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3574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一.资产阶级革命和历史意义,二.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四.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1.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为 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2).是日益发达的商品生产,(3).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产,(4).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2.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4.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5.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回忆与复习:,剩余价值:,1.含义:,2.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创

2、造的剩余价值,4.这样的目的和动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1).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 (2).又是产生各种矛盾和罪恶的根源,3.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追求剩余价值,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科技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3.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危机,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为什么是矛盾?,(2)这一矛盾有什么样的作用?,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又是产生各种矛盾和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1).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为 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2

3、).是日益发达的商品生产,(3).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产,(4).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2.科技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的影响,请比较三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 中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及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 发展,再次飞跃发展,再次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期”,使资本主义制度 最终确立,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与国家 政权相结合,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4、对生产力的影 响,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填完表格,你有什么想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1.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注意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技术成就和经验。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加快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3.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危机,(2)根源:,(1)表现,国内

5、,国外,主要矛盾:,社会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科技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3.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危机,小结今天的主要内容:,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的生产力的推动下,对生产关系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 ) (1).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新科技革命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

6、发展的根本原因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已经消除 A.(1)(2)(3) B.(2)(3)(4) C.(1)(3) D.(1)(3)(4),A,2.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大矛盾决定基本矛盾 B.三大矛盾是基本矛盾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 C.基本矛盾是三大矛盾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社会危机的根源,B,3.垄断资产阶级在主宰本国经济命脉的同时,必然要操纵本国政治、掌握国家政权,其目的是为了 ( ) A.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B.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C.推动经济发展

7、和社会进步 D.保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D,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有 ( ) .新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资本主义私有制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掠夺 A. B. C. D. ,A,5.辨析题: 社会化大生产是资本主义时期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思考:,6.伴你学,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量商品的生产,都需要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许多工序相互衔接,许多企 业相互配合才能进行。用于整个社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也需要有计划地通过统一市场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己经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化客观 上要求全社会对生产统一管理。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却居于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当然就难以完全按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进行。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基本矛盾的日益发 展,使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危机和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