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新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3432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辛亥革命新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3课辛亥革命新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3课辛亥革命新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辛亥革命新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辛亥革命新2.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百年历史,三大伟人,三次巨变。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第13课 辛亥革命,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广义:,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想一想,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一、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

2、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7、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8、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二、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随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

3、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三、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五色旗,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

4、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责任内阁,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军事进攻,政治欺骗,请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果实?,想一想:革命党人

5、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四、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 革命胜利成果,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

6、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从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 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

7、封建的革命纲领 (2)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脱离人民群众,孤立无援 (3)没有自己的强大的革命武装,表现,五、革命的历史意义,1、革命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政体变化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 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2、影响:,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民族资产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

8、、辛亥革命的局限和教训,局限: 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再见,2013年10月17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嘿嘿,你们的

9、地盘,我做主。,材料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1: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章炳麟,陈天华,邹容,“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未去,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这些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的思想核心是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

10、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怎么办?,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概况: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机关刊物

11、:民报,2、性质: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72烈士墓,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畏强权,勇于为国捐躯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龄29岁,大都是留洋学生。后来,烈士的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也。” 孙中山,黄花岗起义后,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

12、主义,政治革命核心,民族革命前提,社会革命补充,性质: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意义,进步性,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各地响应起义,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武昌,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3、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必修二,材料1: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材料2: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经济引发哪些变化?,材料3、

14、4: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引发哪些变化?,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制化,经济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通过以上四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清末“新政”(1901年): 1. 政治上改革官制,新设立或改名的机构有外务部(代替原来的总理衙门,位居六部之首)、商务部、民政部、资政院等;(此改革是预备立宪的主要项目) 2. 经济上实行奖励工商; 3. 教育上废除科举制,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4. 军事上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15、4、动机:反动 5、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 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本课小结:,立国行宪废帝制:成果 1、立国: 概况 2、行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废帝制: 概况,民国与公历换算 (X=公历某年;Y=民国某年) 公式:X=Y+19121,有花无果恨悠悠:结果 1、“有花”: 2、“无果”: 3、“恨悠悠”:,立国行宪废帝制(政治)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推动风俗文化的近代化(社会生活),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6、,没改变社会性质。,为什么? 谁来弥补?,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失败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中国的国情呼唤着新的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主观;客观。,对于辛亥革命的结局史学界有三种看法: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对此你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1、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 ( )是否实现。 2、辛亥革命的目标和任务是( )?,【学术争鸣】,根本目标和任务,根本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 任务: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对于辛亥革命的结局史学界有三种看法: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对此你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胜利

17、: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完结,政权最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观点: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终结,但不是失败。,情境分析:,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1)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 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