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1928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合作用,光 合 作 用 的发 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全部来源于土中。1648年比利时人范 海尔蒙特做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植物的增重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他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了有机物的形成。,英国普里斯特利在1771年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思考:他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试想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演示实验,1779年荷兰英根毫斯证明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起更新空气的作用。,结论:植物只有在阳光照射 下才能更新空气,思考:英格毫斯的实验设计 与前人相比改进在什么地方?,1.设

2、计了对照实验。 2.对实验过程进行重复(500多次)。,1785年日内瓦教师塞尼贝尔在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基础上提出的了植物在光照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那么植物吸收光能的去向如何?,答:,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发现植物把太阳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思考:梅耶得出这个结论的 依据是什么?,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把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1864年德家科学家萨克斯将暗处理后的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后经碘蒸气处理,曝光一半的叶变蓝,遮光一半的叶不变色。,(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1)把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 几小时,目的是什么?,(3)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变蓝说明什么?,演示实验,18

3、83年 恩吉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1)恩吉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2)恩格尔曼的实验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H2O和CO2,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来自H2O还是 CO2?有机物中的碳是否来自CO2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光合作用过程中o2来源和c的去向。,用14C标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 C的去向,称为卡尔 文循环。(又叫C循环)

4、,美国卡尔文,思考,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进展有很密切的关系。如: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能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这个事实说明生物学的发展与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密切相关。又如:基于核科学的发展,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这些都说明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相关科学的互相促进,以及技术手段的进步对科学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结:,1.普里斯特利: 2.萨克斯:

5、 3.恩格尔曼: 4.鲁宾和卡门:,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产生氧气),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生了氧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分析总结:,反应物 条 件 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光 ;叶绿体,氧气;淀粉;,总结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 (CH2O)O2,光,叶绿体,糖类,其实质是: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糖类。,解题,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A)二氧化碳,(B)水,(C)叶绿体,(D)葡萄糖,B,意义,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保证了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思考,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你还有哪些感悟?请与同学交流。,谢,指,导,谢,BYEBYE,演示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