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第二讲第五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89246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论第二讲第五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论第二讲第五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论第二讲第五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论第二讲第五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论第二讲第五节.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永新 yongxin_,文学理论,第二讲 作家与文学创造 第五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与艺术真实,【授课思路】 一、文学创造的物化 二、艺术真实,一、文学创造的物化,物化,即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物化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物化出自于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 苏轼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三首中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而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所谓的“身与竹化”,即是“物化”。苏轼把“物化”从哲学范畴发展到了艺术创作,并在理论阐释中作了更为具体的发挥。,(

2、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1.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创作意图也就逐步适应了人物的性格发展,使笔下人物按照其应有的性格发展逻辑逐步变化,最终也就失去了作者的控制,成为一个与作者最初的构思完全不同的人物。 2.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开始构思时,作家大体上都有一种动机,可是在物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外在刺激的作用,或从材料中发现了新东西,作家会产生一种新动机。有时,后起的动机甚至还可能取代原先的动机而支配物化过程。由于动机暗换是内在的,有时还是无意识的,因而作家的理智并没有察觉到这种改变,反而误认为是作品的物化过程逸出了原来的设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是莫

3、斯科舞会的女皇,“单纯、自然、优美,同时又快活又有生气”,高雅的迷人外貌昭示着她的内在美。但是,这一人物在托尔斯泰最初创作时却不是这样的。托尔斯泰是作为一个充满社会批判力量的天才作家是伟大的,但同时作为一个笃信基督的宗教徒却有些呆板。他最初构思安娜时,想写出一个由于不恪守宗教原则背离丈夫而受到惩罚的女人,以显示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念。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五易其稿,使安娜这一人物不断得到美化,逐步变成了后来我们所看到这一人物形象。,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断断续续地写出来的,1829年10月他在马赛动笔写这部长篇,两个月后他又搁笔跑到巴黎去找一位叫阿尔伯塔的女人,她喜怒无常,往往由热情一下变得冷若冰霜,

4、转而又热烈起来。翌年1月,司汤达又邂逅意大利女人朱丽雅,她向他承认了爱情。此后司汤达又重新捡起久违的手稿。在马赛的时候还没有小说的第二号女主人公玛特儿。这时她却浮动在作家的脑海,他想起阿尔伯塔,看见了朱丽雅,也发现了自己。他的原稿增加了新篇章。他写红与黑只用了6个月,却将其46年生涯的许多感情、观察、思想放进了小说。,(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准确、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出来。 1.语词提炼的困难: (1)自然界的事物有丰富的变化; (2)人物事件在作家内心的呈现更不是恒常的; (3)作家在物化时更注重在自己内心的那个独一无二

5、的形象、意念。,2.技巧运用,其一,技巧运用要为物化主要形象(或意念)的内在物理服务。内在物理,即某种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或本质、规律)。人物也一样,也有其内在之理即基本思想倾向、基本性格和基本的处世原则等。当作家需要将构思中初步成熟的事物、人物形象等,采用某种技巧,予以呈现时,必须顺其内在物理,才能形神兼备。 其二,技巧要为作家通过形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中心意念是作家企图通过作品告诉读者的他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是他的思想和艺术认识的结晶。在物化中,作家调动各种技巧把形象物化在纸上时,必须注意传达自己的中心意念。有的作品虽提供了逼真的形象画面,却不能成为佳作,就因为他没有运用技

6、巧把自己的中心意念表现出来。,卡夫卡在变形记的开头就写道,主人公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变形成虫,却毫不震惊、焦灼或狂躁,只是稍稍有点不安:“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变形记明明不是纪实性的,却偏偏要不动声色地把超现实的故事写的比现实还逼真。甲虫“所有的脚都嗖地向食物奔去”,“把可吃的东西叼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吃”。作品在雕琢虫的铁甲背、弧形硬片的棕色肚皮、笨拙舞动的无数细腿的同时,又让这头甲虫像人那样去翻身、瘙痒、下床、开锁,甚至还想穿衣服去赶早晨八点的班车到公司去挣钱。这种动机与效果的分离,行为与价值的分离,形与神的分离,落到谁的头上都吃不消,这是毁灭性的人生灾难,当然会迫使人们发出呼天抢地的怒吼或悲

7、鸣。但卡夫卡之所以用最为平淡的去叙述最怪诞的苦痛,就是为了使幽闭在尘世琐事格局中的个体悲怆感赢得了某种表现主义所神往的世界规律,亦即每一个未能在现世体验到自由存在的读者,皆会不时感到自己也将异化或已蜕变成了大甲虫。,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的幸福就一个失败的作品。尽管他所用的素材几乎全来自于个人经历和切实体验(作家在和阿尔谢尼耶娃恋爱时天天记下他的感受与他的事情),尽管他在操作素材时也不乏想象加工,但谢尔盖这一人物成为一个抽象的人物模型。因为作家当时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仅局限在抽象道德范围,把家庭视为可以远离政治与时代的安乐窝,致使他在构思小说时放弃了对上流社会场景的艺术概括与深化,结果就把谢尔盖虚构

8、成一个枯燥、肤浅、内心贫乏的“模范丈夫”。,(三)即兴与推敲,注意即兴与推敲的内涵,推敲不仅包括词句的精选,也包括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章节的转换,意境的合成等等。由于文学创造的工具和媒介都是语言文字,因此,所有的推敲也都以语、词为主来进行。,二、艺术真实,(一)、真实性及其历史 1.真实性:真实性的概念原本是基于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这一认识提出来的,是指反映在作品中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的一致,这就使得人们往往以哲学上的真理性(按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理解,就是“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必须相符”)来解释艺术的真实性。然而应当指出,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

9、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2.真实性的历史,(1)再现论:再现论视生活为艺术惟一的范本,认为艺术品是作家对生活的维妙维肖的摹仿,它的功能主要给人以求知的满足,因而它们就把艺术作品中的描写与实际生活的一致性作为衡量和评价艺术真实性的依据和标准。当然,这种逼肖并不是照抄生活,而是“描写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这就不仅要求艺术家必须深入认识生活,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借助想象,把现实作为可能性加以创造性地再现,它们认为这是构成艺术真实不同于历史真实的本质之所在。,(2)表现论:艺术家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想象忠实地表

10、达主观情感。因为“想象不是按照事物的本相表现事物,而是按照其他的思想情绪把事物揉成无穷的不同形态和力量的综合”,所以他们认为诗“就是通过那些把这些景象信以为真时所必然产生的情绪的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真实性,来打动人们的情感”,这里所说的艺术品的真实性,实际上指艺术家情感的真实,亦即作品表达思想情感所达到的诚挚的程度。,(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生活现象与生活真实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与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生活真实虽然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

11、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2)艺术真实 A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 B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认识是理智的体察,感悟是直觉的把握。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艺术性 (1)主观性文学艺术创造是站在人的生

12、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2)诗艺性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还在于它的诗艺性,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艺术真实的概念可以作如下表述: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无疑,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也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延伸阅读,王元骧:艺术真实的系统考察,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歌德:诗与真,参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作业,1.艺术真实的内涵是什么? 2.理解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3.技巧运用的两个作用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