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复习4——5月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8208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语文复习4——5月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1语文复习4——5月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1语文复习4——5月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语文复习4——5月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语文复习4——5月1.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魏博,古地名。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1分),“浅草”“红旗”“白马”,写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宏大(2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2分)。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6 塑造了一个身手矫捷、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2分 )。“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2分)。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

2、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2分)。,16.【答案】 示例:南辕北辙谁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更何况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有一流的马车夫,有足够的盘缠,既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又能观赏一路的风景,何乐而不为呢? 精卫填海不要认为只要执著,就能做成一切事情。选错了目标,走错了方向,执著只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东施效颦上天没有赐给我美丽的容颜,但我也有追求美的权利,寻找自己的美,让别人说去吧! 杞人忧天杞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不也很好么?,(2)父亲有责任心,他下岗后首先想到要找到工作支撑困难的家。 慈爱,关注孩子的成长,再困难也要给孩子买书。 吃苦耐劳,父亲做送水工,最后通过

3、辛勤的创业使家境殷实起来。 坚忍,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带给家庭。,(3)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妻儿的善解人意(2分)。作文是家庭和谐幸福的见证,凸显了小说主题(2分)。 结构: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2分),(4)“有一种爱像海绵”指的是父亲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献给家庭,家人为了家庭的幸福,相互包容、理解(2分)。 小说中父亲下岗后为了不让妻儿伤心,将此事独自扛了起来,而妻子和孩子用善意的谎言配合了父亲的尴尬,一家人虽然困苦,但是很幸福温馨(2分) (结合生活略),17、旭日阳刚演唱时,融入了自己的创意,故不应过多指责。(或:旭日阳刚的走

4、红,也提高了汪峰的知名度,故不应过多指责。) 叫停是正常维权,我们应该尊重版权。,1、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 译:我是武将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行酒令。 2、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 译:既然已经准许他按军法行事,也就无法治他的罪。 3、文帝亲幸太原,以为天子自击胡,遂发兵反于济北。 译:文帝亲自驾临太原,(刘兴居)以为天子亲自领兵反击匈奴,于是起兵在济北反叛。,归 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解: 1、钱起:唐朝吴兴(今属浙江)人 ,入仕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做官。此诗作于任中。2、潇湘:此处指湘江。3、水碧沙明: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湘中

5、记:“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4.二十五弦:指瑟,传说湘江女神善鼓瑟。5.胜(音:shng):承受。 诗歌大意: 诗人问大雁: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 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1、联系诗句简答:诗人看见归雁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5分) 答:诗人由归雁联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1分),由湘江联想到了湘江女神,并想象了她在月夜鼓瑟的情景(2分

6、),由瑟声勾起了凄凉哀怨的相思,想象到大雁不忍再听下去,飞回北方(2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羁思难耐(2分)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的旅雁(2分)寄托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或思乡之情)(2分)。,(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萧乾先生印象 (2)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他主张

7、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品,要独立思考。 (3)第一次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2分),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2分),两次提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却仍注意尊重他人,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特点(2分)。,(4)特点:支持肯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说话文雅和蔼,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有较真、执着、甚至“倔”的一面;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 启发: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

8、要辩证地、全面地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A、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 B、输钱只为赢钱起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正确)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D、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的发生总有个原因。,16、答: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或: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17、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

9、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千秋岁 作者:秦观 朝代:北宋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鵷鹭:古代常以鵷鹭喻百官。这里指好友如云,宾朋群集。,2、评分细则“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

10、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答“夸张”也可)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手法2分,双关、借代、比喻答出任意两个即可;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1、评分细则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3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

11、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1分)。(2分;“/”前后内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游庐山宿栖贤寺 作者: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5分) 答: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的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3分)。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2分)。 2、第五句中的“

12、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惭”写出了陷入尘世、被俗务所累的惭愧和自责(2分)。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4分)。,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答: 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每点1分)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

13、,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 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感情2分,分析2 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5分) 答:对比(1分)。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2分)。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2分)。(艺术手法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杂诗二首(其二)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注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飘风:暴起的风。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

14、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8这首诗描写了何种景物?它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6分) 浮云。特点:孤独无依,身不由己,漂泊流落。情感:感慨生不逢时;思念故乡,厌倦客居。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浮云的遭遇,揭示客子的心情。前六句写浮云遭遇飘风,表达客子生不逢时、孤独无依的凄苦;七、八两句写浮云不愿留滞他乡,点明客子思乡的主题。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8.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

15、会有“冰雪”之喻?(2分)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致?(3分) (1)栀子花呈白色,又因其在夏季开花,所以喻其花魂为雪铸,喻其花为冰质,以突出其冰清玉洁的形象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清凉之气、舒爽之感。(2分) (2)体现了诗人对夏夜栀子花形象的喜爱以及由栀子花、夜风所营造的清新、雅致、幽静、恬适氛围的欣赏、沉醉。(3分) 9.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6分)(6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写出了“栀子花”“夜风”的风情。 一“牵”一“送”,夏夜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感。 如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幽美恬

16、静的意境。,鹧鸪天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缈,栌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乾道元年(1165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后写下的。“青门学种瓜”指学汉初的邵平那样在长安青门外种瓜。 8上片中“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两句词的艺术特色。(4分) 答:描绘了一幅新燕、沙鸥翩翩飞舞在水边的优美风景画。(1分) “双双新燕”、“片片轻鸥”用笔清新,对偶自然;

17、以景移情,不留痕迹;为全词营造了清幽的氛围,为下片词人自在、快乐的置身其间饮酒歌唱做了较好的铺垫。(3分) 9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表面上是塑造了一位乐于清闲的渔钓生活的隐者形象,但实际上,隐身渔钓,只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的一种自我排遣而已。(2分)这可从“送年华”可以看出作者的感喟之情。“笑指”二字也透露出词人内心的矛盾,这种“笑”是伤心勉强的笑。(2分),寒 食 夜 韩 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注: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趫(qio)。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

18、。” 8这是一首描绘“寒食春夜图”的七绝。诗歌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描绘这一环境的?(5分) 答: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2分)主要用烘托的手法。首句给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结句把诗人的蜜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情意隐约,余味无穷。全诗以第三句为中心,靠上、下句烘托,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3分) 9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6分) 答:通篇写景物,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字里行间浮现着留连怅惘之情,隐藏着温馨缠绵之事。(2分)第三句是一个点破诗题、透露全诗消息的关键句。时已“夜深”,又在“烟雨中”,不会有人在“为秋千戏”。而诗人为什么对空悬在那里的秋千索有特殊的感情并选定它作为描写的对象呢?看来,诗人曾为“纤手”所握,不禁想起日间打秋千的场面和打秋千的人。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