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1163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2)国家性质 (3)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 (4)国内外形势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阅读史料:,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的总是一幅幅刺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落后的中国自然难以有平等的外交关系,诚如此言: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感受新中国的外交。,中外媒体聚焦十七大,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上海APEC中美领导会

2、见,屈辱,尊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70S外交关系的突破,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与成就,专题五结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基础,突破,调整,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 知识目标: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1949-1955),北约,华约,世界角度认识中国:,思考: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国际形势主要特点是什么? 据此中国中国采取什么外交方针?有什么重大外交活动?,苏联,美国,对立,(一)背景,1、国际环境:,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2、首要任务:,巩固革命成

3、果,争取真正独立平等的国际地位;,争取较好的国际环境,恢复和发展经济。,3、决定因素:,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基本方针,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总原则,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新中国独立与主权,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无援地位,新中国独立自

4、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一边倒?,弊多,利大,联苏,附美,中间道路,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美帝敌视、封锁、包围中国;苏联愿意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经帮助中国革命。,“一边倒”方针必要性:,中苏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利益上有更多共同之处,与独立自主外交原则是否矛盾 不矛盾:,认识: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压,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盲目的、无原则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一边倒”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5、,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原因:“一边倒”并不拒绝与西方国家交往;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而制定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1、二战后世界形势的根本特点是 A.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资本主义世界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全面对抗D.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2、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3.新中国初期的基本外交方针中

6、,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 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最能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是 A.不同美国建交 B.同印度、瑞士等国建交 C.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参加亚非会议,A,C,C,C,(二)建国初期外交成就(1949-50年代中期),1、与苏联建交,迎第一次建交高潮(17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 2、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出席日内瓦会议大国身份(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4、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苏联(1949.10.3) 保

7、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10.6) 朝鲜(10.6) 捷克斯洛伐克(10.6) 波兰(10.7)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17个国家),及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1.建国第一年与十七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2.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

8、盟互助条约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外交部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它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出来的? 2)它的提出,首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它的目的又是什么? 3)请你阐述一下,它提出的过程? 4)它的提出,有怎样的历史意义?,问题:首先为了解决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 目的: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

9、独立国家友好关系。,(1)1953年 朝鲜停战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2)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3)为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和为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再次提出:在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 最终完善: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我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10、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谈话,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1)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解

11、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1.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A,2、(2004年广东,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B,3.(2014广东文综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12、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C,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走向国际舞台,1.日内瓦会议,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4、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目的: 特点: 成果: 意义:,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这是会议期间的周恩来,主题:讨论

13、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5、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

14、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思考: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例题: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 、 、 、

15、,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和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会议对我国外交产生的直接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1.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2.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3.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B,C,A,1950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小结:,背景 政策 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