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2039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 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是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2)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3)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涵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践、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上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

2、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6)关系: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首先,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渊源,那就是马克思主义。 其次,它们都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那就是实事求是。 再次,它们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2)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

3、3)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新时期取得成就与经验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为什么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4.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4、主题。 (1)俄国十月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条件 (2)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客观需要 (3)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2.理论渊源: (1)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 (2)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战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3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4.形成过程: (1)萌芽阶段: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国民革命失败。 (2)形成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 (3)成熟阶段:土

5、地革命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 (4)继续发展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为建立社会主义作准备。,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十大关系)。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人民战争的思想;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

6、现代化国防技术。,4.政策和策略 以弱小战胜强大;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掌握斗争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把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用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的问题。(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6.党的建设理论 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我党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如何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

7、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创造了整风运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形式。 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延安整风运动,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评价?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发事业,为新中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

8、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分开来。,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含义: 2.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2)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3.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 1982 年中共十二大,

9、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从 1982 年中共十二大到 1987 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从 1987 年中共十三大到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日臻完善,达到成熟。,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和陈云,邓小平南方谈话,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论。 2.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市场经济理论 5.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 6.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 7.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问题上: 8.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 9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 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 11

10、.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 12.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

11、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1年7.1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执政为民。,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相互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三个代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

12、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力量武器。,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含义: 2.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社会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全面发展: (2)协调发展: (3)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