0(摩托车道)+0.5;出口车道总宽度为15.0m,车道布置为:0.

35、5+33.5+3.5(摩托车道)+0.5。道路中间设置宽为2.5m的中央绿化分隔带,道路路幅总宽度为35. 5m。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宽度:相交道路由于右转弯车道半径比较小,机动车道总宽度设置为8.0m(机动车道宽度为4.5m,含车道加宽),非机动车道宽度为7.0m。右转专用车道为机动车、摩托车与非机动车分行,局部混行路段应在非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交叉口各进口车道停车待驶区外围设置道路两侧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外为交织车道,新河东路交织车道总宽度为7.0m,供机动车、摩托车行驶,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该交织车道禁止非机动车行驶;河东

36、大街交织车道总宽度为10.0m,该交织车道均为机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混行,其中非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设置防护墩,机动车与摩托车之间采取施划交通标线分隔。此处道路横断面设计详见“新河东路河东大街交叉口横断面设计图”,图号为17。道路路面设计横坡维持原设计,局部展宽或变动的道路路面,沿原道路横坡度进行顺延。交通岛内人行道宽度为7.0m,考虑非机动车(采取推行而不是骑行方式)与行人一同利用人行道横穿交叉口。该处人行道横坡为2%,以人行道中线为基准坡向两侧,人行道纵坡可按原交叉口道路路面横坡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4.4.4.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与原道路结构相同。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按城市主干

37、路标准设计计算。除交叉口右转弯道部分外侧非机动车道局部变动的地方,新做结构采用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外,其余交叉口新建(展宽)道路路面结构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平面设计图中给出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分界线,交织车道采用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型) 6cm 二灰碎石 32cm 石灰土基础 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61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新河东路非机动车道: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I型) 4cm 二灰碎石 18cm 石灰土基础 20c

38、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45cm。河东大街非机动车道: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型) 3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型) 5cm 二灰碎石 18cm 石灰土基础 20cm 路面结构总厚度为46cm。面层施工时应在二灰碎石层表面洒乳化沥青封层油(1.0kg/m2)。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建议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7:13:80(重量比),外加2%的水泥。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最后确定,应与原新河东路、河东大街道路施工时选取的配合比取得一致。交通岛内人行道结构为:彩色人行道砖,1:3水泥砂浆卧底2cm,C20细石砼5cm,石灰土基础20cm。人行道结构亦需与原人行道结构取得一致。4.4.5. 道路

39、附属设施道路立沿石采用锯解花岗岩加工制作,人行道铺装时设置盲道及无障碍路口,人行道外侧边线采用花岗岩镶边石。道路附属设施均需与原道路设计取得一致,以免影响道路整体景观。施工时,请建设单位协助提供原道路附属设施相关设计图纸。4.4.6. 其它交叉口占地面积比较大,建议采用高杆灯照明。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预埋信号灯电缆线,信号灯检查井设置在路口交通岛中绿化内,详见平面设计图。交叉口信号机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交通岛内的绿化中或者设置在交叉口右转专用车道外侧的人行道上,由交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设置位置。交叉口处除指定的人行过街设施及交通岛内人行道外,建议增设人行护栏,防止行人随意穿行,由交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5. 施工注意事项1 道路施工时,本说明书应与设计图纸配合使用。2 道路施工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执行,做到精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3 路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不小于95%,土基回弹模量应大于30MPa。4 本工程水准点资料应由建设单位协助提供。5 道路施工时,应采取有力措施对已有管线进行保护。6 拆除现状绿化带、挪移树木时,应将腐植土及树根清除干净。7 拆除现有雨水管、沟及排水构筑物时,应将淤泥等不良土质一并清除,超挖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方确定处理措施。8 整个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及质检部门进行检查验收。9 其它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