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课件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2018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课件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课件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课件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课件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课件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复习大练兵,3.,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的统治 C、加强南北交通 D、消灭陈朝,6、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5、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

2、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7.隋炀帝曾率20万人船队从东都洛阳到江都巡游,船队经过的运河沿岸的百姓可遭了殃。船队走的两段运河是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A B C D7.,8.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9.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3、D广州、杭州,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复习大练兵,A,D,3.,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的统治 C、加强南北交通 D、消灭陈朝,6、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5、唐朝诗人皮

4、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7.隋炀帝曾率20万人船队从东都洛阳到江都巡游,船队经过的运河沿岸的百姓可遭了殃。船队走的两段运河是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A B C D7.,8.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9.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

5、、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单元,繁荣,基础,表现,政治清明,工具革新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文化繁荣,隋文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隋的统一,背景:,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长期的割据分裂,人民渴望统一 陈朝政权腐败,时间:589年,影响:,结束了东汉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是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的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建立:581年,杨坚,定都长安,2.统一:589年,结束自魏晋以来300多年的分裂,3.强盛:杨坚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出现鼎盛局面开皇之治,4.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6.衰落:由于隋炀帝的暴政

6、引发农民起义,5.不朽的建筑:大运河;赵州桥,7.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知识结构 隋朝的盛衰,二、大运河的开通,1、开通大运河的条件,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古运河,3、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4、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 联系和交流,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1、科举制的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中考重点),一、科举制焕发的活力:,3、科举制隋炀帝诞

7、生,完备于唐朝,1.建立:618年李渊称帝,都城长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任用贤能,善于纳谏,房玄龄 调整统治政策, 杜如晦 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武则天统治期间奖励农业生产, 重用贤能, 开创殿试制度, 社会生产继续发展。,2.发展,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遗风(武则天),知识结构唐朝的盛衰,皇 帝,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 执行,中书省 起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鼎盛 开元盛世,原因,贞观之治和贞观遗风奠定基础,唐玄宗前期重视用人,善于纳谏,表现,人口众多,钱粮富足,物价低廉,社会治安良好,文化事业发达,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4.衰落: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5.灭亡

8、: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自立为帝,五代开始,知识结构唐朝的盛衰,四、秦、隋朝的共同点:,1、秦、隋朝由长期分裂割据到大一统。,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秦、隋朝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 4、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秦、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秦隋:,1、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2、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3、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经济繁荣工具革新,农业技术 手工业发展 商业都市,兴修水利,农作物种植,蔬菜

9、栽培,饮茶之风,工具革新(曲辕犁、筒车),丝织技术高,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要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交通运输,隋朝大运河,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科技领先 唐诗繁荣 书法绘画 雕刻雕塑,赵州桥、大明宫含元殿、金刚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阎立本、,敦煌莫高窟,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明代祝万祉,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2、印刷术:, 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 雕版印刷术。,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 日期(868年)的雕版印刷品

10、。,诗仙李白,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诗圣”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代表作品: “三吏” “三别” “ 诗史”,作品特点: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语言锤炼、凝重,四、绘画,阎立本的步辇图,五、雕塑,甘肃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敦煌莫高窟内的佛像,北朝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隋唐,甘肃敦煌莫高窟,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古代雕塑归纳,开放,选官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举制度创立、完善的过程,影响,联姻:吐蕃 册封:南诏,日本(鉴真)天竺(玄奘),6.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

11、政策),民族政策:开明,突厥:设机构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吐蕃:和亲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南诏:册封云南王;会盟点苍山会盟,7.对外交往,玄奘西行求取佛法,鉴真东渡弘扬佛法,遣唐使向中国学习,唐都长安世界性大都会,知识结构唐朝的盛衰,隋 唐 盛 世,时间: 朝代: 特点:,581年907年,隋朝:581年618年,繁荣与开放,.,.,.,.,.,.,唐朝: 618年907年,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的建立与统一:,时间 人物 都城 年号 统一,(581年),(长安),(开皇),(589年灭陈),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中心洛阳;北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永济渠、通

12、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两千多千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北南),洛阳,涿郡 (今北京),余杭 (今浙江杭州),邗沟,A,B,C,D,E,F,G,从 贞 观 之 治 到 开 元 盛 世,一、唐朝建立:时间 人物 都城,(618年),(长安),唐太宗,. .,魏征,经济上: 政治上: 法律上:,改革赋役制度,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唐律疏议,中国最早的完备法典,(基础),从 贞 观 之 治 到 开 元 盛 世,三、贞观遗风,武 则 天,2、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3、发展科举制度,重用人才,4、减轻负担,发展生产,(承前启后),四、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1、重用

13、贤能,2、大力整顿吏治,3、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盛时期),1、重用酷吏,盛 世 表 现,一、经济发展,1、农业: 2、手工业: 3、人口: 4、疆域:,曲辕犁、筒车,安东,安西,蒙古高原,南海,二、社会风貌昂扬进取,时间: 概念: 科目: 作用:,创立隋 完善唐,手段分科考试 目的选拔官员,明经和进士,2、衣食住行,饮茶(唐代),3、精神风貌,胡汉交融、中西贯通,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忘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减少农民服劳役的天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14、D.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政策,如派兵消灭了东突厥 2.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为安定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达标训练,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4.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A.以长安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 B.沟通了中国的南北水路交通 C.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南移 D.连接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是通济渠,

15、6.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7.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今年发觉出来的大运河文物。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8.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分封制,9.“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证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谁的领导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高祖 D.唐玄宗,10.“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

16、失”的镜子的是谁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11.唐朝时,“六部”是由哪个机构领导的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内史省,12.唐代哪个部负责考核官吏 A.户部 B.礼部 C.工部 D.吏部,1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 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C.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D.唐太宗创立三省六部制,16、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 A、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B、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C、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凭才学参政 D、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

17、15.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17、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受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推崇明经考试,1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

18、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 A、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 C、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 D、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19.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20.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 A.隋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唐朝、清朝,2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22.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23.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24.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