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老师们的建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4313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数学老师们的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给数学老师们的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给数学老师们的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数学老师们的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数学老师们的建议.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一部电影的过程,但却能记住电影中某一感人的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就是一部好电影”-张艺谋,你能回忆起一部看过的电影吗?,广义的理解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微观分解; 狭义的理解教学细节是处于关节点的教学行为,它具有外显性,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种师生互动或一种课堂调控。,什么叫教学细节,细节:“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细节往往被忽略; 一些习以为常的课堂习惯没有引起重视; 一些司空见惯的教学行为却没有发现问题; 一些与新课改不和谐的细节却经常发生;,合理的细节,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产生良好的

2、教学效果;不规范、不科学的细节,就会抑制学生思维,制约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有效教学的实施。,当前的课堂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课堂里日常的教学行为,在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在好像没有问题的细节中捕捉问题,今天讨论的18个细节就是18条教学建议。,-给老师们的18条建议,有效课堂应从细节入手,衢江区第一初中 舒盛花,一、教师以讲台为中心的行走路线,现在的课堂要么是老师手握鼠标,站在讲台上,成了课件的放映员、解说员,要么是以讲台为中心的左右直线运动,活动的区域往往是教室的前面一块,或者是教室里离讲台最近的一个过道来回走动,特别是公开课,听课老师在后面坐的时候,教室后面的地方或中间的过道一般很少涉足,

3、形成了巡视的空白区域,在听课的时候我们可以绘制一张老师的课堂移动图。,教师的移动位置图,教学建议:教师要走到教室的每个区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练习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继续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教师是否一定要走下讲台,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讲述时一般都在讲台上,在练习和讨论时一定要走到学生中间,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问题分析:如果一节课老师始终站在讲台上,围着讲桌转的话,常常意味着这节课主要是突出教师讲学生听,以讲述为主要教学方法,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二、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机会不均衡,每次听课,我都会注意到

4、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班级里,学生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有时相差很大,有的同学一堂课回答问题达五、六次,多的甚至达到十余次,而有的同学始终在课堂上是听众,是观众,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上存在着回答问题机会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回答问题的大部分是一些发言大胆、能完成老师任务的好同学。听课时可以绘制回答问题学生的位置图。,教学建议:老师要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回答问题的机会尽量均衡。,问题分析:1、如果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均衡,经常是几个好同学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甚至很少回答问题,长期下去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

5、积极性和主动性。,2、均衡只是相对的,不均衡则是绝对的,不可能所有课堂,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同,能够对问题作出回答的学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三、高高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几率高,现在课堂上存在着一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那些高高举起手来的学生,常常要比那些举手“斯文”、“低调”的学生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要高。特别是公开课,老师提出问题后,环视四周,首先进入老师的视野是那些高高举手甚至嘴里忍不住发出急促声音的学生,老师也常叫这些学生来回答问题。,2、老师提出问题后正在寻找能够回答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高高举手想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拍即合”。,3、老师提出问题后,有回答的学

6、生才能活跃课堂气氛,那些胸有成竹、高高举手的同学答对问题才能体现老师的课堂效果。,问题分析: 1、老师提出问题后,需要有学生应答,这样教学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节课预设的教学程序才能“有序推进”。,教学建议: 1、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要合理,难度要适中,必要时老师作适当的提醒,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回答问题。 2、提问不要光顾那些高高举手的同学,让他们回答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举手不高,对问题把握不大,回答意愿不是很强的同学也要提问,甚至于专门提问那些不愿意举手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四、上课前需要不需要候课,“铃声响,老师动,铃声停,老师进”,一般情况下我们老师们都是踩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的,打铃以后

7、有时候我们看到教室里的学生并没有进入状态,教室里是乱糟糟的,铃声对于学生来说好像不是命令,有时候老师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整顿。特别是现在上课都用课件,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若碰上电脑死机、病毒干扰,急急忙忙,麻烦就更大啦。,问题分析:候课是教师课堂活动的一种预备状态,指教师上课提前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一堂课的序曲,是上课的准备,是课堂活动的第一个段落。,教学建议:,1、提前三分钟进课堂,进行教学设备检查。看看黑板是不是干净,多媒体好不好用,重温一下备课的内容等等,会减少上课时许多不必要的麻烦。,2、提前三分钟进课堂,有利调整教学心态。老师带着“紧张心情”进入课堂,就有心慌意乱之感,教

8、学程序就有可能发生混乱,造成课堂失控,甚至出现明显的失误。所以,提前进课堂可以稳定情绪,控制消极情绪,以饱满快乐的心情投入教学。,3、提前三分钟进课堂,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有意识地选择程度不同的学生,走过去聊聊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上一节课的学习效果,作业的订正情况,并进行亲切、平等的交流,联络师生情感,特别是公开课的借班上课。,4、候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把握时间的长短。踩着铃声进教室不是候课,上一节课刚刚下课就跨进教室候课也是不合适的,候课时间以3分钟左右比较合适,这既保证了学生的课间休息,又有时间和学生交流。,二要避免集体讲话。有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往往会利用课前几分钟总结班级工作或对

9、出现问题的学生批评教育,可能会压抑课堂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三要避免候课变相为提前上课。候课不是上课,而是等候上课,有的老师提前到教室讲评作业中的问题、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无形地延长了教学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五、手势-不是语言胜似语言,课堂上这样的手势我们经常看到:“各位同学请注意”老师站在讲台上右手掌心冲下,从左到右,横扫1800的扇形,覆盖全班每个同学;或者用手指随意一指,“这位同学请回答”,这样的手势表示教师有意无意将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好像各位同学都是自己的“臣民”一样,没有把学生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问题分析:1、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与人在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

10、,信息的30%靠言语传递,而信息的70%靠手势、眼睛、表情和身姿等体态语传递,而手势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教学建议:1、教师的手势没有统一的样式,很难说哪种手势语是最为恰当的,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等运用手势,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情景,运用不同的手势,如食指放在嘴巴上,表示安静。,2、手也是会说话的工具,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手势的表达功能。可以借助于手势加强某些言语信息,可以体现要表达某些态度和情感,可以增强自己语言的说服力。,2、手势要做到自然舒展、优美大方,手势不能杂乱,让人眼花缭乱,摆动幅度不能过大,讲课不能手舞足蹈,或把手插入口袋。,3、要注意克服不良手势,如挖耳朵、柔鼻子、擦嘴

11、巴、搓指头等。,六、“这个问题同学们听懂了吗?”说明了什么?,有时候老师问:”这个问题同学们听懂了吗?“学生齐答:”听懂了“。这样的师生对话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少见。老师为了验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向全体同学提出这一问题,而我们看到学生的回答也大多一致,总是听懂了,回答听不懂的几乎没有,没听懂的一般也不会说听不懂。,问题分析: 1、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与解题思路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和对话者。,4、实际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每个学生不一定都能完全“听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听不懂的疑问与同学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或是冷静思考,自己探究把问题弄懂。,5、

12、要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不一定问“听懂了吗?,而是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活动状态和提问中等察言观色,作出相应的判断。,3、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对某个问题总有听不懂的同学,那么在”听懂了“的”大潮“中也不太适宜发出”听不懂”,只能随声附和,或默不作声。,2、说明这个问题的提出体现的是教师对自己讲解的不自信,有点类似于去菜市场买菜,总是问问卖菜的人”这菜新鲜吗?“,教学建议: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 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七、课前语-有气无力的“老师好”,“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

13、!”这样的课前问候语我们每天都说,学生每节课都重复。我听课时,发现有些课前用语正越来越流于形式,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好”时有气无力,为了应付,有些同学左顾右盼、有些同学低头不语,而老师的问候也是漫不经心、视而不见,没有发挥课前用语的真正作用。,问题分析:课前问候其实是一种仪式,而任何仪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一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和融洽,也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二是在学生起立的时候,老师要环视一下教室的每个角落,让学生体会到:“啊,老师看到我了!”,从而起到组织教学,掌控课堂的作用。,教学建议:1、课前问候时教师要带着自然亲切的微笑,用饱含深情的眼神,目视到每一位同学,

14、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再说“请坐下”。,2、课前用语也不能千篇一律、模式化,要改变内容和形式,常变常新,让学生有新鲜感,如:,(1)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老师请同学们简短地复述上一节学习的公式、概念等内容,为导入新课做准备。,(2)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齐诵校训或格言,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强化校风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4)用英语问候,good morning students good afternoon students please sit,(3)教师问候“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老师再回应“为同学们服务”,虽然能反映教育理念,但象首长检阅部队那么严肃。,八、合作学习中关注处于

15、“边缘状态”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或“自主择伴,结队学习”等合作中,经常能发现有一些处在“边缘状态”的学生,既不主动找别人,也没有其他同学来找他,以至于在合作中成了孤孤单单一个人,成了旁观者,游离于合作讨论之外。,老师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后,也好像就完成了任务,要么立于讲台,眼望窗外,要么忙于板书、操作电脑,要么在教室绕两圈,不参与学生的讨论,对游离的学生也不指导。听课时可以绘制学生讨论学习关系图。,教学建议: 1、 对于这部分边缘状态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分析和对待,分析不愿意和人合作的原因,是能力问题还是性格问题,或是分组不合理造成的,发现问题可以适当地进行重组。 2、老师也要参与到讨论中,对

16、个别同学进行一些指导,使这些边缘状态的学生走到课堂讨论交流的核心地带中。 3、老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游离的同学及时指导,调控合作讨论的进程。,九、课件越做越好,板书越来越少,多媒体的”大规模入侵“,已经使我们眼下的课堂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形象的动画、超大的容量,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家常便饭“。也正因为如此,有的课堂上板书已经销声匿迹了,或者黑板也只是几个字,基本上是多媒体代替板书。,问题分析: 1、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答案,教师灵光一闪出现的念头,学生之间产生的分歧和争议等,这些是课堂预设之外的生成,而通过板书可以随时呈现出来,多媒体是无法实现的。,3、板

17、书对学生的写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有个特点,一不会计算,二不会写字,电脑的使用,已越来越与文字书写拉开了距离,教师板书可以强化学生的写字意识,增进学生书写的愿望。,2、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整体架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多媒体虽然可以呈现出来,但电脑的页面总是有限的,总是需要不断的翻页来展示新的内容,而板书是可以固定不变的。,教学建议:1、一些重点内容、定理性质和知识结构一定要用板书;2、解题过程的重要步骤一定要板书;3、临时生成的一些问题,如字词、图形、事件解释一定要板书;4、学生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一定要板书。,一节初二数学课,最后10分钟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视,

18、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不断观察着学生练习情况,一发现一个学生的问题,提醒一次全班。学生训练10分钟,教师提醒10多次。,问题分析: 教师的“好心”,常常未必得到“好报”。正是教师的“苦口婆心”、“絮叨罗嗦”,不断的干扰着学生的思维,学生10分钟的训练,思维一直处于转变、调整、变化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效果大打折扣。,十、巡视时老师一次次多余的提醒,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不巡不视 (2)巡而不视 (3)视而不思,教学建议: (1)督促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 (2)发现学生训练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适当解答学生训练中的疑问,不要提醒全班 (4)根据学生训练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19、 (5)共性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讲评;,十一、课堂上学生为什么总是被动应答?,观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都是由老师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应答,而学生主动发问或提问的几乎很少,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的几乎没有,课堂上基本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听课的时候可以绘制一个课堂语言流向图,分别计算学生被动应答和主动提问的次数。,课堂语言的流向图,问题分析: 在被动应答中,问题提出者是教师,问题来自于课前的预设,问题有预定的答案,教师对问题的结果胸有成竹,而学生表现的是被动接受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没有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主动发问中,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答案是未定的,有时甚至的无解的,教师

20、对问题的结果难以把握,表现的是学生自身的智慧和学识,对问题有深入探究的愿望。,教学建议: 1、习惯质疑问难, 2、引导一题多解, 3、设计一题多变 4、注重发散思维,如上午第一节初二数学课,最后一道综合题刚刚开始讲解,下课铃便响起,接着广播里出操的运动员进行曲开始播放。教师将教室门关上,提高嗓音,继续进行最后一道题的讲解,学生明显的表现出不耐烦,3分钟后匆忙下课,学生出操。,问题分析: 显性的教师勉强完成教学任务, 隐性的学生是抵触的,效果是低微的, 深层的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的集中体现,十二、下课了没有必要拖堂3分钟,教学建议: 1、老师要善于变通,富于机智,在下课的情况下如讲不完能否转换一

21、种方式,如巧妙设疑,布置学生课后思考,等下节课再讨论; 2、干脆放弃,不占用学生任何休息、出操的时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厌烦; 3、放弃“讲了就会“的心理、消除“讲过了就放心”的思想; 4、了解研究学生心理,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时在课堂上,可能是因为题目叙述不完整或有错误,可能是知识体系不完备,也可能是教材版本不一样,有时答案或知识摸棱两可不好确定,学生会出现一些争论或争议, 例如:求“1、1、2、2、3、3、4、4的众数”时,学生会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说是1、2、3、4,有的说没有,学生各执一词,相互争论,教师坚持参考答案,但也无法说服学生,一直争论了5分钟还没有结果。但实际上

22、众数较多时众数就没有意义,所以争论也没有必要。,十三、有”争论”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吗?,问题分析: 、教师选题不严谨,不完整或题目不科学; 、学生适度争论,有利于激活思维,但无谓的各执一词,就会浪费课堂时间; 、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意见,不必固执的维护所谓“参考答案”的正确性,教学要民主。,2、教师要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对于学生争论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于解释、分析和结果;,3、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机智灵活,善于控制局面,转移讨论的重心。,教学建议: 1、课堂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课堂争论这是一种难得的教学境界,但要善于驾驭争论的局面,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清晰表达思维的过程,引领学生进入思维的“

23、深水区”,杜绝无理争吵,浪费时间;,十四、教师需要做下水作业吗?,现在作业环节存在问题是:,(1)作业量大,布置好几张试卷,特别是放假; (2)重复性强、同一个内容反复训练; (3)批改不及时,不细致,共性问题不讲评; (4)作业统一要求,不分层布置;,问题分析:给学生布置作业前,老师不做下水作业,不了解题目的难度、类型、数量,学生大概用的时间,随意性强,讲评作业现场直播,这样容易出现问题,或学生有问题时才赶快做一下。,教学建议:,2、布置作业除了控制数量外,还应该控制质量,如作业的适度性、针对性、分层性、拓展性、创新性等。,1、布置作业要形式多样,如除日常作业外,还应该有: 预习性作业、理解

24、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记忆性作业等 。,3、布置作业前,老师一定先做一下,及时发现问题、掌握难度、控制数量,估计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十五、课堂上老师出现了失误怎么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老师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有些可能是概念的失误,有些可能是表述的失误,有些可能计算的失误等,面对失误,有的老师遮遮掩掩,不好意思承认,放不下架子;有的老师发现错误,马上改正,推倒重来。,问题分析:老师在课堂上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备课不充分,课堂应变能力弱,出现了失误最关键是对待失误的态度和解决策略是什么?如何变失误为教学生成的契机。,教学建议: 1、面对失误,老师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向学生承认错误,也不

25、必慌慌张张,冷静地引导学生帮助老师查找错误,并怎样避免再次出现错误。,2、要善于转化失误,把失误变成“意外生成”的资源。当出现教学失误时,老师要具有课堂的应变能力,顺势利导,在不知不觉中,把失误消化掉。,3、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改正老师的失误,在改正错误中强化知识,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十六、学生还没有回答完问题就被老师叫停,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出示了一道例题,共同分析了已知条件和结论后,老师提问:请同学说出解题思路。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没有举手的,教师点名一个学生回答,该生讲了一半被教师叫停,他解题思路刚刚展开,就被教师简单否定了。,问题分析: 、教师有启发学生思维的意识,开始

26、做得很好,但终因底气不足或思想顾虑,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 、简单“叫停”“否定”,是因为学生没有回答到教师的“思路”上来,教师一是担心讲下去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二是无法驾驭,难以收场,三是害怕时间不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暴露,其障碍、困惑、误区充分显露,教师因势而导,顺势而教,讲在关键处,练在实质处,这才是有效教学的追求。,教学建议: 充分展示暴露思维 顺势而教激活思维,十七、如何对待学生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新课改倡导的是动态生成、对话式课堂,现在的课堂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对话,平等地交流,热烈地讨论,所以有时学生还无拘无束地插嘴,甚至有时还不勉跑题,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该如

27、何看待,如何处理?,问题分析:实际上学生插嘴是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具有不可预测性,学生插嘴现象的出现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成为教学的新起点。,教学建议:,1、等待给学生插嘴留有空间。等待是我们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就是遇到问题时让教师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判断、发现,使学生感想、敢说、敢做,给学生插嘴的空间。,2课堂上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敢于插、嘴,善于思考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往互动状态。,4、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插嘴,教师不能

28、观望,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参与其中,关注学生插嘴的思维深度,利用“不和谐声音”中的由于价值因素,把无效的资源“移花接木”,成为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3、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教师不能强制干预,让学生先愉快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教师要即时生成,把学生的插嘴转化成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十八、结课永远是的“三段式”吗?,教学建议:结课应形式多样 梳理内容式、首尾呼应式、指明规律式、 画龙点睛式、提炼升华式、概括中心式、 存疑探索式、练习巩固式、分组讨论式、 表格填充式、延伸开拓式、引导观察式。,1、你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2、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3、你现在还有哪些困惑?,任何教学细节都可以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教学细节的推敲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启发与思考,如果我们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课堂中的18个细节就是18条教学建议。,与你共勉,教学是科学,科学的关键词是探索,教学是哲学,哲学的关键词是思辨,教学是技术,技术的关键词是设计,教学是艺术,艺术的关键词是鉴赏,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