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经济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1645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经济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畜牧业经济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畜牧业经济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亲,该文档总共1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畜牧业经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经济管理.ppt(1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畜牧业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学院 张藕香,1、韩俊文、丁森林主编.畜牧业经济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秉秀主编.畜牧业经济管理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畜牧业 是生产动物性产品的产业,指将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利用其生理机能,将植物性产品转化在为动物性产品。 畜牧业经济管理 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部门经济管理科学,是农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第一章 课程的基本介绍,农业经管理济学,种 植 业,林 业,畜 牧 业,渔 业,共 性,个 性,部门经济管理学 应用经济管理学,畜牧业的生产特点 畜牧业生产是以第一性生产为基础的第二性生产。 畜牧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

2、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 畜牧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的制约和影响大,经营风险大。 传统家庭经营居多,现代专业化生产潜力大。 畜产品综合利用率高。,畜牧业生产,自然再生产是指畜禽依靠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机能,通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不断更新其后代的过程。,经济再生产是指畜牧业总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不断反复和不断更新的过程。,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经济部门。 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 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力,资本

3、,科学技术,土地,第二章 畜牧业生产要素,第一节 土地,土地是泛指地球陆地表层,是由土壤、植被、岩石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诸多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自然历史的产物。,什么是土地,?,自然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土地的特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经济特性:是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卡尔马克思,土地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土地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土地制度变革常常成为社会革命的动

4、因和前导,引发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人民网 2010年01月29日,第一时期(19111949):,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孙中山:“耕者有其田” 共产党:“耕地农有” 国民党: “土地归农”,第二时期(1949现在):,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家庭承包经营三次重大变革,至今已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一套完整的新型土地制度。,改革开放以来(1978今): 第一轮土地承包:15年不变 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长期不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土地问题渗入了太多的政治问题,反复演绎着土地“强权政治”和

5、“拟制兼并”的故事,与此相对应的是朝代更迭的周而复始。,地价与地租,地价:是指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地价=地租/利息率 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转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它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绝对地租:是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 级差地租:等量的资本投入到条件不同的土地上,或者不同的资本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城市 VS 农村,地价,博弈,政府,市场,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土地总面积大:位居世界第四。 人均占有量小:目前只有世界人均量的 29%;人均耕地仅1.3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

6、的40%,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其中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据国土资源部测算,到2010年底,全国集中连片、能形成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基地的后备耕地资源仅有7500多万亩。,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单位:万公顷),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规模化 集约化 专业化,劳动力 资本 科学技术,节约土地资源,发展畜牧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规模化:是指根据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可能,将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目的:

7、实现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适度扩大,使生产要素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引起平均成本的降低,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规模不经济:因生产规模的过大或过小,生产要素不能得以合理利用,而造成经济损失。,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所以,LAC曲线通常是型。,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左端相切; 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右端相切; 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最佳经营规模,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主

8、要特性 一是追求质量 二是强调规模效益 三是强调效率经营 四是强调高科技经营 五是强调人才经营,专业化是指围绕某种畜牧业生产,将种、养、加过程和产、供、销环节联为一体的专业生产经营系列,做到每个环节(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专业化与一体化协同相结合,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第二节 劳动力,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畜牧业劳动力:是指有能力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人。,劳动力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灾害、 社会习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质量:受食物营养、受教育程度、科学 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劳动力的特点,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有生命的个体。 生产经营的

9、双重性:这是由畜牧业生产是在第 一性生产基础上的第二性生产特点决定的。 劳动产品的阶段性:这是由动物的生命周期决定的。,我国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状况,我国畜牧业劳动力约占农林牧渔业3.3亿劳动力的1/4,是一支仅次于种植业劳动力数量的庞大队伍。 随着我国畜牧业产值的逐年增加,畜牧业从业人员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畜牧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牧区劳动力半数以上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 我国畜牧业劳动力既是生产劳动者,又是管理经营者。,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畜产品所付出的劳动时间。 畜产品数量/单位劳动时间 消耗的劳动时间/生产单位

10、畜产品,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科学技术越发达,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劳动者的分工、协作,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和经济管理方式。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的程度,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2)不断改进畜牧业生产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3)对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 (4)将人员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5)将利用自然资源与改造自然资源相结合,第三节 资本,资本:是指畜牧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

11、资料及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在经济学中,资本被定义为为生产而投入的一切物质生产资料,是一种被用来帮助生产消费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 在市场经济分析中,资本一般是指物质资本,而不是金融资本,通常是以货币(一种购买资本品和为商业活动融资的资金)来实现的。,对于整个经济而言,货币不是一种生产资源。如果是的话,每个国家通过印刷货币就可以变富有了。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工具、原料、机器设备、工厂建筑、运输和通讯设施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在所有的资本形式中,最为重要的是货币资金。,资本的分类 按形态分: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 按来源分:自有资本和借

12、入资本 按阶段分: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按价值转移方式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的来源 国际资本流入 国家财政资金 银行信贷资本 民间借贷资本 个人私有资本,畜牧业资金的特殊性,低收益性:由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的高自然风险性决定。 效益的外部性:由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因为除经济效益(生产农产品)外,还附带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础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畜牧业本身的基础性和弱势性决定了畜牧业受保护和扶持的产业。,人工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 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畜牧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推广 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对贫困农牧户的扶持和照顾,畜牧

13、业资金的重点投资方向,第四节 科学技术,科学 技术 科技进步,“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达尔文(1888)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辞海(1979) “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1999),科 学,“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法国百科全书 “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 “

14、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区别: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技术改造世界的手段。 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技 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学技术重点性,畜牧业科学技术,良种繁育技术 饲料加工技术 生产管理技术 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畜产品物流技术 畜牧业信息化技术,科技进步的类型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指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发明在社会生产中得到推广运用,并产生物质财富增值,从而

15、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部过程。,L,K,科技进步类型,Q1,l2 l1,k1 k2,中性:劳动与资本的生产效率同比例增加,技术进步不会发生劳动替代资本或相反的情况,所发生的是达到原有产量现在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和资本。 劳动节约型:资本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生产效率的增加,其结果是资本替代劳动。达到原有产量现在可使用较少单位的资本和劳动,但资本/劳动比率上升了。 资本节约型:劳动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资本生产效率的增加,其结果是劳动替代资本。达到原有产量现在可使用较少单位的资本和劳动,但劳动/资本比率上升了。,Q2,科技进步的定量分析 (C-D生产函数法),Q=AKL,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 K为资本

16、投入量 L为劳动投入量 A为技术进步率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对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lnQ=lnA+lnK+lnL,运用Q变化、K变化、L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即可得技术进步率A、K和L的产出弹性系数。,追求利润增长吸引牧民采用新技术 畜产品需求的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呼唤新科技 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要求科技创新,畜牧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一般仅检9个项目); 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 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

17、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 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 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稻草包装)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绿色壁垒”案例,讨 论,影响畜牧业科技推广、转化和应用的因素?,?,畜牧业科技队伍 现代生产手段 社会需求状况 政府的政策支持,第三章 我国畜牧业区域布局 的类型及概况,牧区畜牧业 农区畜牧业 半农半牧区畜牧业 城市郊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共有12个省区119个县属牧区畜牧业,面积较大的有内蒙、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主要以绵、山羊,牛,马和骆驼为主。,蒙新高原干旱

18、牧区: 包括内蒙北部、南部和新疆的全部及甘肃的部分地区,该区以放牧为主。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 包括西藏全部、青海大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南部等,该区天然草场丰富,人口稀少,畜牧业经营比较粗放。,农区畜牧业: 主要以农作物栽培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区,包括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盆地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畜禽有猪、牛、羊和各种家禽,以舍饲料为主,是我国畜产品的主要产地。 北方农区畜牧业:包括东北三省、山东、山西全部,河北、陕西、甘肃、河南大部,内蒙的河套平原,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该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料,畜种以猪、牛、羊和家禽较多。 南方农区畜牧业:包括湖南、湖北、

19、广东文本、浙江、福建、贵州,台湾以及安徽、江苏、云南、四川的大部,河南、陕西南部部分地区。该区饲料来源丰富且充足,畜种以猪、牛、羊和家禽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 该区介于农区与牧区之间,从大兴安岭斜向内蒙古高原的南侧,黄土高原,再斜向青藏高原东侧,既有一定的天然草场,又有相当数量的耕地,因而该区的畜禽种类较多。 城市郊区畜牧业: 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而来,采取集约化饲养的方式,主要饲养奶牛、鸡和猪。,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划分在实践中难以运用。因此,在学术研究中一般以省为界线划分:将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划分为牧区;其余的省市划分为农区。,第四章 畜产品的需求与供

20、给,第一节 畜产品的需求 第二节 畜产品的供给 第三节 畜产品价格的形成,畜产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起该种畜产品的数量。,第一节 畜产品需求,形成有效 需求必备 两个条件,消费者具 有购买意愿,消费者在现行价 格条件具有支付能力,需求条件,畜产品的需求,生产资料需求,非食品,食品,工业原料,农业原料,肉、蛋、奶等,宠物等,羊毛等,肥料等,需求类别,生活资料需求,生产资料需求,需求函数,Dx=f (I, S, Px, P1, , Pn) Dx为对x商品的需求; I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S为消费者偏好 Px为商品x的价格 P1, , Pn为相关商品的价格

21、,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商品本身的价格 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 人口数量和结构 文化习俗,影响畜产品需求的因素,收入与需求的关系,需求,收入,a. 高档消费品,需求,收入,b. 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c. 低档消费品,0,0,0,恩格尔定律,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通过对一些国家的统计资 料分析得出结论: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 在收入中所占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一个家庭或 国家越富,其食物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小;反之则反。,恩格尔系数用于食物的支出/总支出,0,总支出(或收入),食物支出,恩格尔曲线,在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中,大部分商品符合一般需 求规律,即随着商品价格的

22、上升,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0,P,Q,D,需求规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吉芬之迷(Giffen Paradox):1845年爱尔兰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大饥荒。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观察到:饥荒时的主要粮食土豆的价格升到很高,但需求却激增,民众纷纷抢购。饥荒过后,土豆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回到正常水平,但需求却大幅减少到饥荒前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吉芬之谜” 。这种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称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 P,Q ,吉芬商品是低档商品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商品都是吉芬商品。 吉芬现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土豆的

23、价格上升到与肉的价格相等时,吉芬现象即消失,这时土豆的需求变化就符合一般需求规律。,替代品:两种商品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一种商品的P与另一种商品的Q呈同方向变动,如猪肉和牛肉。 互补品:需要同时使用,互相补充配套,才能发生效用的商品。一种商品的P与另一种商品的Q呈反方向变动,如咖啡与白糖 。,替代品与互补品,炫耀商品:在商品价格低的时候买的人少,而在价格高的时候买的人多,如茅台酒、高档月饼等。这类商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我国回族人(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以面食为主食,喜欢饮茶,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爱吃蔬菜,喜欢吃牛、羊、鸡,鸭和带鱼鳞的鱼类,但不吃马、驴

24、、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些会影响到他们对畜产品需求的选择。,文化习俗,解放前,宋斐卿在天津开办了著名的东亚毛纺织公司,生产的毛绒以两羊顶角图案为标志并命名为“抵羊”牌,“抵羊”暗含抵制洋货的含义,恰好符合当时举国上下抵制洋货的群众心理,这种体现“国人资本,国人制造”的毛绒一经问世便备受欢迎。 佛教徒是素食者,他们禁止杀生,不吃任何动物肉类;禁止饮酒,部分教徒不吃牛奶和鸡蛋。但有的佛教徒可以吃鱼,不认为使鱼脱离了水是杀生。,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规定:动物的屠宰必须由阿旬主刀,动物被杀死后,要把血全部清理干净,不准留下一点血迹,否则便被

25、认为是不吉利,所以,在向伊斯兰教国家出口动物性食品时要十分注意,以免引起经济乃至政治、外交上的纠纷。 伊斯兰教徒严格禁止吃猪肉,连从事猪肉买卖都一律禁止。伊斯兰教虽不禁止吃马肉、驴肉和骡肉,但是若有教徒食用,仍会受到其他教徒的指责。伊斯兰教徒可以吃带鳞的鱼,而不可吃无鳞的鱼。在伊斯兰教的法典中,详细规定了动物身体的那些部分禁止食用,如血、性器官、胆囊、脊髓等。对某些动物肉,伊斯兰教徒虽可以食用,不过要按伊斯兰教的法典规定宰杀,否则,也是禁食的。,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时,引起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畜产品的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当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时,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

26、求量的变动。用来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变动%,该商品价格变动%,点弹性:Ep=,dQ/Q,dP/P,弧弹性:Ep=,(Q2-Q1)/(Q2+Q1),(P2-P1)/(P2+P1),Ep=dQ/dPP/Q,Ep=Q/PP/Q,当Ep1时,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此时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敏感,称富有弹性; 当Ep1时,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此时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不敏感,称缺乏弹性; 当Ep=1时,表示需求量和的变动刚好相等,称单位弹性或单一弹性。,0,Q,P,0,Q,P,0,Q,P,0,Q,P,A,B,A,B,A,B,

27、Qf(P),Qf(P),Qf(P),Qf(P),Qf(P),a. 富有弹性,b. 缺乏弹性,c. 单位弹性,d. 完全弹性,e. 完全无弹性,Ep1,Ep1,Ep=1,Ep=,Ep=0,0,Q,P,Ep=,Ep1,Ep=1,Ep1,Ep=0,Qf(P),A,B,C,D,E,当Ep=时,表示相对于无穷小的价格变化率,需求量的变化率为无穷大,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弹性; 当Ep=0时,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的变化量为零,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无弹性。,Q,P,点弹性:Ep(xy)=,dQx,dPy,Py,Qx,弧弹性:Ep(xy)=,Qx,Py,Py,Qx,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当商品的价格

28、保持不变时,由收入变动而引起的相应的需求变动大小。用来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另一相关商品的需求。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变动对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反之,若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反过来,若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互补关系。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

29、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零。反过来,若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零,则这两种商品之间无相关关系。,需求价格曲线向左移,需求价格曲线向右移,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少 收入增加、收入弹性为负 收入减少、收入弹性为正 一般替代品价格下降 低档替代品价格上升 互补品价格上升,对该商品的偏好增加 收入增加、收入弹性为正 收入减少、收入弹性为负 一般替代品价格上升 低档替代品价格下降 互补品价格下降,0,Q,P,0,Q,P,需求的曲线的移动,第二节 畜产品供给,畜产品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畜产品生产者愿意并能够

30、提供出售的畜产品数量。 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现象。,形成供 给必备 备的两 个条件,生产经营者有出 售农产品的愿望,生产经营者有供 应农产品的能力,供给条件,Sx=f (M, T, Px, P1, , Pn) Sx为x商品的供给; M为生产资料的价格; T为技术水平 Px为商品x的价格 P1, , Pn为相关商品的价格,供给函数,供给商品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 技术水平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者的目标与市场反应行为 政府政策与市场预期,影响畜产品供给的因素,a.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

31、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b.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c.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求曲线的移动,d.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e.供求均衡:是指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也称市场出清状态。供求曲线的交点称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供求量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0,Q,P,a.供给量的变动,0,Q,P,S,p,p,p,p,q,q,q,S,S,S,S,q,q,q,c.供给的变动,0,Q,P,p

32、,p,p,q,q,q,D,b.需求量的变动,c.供给的变动,0,Q,P,D,D,D,q,q,q,p,d.需求的变动,S,D,Q,P,0,Q,P,0,S,D1,D2,D3,E2,E1,E3,Q2,Q1,Q3,Q,P,0,S1,S2,S3,D,E1,E2,E3,P1,P2,P3,P2,P3,P1,Q2,Q1,Q3,e.供求均衡,f.需求变动,g. 供给变动,Q,P,0,S1,S2,D1,D2,P1=P2,Q1,Q2,h.供求同时等量变动,Q,P,0,E1,E2,S1,S2,D1,D2,E1,E2,P1,P2,Q1,Q2,i.供求同时不等量变动,供求规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商品生产者和

33、消费者。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导致该商品的购买量减少;相反,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小于供给时,该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该商品。这种供求的变化一直持续到市场出清状态时为止。,第三节 畜产品价格形成与波动,价格的形成 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政策价格:政府根据种标准或出于某种需要 制定的,如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浮动价格等 市场的波动 季节性波动:与畜禽的生长周期有关 周期性波动:蛛网现象 偶然性波动,最高限价:也称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或控制某些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价格,规定这些产品或部门的最高价格。 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

34、价格。 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规定某些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政策价格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Pe,P0,Qe,Q1,Q2,S,D,E,a. 最高限价,Q,P,Q1,Q2,Q,P,Qe,Pe,P0,D,S,E,b. 最低限价,0,0,畜产品的周期性波动,时期,1,2,3,4,价格,高,低,高,低,决策,扩大生产,缩减生产,扩大生产,缩减生产,产量,高,低,高,低,供求状况,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大于求,收敛性波动:波动幅度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得越来越小的周期波动。收敛性波动的最终结果是达到均衡,收敛性波动出现的条件是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陡峭,

35、即|Es|Ed| 循环性波动:波动幅度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发生变化的周期性波动。循环性波动的最终结果是也达不到均衡,循环性波动出现的条件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陡峭程度相同,即|Es|Ed|,周期性波动的类型,S,D,P,0,Q,P,0,Q,a.收敛性波动,S,D,P,0,Q,S,D,a.发散性波动,a.循环性波动,第五章 畜牧业生产资源的配置,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投入开始时,产品产出量随着资源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该资源投入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产品产量的增加逐渐递减的趋势。,第阶段,第阶段,第阶段,0,Q1,Q2,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产量曲线,MP,AP,TP,A,B,

36、C,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减少;际产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的速度递增;边际产量达到最高点后,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的速度递减。,第阶段,第阶段,第阶段,0,Q1,Q2,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产量曲线,MP,AP,TP,A,B,C,边际产量增加,平均产量也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小于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此后,两条曲线同时下降,但边际产量曲线下降的速度快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为零时,平均产量仍为正。,第阶段,第阶段,第阶段,0,Q1,Q2,一

37、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产量曲线,MP,AP,TP,A,B,C,三个阶段的生产资源投入,第一阶段 产量曲线特征是:平均产量上升并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上升且也达到最大值,但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此阶段生产者只要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就可以带来总产量的增加。,第阶段,第阶段,第阶段,0,Q1,Q2,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产量曲线,MP,AP,TP,A,B,C,第二阶段:在此阶段的起点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而在终点处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即边际产量等于零。此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于第阶段增加资源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资源投入增加到第阶段而带来的

38、不利影响。,第阶段,第阶段,第阶段,0,Q1,Q2,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产量曲线,MP,AP,TP,A,B,C,第三阶段:产量的曲线特征是: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平均产量和总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此阶段为生产不合理阶段,继续投入是不经济的。,最佳经营规模的确定,E,TR,TC,0,C,R,亏损区,盈利区,盈亏平均点,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一、比较优势理论渊源,畜产品比较优势,1、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理论或地域分工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他1

39、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了国际分工理论。是最早主张自由贸易的人,因而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倡导者和鼻祖。,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如制针:分工前,20枚/人,天;分工后,4800枚/人,天。 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分工为例说明其中的道理,如鞋匠、裁缝和农场主。,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会使各国从中受益。如在苏格兰酿造葡萄酒要比从法国购买付出高30倍的代价,尽管质量一样。,如果一个国家能比其他国家更廉价地

40、生产某种产品,这个国家对该产品的生产就有绝对优势。 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本国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将其剩余产品出口。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有的产品都有绝对优势,那么该国根本不用进行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2、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如果英国生产布匹的成本是葡萄牙生产布匹成本的1/3,英国生产葡萄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成本的1/2,那么英国应该专门从事布匹生产。因为英国在布匹生产方面的相对优势更大。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应该出口布匹而进口葡萄酒,而葡萄牙因具有生产葡萄酒的比较优势应该专门从事葡萄酒的生产。,一国在两种商品

41、生产上较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即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人均产量,产品B的人均产量,2、用相对生产成本来衡量,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生产成本,产品A的单位成本,产品B的单位成本,比较优势的度量

42、,举例,中国和美国生产鸡肉和猪肉,中国鸡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1t鸡肉/0.5t猪肉,美国鸡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0.8t鸡肉/1t猪肉。试用相对成本来分析两国在生产鸡肉和猪肉方面的比较优势。,美国鸡肉的相对成本,1.25劳动力/t,1劳动力/t,1.25,中国鸡肉的相对成本,1劳动力/t,2劳动力/t,0.5,美国猪肉的相对成本,0.8劳动力/t,1劳动力/t,0.8,中国鸡肉的相对成本,2劳动力/t,1劳动力/t,2,中国生产鸡肉的相对成本比美国低,因而具有比较优势; 美国生产猪肉的相对成本比中国低,因而具有比较优势。,第一节 畜牧业的经营预测 第二节 畜牧业的经营决策,第六章 畜牧业经营预测

43、与决策,经营预测 是指依据对客观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通过调查研究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未来状况所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与推测。 内容 资源预测 市场需求预测 市场占有率预测 科技发展预测,第一节 畜牧业的经营预测,预测程序,确定目标,收集资料,选择方法,结果评价,编写预测报告,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法:指预测者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依靠个人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又称经验判断法。,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费用较低,但需要预测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主要适用于影响因素比较复杂,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预测。,德尔菲法 集合意见法 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是美

44、国兰德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首创的一种预测方法。此法是通过向企业外若干选定的专家(15人)邮寄预测意见表和背景材料,请这些专家背对背地对需要预测的问题提出意见,并按规定的时间将预测表返回。通过汇总后,再将有歧义的问题及补充材料寄给专家。如此反复,直至各专家的意见大致一致时,此意见即为预测结论。 此法多用于发展新产品和市场动态变化的预测。,集合意见法是将与预测内容有关的人员集中起来进行讨论,每个人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由决策者集中起来,再根据每个人的身份、工作性质、发表意见的权威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汇总为一个集体的预测意见作为结论。 此法用于新成立的或缺乏历史资料的企业。,头脑风暴法是193

45、9年美国人奥斯本为了能提出更好的公司广告方案而首创的。此法采取会议形式,由5-12个身份、地位同等的人参加,由主持人说明要解决的主题(可事先告之,也可不告之),让会员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汇总意见。此法规定不允许对别人的设想进行讨论、不允许私下交换意见。 此法由于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因而在企业界广受重视。,2、定量分析法:是在占有比较完整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运用一定的模型或公式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量测算的一种方法。,类型,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时间序列法,指数平滑法,因果分析法,线性回归法,非线性回归法,一元线性,多元线性,一元非线性,多

46、元非线性,趋势延伸法,时间序列法:又称历史延伸法或外推法。是将一经济变量(如销售额)的历史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加以排列,然后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其向外延伸,以预测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确定其预测值。 因果分析法:又称相关分析法。它是依据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理论和方法,找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预测目标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依据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移动平均法:是运用靠近预测期前N项数据的平均值来预测未来时期值的一种方法。,指数平滑法:是以预测期上期的实际值和预测值为基数,分别给二者不同的权数,算出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期预测值的方法。 趋势延伸法:就是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数学的最小

47、二乘法求得变动趋势线并使其延伸,借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法:是分析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的关系的一种方法,且自变量与对这个因变量起决定作用的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Mt1为第t 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即t+1期的预测值;Xt为t 期的数据; Mt2为第t 期的二次移动平均数,即t+1期的预测值;N为移动平均的期数。 注意N的取值:当需要处理的资料数据较多、预测精度较高时N可取大些;反之,则取小些。,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 Mt1=(Xt+Xt-1+Xt-2+Xt-N+1)/N 二次移动平均法 Mt2=(Mt1+Mt-11+Mt-21+Mt-N+11)/N,月份 销售额(万元) Mt1,N=3 Mt2,N=3 1 550 2 560 3 650 586.67 4 600 603.33 5 625 625 605 6 650 625 617.78 7 700 658.33 636.11 8 725 691.67 658.33 9 650 691.67 680.56,某企业1-9月份的销售额如下表所示,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10月份的销售额。设两次移动的N均为3,分别求一次移动平均数Mt1和二次移动平均数Mt2。,指数平滑法,Yt = a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