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78904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道路类型,构造以及主要施工方法一城市道路的类型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首先应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又要起到组织城市用地的作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求按道路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骨架作用对道路分类,还要按照道路的交通功能进行分析,同时满足“骨架”和“交通”的功能要求。通常在设计城市道路时,是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道路分类的;在分析道路与城市用地性质的关系时,按道路的功能来分类。(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的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干道,是城市中为联系城市各个组团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的道路,属于全市性交通主干道。快速路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

2、的联系通道。在快速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而对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也应加以控制。主干路。又称全市性干道,是城市中主要的常速交通道路,主要为相邻组团间及与城市中心区的中距离交通服务,是联系城市各个组团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主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交叉口间距以7001200m为宜。次干路。是城市各组团内的主要道路,在交通上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生活性服务功能。次干路联系各主干路,并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交叉口间距以350500m为宜。支路。又称城市一般道路,在交通上起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以生活性功能为主,支路间距以150250m为宜。(2)按道

3、路的功能分类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的依据是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按道路两旁用地所产生的交通流性质来确定道路的功能。城市道路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交通性道路。是以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及与对外交通的联系。其特点为车速高,车辆多,车行道宽,道路线形要符合快速行驶的要求,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主要为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车交通较少,道路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条件。(3)二城市道路的构造广义上的道路,

4、不仅仅是口语中的供车辆行驶的马路,还包括人行道、各种小径和广场。它包括: 道路主体 地基土:天然土石。道路主体建立在这些自然土壤或岩石之上。 下部构造:人工制造的路基主体,位于地基土与上部构造之间。 上层构造:有一个或多个片层状结构组成,包括承载层和与交通主体直接作用的面层。 岩土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堤、路堑、边沟、边坡和护坡等。 其他建筑物:例如检查站、排水系统、挡土墙、桥梁、隧道、防噪声设施等。 面层:直接与交通主体和大气接触,直接承受交通和在的最外面的层状构造物。带有道路标识线、指示牌、警告牌等。 带有加固面层功能的路肩和基底护角、护坡台阶等。 道路主体之上的空间 其他附属设施(交通标志、

5、交通设备和其他为保障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交通顺畅以及保护道路沿线居民的特殊设施,例如护栏和植被等)严格来说,道路包括了道路附近所有开放的公共区域。机动车、自行车以及行人都是在道路上“行驶”的主体。道路在横断面上的组成部分道路在横断面上的组成安排,必须保障交通安全,防止对道路功能的影响甚至破坏,并且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等方面的影响。按照道路功能要求,其横断面上的组成安排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车行道:分割为行车带和路缘带 分隔带:包括中央分隔带和外侧分隔带 停车带 人行道:可以让行人通行,与车行道分开三铺设城市道路的施工方法及每种方法的流程(一)、人行道块料铺设1、放样人行道铺砌前

6、,根据设计的平面及高程,沿人行道中线(或边线)进行测量放线,每5m10m安测一块砖作为控制点,并建立方格网,以控制高程及方向。2、 垫层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垫层施工。人行道垫层采用15cm厚C15非泵送商品混凝土垫层。3、 铺砌4、 灌缝及养生铺筑完成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缝。用过筛干砂掺水泥拌和均匀将砖缝灌满,并在砖面洒水使砂灰下沉,表面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勾缝,勾缝必须勾实勾满,并在表面压成凹缝;待砂浆凝固后,洒水养生7d方可通行(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1、施工放样 2、支模3、砼搅拌、运输4、钢筋制作安放5.1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5.2角隅钢筋安放5.3检查井、雨水口防裂

7、钢筋安放同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方6、砼摊铺、振捣7、抹面与压纹8、拆模9、胀缝10、切缝11、灌缝12、养护(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材料:本工程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 (2)沥青透层 (3)试验段 沥青路面正式施工前,选定一段合适的地段做试验路,试验路的施工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试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b.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c.验证沥

8、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d.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确定各种内型沥青砼压实标准密度。 e.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计划。 f.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g.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2、运输与摊铺 a.运输 为了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以及防止灰尘污染混合料,运料车上均要覆盖篷布,并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运送到现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35。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巳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应废弃。B.摊铺 c.碾压 碾压的一般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d.接缝 e.质量控制在摊铺过程中,时刻

9、注意外观的检验,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泛油、松散、裂缝、啃边和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表面无明显轮迹,横缝紧密、平顺,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现象。(四)、砖砌排水沟1、施工准备:普通砖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湿润,不宜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在基础垫层上弹出水沟的墙边线,并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沟深度,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线上标明皮数。根据皮数线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2、拌制砂浆砂浆由设置在现场的砂浆搅拌站拌制。(五)、排砌侧平石1、 放样2、 槽夯实:根据设计图放线开挖基槽,整平夯实槽底,摊铺垫层。3、 铺筑碎石垫层及砼基础:(1) 路床施工宽度应包括侧平石基础宽度,侧平石基础用相应的路面材料替代。(2) 混凝土基座底面以下部分应用合适的筑路材料填高,整平夯实。4、 排砌侧平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