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7401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摘要:选取53家上市公司2006年度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第一大股东;经营业绩;回归分析1 文献综述(1)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米恩斯和伯利认为,公司业绩受股权影响,股权越分散,业绩有可能就越差。麦克林和詹森对此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内部股东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内部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则公司价值从理论上讲也越高。斯达兹分析,认为公司价值最初随内部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

2、增加,而后开始下降。丹尼斯和麦康奈尔指出,迄今为止,关于私有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者身份和他们地位的高低对公司业绩有影响。内部股权和外资股权通常带来好的业绩,而国有股常常与差的业绩联系在一起。麦康奈尔和瑟维斯发现内部控股股东股权比例小于40%时,托宾q值随控股比例的增大而提高,当控股比例达到40%-50%时,托宾q值开始下降,并且还发现机构持股比重与托宾q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国内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国内有许多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研究。许小年和王燕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张红军研究认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托宾q值有显

3、著的正相关关系。张俊喜、李春涛发现,不同的股权结构带来不同的市场绩效,上市公司的业绩与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水平正相关。陈晓、江东发现行业的竞争性决定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陈小悦和徐晓东发现,在非保护性行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业绩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企业业绩负相关,国家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吴淑琨发现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内部持股(包括职工持股和高管持股)比例呈显著性倒u型曲线关系,流通股比例、国家股比例及境内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性u型曲线关系。胡芳肖、王育宝也验证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流

4、通股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比国有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要强。杜莹、刘立国发现,股东持有的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持有的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持有的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的结论。刘勺佳、孙儒、刘乃全进一步研究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发现二者密切联系。2 理论解释关于大股东的行为对于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两方面的假说:一是监督假说;二是掠夺假说。shleifer和vishney认为股权的集中会减少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有助于减少委托代理冲突。这是由于经济利益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加大,因此大股东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对管理层的监督亦随之增强,而且此时大股东的投票权和影响力

5、也增大,使大股东更有能力控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计价值会越高。shleifer和vishney研究了东亚的一些公司治理结构,认为某些国家的代理成本来自于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laporta总结出全世界大公司的中心代理问题都是如何限制控股股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一问题。大股东会以各种方式掠夺小股东的利益,即掠夺假说。facci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发生掠夺的可能性越大。此时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以上理论之所以有差异,其本质原因在于他们所选取样本是不同的。3 实证研究3.1 数据来源本文着重探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采取

6、2006年1月至12月上市公司的数据,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共选取5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数据来源国泰君安数据库,在数据分析中,本文选择市场价值为基础的成长性指标作为绩效评估指标,具体选用市净率(market-to-book,p/b)作为公司成长性的计量指标。成长性代表了企业有价值的未来投资机会,反映了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因此,企业成长性是一种管理价值(management value);它体现了公司管理质量和治理效率。4 政策建议(1)由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那么对于公司治理问题来说,第一大股东持股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公司经营绩效,控股股东

7、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少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因为这种行为给第一大股东带来的收益是随着他持股比例增加是降低的。这给我们如何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2)虽然“一股独大”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公司绩效,但是形成相对制衡的股权局面仍然很重要。通过股权的分置、转让,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优化股权结构,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一定集中度,并且存在着相对控股股东,并有其他大股东与之制衡的的局面。这样才能避免因股权分散而导致的中小股东“搭便车”行为,也可以避免因股权高度集中而出现的严重的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参考文献1陈珩,贡文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8).1刘运国,高亚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7,(4).1林勇,曾晓涛.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