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3947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词鉴赏之意象.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诗类别,1、爱情诗 2、山水田园 3、咏物诗 4、送别诗 5、边塞诗 6、咏史诗,1、爱情诗及其意象,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2、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3、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4、送别诗及其意象,送元二使安西

2、(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5、边塞诗及其意象,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行旅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6、咏史怀古,古诗词意象,一、自然意象 二、动

3、物意象 三、植物意象 四、行为意象,一、自然意象 1、月亮,月亮的别称:“月魄”、“兔魄”、 “兔影”、“兔轮”、 “桂魄”、“桂月”、“月娥”、“嫦娥”、“婵娟”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卢照邻江中望月 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 元稹梦上天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王维秋夜曲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孟郊看花,“冰轮”、“冰镜”、“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夜半老僧呼客起,雪峰缺处涌冰轮 苏轼宿九仙山诗 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 唐章碣对月 “玉钩”(新月):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月亮”意象的含义 (1)对时

4、光流逝的深沉感慨,月缺月圆,月升月落,月亮是周期性变化着的,随着月亮的周期性变化时间和生命也在悄然飞逝,然而月缺了还有圆的时候,月落了还能再升起,而时间和生命呢?却只能是一去不再复返。面对着这轮恒久的月亮,诗人们油然而生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深沉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对友爱人伦的深切思念

5、,亲情、友情、爱情,是现实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情感,可有时又挡不住它的离去,只好一个人默默地思念。因此,怀人伤别成了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情爱遥寄相思的理想选择。,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长恨歌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

6、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3)故国家园的深厚依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4)对羁旅迁谪的幽幽咏叹,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历程中,羁旅与迁谪的体验是相当普遍的。当一个士子还没有功成名就时,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父母或妻子,踏上漫漫的求宦之路。当一个士子沉沦下僚的时候,他又不得不转徙各地,象蓬草一样听凭命运的拨弄。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月亮的阴、晴、圆、缺又暗合了他们羁旅迁谪生活的磨难与

7、痛苦。月亮意象也便承载了诗人们抒写羁旅愁怀和迁谪之思的丰富内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5)对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唐宋之前古诗人早就把“关山”与“明月”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高悬夜空的明月能够跨越时空距离,无论是戍守边疆的征夫,还是苦待闺中的思妇,他们在相思相忆却难相见时,只能把满腹的离愁幽怨寄托在千里相共的明月身上了。所以明月意象又蕴涵着

8、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南北朝徐陵关山月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南北朝王褒关山月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隋卢思道从军行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王维陇头吟,“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高适塞上听吹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的闺怨,2、日暮、黄昏、夕阳,(1)受

9、“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文明的影响, 人们心里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黄昏夕阳中,万物皆归,当归不归,则有思妇、客愁。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昊界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秋晨。岑参暮山秋行,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是客愁思的一个符号,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

10、动情力量。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盛唐诗词中写送别场面多在黄昏时分。例如 日暮鸟飞还,行人去不息。王维送黎拾遗 潜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周禹送潘三入京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没。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诗人巧妙的利用离别的现实与日幕催归的矛盾,即在昭示复归意义的黄昏中,友人却踏上茫茫的行程。这种背离的时空距离使人在心理上自然地产生悲伤的情感,启运了人浓厚的惜别之情。,(2)返归田园,归不一定是回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田园,返归自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

11、念牧童,侍仗候荆序。雄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 这幅关中平原古老宁静,夕阳晚照的田园图画,契合着日暮人归,亲近自然的结构,象征着诗人从纷杂的官场返回田园休憩,从生命的喧嚣走向诗意的宁静。,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储光羲田家即事 长歌尽落日,剩月归田庐。 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3)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情,诗人大多都具有高度的自信心,怀有远大的理想,但是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与政治的复杂性,使他们的理想一次次地破灭。当理想幻灭,功业未成又伫立斜阳时,孤独与失落的感伤便油然而生。 日从海旁没,水自天边流。长啸依孤剑,目极

12、心悠悠。李白赠崔中郎宗之,壮心不已: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佥河水。日暮沙漠垂,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王维从军行 同样是落日黄昏,诗歌中却充满了使人热血沸腾的激情。因为诗中充满盛唐诗人高昂的生命活力,一种发自真心,不受外力约束的生命活力。这从生命的更深层次表现了盛唐诗人勃发的朝气与活力。,(4)禅静,夕阳黄昏中弥漫的茫茫烟水、淡淡云山及色中残留的光明,构成了一个朦胧的空间。这一切给人空灵逍遥的感受,由此引发盛唐诗人摒弃俗世喧嚣,希求宁静,寻求静谧生命体验的心理,从而

13、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慰藉。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裴迪木兰柴,(5)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及由此产生的悲壮之情,太阳的东升西落,犹如生命的运动过程,日出意味着生命的诞生,日落意味着死亡的降临。夕阳正是太阳处于即将沉落之际,使人们不禁联想到死亡的迫近。 黄河走东眼,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抓忽不相待。李白古风其十 曦和鞭白日,沙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径渭不可求。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一方面愈是向晚愈发奋抗争。例如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寸心渔阳兴,落日族竿悬。常建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烈士击玉

14、壶,壮士惜暮年。李白玉壶吟 另一种是在虚无的人生观里尽情追求尘世的享乐,在迷离的黄昏里传达出迷茫的人生感受。例如 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李自宴郑参卿地 一酌复一笑,不知日将夕。昨来属欢游,于今尽成昔。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岑参日没贺延啧作,3、季节,爱春、惜春、恋春 悲秋,落花,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

15、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B、落花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 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

16、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4、长/短亭、南浦、灞陵,“长/短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灞陵/灞陵柳:也是陆上送别之意 南浦:是水上离别之所,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

17、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5、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6、流水,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休无止正好吻合,故诗人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18、,、“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流水悠悠,相思悠悠,天地有尽,而相思无穷。,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来 辛弃疾南乡子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7、云隐逸、自由,天空的云变化万千,舒卷自如,看起来是那么的悠然闲适,古代的文人经常用“云”意象来象征闲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古诗词中,“云”意象常出现在表达无意功名、追求隐逸的作品中。 云无心以出帕,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19、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杜甫江亭,风云,“风云”在诗词中常比喻时势的际遇,英才的荟集,尤其是君臣相得。如:“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杜甫洗兵马)、“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元镇和乐天折剑头)、“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周云洞仙歌)都是借风云遇合,表达希望君臣相遇、共建大业的雄心壮志。唐明皇李隆基曾经写下过“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则借风云歌颂了在隋末乱世之中,先祖们乘时兴起的豪迈情怀。,云雨,本指分别、分离的意思,汉魏六朝时期,云雨多为云飞雨散等词语的简缩,是用比喻方式构成的新词,其含义是分别、分离,如“宿心不复归,

20、流年抱衰疾。既成云雨人,悲绪终不一”(鲍照(登云阳九里壕)。 大约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才由宋玉高唐赋序把“云雨”附会成男女欢会,成为亵词。,二、动物意象,1、鸿雁,(1)乡愁: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寒塘 赵嘏 晓发杭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2)、 “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

21、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3)孤/断雁,孤/断鸿孤苦漂泊,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听雨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2、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2、,3、杜鹃,(1)悲愁之象征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蜀鸟、杜宇、鹈鴂、杜鹃、谢豹、催归、子巂。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还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

23、路,化作啼鹃带血归。”,(2)思乡,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 宋晏几道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范仲淹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贺铸忆秦娥,(3)伤春、惜春,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张先千秋岁:“数声鹈鴂,又报芳菲歇”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

24、蝶恋花送春:“满目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4、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5、猿啼,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

25、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6、燕子,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岁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料光刻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7、蟋蟀促织,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

26、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8、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三、植物意象,1、草木,(1)象征高洁美好 先秦时期屈原离骚中便奠定了“草”与美人匹配的文学正统。诗人借用“香草”来表现他内在品质的纯正和

27、仪表的温馨。自此,后人便常以芳草嘉卉来比喻君子美德。如唐朝韦庄章台夜思:“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芳草”在这里是美好年华的代名词。宋代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可见春满人间,透露出作者勘破人生的旷达豪情。现在也常引用来说明天下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2)表现离愁别绪,小草长在长亭外,生在古道旁,从人的脚下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天边。在送别的人看来,小草比自己要幸运得多。所以萋萋芳草常常是古之文人用来表达离别之苦的意象。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李白灞陵行送别:“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南唐后主李

28、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北宋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3)体现生命活力 、寄托愿望理想,冬去春来,草长莺飞,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带来了慰藉与希望。因此,人们往往借草来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美丽与顽强,同时也在芳草中注入了新的理想和愿望。 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早春上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入迷人眼,

29、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通过写草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唐朝诗人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4)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

30、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2、柳树,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

31、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3、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

32、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5、菊花,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宋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6、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

33、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7、松柏,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8、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

34、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2)高洁:“莲”又称“荷”、芙蓉 ,给人的印象是极娉婷、极级高洁的, “出水芙蓉” 。 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9、其它,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四、行为意象,1、登高、登楼、登台,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

35、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

36、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伦然而涕下。,2、“捣衣”和“砧声”,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

37、,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秋兴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

38、地。,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咏史怀古诗,1.对某些历史行为深感悲愤,迁逝是时间流逝引起的空间形态的巨变或消逝。迁逝是超越人力的宇宙力量,但也受到人为的影响。人对迁逝的非理性反抗和以纵欲来对抗迁逝的荒谬行为,加速了迁逝的进程。有的观点认

39、为,晚唐诗人对历史“不再是批判,而是伤悼。因为批判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的坚强后盾,也需要人生信念的有力支撑,而既失去社会力量又失落人生信念的杜牧等人只能将批判化作无可奈何的哀叹”,失落了“人生信念”,特别是杜牧、李商隐,在咏史怀古时胸怀悲愤,时露批判锋芒。例如李商隐的“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咸阳)很具有讽刺的力量。李商隐指出:蹂躏天下的秦始皇是不配享受秦地山河的,天帝喝醉了,把很多土地赏赐给了秦是一个错误。李商隐悲以天下,愤因始皇。刘沧咸阳怀古在“一望凄然感废兴”之后也还有“风景苍苍多少恨”。,2.为迁逝宿命深感悲哀,迁逝是宇宙客观规律,是人事的宿命。

40、一切兴衰成败都要成为历史,对所有的人事来说历史不是与现实遥相对应的他物,而是笼罩于现实之上,让人时刻身处其间的大背景,是无可逃避的最终结局。”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兴亡不可问,自古水东流。”(许浑洛阳道中),3.为迁逝留下的意义空白深感悲悼,当历史在诗人眼前或心中迁逝的时候通常的世界意义、人生价值也在诗人心中渐渐淡出。一切都在变,一切终归逝去,是非、成败、盛衰、荣辱、贵贱都会失去原来的意义,只留下虚无的意义空白。万物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迷失后的生命困惑感,是晚唐怀古诗迁逝意识的深刻所在。,悼古 薛逢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 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屋水空流。 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 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