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地质学0绪论1地球与地壳1.2地球概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7600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煤矿地质学0绪论1地球与地壳1.2地球概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煤矿地质学0绪论1地球与地壳1.2地球概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煤矿地质学0绪论1地球与地壳1.2地球概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煤矿地质学0绪论1地球与地壳1.2地球概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煤矿地质学0绪论1地球与地壳1.2地球概况.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煤 矿 地 质 学 Geology of mining,0 绪论-课程要求 1 宇宙、地球、地质作用 2 矿物与岩石 3 地球发展史 4 地质构造 5 水文地质基本知识 6 地质勘探 7 煤地质学 8 矿井地质,徐 平 2007.5,1宇宙、地球、地质作用(P1-14,),1.1 宇宙 1.2 地球概况 1.2.1 地球的结构 1.2.2 地球表面特征 1.2.3 地球物理性质 1.3 地质作用 1.3.1 内力地质作用 (包括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 1.3.2 外力地质作用 (包括煤层的风化、后生冲刷),徐 平 2007.5,1.2 地球概况-,1.2.1地球的结构 Earth Struct

2、ure,徐 平 2007.5,地球内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P7表1-2 ),地壳 A 0-35km,洋壳5-8km 陆壳20-80km 35km,上部硅铝层(花岗质) 下部硅镁层(玄武质),莫霍洛维奇面(莫霍面)地壳/地幔 界面波速由7.1增至8.1,地幔 上地幔 B上地幔上部 密度=3.5g/cm3 C上地幔下部 密度3.5g/cm3 下地幔 D 密度=5.4g/cm3,古登堡面 幔/核界面,纵波骤减, 横波消失,地核 外核 E 密度=10.5g/cm3 ,液态 过渡层F 内核 G密度=12.9g/cm3 固体,铁、镍元素,*岩石圈 = A+部分B,0-70km *软流圈 =部分B+ B,70

3、-270km, 部分熔融(10%),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地球外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P7 表1-2 ),大气圈 atmosphere 是生命的保护屏,其形成与生物有关。 1)对流层 氦75.09% 、氧20% 、氩0.93%、二氧化碳0.03%,其他1%, 高度 0-18km,两极9km,赤道18km,特征:天气现象,为生物圈供氧。 2) 平流层 50-55km ,臭氧,热气球、航空。 3) 中间层 55-85km,可反射地面发射的无线电波, 4) 热层和散逸层 85-500km 水圈 hydrosphere 生命的摇篮,由分布在岩石圈和地表的水体(固、液、汽)组成。 1

4、)水在地球循环,调节气候、通过降雨向大陆提供淡水,净化空气和大自然 2)水在地球循环过程中作为一种营力,不断对地貌进行塑造. 3)水在地球循环过程中作为一种溶剂,参与地球化学循环 4)水是生命起源、生命演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分类 :按天然水所处环境分为 海水、大气水、陆地水 生物圈 biosphere 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命多姿多彩,现有生物加上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古生物物种,地球上出现的生物至今大约有1亿种。,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板块构造,地球表面是由为数不多,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状体拼合而成的.这些板状体(板块)

5、可发生大规模的横向水平位移.板块之间通常以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大陆裂谷和褶皱带等为边界.板块间的离合碰撞及其相关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缘.该思想的创导者是德国气象学家A. Wegener(1912, 50岁殉职), 加拿大学者W.J.Morgan(1968)对此进行了最早和最系统的总结。,A.L.Wegener,魏格纳(A.L.Wegener)(1880-1930) 科学史上的一位巨人,德国伟大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是一位格陵兰问题专家。他曾4次赴这个北极岛屿考察, 并于第4次考察中殉职于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徐 平 2007.5,Continental drift m

6、aps by Wegner (1915),徐 平 2007.5,海底扩张 Seafloor Spreading,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板块构造与海底扩张,洋壳-陆壳汇聚 Oceanic-continental Convergence,徐 平 2007.5,板块的边界 Constructive plate boundaries,徐 平 2007.5,世界主要板块的分布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the major tectonic plates,徐 平 2007.5,不规则的磁异常显示的洋底年代 Age of the ocean floor as

7、determined from magnetic anomalies,徐 平 2007.5,1.2.2 地球表面特征-陆地的表面形态(P4),丘陵 高低不平、连绵不断、相对高程在200m以下的低矮浑圆小山丘 山地 相对高程在500m-3500m以上、线状延伸的山体, a.按高程分为:,b.按成因分类,徐 平 2007.5,陆地的表面形态,平原 是指地势平坦,目视距离30-50km2范围内高差较小的平地。 分类:,高原 高程大于600m的平原。 盆地 指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的(平原或丘陵)的地区。 构造盆地(断,褶) 侵蚀盆地 洼地 海拔高程低于海平面的地区。 *大陆裂谷,徐 平 2007

8、.5,中国地形,徐 平 2007.5,1.2.2 地球表面特征-海底形态(P4-6),大陆边缘 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 大陆架 坡度0.3,水深一般200m 大陆坡 大陆架以下,平均坡度3o(可达20o),水深一般200-300m,其 上发育有槽谷,高差大的称海底峡谷。 大陆基 是 大陆坡外缘与深海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区,坡度小5-35有海沟发 育的太平洋没有大陆基。 岛弧与海沟 呈弧形延长的火山列岛称岛弧,多个岛弧形成岛弧链。 在岛弧靠大洋的一测发育的长形深海凹槽称海沟,深大于6000m,是陆壳 与洋壳的分界。,徐 平 2007.5,海底山脉 洋脊 中央有裂谷的

9、大洋中脊。坡度大,大西洋属此类(中央海岭) 洋隆 中央无裂谷的大洋中脊,坡度较小,宽度大3-5倍于洋脊,太平洋属此类。 海岭 海下属陆壳的小型山脉 深海盆地 位于海沟与海底山脉之间的平坦洋底,深度4000-5000m。 深海丘陵 高度几十米到几百米的的浑圆状山丘,由火山形成。 深海平原 水深4000-5000m,地势平坦坡度小于1/1000。 海山 深海盆地中的孤立高地。,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徐 平 2007.5,1.2.3 地球的物理性质(教材P11-14),地球的密度 平均密度5.516g/cm3 ,

10、岩石的平均密度2.72.8g/cm3 压力 地表岩石平均密度2.7 g/cm3压力 水平压力垂直压力,常与矿难有关,地球的磁性 磁场 磁性 磁极 磁极位移 磁异常 与有磁性的金属矿物有关。 磁偏角 地理北极与磁北极的交角。 磁倾角 磁针与地表的交角。 剩磁 古地磁 由岩石记录下来的地质时期的磁性特征。,地球的重力 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同,各地g值不同。 标准值 g=978.0318(1+0.0053024 sin2- 0.0000059sin2) 正异常 实测值标准值 ,与铁、铜、铅锌等金属矿物有关。 负异常 实测值标准值 , 与煤、油、盐、地下水有关。,徐 平 2007.5,地球的磁性及洋壳的古地磁记录,徐 平 2007.5,Marine magnetic anomalies,徐 平 2007.5,地球的温度 外热层 (变温层):0-10或20m 常温层(恒温层):温度常年不变,相当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 内热层 :地温向内有规律的增加 地温剃度(地热增温律)T/100m 一般3C/100m 正异常 地温剃度3C/100m 负异常 地温剃度3C/100m 地温级 指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地电 放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