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从汉到元的政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6108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从汉到元的政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1-3从汉到元的政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1-3从汉到元的政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从汉到元的政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从汉到元的政治.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皇帝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奸 难 辨,腐 败 难 治,官 吏 难 选,地 方 难 管,皇帝的烦恼,如何防止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如何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形成割据势力?,如何选拔官吏帮助自己管理天下?,如何加强对官吏的管理?,第三课 从汉到元的 政治制度强化,新邵五中 孙峰,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内容:,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1、

2、此二句话分别形容谁?,相权是皇权独断地位的最大威胁。削弱相权也成为历代强化君权的必然措施。,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活动探究: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

3、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汉代宰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 明相跪受笔录,一、君权和相权,1、君权和相权的矛盾,(1)原因,(2)性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2、汉至宋代抑制或分散相权的主要措施,3、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汉朝:,西汉:,改变传统、频繁换相、多人免职、处死,中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皇 帝,尚书令,侍,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中朝,外朝,

4、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汉代中央官僚机构,易中天说汉朝初年的皇权相权,宰相权力是相权,汉初规定相权和皇权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论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对重大的事情做一个批示,具体的国家事务是由宰相处理的。这个职权汉武帝要把它夺回来,即夺相权为皇权。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决策,审议,特点:,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牵制,保证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思考: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

5、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枢密院,参知政事 副 相,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 低于宰相,分行 政权,皇帝,二 府,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行政:,军政:,2、增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扩大皇权,(二府三司),削弱相权,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宋宰相权力,比较:观察本图,看看宋朝时宰相管辖的事务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同中

6、书 门下平 章事,参知 政事,枢密史,枢密 副史,二、地方行政管理制度,1、秦汉-明清地方行政的设置概况,1)、汉至宋:,郡县制,州郡县三级,道、州、县,路、州、县,2)、元朝行省的设置:,3)、明清:,省、府、县,省、道、府、县,郡国并行制,评价: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2、地方行政设置的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3、地方行政设置的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专制统治,4、地方行政设置的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

7、有重要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制,汉 初 同 姓 王,子,子,子,子,子,兄 子,子,弟,从父子,与刘邦关系,刘 恒,刘 友,刘 恢,刘如意,刘 长,刘 濞,刘 肥,刘 交,刘 贾,王 名,代,淮阳,梁,赵,淮南,吴,齐,楚,荆,国 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

8、迟,祸大。” 史记,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材料一、二认为汉初分封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政治体制与秦相比出现什么变化?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一: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

9、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材料二、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案在实施的 手段上和产生的结果上有什么不同,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前者采取强制削夺的办法,后者采取渐进的缓和办法,结果前者使矛盾迅速激化引发七国之乱;后者达到

10、了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有人说“七国之乱”是因为“削藩”而引起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七国之乱是西汉统治集团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是王国问题的发展,错错错!,BUT WHY_给一个理由先,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共性何在?,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影响何在?,北宋的地方分权,与历朝开国之初“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课堂设问,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既加强了 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 据的局面,又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 引起的武装反抗。同时,还不会背上杀 功臣的骂名。宋太祖的和平夺权要比历 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得

11、多。,4、元朝的行省制度,注意:元朝十大行省及两个单列行政区。,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行省制度,湖南当时属于哪个行省?,中央政府是如何对行省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什么?,行省制度的设立有何影响?,思考:,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概况,先秦时期,官位世袭,下层人士

12、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秦汉至魏晋 南北朝,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至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探究,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的,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明理由。,科举制作为一种考试选官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中下层地主知识分

13、子参政行政的机会,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制度对后世也产生极大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制度日益僵化、固定化,特别是明清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多数是君主的忠实奴仆等,从而日益出现严重的弊端。,1903年请求废科举,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袁枚随园诗话,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

14、能争衡各国。 袁世凯等,1903年请求废除科举的奏折,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从随唐到宋元到明清,一直紧紧地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 举人。这个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混杂不少无聊或卑劣的人,但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 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些部位。,韩国重现古代科举考试场面,四、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秦朝,西汉,设十三州刺史,御史大夫属下的机构,御史大夫,连连看,明朝建国之后不久,官吏贪赃枉法的事到处发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

15、元璋想出了一个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他让各府、州、县和卫所在衙门的左边,修一座小庙,里面供土地公,在官衙大堂公座的左边,悬挂着一个人皮揎满草的袋子,叫“皮草囊”,据说全国都是如此。土地庙到处都有,为什么这座小庙必须修在官府衙门的左面呢?原来这庙是扒贪官皮的场所,因此人们叫它“皮场庙”。用这种手段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是很残酷的 。,效果如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奈何朝杀夕犯”。,四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概况: 1)秦: 2)西汉: 3)以后历朝:,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中央: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 地方:设刺史。,设御史台、都察院。,明代监察御史腰牌,未

16、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2、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小结: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大矛盾之间权力调整:,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不断 发展了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 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 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 级,地方服从中央,

17、最后听 命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 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 础上,控制地方官的任免、 监督和考核,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为了强化统治,历代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提升:分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影响:积极: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消极: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吏以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地方也难以对所辖地区实施有效的管理。,这年正月初三,忽报塞外敌人10万余众来犯

18、中原,形势危急。于是皇帝急召众大臣商议对策。假如这事分别发生在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时期,该决策的运转机制应该是怎么样的?,情境模拟,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朕为子孙得两宰相。“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假如苏轼分别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赵国,西汉武帝、 唐玄宗的时代,

19、也想当官,请问当时的选官制度各是什么?能否成功当选?依据是什么?,情境模拟,(一)选择题 1.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继承了秦国王位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灭六国统一天下 D.修建万里长城 2.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B.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 C.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 D.加强政府的办事效率,3.北宋初年,为制约宰相 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B.增设参知政事以便分割相权 C.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 D.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4.汉武帝的政治改革主要表现在 以州为监察区 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起用布衣为相 解除诸

20、侯王军政大权 A. B. C. D.,5.唐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征有 A.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 B.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 C.地方推行州郡县三级制 D.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 6.九品中正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主要实行于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7.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 8.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 A.郡、县二级制 B.道、州、县三级制 C.路、州、县三级制 D.路、府、州、县四级制,9.元朝的行省制度 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进一步加

21、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0.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A.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梅森这样形容美国需要什么样的总统:“我们要创造一个有力的强者来保护我们,但必须把他的双手捆在背后。”同样在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提醒所有代表,“我们的第一任总统应该是个好人(指华盛顿),但之后那些家伙是什么东西,就只有天知道了。”就是在这样的意识下,美国创建了自己的体制,它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美国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道德沦丧的混蛋,美国也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前进,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也能有保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