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3904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一、财务会计: 概念 特点 二、管理会计 特点: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主要手段 财务报表 服务对象 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第二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执行性管理会计 (20世纪初50年代) 生产效率 生产经济效果 特点:局部、执行性 内容: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目的,第二阶段:决策性管理会计 (50年代至今),目的:经济效益 内容:预测、决策 特点:全局、决策性,第三节 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一、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 财:外 管:内

2、二、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 财:会计原则、制度约束 管:无约束,灵活多样 P11图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同源分流 三、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方面 财:企业整体 管:全局、局部兼顾 四、面向未来 财:过去 管:未来 五、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财:简单、范围小(初等数学) 管:广泛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回归分析、线性规划法),第二章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 对象、方法、职能,第一节 特性 新兴学科(学科特质) 决策支持系统(工作特质),综合交叉学科,决策系统 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执行和控制系统,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对象,现金流动:流入 流出 (数量、时间),财务状况 现金,主体,第三节 管理会

3、计的方法,一、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分析性的方法,“差量分析”方法,具体表现为:,成本性态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折现的现金流量法,而:财务会计 描述性方法,二、方法精密化:是一门精密科学,定量分析,描述性科学(文字描述),而传统方法:,第四节 职能作用,一、解析过去 二、控制现在 三、筹划未来,P26图,第二篇 成本性态及本量利分析,第一章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一、成本的概念,二、分类,(一)按经济用途,制造成本 非制造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主要成本,间接材料 间接人工 其他,作用:P31,加工成本,行销或销售成本 管理

4、成本,(二)按性态分类,1、概念 2、分类,固定成本 A、特点 成本总额固定 B、分类,约束性(经营能力成本)如:折旧 酌量性(经营方针成本)如:研发费,变动成本 特点:成本总额随业务量 成正比例变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半变动成本 A、特点 随产量变动但不保持严格比例 B、两种表现形式,实际上是属于 “混合成本”,3、成本按性态分类的作用:P34,(三)按可控性,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 作用:,(四)按可追踪性,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五)按可盘存性,直接成本 如:直接材料 间接成本 如:制造费用 作用,(六)按经营决策的不同要求分类,1、差别成本 2、机会成本 3、边际成本 4、付现成本 5

5、、应负成本,广义 狭义,差别收入 差别收益=差别收入差别成本,6、重置成本,7、沉没成本,8、可避免成本,9、不可避免成本,10、可延缓成本,11、不可延缓成本,12、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第二节 半变动成本的分解,b=,y高y低 X高x低,a=y高bX高,或 a=y低bx低,b=,ya X,一、高低点法:,二、散布图法:,三、回归直线法,据 y=a+bx 得 a= b=,ybx n,nXYXY n X2 (X)2,因只有Y与X之间基本上保持线性联系, 通过回归方程来描述成本变动趋势才有意义,因此,采用此法之前,需计算,相关系数r=,r取值在1与0之间 r= 0, 完全不相关 r=+1, 完全

6、正相关 r=1, 完全负相关,三种方法的优劣:P49,P47,第四章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成本组成,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变 固,变动成本 计算,完全成本 计算,变动成本法的理由 全部成本法的理由,P57,一.产品成本组成不同:,二、在“产成品”和“半成品”存货估价方面的区别,变:存货中含固定制造费 完:存货中不含固定制造费,产=销,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产销,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产销,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三、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1、计算程序不同: 变动法 贡献毛益 完全法 销售毛利,2、计算结果可能不同:,第二节 对两种方法的评价,一、对完全法的

7、评价 1、优:鼓动增产积极性 2、缺:计算的分期损益难以理解 二、对变动法的评价 1、优 2、缺,例:P64P67,P68,三、变动法与完全法结合应用的问题,日常核算:变动成本计算 设:“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帐户,第五章 成本-产量-利润 依存关系的分析,第一节 贡献毛益与盈亏临界点,一、贡献毛益 (一)概念 (二)形式 二、盈亏临界点 利润基本公式:P=SPXVCXFC 或 P=pXbXa,单位贡献毛益 cm 贡献毛益总额 M 贡献毛益率 cmR,(一)概念,1、盈亏临界点销量= 2、盈亏临界点销量=,a cm,(实物单位),a cmR,(用金额表示),三、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盈亏临界点

8、计算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 步骤:1、比重 2、加权贡献毛益率 3、综合保本额 4、各产品保本额,(二)指标,四、同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一)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二)安全边际 1、安全边际=现有或预计销量盈亏临界点销量 2、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销量 正常开工销量,=,安全边际 现有或预计销量,3、销售利润=安全边际单位贡献毛益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五、盈亏临界图 影响盈亏临界点因素 特点:P82 六、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P82,第二节 目标利润的分析,一、预测利润:从而确定目标利润 P=pxbxa 二、预计目标销量 ( 即保利销量) =,a+P cm,第三节

9、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分别测算 (一)各因素逐个变动 (二)各因素同时变动 (三)税率变动,单价变动 单变变动 销量变动 a变动,对 的影响,盈亏临界销量 保利销量,保利量的影响 (税后),第四节 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概率分析,影响利润的各因素 (即有多种可能) 首先,计算因素的期望值 EV=Ei Pi 其中: Ei 第i种结果; Pi 第i种结果的概率 然后,再将因素的期望值代入公式计算: 保本量、保利量、预计利润,x p b a 为随机变量,n i=1,第五节 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一、应否购置某项生产设备的选择 新、旧设备 比重不同,保本点不同 二、新产品应否投产 安全边

10、际,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大:应投产 小:不投产,三、设备是购置还是租赁,购置的使用成本 租赁的使用成本:变动成本 (成本无差别点法),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随使用天数),第六章 预测分析,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预测”概念 P102 一、预测的基本程序 二、预测的方法,P102,(一)非数量方法(定性分析法)又称“集合意见法” (二)数量方法(定量分析法),1、趋势预测法 简单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2、因果预测法 回归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 (三)、预测的特点 1、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预测具有一定的近似性 3、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节 销售预测,一、算术平均法 二、趋势平均法,计划期

11、销售预测数=,各期销量总和 期数,优、缺点:适用:销售基本稳定的产品,P106,计划期销售 预测数,间隔期数 五期平均数月份计划期 三期趋势平均数=,其中:五期平均数=,前两期+本期+后两期 5,优、缺点:适用:各期产销逐渐增加的产品,五期 平均数,间隔 期数,三期趋势 平均数,= + ,上期趋势+本期+下期 3,计划期销售 预测数,=aAt-1+(1-a)Ft-1,0a1,平滑系数,一般:0.3a0.7,三、指数平滑法,上期实际销量,平滑系数,上期预测销量,= +(1 ),四、直线回归预测法,建立 :y=a+bx,据历史资料求出a 、b,同前面混合成本分解,第三节 成本预测,一、目标成本预测

12、 方法有二: 方法1、选择某一先进成本水平为目标成本 如: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同种产品的先进成本、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 2、目标成本=,预计的产品 销售收入,应交 税金,目标 利润,倒挤法, ,二、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的预测,(一)高低点法,(二)回归直线法,三、因素变动预测法,概念:P116,材料 工资 制造费,因素,量 价,工资水平 劳动生产率,(一)材料数量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 ,计划 单耗,(二)材料价格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基期 单耗,基期 单耗,=( ) ,计划 单价,基期 单价,基期 单价,(三)、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1- ),(四)产量变动的影响,

13、1+平均工资增长% 1+劳动生产率增长%,基期单位 产品工资,(对固定制造费的影响),正数:降低 负数:上升,=(1- ),1 1+劳动生产率增长%,基期单位产品 固定费用,四、最佳质量成本的预测,(一)“质量成本”概念 (二)“质量成本”内容,质量损失,1、内部质量损失 2、外部质量损失 3、评价质量费用 4、质量预防费用,(三)最佳质量成本,成本,质量,总成本,预防费用,评价费用,质量损失,+ + +,外部质量 损失,评价 费用,预防 费用,内部质量损失,质量总成本最低,第四节 利润预测,(除第五章已讲的方法外) 比例法 1、据销售利润率预测 2、据成本利润率预测 3、据产值利润率预测,优

14、点 适用:P121,第五节 筹资预测,首先,分析计算变动项目占销售百分比 (资产负债表) 然后,计算需增资额=(资产%负债%)销售增长额 最后,计算需(从外部)筹资额 =需增资额计划年度留利额,优点、缺点、适用:P125,常用:销售百分比法,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和分类,一、概念: 二、分类,(一)按时间长短 (二)按决策层次,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高层决策(战略性) 中层决策(战术性) 基层决策(执行性),第七章 决策概述,(三)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第二节 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一、基本程序:P133,首先,绘制决策树图形,(一)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

15、方案枝,决策树分析法,二、风险型与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方法,结果节点,E1,E2,概率分枝,然后,计算多点的收益期望值,期望值E=XiPi,最后,据各方案期望值,作出选择 优点:P136,第i种结果的概率,第i种结果,(二)非确定型决策常用方法,1、小中取大决策法(悲观决策法) 2、大中取小决策法(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 程序:首先,找出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 各方案的最大收益值。,最小收益值,最大的,最大后悔值,最小的,然后,计算在各种不同自然状态下的 各个方案的后悔值。 最后,再从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中, 选择最小的后悔值为最优方案。 3、大中取大法(乐观法),最大收益值,最大的,第八章 短期经营决策

16、,内容:生产销售决策 定价决策 存货决策 生产设备最优利用的决策,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差别收入 差别成本 差别损益,二、产品增产的决策 方法:对比各产品贡献毛益总额或各产品单 位机器小时贡献毛益。,第一节 产品生产的决策分析,三、停产何种产品的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Tcm或cm0,不应停 四、亏损产品转产的决策 五、接受追加定货的决策 六、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零部件需求量一定 2、零部件需求量不确定,转产后,贡献毛益总额增加 应转产 减少 不转产,不能转移 可转移 追加固定成本,七、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八、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九、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 线性规划法

17、 六、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P82 首先,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代数式) 然后,确定可行解区域(将约束条件化为等式,作坐标图) 最后,确定最优组合。,方法一:整理目标函数,画出利润线,既在可行解区域内又能设等利润红的纵截距最大的顶点 最优。 方法二: 对比各顶点的目标函数值,第三节 产品定价的决策,一、产品定价的方法 (一)完全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 (二)变动成本定价法,产品单位 销售价格,(1+利润加成%),产品预计 单位完全成本,= +,产品单位 销售价格,产品单位完全成本 1-贡献毛益,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补偿率,= =,产品价格(1cmR)=变动成本 故:产品价格= 适用: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追加定货。 即:只要产品能提供一定的贡献毛益就可接受。,预定的或期望的,即:产品价格=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变动成本+产品价格cmR,变动成本 (1cmR),二、产品最优售价的决策分析,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边际贡献增加数=0 时,最佳 三、产品降价的决策分析 首先,计算 目标销售额=,固定费用+目标利润 1 ,1-CMR 1-售价降低率,就是降低后的CMR,所以,中不必如此计算, 直接按降价的CM和单价计算即可。,然后,计算,目标销售量=目标销售额降价后的单价 最后,通过市场预测 若预计销量可达目标销量,降价可行, 否则,不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