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1826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道德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补 -俄罗斯道德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状分析,俄罗斯是最两极分化的民族,她是对立面的融合.它能使人神魂颠倒,也能使人大失所望,从它那里永远可以期待意外事件的发生,它能激起对其强烈的爱,也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 -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如何看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反观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前苏联的道德教育 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 苏联解体后道德教育领域里的真空状态 当代俄罗斯道德教育的重建与探索,前苏联的道德教育,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前苏联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灌输理论

2、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必须灌输 政治文化理论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无产阶级政治文化 列宁主义的中国回响 孙中山,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新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苏联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理论 在帕夫雷什中学的23年岁月中,苏霍姆林斯基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白天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晚上进行科研。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只活了52岁,但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一生撰写了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和短篇小说。他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他的

3、重要著作大都已译成中文,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赞许。他的主要著作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精神世界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关于人的思考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儿子的信等,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

4、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他提出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第一,必须从儿童幼年起就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培养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情感,学会同情人、关心人、尊重人,善于考虑和照顾他人的利益和要求等。第二,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个人对各种事物、现象的态度,它包括敏感性、同情心和义务感。敏感性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感,爱憎分明,能够细腻地体察事物

5、的本质和别人的情感,能够勇敢地为维护真理而斗争。同情心就是善于同情、关心、尊重他人。义务感体现在对祖国、对人民、对工作、对他人的劳动等的态度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义务感是德育内容的核心,应教育青年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作贡献。第三,培养儿童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把道德信念看作德育的基础,认为德育的成效与道德信念的坚定性成正比。第四,培养儿童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这是德育的最重要任务。,在德育的实施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德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贯穿于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他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独立的德育大纲,建立了与学生进行道德谈话的制度,编写了供教师用的道德教科书和

6、供不同年龄学生阅读的道德文选。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德育必须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要把课堂上传授的各种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信念;教师要教书育人,使教学与教育有机地统一。因此教师讲课必须有针对性,必须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证明了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很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常带领学生郊游,在认识大自然的同时认识社会和生活,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学校还组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送亲情,关心和帮助军烈属和病人等。苏霍姆林斯基还让学生从小就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在他的学校中,连一、二年级学生都会培育果树、饲养家兔、

7、选种、种菜、养花等。劳动的欢乐对儿童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这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感的源泉。,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政治原因: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安久加诺夫指出:“苏联和苏共垮台的基本原因是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它断送了国家、导致国家上层的腐化和变质,直接出卖民族利益”。,经济原因:苏联模式导致短缺性衰退性经济危机 民族因素:大国沙文主义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 对外政策:美苏争霸与军备竞赛 ,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因素,1、意识形态工作教条化、僵化,禁锢思想文化的发展 。苏共最高领导人垄断真理,垄断马克思主义解释权,本本、教条成为攻击政治对手的工具;政治与科学的界限长期混淆

8、不清,苏共党和苏联社会丧失了寻求、探索真理的权利,完全服从于首长意志;领导人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反而被奉为“经典”,成为阻碍苏联社会发展的精神枷锁;片面、狭隘的文化观影响了思想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交流,形而上学、片面的意识形态宣传造成盲目乐观、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不求发展的心态,使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缺乏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缺乏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免疫力;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强制、行政命令解决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新的问题和矛盾。,2、从信任危机到信仰危机 。 相当一部分普通群众对社会现实不满、人们对苏共及其领导人的意见长期得不到消除,进而转

9、化为对苏共及其领导人的信任危机,此后又逐渐发展成为对苏联一整套做法、甚至对苏联“现实”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3、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偏差。新思维,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改革指导思想的错误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苏共工作的重心发生方向性变化,经济改革从急于求成变为纸上谈兵,改革目标从完善社会主义转为向西方经济制度认同。政治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和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搞“绝对民主化”和“没有限度的公开性”,为反共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和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执行一条削弱苏共、否定苏共的路线。,4、西方的和平演变 美国在西欧专门设置了针对苏联和东

10、欧国家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每天用6种语言“传播国际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内发生重大事件的信息”,宣传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德意志电波电台”每天也分别用40种和35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这4家大型电台都担负着向苏联东欧国家灌输西方意识形态的任务。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是否定苏共的革命历史,把苏联东欧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无限夸大,煽动人民的不满,并把这种不满指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西方

11、世界十分注意用其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影响苏联广大授众特别是青年。 1988年12月,苏联停止了对过去视为反动电台的多家西方电台的干扰,并决定拨款400万外汇卢布,进口20个西方国家的报刊,在国内公开出售。这就进一步助长了西方对苏联的舆论攻势。 由于苏共对西方意识形态的进攻敞开大门,1990年前后,苏联社会中抛弃社会主义的思潮达到高潮。一项全国性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回答“苏联选择什么样的前进之路”时,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要效仿美国;17选择了德国;11的人看好瑞典。,苏联解体后道德教育领域里的真空状态,前苏联的道德教育系统被完全打破和否定 社会民众甚至上层精英人士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疏

12、离和嘲弄; 俄罗斯年轻一代对前苏联时期的全盘否定; 德育组织体系的瘫痪,道德真空带来的道德严重无序甚至道德堕落。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放任自流 俄罗斯青少年的道德不良状况增多 道德失范的核心在于过去的价值标准被彻底抛弃了之后,没有产生能够取而代之的价值标准;利益集团的严重分化和严重对立,使得社会的价值标准也严重分化和严重对立,俄罗斯道德教育的真空有谁来填补? 第一,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填补真空。 第二,是宗教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在填补真空。 第三,是俄罗斯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填补真空。,当代俄罗斯道德教育的重建与探索,2005年底,俄两个著名的中性舆论调查机

13、构最新调查结果 显示:当今66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76的人 认为苏联有许多可以值得骄傲的地方;72和80的人分别 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只有1 的人希望生活在叶利钦时期。 2001年,普京就任总统之后曾多次指示,要结束历史教科书 领域的“混乱”状况,应该培养年轻一代对自己祖国和祖国历史的 自豪感。2004年7月,俄罗斯教育部再版发行联共(布)党史 简明教程。在近几年,俄罗斯还出版了一批充分肯定斯大林巨 大功绩的著作。弗卡尔波夫的斯大林大元帅和尤叶缅里扬 诺夫的斯大林就很具代表性。上个世纪50年代被推倒的斯大 林塑像,在世纪之交俄罗斯的一些地方又被重新竖了起来。

14、 最近,俄罗斯理论界还展开了大辩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批 判了给俄罗斯带来无穷灾难的新自由主义,肯定马克思的遗产在 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积极探索重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支撑 叶利钦:“寻找失去的俄罗斯思想”、“制定统一的民族思想”。“这一体系包括强大民族国家的价值观,自由的公民社会的价值观,当代市场经济价值观和公正社会的价值观”,普京: “俄罗斯新思想”,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 经过在任期间内的数年努力,普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使思想领域中的混乱无序状况大为扭转。,重新恢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19992001年俄罗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纲要 20022004年俄罗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纲要 在学校中重新设置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科目,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得到积极实践 尊重历史,发扬传统的优良道德 利用宗教活动灌输爱国主义观念 “补充教育系统” 加大投入,推进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