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184页.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0383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8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18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18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18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亲,该文档总共1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18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184页.doc(1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 标1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1 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1)6+6+6=63二、新授: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2、引

2、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3、全班进行交流。+=3=+=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三、涂一涂,算一算(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1、5个3/8是多少?2、4个2/17是多少?3、6个3/25是多少?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

3、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2=全班交流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例题:意义:法则:教学反思:课题分数乘法(一)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3 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

4、示例题1 出示3/46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你会填吗?1/6+1/6+1/6+1/6=1/6()3/4+3/4+3/4+3/4+3/4=3/4()2/25+2/25+2/25=2/25()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 ),分母( )。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复习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先约分再计算。 课题分数乘法(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

5、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数字信息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3。2、提出问题,并解决。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1/2=3(个)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板书:61/3=2(个)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61/2=3(个)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

6、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二、试一试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图文结合,仔细观察2、解决问题(1)小兰今年几岁?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2)小强今年几岁了?方法同上三、巩固练习1、书上练一练第1题 ,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2、计算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361/4 回顾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利用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 61/2=3(个) 61/3=2(个)

7、 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教学反思: 课题分类乘法(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2、出示图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1/21/2=1/41/41/2=1/83、折一折(1) 引导学生折一折

8、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2、思考: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反馈3/41/4=3/16(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二、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1/31/5=2/151/42/3 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三、巩

9、固练习1、折一折,涂一涂1/31/4 2/51/32、计算 3、解决问题练一练,第3、4题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3/48/9 1/29/73/86/7 5/246/52/96/7 根据自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 再次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 1/21/2=1/4 3/41/4=3/16 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

10、分母” 教学反思: 课题分类乘法(三)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教学重点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会应用。教学难点会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分数乘法练习1算一算:4/51/2= 1/35/6=5/82/7= 2/34/7=3/72/3= 4/51/9=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每小时织布8/9千米,2/3小时织布多少千米? 二、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5题 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后自己提出分数乘法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完成

11、后说说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读题后说说这道题要求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8/92/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为题。 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提高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教学的意识。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2练一练第6题。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大家一起订正。 3练一练第7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三、数学故事指导学生看图 四、布置作业伴你成长 学生完成时要注意应用题的解题格式和要求。 看图分析图中出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能提出有关的问题。并说

12、说为什么? 通过本题计算在月球和火星上的体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用故事的形式将分数乘法结合到生活问题中。并能加以解决。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1)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完成练习1、第一题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1、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列式计算1000

13、 =1000 =3、反馈1、学生读题2、分析题意3、列式计算4、集体订正 运用乘法中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4-7题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说说这些分数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说说你让计算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 1、学生仔细读题2、分析题目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4、全班交流 通过计算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设计: 练习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

14、意义和法则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2)课型新授课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1、完成练习第8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如:七折:50元507/10=35元八折20元200.8=16元或208/10=16(元) 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1、学生观察图文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3、交流4、分数表示5、再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问题。给予肯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巩

15、固。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吨”和“千克”的换算。3、完成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算的结果的合理性。1、复习单位换算2、读题,理解题意。3、列式计算。4、全班交流。 1、学生先估算2、进行精确计算3、比较方法交流反馈通过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板书习题: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

16、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其特点解决简单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我们还认识许多立体图形。出示挂图(高楼大厦)二探索活动,1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1)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2) 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 1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1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17、。2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3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4集体反馈。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经过认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听取学生的反馈1)从面开始:教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2) 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3) 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4) 棱有什么特点?5) 顶点有什么特点?3整理归纳: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1学生根据分析自己总结后发言。

18、 比较、交流、共同完成。 让学生在看、量、剪、比的独立思考过程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知识待以积累。板书设计: 长方体 形体顶点面棱 个数个数形状大小条数长度长方体 正方体 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纸盒、剪刀、尺子。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

19、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二练习练一练第1题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2引导学生讨论: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几条棱。在测量中允许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练一练第2题 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1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测量。2进行反馈。主要要测量的是哪里? 1学生进行讨论。2集体反馈。 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练一练第1题主要让学生知道应测量哪几条棱。 练一练第2题,利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及长方形的计算

20、公式,计算长方形六个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都相等”特点及长方形面积公式。学生在订正的同时,教师完成板书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特别提问:是怎么知道的?练一练第3题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2让学生根据长方体3指导学生4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图。2学生尝试计算各面的面积。3独立计算。4集体订正。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思考:长方体六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2自己尝试在8个图形中去找一找。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2全班进行交流。3注意算

21、法的多样性。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长方形的表面积。 通过练习,首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宽、高,掌握长方体的“面”和“棱”的特点,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伏笔。发展学生解题思路,运用长方体棱长的特点,解决所求棱长之和。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面积/厘米2 教学反思:课题展开与折叠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说一说:复习长方体

22、、正方体的特征。相 1 六个面同 2 12条棱点 3 8个顶点不同点:六个面的面积。二新授1剪一剪:引导学生通过把1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图。2说一说: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的?3将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试试看。4比一比。 学生回顾: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相同点不同点 学生动手剪开正方体纸盒。观察,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展开图。小组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剪的方法,比一比展开图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剪开长方体盒子,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盒子进行比较。 通过复习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认识展开长方体、正方体的折叠。 通过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

23、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相同点:有六个面。不同点:六个面的大小不同。5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正方体? 长方体? 围成正方体所要的条件? 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折叠。 独立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要求。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三练一练。引导学生:看展开图。在操作中进行验证。 思考:与1、2、3号面相对的的是几号面?同学间进行交流,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途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折一折,试一试。 通过做一做,引导学生体会展开图形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通过折叠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教学反思: 课题长

24、方体的表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观念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引出课题:1师:昨天我们用折叠等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2出示长方体纸盒,将它展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3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4引导学生观察。 二引入课题:师: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1请同学们先估一

25、估2议一议;3说一说; 学生进行观察。提问: 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形中的哪个部分? 学生进行讨论。 反馈。展开后图形的各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学生独立完成。 在小组中讨论。反馈如何计算能知道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通过复习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将长方体和其展开图的位置能够相应,了解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的含义与探索长方体表面的计算方法提供基础。 教材中让学生将两个图形相对应得部分涂上颜色,填上相关的数据。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4试一试5提问:学生讨论:揭示表面积的概念。6引导学生结合展开图探索

26、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关键是让学生解题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三试一试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问题。求“要用多少”纸板其实是求什么?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积起来。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一组一组地计算。3三种不同的面各先计算出一个面再加起来乘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之间的关系。 通过引导,提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表面积的含义后,掌握计算方法。前、后两面的面积和: 左、右两面的面积和: 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

27、表面积: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正确的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饮料盒。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出示长方体纸盒,说一说:怎样知道这个盒子的表面积?盒子的表面积,是指盒子哪些部分的面积?二巩固练习1出示长方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说一说,比一比,纠正学生的几种错误算式。比一比哪种方法简单。归纳:(长宽+长高+宽高)22出示正方体,计

28、算表面积归纳: 1学生独立思考2集体反馈。 3学生观察,并找出盒子的表面积。 学生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独立计算长方体的面积 集体反馈。 说一说长宽是指哪一个面?宽高是指哪一个面? 通过提问观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计算,比较,使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棱长棱长63练一练2 出示饮料盒 让学生理解求商标纸的面积,实际就是四个面的面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以多样的。4练一练3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电视机布置要做几个面。5练一练4让学生在

29、交流中理解求墙壁的面积不用计算,同时还要减去门窗的面积。长高是指哪一个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反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1独立解决问题。2集体反馈。 学生尝试计算。 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板书设计: 长 方 体 的 表 面 积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表面积:棱长棱长6教学反思:课题露在外面的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

30、各种纸盒。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引出课题师:今天笑笑遇到了一个难题。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提问。出示纸盒:1先摆放一个纸盒。2再摆放四个纸盒。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提问: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3你还能怎样观察?4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自己摆放方式。 1笑笑遇到的难题是什么?2学生观察。3集体反馈。1学生独立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2求出它的面积。 再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9)看每个露在外面的一个纸箱,(没有一个面露在外面)学生进行计算。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 通过帮助笑笑解决难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通过让学生观察角上堆放方式的变化,个数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解决,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这里答案是多样的,不同的堆放方式,露在外面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找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再计算一共有几个面在外面。小组合作换一换堆放方式。露在外面的面是否会有变化? 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 讨论:外面的面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推断“6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试

32、一试,难度逐渐加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积统计:露在外面的面有 个挂图每个面的面积 总面积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二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适用知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综合运用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素的欲望。 教学重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教具准备纸盒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复习1、找一找2、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1 2、第2题这是一道求无盖正方体铁皮盒面积的题

33、,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3、第4题(1)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画 1、取出长方体纸盒,指出面积相等的面和长度相等的棱。 学生同桌合作量一量长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计算它的表面积。全班进行交流。只要计算5个面和面积和第3题与第2题相同。学生可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面,有7个面露在外面。 (2)反馈:露在外面的面数均为7,露在外面的面积没有变化。 4、第5题(1)先请学生观察图 (2)2个正方体重叠摆放和分开摆放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表面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第6题 6、第7题这道题需要运用长方体棱的特

34、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第8题本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讨论中完成。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进行堆放,观察3个正方体的堆放方法。计算三个正方体堆放的表面积。 学生反馈:分开摆放的比叠合的多2个面。学生分别算一算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反馈。 (1)算出捆扎一盒需要厚长的绳子。(2)说一说自己的算法。(3)集体反馈 在课堂上让学生测量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将活动进行引申,使学生主动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实物。 通过计算露在外面的面,使学生理解2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与原来的2个正方体相比减少了2个,所以是不相等的。板书设计:练习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课题三分数除

35、法 倒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教学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具准备题卡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1、出示算式:2/33/2 21/28/1111/8 1/10107/99/7 71/72、找一找二、新棱1、师: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 1、学生算一算2、找一找算式中有什么相同之处。3、反馈学生进行

36、思考,同桌讨论。 1、让学生说一说:上面口算题和自己举倒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谁是的倒灵敏,谁和谁互为倒数。这两个算式的两上因数的分子,分母这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偿试练习: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通过算式引入课题。 通过教师点明课题,使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更直接地感受这组算式中积的特点,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小结:倒数是对两上数来说的,它们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3、练习: 4、求倒数的方法(1)观察: (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呢?指名口答,怎样写出一个数的倒数?(3)想一想:怎样求4/11、 16/9、0.5 0.35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师小结(4)想一想:1的倒数是几? 学生进行讨论集体反馈 2/33/2=1 21/2=1 只要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为分数,求自然的倒数先把自然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通过这些活动,来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通过练习提问,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与巩固倒数的求法。板书设计: 2/33/2= 21/2= 每一个算式的和都是 8/1111/8= 1/1010= 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 7/99/7=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