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西电版程控交换课件9.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4345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西电版程控交换课件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6章西电版程控交换课件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6章西电版程控交换课件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章西电版程控交换课件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西电版程控交换课件9.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呼叫接续与程序控制,6.1 呼叫处理过程 6.2 稳定状态与状态转移 6.3 任务处理的工作模式,6.1 呼叫处理过程,1.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主叫用户摘机到听到拨号音。第一阶段涉及到的设备如图6-1所示。 (1) 处理机按一定的周期执行用户线扫描程序,对用户线进行扫描检测,如检测到摘机用户,便确定呼出用户的设备号(主叫物理端口号); (2) 处理机根据主叫用户设备号调用主叫的数据存储器,执行去话分析程序; (3) 将拨号音源与该接口间的接续链路接通,送出拨号音。,图6-1 从主叫用户摘机到听到拨号音阶段,2.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收号和号码分析。第二阶段涉及到的设备如图6-2所示

2、。 (1) 处理机执行号码识别程序,如果主叫用户使用的是DTMF收号器,则将一空闲的DTMF收号器连接至主叫; (2) 收号器收到第一位号码后停送拨号音; (3) 处理机对首位号进行分析,确定此次呼叫类别(本局、出局、长途、特服); (4) 处理机对完整号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号码-路由翻译表查得被叫设备号(被叫物理端口号)。,图6-2 收号和号码分析阶段,3.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来话分析至被叫振铃。第三阶段涉及到的设备如图6-3所示。 (1) 根据被叫设备号调用被叫数据块执行来话分析程序,并测试被叫忙闲状态; (2) 处理机查找一个空闲的交换网络内部时隙,建立交换网络的桥接链路,以便把主叫和

3、被叫连接起来; (3) 若被叫空闲,则向被叫发送振铃消息,向主叫发送回铃音消息。,图6-3 来话分析至被叫振铃阶段,4.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被叫应答双方通话。第四阶段涉及到的设备如图6-4所示。 (1) 由用户线扫描监视程序检测被叫是否摘机,被叫摘机后停止振铃; (2) 建立主、被叫用户的双向通路; (3) 启动计费设备开始计费。,图6-4 被叫应答双方通话阶段,5.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话终释放。第五阶段涉及到的设备如图6-5所示。 (1) 由用户线扫描监视程序监视主、被叫用户是否话终挂机,任何一方挂机都表示向处理机发出终止通信命令,处理机拆除接续链路,停止计费; (2) 向未挂机一方送催

4、挂音,直至收到其挂机信号后返回空闲状态,结束一次呼叫。 处理一次呼叫的一般流程如图6-6所示。,图6-5 话终释放阶段,图6-6 处理一次呼叫的一般流程,6.2 稳定状态与状态转移,(1) 同样的输入激励,因操纵者不同,处理机会进行不同的处理,并转移至不同的稳定状态。 例如,输入激励均为摘机信号: 主叫摘机处理机连接拨号音源电路转移至送拨号音状态。 被叫摘机处理机切断铃流源电路转移至通话状态。,(2) 同样的输入激励,因交换机设备原因,处理结果将会不同。 例如,输入激励均为主叫拨号: 收号器空闲 处理机连接收号器转移至收号状态。 收号器不空闲处理机连接忙音源电路转移至送忙音状态。 (3) 同一

5、稳定状态,输入激励不同,处理结果也不同。 例如,均处于振铃状态: 主叫挂机处理机按中途挂机处理,向未挂机一方连接忙音源电路转移至送忙音状态。 被叫摘机处理机切断铃流源电路转移至通话状态。,(4) 不同稳定状态,输入激励虽相同,但处理结果不同,将转移至不同的稳定状态。 例如, 空闲状态摘机处理机连接拨号音源电路转移至送拨号音状态。 振铃状态摘机处理机切断铃流源电路转移至通话状态。,6.3 任务处理的工作模式,在呼叫处理过程中,处理机要执行许许多多的任务,而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遵循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为输入处理、分析处理、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如图6-7所示。 (1) 输入处理。这是数据采集部分。处理

6、机在程序的引导下,从指定的输入存储器读出外设输入的处理请求数据。 (2) 分析处理。这是数据处理部分。处理机结合当前的过程状态、变量值等工作数据对任务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决定下一步任务。 (3) 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这是输出命令部分。处理机根据上述分析,将结果写入输出存储器或改变当前的工作数据,发布控制命令,驱动外设工作。,图6-7 任务处理的工作模式,6.3.1 输入处理 1. 接收输入信号 处理机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有两种方式:扫描方式和中断方式。图6-8给出了这两种方式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区别。,图6-8 扫描方式和中断方式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区别 (a) 输入信号;(b) 扫描方式的输出;(c) 中

7、断方式的输出,1) 扫描方式 扫描方式是指处理机对接口的检测程序由操作系统周期地调用。 扫描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运行,因而管理较简单。它的缺点是响应有一定的延时,如图6-8(b)所示。此外,无论输入信号是否发生变化,扫描驱动系统必须定期地运行检测程序,因而需占用较多的CPU时间,效率较低。,2) 中断方式 中断方式是指处理机对接口的检测程序在接口的请求下强迫启动。 中断方式的优点是实时性较强,且仅在输入信号到达时启动程序,因而效率较高。它的缺点是中断的随机性很大,被中断程序的环境必须得到妥善的保护,因此中断处理方式相对较复杂。 实际中采用哪种方式需视输入信号的实时性要求及处理器的

8、负荷来决定。,2. 运行扫描程序 扫描程序的任务是对用户线、中继线等外界信号的变化进行监视、检测和识别,将所得到的数据存入相应的存储器,以供内部分析程序之用。 输入处理的扫描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摘/挂机监视扫描; 中继线占用监视扫描; 号码信号监视扫描; 公共信道信号监视扫描; 操作台信号监视扫描。,1) 摘/挂机监视扫描的原理 对用户线的监视扫描是通过收集用户线回路状态的变化,确定用户摘机、挂机还是拍叉簧的过程。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如图6-9所示。 摘/挂机识别程序的任务就是识别出用户线环路状态从 10或从01的变化。,图6-9 摘/挂机状态,由于用户

9、线的状态变化是随机的,因此处理机要对用户线的状态作周期性的监视。那么,扫描周期应该是多少呢?理论证明,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在100200 ms之间较为合适,因为周期过短会使处理机工作过于频繁,而周期过长又不能及时捕捉到摘/挂机信息。实际应用中常取200 ms为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即处理机每隔200 ms对所有用户线扫描1次。 识别主叫摘机的逻辑运算式为,(6.1),式中:SCN扫描存储器,存储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LM用户存储器,存储前次扫描结果。,识别用户挂机的逻辑运算式为,(6.2),满足式(6.1)的为摘机,满足式(6.2)的为挂机。 图6-10所示为某用户线状态和摘/挂机识别结

10、果。,图6-10 某用户线状态和摘/挂机识别结果,图6-11 “群处理”方式,例如,处理机同时对D0D7 8个用户的扫描结果进行运算处理,如图6-11所示。 由逻辑运算可知:D0、D5为摘机用户;D1、D7为挂机用户;其他用户既没有摘机也没有挂机(没有状态变化)。 进行群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机时,提高扫描效率。摘/挂机识别程序流程图如图6-12所示。,图6-12 摘/挂机识别程序流程图,图6-13 双音频话机的按键和相应频率的关系,(1) DTMF收号器的硬件结构。DTMF收号器的硬件结构如图6-14所示。,图6-14 DTMF收号器的硬件结构,(2) DTMF号码的识别方法。DTMF号码的识

11、别要经历DTMF信号接收、运算和译码过程。其中,接收和运算过程如图6-15所示。,图6-15 DTMF信号接收和运算过程,首先,CPU读状态信息标志(SP),扫描监视程序按16 ms的扫描周期读本次扫描结果和前次扫描结果,然后比较本次扫描结果和前次扫描结果是否有变化,根据变化值进行逻辑运算。逻辑运算式为,(6.3),若式(6.3)成立,则说明识别到了双音频信号,接下来需译出该双音频信号所代表的是一位什么号码。译码可由DTMF收号器硬件电路实现。,6.3.2 分析处理 呼叫接续中会涉及到两个呼叫数据块:一个是主叫数据块,另一个是被叫数据块。这两个数据块分别记录了主叫和被叫的详细特征,如它们的号码

12、、物理端口号、呼叫状态、在PCM复用线上的时隙号和其他描述其特征的属性。 呼叫数据块是呼叫开始时由呼叫进程创建的。如果同时有多个呼叫存在,则呼叫进程就创建多对这样的数据块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呼叫。当一个呼叫结束时,呼叫进程释放该呼叫的数据块,如图6-16所示。,图6-16 呼叫进程和数据块,1. 去话分析 去话分析就是分析从主叫用户摘机到送出拨号音这个阶段的信息。分析的数据来源是由主叫设备号得到的主叫数据块(主叫设备号是之前进行输入处理得到的)。 去话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的流程如图6-17所示。,图6-17 去话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的流程,2. 号码分析 号码分析是分析从交换机收到的第1位号码到收

13、全所有号码这个阶段的信息。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主叫用户所拨的号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接续路由和话费指数。 号码分析处理分为两个部分:预译分析处理和全部号码分析处理。 1) 预译分析处理 执行号码分析处理程序时,首先要判别号首,号首一般是13位。根据号首分析用户的呼叫要求。号码分析的预译处理流程如图6-18所示。,图6-18 号码分析的预译处理流程,2) 全部号码分析处理 译码表的内容如下所述。 (1) 号码类型:包括市内号码、特服号码、国际号码等。 (2) 剩余号长:除首号外还要收几位号。 (3) 局号:代表电话局的号码,一般是14位。 (4) 计费方式;包月制、单式计次制和复式计次制。 (5) 重

14、发号码:包括在选到出局线以后重发号码,或者在译码以后重发号码。 (6) 特服号码索引:包括申告火警、匪警和呼叫系统维护人员的各项特服业务。,图6-19 号码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的流程,3. 来话分析 被叫数据块包含以下内容。 (1) 用户状态数据:等待呼叫、去话拒绝、来话拒绝、去话来话都拒绝等。 (2) 用户设备号数据:包括模块号、机架号、板号和用户接口电路号。 (3) 恶意呼叫跟踪数据:追查捣乱电话。 (4) 用户忙闲状态数据:被叫用户空;被叫用户忙,正在做主叫通话;被叫用户忙,正在做被叫通话;被叫用户忙,正在呼叫接续;被叫用户处于锁定状态。 来话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的流程如图6-20所示。

15、,图6-20 来话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的流程,4. 状态分析 对去话分析、号码分析和来话分析这三种情况之外的状态变化进行分析都叫状态分析,例如拨号过程中的主叫挂机、振铃过程中的被叫摘机、通话过程中的任一方挂机、拍叉簧等。 状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当前的稳定状态信息和外设的输入信息。状态分析的处理过程包括事件登记、查询队列和处理三个步骤。 (1) 事件登记。用户的处理要求通过输入处理程序传递给处理机,处理机将有关的处理要求以任务的形式编入不同的事件处理队列中。,(2) 查询队列。执行管理程序询访队列,查询到有关的处理请求。 (3) 处理。处理机首先查询用户当前的状态,即用户处于哪种稳定状态,然后决定

16、要处理的任务。状态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的流程如图6-21所示。,图6-21 状态分析的数据及程序运行流程,6.3.3 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 1. 任务执行 任务执行分以下三个步骤: (1) 动作准备; (2) 输出命令; (3) 后处理。,2. 输出处理 输出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处理机发送路由控制信息,驱动交换网络通话路由的建立或复原; (2) 发送分配信号,如振铃控制、公共信道信号、计费脉冲、处理机间的通信信息等信号; (3) 转发被叫号码; (4) 转发多频信号。,6.3.4 接通话路和话终处理 1. 接通话路 扫描监视程序检测到被叫摘机后停送铃流和回铃音。由于在来话分析之后已经为主、被叫选好了一对通话时隙,因此处理机只需根据状态分析结果把有关的控制信息写入交换网络中相应的控制存储器(CM)即可接通话路。,2. 话终处理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话终处理方式有以下四种: (1) 主叫控制复原方式。在主叫控制复原方式中,主叫不挂机通信电路就不释放。 (2) 被叫控制复原方式。在被叫控制复原方式中,被叫不挂机通信电路就不释放。 (3) 互相控制复原方式。在互相控制复原方式中,只要主、被叫任一方不挂机,通信电路就不会释放。 (4) 互不控制复原方式。在互不控制复原方式中,只要主、被叫任一方挂机,通信电路便会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