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玉溪生诗集笺注PPT.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0773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一章玉溪生诗集笺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十一章玉溪生诗集笺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十一章玉溪生诗集笺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章玉溪生诗集笺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一章玉溪生诗集笺注PPT.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一章,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第一节 李商隐和他的诗歌创作,1李商隐(约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岁就死了父亲,自幼孤贫。 他青年的时候古文写作就已经崭露头角,十七岁那年,他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谒见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得到他的赏识。 令狐楚是当时的骈文大家,便把自己的骈文章奏的写作技巧传授给李商隐,并任命他为幕府巡官。令狐楚死后,其子令狐绚继续不遗余力地奖掖李商隐,并帮助他考上了进士,时年二十五岁。,然后,李商隐进入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王茂元也很赏识他,并把女儿嫁给了他。 但是,当时朝廷里牛僧孺、李德裕两党争斗非

2、常激烈,令狐楚父子是牛党,而王茂元则被目为李党。 所以李商隐归附王茂元后,令狐绚对他十分不满,认为他是“背恩”、“诡薄无行”,对他进行排挤打压。 由于令狐绚后来拜相得势,所以李商隐一直郁郁不得志。 他又参加过几个人的幕府,都只是做最下层的小官,穷愁潦倒,漂泊四方,最终在四十六岁那年就过早地死去了。,李商隐生活在国势日衰、政治腐败的晚唐时期,目睹了种种黑暗悲惨的现实,自身又陷入党争的夹缝中而终生蹭蹬下僚,虽然抱有远大的政治志向,却又无法实现。 所以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批评时政、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感慨的作品,2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如著名的安定城楼、行次

3、西郊作一百韵、马嵬、乐游原等。 而李商隐更加著名的,却是他的爱情诗。 他的爱情诗,风格缠绵悱恻,意境迷离倘恍,辞藻瑰丽精工,风流蕴藉,极具审美价值。 其中的无题系列诗,是他的独特创造,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还有著名的锦瑟诗,都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李商隐才能全面,古、近各种诗体都能够运用自如,而其中又以七律水平最为突出。 另外,他的散文、骈文也很有名。 由于他杰出的才华,在当时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又与另外一位辞藻华丽的诗人温庭筠并称“温李”。 杜牧也是一代才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李商隐匹敌,但是温庭筠则只专攻脂粉香艳一体,其实远不可与李商隐比肩。,李商隐的诗文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有

4、 玉溪生诗三卷 樊南四六甲集二十卷 乙集二十卷 赋三卷 文一卷 大概到明代的时候,这些集子就大多散佚了,只有诗三卷还大体完好。,玉溪生诗在宋代已经有刻本,但今已不存。 明末清初钱谦益据宋本抄录,然后又用北宋本校正过的李商隐诗集三卷,保存了下来,有清宣统元年国光社的影印本。 此外,还有过明刻本李义山诗集三卷,四库全书本即用其抄录,但是这个明本今天已经不可见了。 还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毗陵蒋氏刻中唐人集十二家本李义山诗集六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八唐人集本李义山集三卷、席启寓刻百家唐诗本李商隐诗集三卷、 朝鲜刻本李商隐诗集十卷补遗一卷(今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从这些本子来

5、看,虽然彼此分卷次第有些不同,但篇目基本上没有出入。 所以,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六百多首是基本上保存下来了。 他的文集,都已经亡佚,后人不断辑佚,搜集了不少。但是我们这里主要只介绍代表他主要文学成就的诗歌创作,所以对文集的情况不拟多谈。,第二节 李商隐诗歌的笺注情况,李商隐的诗歌词语华丽,用典多,含蓄深婉,难以索解,所以要注释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明末释道源(石林)开始注解李商隐诗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还很粗糙。 清代就有不少人注李商隐了。其中,比较早而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要数成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的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三卷了。 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在释道源注本的基础上大力改进,可以说是

6、真正地开辟荆榛,筚路蓝缕,为李商隐诗歌的笺释廓清了道路,竖立了大致的框架。,后来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程梦星(字午桥)在朱鹤龄注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成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三卷,有乾隆八年(1743)江都刻本。 雍正元年(1723)出版了徐德泓、陆鸣皋李义山诗疏二卷,选注了李商隐诗歌二百余首。 另外还有乾隆四年(1739)姚平山(字培谦)的李义山诗集注十六卷 乾隆四年(1739)屈复的玉溪生诗意八卷,乾隆年间纪昀的玉溪生诗说二卷 乾隆二十八年(1763)冯浩的玉溪生诗详注三卷。 近人张采田有李义山诗辨不分卷 黄侃有李义山诗偶评三卷 今人叶葱奇有李商隐诗集疏注 刘学锴、余恕诚有李商隐诗歌集解。

7、在清代的注本中,最好的要数朱鹤龄、冯浩二家。,冯浩玉溪生诗详注,字孟亭,桐乡(今浙江桐乡市)人。 乾隆年间进士,为翰林,曾任侍御史等职。 少年时代即喜爱李商隐诗,并学其体作诗。 除了玉溪生诗详注三卷之外,他还著有樊南文集详注八卷,把李商隐的诗、文都注了。 由于他的玉溪生诗详注比较晚出,所以能够吸取各家之长,比较详备。该书于乾隆二十八年由德聚堂首次刊行。但是后来冯浩不断发现这个版本中的错漏之处,越来越不满意,于是在乾隆四十五年进行了重刻,趁这机会对原刻本作了许多改正增补的工作,其中引文也重新一一核对过。所以,乾隆四十五年重刻本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非常精审,刊误很少。后来在嘉庆年间又出过重校本。,

8、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德聚堂乾隆庚子重刻本为底本,参照诸本加以校对,标点整理,出版了标点排印本。标点者是蒋凡。 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个本子将原书的次序作了调整,书的题目,却由玉溪生诗详注改成了玉溪生诗集笺注。 由于这是我们今天最容易得到的本子,为了读者购买、引用方便,我们一律将它称为玉溪生诗集笺注。,第三节 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的特色,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有“发凡”十二条,仔细交代了此书的注释体例。 李商隐的诗歌隐晦难解,其中很多作品,如果不弄清楚其写作背景,是很难得到比较正确的解释的。 所以,仔细考证李商隐平生行事,就成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中已经有年谱,但是疏漏比较

9、多。 冯浩经过仔细的考订,纠正了朱鹤龄的很多错误。在这个比较精详的玉溪生年谱的帮助下,冯浩就得以进一步将诗歌作品进行编年。,原来的三卷诗集是没有次序的,冯浩按照编年顺序将它们重新加以排序,可以编年的诗歌排成两卷,觉得还不能确定编年的诗歌就编为第三卷。 由于冯浩并没有看到永乐大典中保存的二百多篇李商隐的逸文,所以有些考证受到限制而不符合事实 另外他自己也犯过部分附会史实的错误,但是就当时的水平看来,他能够做到那样,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近人张采田有玉溪生年谱会笺,又把冯浩的年谱改进补正了很多,可以参考。,冯浩“发凡”还提到,他为了尽量地搜集资料,费了许多心血。 除了参考几个比较有名的流行

10、注本之外,他用了多年时间,遍访诸家笺注。 正所谓“后出转精”,年代比较晚的人,就更有条件引用多家注解,使其著作更加综合、详备、精审。 冯浩参考了朱鹤龄、程梦星、徐德泓、冯班、田兰芳、何焯、陆昆诸家学说,征引非常广博,即使是有些学术质量不太高的手稿本,他也本着不使其完全淹没的同情心,保存了其少量成果,收入自己的注本中。所以,他的著作称为“详注”是名副其实的。,除了注释以外,在每篇(组)诗之后,冯浩都作一个串讲,带有解题性质。 在串讲中,他还常常把各家的重要见解摆出来,然后加以评述取舍,断以己意,颇见功力。 另外,冯浩还抄录了李商隐朋友的一些赠答诗,以及后人对他的一些评论作为附录,便于读者了解李商隐诗歌在历代的研究情况,也为本书增色不少。,冯浩注本穿凿附会的毛病,不仅仅是体现在具体诗歌的注解中,也同样影响了他对玉溪生年谱的编订工作,由此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区别辨认的,不要被他所误导。 由于李商隐的诗歌实在太难索解了,不光是冯浩,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无法完全弄清楚其真正的写作目的和含义。 其中许多问题,大概会是永远的谜团,而同时也正是李商隐诗歌的魅力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